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正气凛然西门庆 > 第二十二章 瓮中捉鳖?谁是鳖!

正气凛然西门庆 第二十二章 瓮中捉鳖?谁是鳖!

簡繁轉換
作者:俺老孙来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2 16:25:30 来源:源1

第二十二章瓮中捉鳖?谁是鳖!(第1/2页)

次日一早,西门庆身着吕轼相赠的旧儒衫,端端正正戴好头巾,套了一辆马车直奔县衙,车厢里还装着一口大木箱。

“西门庆,你要干什么?”锁灵在他神识中大喊:“你……你要给沈狗官送礼不成?看看你那贱骨头样,这等贪官不杀等着过年吗?你居然还恬不知耻去送礼,哎呀呀,气死本姑娘了。本姑娘决定,连续三天,让囡囡渴了喝花椒水,饿了吃馊馒头!”

西门庆喝道:“闭嘴,钓鱼也得先下饵料不是?直接杀了这狗官,我在大宋如何立足?像丧家犬一样,怎么完成龙鳞锁的任务?”

“哎呀!”锁灵咯咯一笑,道:“废柴,看不出来啊,你这家伙浓眉大眼还狡猾狡猾的,本姑娘喜欢,嘻嘻。”

来到县衙前,西门庆先向守门衙役塞上一锭银子。

衙役笑呵呵的入衙通报。

片刻工夫,吕轼命西门庆前往书房相见。

书房中,檀木案几上摆着一盏清茶,茶汤寡淡,浮着两片陈年旧叶。

令人惊讶的是,书房当中居然还有一口井,井口用青砖砌口,墙上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吃水不忘挖井人”七个大字,字迹遒劲工稳,泼有颜柳风骨。

吕轼身着洗得发白的官袍,袖口磨得起了毛边,正提笔批阅公文,眉头微蹙,似在为百姓疾苦忧心。

“县尊大人。”西门庆拱手立在门外,身后两名小厮抬着一口红漆木箱,沉甸甸压的扁担咯吱作响。

吕轼抬头,目光掠过木箱,又迅速垂下,继续蘸墨书写,声音温和却疏离:“西门大官人何事?本官公务繁忙,昨夜秦风和王允被杀一事想来你也知道了……哎,你若没有要紧事,就请自便吧。”

“县尊三年任期将满,阳谷百姓无不感念您的恩德。”西门庆上前一步,示意小厮打开箱子:“小民斗胆,备了些土仪,权当为县尊大人饯行。”

箱盖一掀——

一匣雪花纹银锭,银光澄亮,底下垫着那张无损的虎皮,金毛油亮,龙尾盘绕如金鞭,看得吕轼眼睛一眯……

金银当前,虎皮当前。

吕轼却只眯着眼看了看雪花纹银和虎皮,又垂下眼皮,淡淡道:“西门大官人这是何意?本官向来心系百姓,两袖清风。”

西门庆早有准备,长叹一声:“县尊误会了!小人素知大人清廉,怎敢贿赂于您。不过是想着阳谷商户在您离任时,定会以万民伞送行,您两袖清风,怎么舍得让商户耗费万民伞的银子,所以小人先把万民伞的银子送来,提前为大人分忧。”

吕轼呵呵一笑,又问道:“那这张虎皮呢?你这张虎皮价值连城,怎的也送给本官了?”

西门庆摇摇头,一脸苦笑道:“县尊大人有所不知,自打小民打死那大虫,家中日日有人上门求购,扰得鸡犬不宁。想来想去,也只有县尊大人您这样的青天大老爷,才镇得住这猛虎化成的祥瑞啊!”

吕轼终于搁笔,目光在银两和虎皮上流连片刻,摇头叹道:“本官虽清贫,却也知‘却之不恭’的道理。罢了,这银子先存在县库,来日修桥铺路再用。”

他指尖抚过锦缎般的虎皮,忽然蹙眉道:“无功不受禄,你有什么要求,不妨明说!”

西门庆深鞠一躬,诚恳道:“小可只是一介商贾,家中虽经营着生药铺子,但官面上却无一人庇护,县尊大人您在阳谷为父母官,我尚能做些安稳生意,但是您离任后……”

吕轼点点头。

西门庆接着说道:“吕大人,若接任您的县令翻旧账呢?说来惭愧,您也知道,我打虎之前做了许多亏心事,糊涂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吕轼一笑,放下心来,心道此人倒也目光长远。

他暗自思量,马上就要离任了,昨夜却又出了秦风被杀一事,想来也会传到上峰那里,自己治下连出恶性案件,怕……还得出血才能过关。

若此时收了西门庆的银子,一来风险极小;二来秦风被杀正要用一笔银子去东平府堵嘴;三来这张无损虎皮实在难得,待蔡京太师明年大寿时送上这份贺礼,听闻他老人家有风湿……

想到这里,吕轼点点头,道:“也难为你考虑得周全,这样吧,你先是打虎有功,擒拿刘唐又立下大功,县衙里王押司昨日……唉,县衙大小事务总得有人料理,这样,你就接了王允押司的职位吧,一县押司虽无品级,但也算入了公门,本官离任后,你也方便日后与新任县令多多亲近,如何?”

西门庆“大喜”,当即躬身致谢。

吕轼一笑,指着书房当中的井口道:“本官赠你一言,既为押司当牢记‘吃水不忘挖井人’,做了公家人‘水’从何来?老百姓就是‘挖井人’,你可明白?”

西门庆当然明白其中的含义,吕轼这是提醒他,自己才是他的“挖井人”?

“明日你就来县衙报到,本官自会任命你为县衙押司。”吕轼道:“还有一件事,你武艺精熟,过几日斩首刘唐时,你与武松一同前往保护法场周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二章瓮中捉鳖?谁是鳖!(第2/2页)

当下,吕轼又交代了西门庆许多事务,他弓着腰一一答应下来。

吕轼果然没有食言,第二日就任命西门庆为阳谷县押司。

接连几日,西门府前车水马龙,前来送礼拜贺的人络绎不绝,但西门庆却统统避而不见……

谁也不知道,一出更大的好戏即将上演。

当然,这几日一到子夜,西门庆也不好过,出了两手痛成鸡爪状,左足涌泉穴的剧痛,每每让他疼出一身大汗。

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日出日落,西门庆在征得武松同意的前提下,于药谷后岗寻了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将武植安葬。

武松哭成了泪人,西门庆肃立一旁,心中也满是不忍。

这一日,终于到了刘唐行刑的日子。

听说要在城外砍那红毛鬼的头,老百姓一大早就把东门外挤得水泄不通。

城门外,早已建好一座一丈多高的断头台。

昨夜里就阴云密布,到天亮更是灰蒙蒙一片,压得人心头发沉。可怪的是,老百姓反倒觉得这阴沉沉的天气,最配得上砍头见血的日子了。

人群中,就连身着孝衣的潘金莲也来了,挤在人群中如一朵俏生生的小白花。

县衙两旁道路上的柳枝上凝着霜花,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银光。突然三声炮响震落枝头冰凌,百余衙役押着囚车碾过结霜的青石板路。

“让开!都让开!”为首的班头挥动水火棍,棍梢扫过围观者的鼻尖。

囚车里,刘唐乱蓬蓬的红发沾着草屑,大声咒骂:“直娘贼!爷爷做鬼也要啃你们的骨头!”

人群中有人道:“门牙都没了怎么啃?”

众人大笑。

新搭起的断头台高两丈,宽五丈,刽子手正用粗布擦拭着鬼头刀。

不远处土丘上,吕轼身着补丁官服端坐案前,身后西门庆一袭月白直裰,与武松分列吕轼身后。

“胡主簿,时辰到了吗?”吕轼指尖轻叩案几。

“午时三……”县主簿胡月的尾音突然变调。只见东面官道上,十余个挑夫扛着枣筐横冲直撞。为首的虬髯汉子铜锣一敲,满筐红枣突然铺天盖地洒向衙役。

班头刚举起棍子,忽觉脖颈一凉。扮作挑夫的晁盖反手抽刀,刀背上的九环叮当乱响。枣筐底寒光乍现,七八柄朴刀已架上官差咽喉。

河堤西侧突然传来芦苇断裂的脆响。

五辆满载青蒿的板车竟撞开栅栏,车把式扬鞭甩出银蛇般的弧线——鞭梢扫过处,三个衙役捂着眼睛惨叫倒地。林冲摘下斗笠,枪尖挑飞迎面射来的弩箭,一踏木车架板腾空而起,大鸟般冲向断头台。

“水里也有贼!”不远处,金堤河面突然炸开浪花。

阮小二从水里跃起时,嘴里咬着匕首。

他身后两个“渔夫”甩出飞爪,铁钩深深抠进断头台的木板。

“好好好,果有贼人劫法场!”土丘之上,吕轼不惧反乐,点头道:“西门押司当真好算计,本官立功发迹只在今日!”

再看这片法场,四处呼喝厮杀不断,又有人放起火来,冬日城外四处野草烧起来,火苗蹿得一丈多高,借着风势越烧越大。

晁盖等群雄合力,终于杀上断头台,林冲手起枪出,正扎在刽子手咽喉上,再大喝一挑,将尸身挑飞断头台。

三阮抢到刘唐身后,短刀削断绳索,却见刘唐双腿上居然锁着两条粗铁链,连在断头台粗壮的木柱上。

晁盖等人二话不说,围住木柱乒乒乓乓砍起来,却一时半会哪里砍得断?

土丘上,吕轼举起手来大叫一声:“上火箭!”

土丘下,十数名兵丁弯弓搭箭,点燃箭头,箭头直指断头台。

断头台上,群雄堪堪砍断木柱,背起刘唐。

“哈哈哈!”吕轼放声大笑,手指虚点晁盖道:“住手,你等毛贼也不看一看,断头台下藏着什么?”

晁盖等人大惊,三阮向断头台下一个探头,眼见木板下藏着密密麻麻的陶罐,揭开一看大叫:“晁天王,下面全是火油!”

吕轼叫道:“晁天王,今日你自投罗网,又怪得了谁?断头台左角,放着一堆铁镣铐,你等相互铐上就是,免得本官自己动手。”

晁盖等人面面相觑,人人慌了神。

“只要我一声令下,断头台就是一片火海,一只鸟也逃不出去!”吕轼伸出三根手指叫道:“只数三声,我立时下令放箭。”

兵丁将火箭弓弦拉成满弓,只待吕轼一声令下,晁盖等人惊得面色惨白。

“三……”

“二……”

“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