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两百三十四章 工具和项目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两百三十四章 工具和项目

簡繁轉換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4: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简单举一个例子,比如‘东坡’二字,在历史典籍里随时会出现,只有在作为主语和宾语,而且谓语为人可以施行或者接受的动作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大体判定这里的‘东坡’是指人。”

“因此‘与东坡同醉’,这样的语句我们可以粗判为与苏轼有关,而‘醉于东坡’,东坡不是宾语,我们就让程序认为与苏轼无关。”

“当然也有两可之间的,例如‘东坡有田’,这一类语句就还需要扩展判定,这底下涉及到一整套的句法分析逻辑。”

“最后我们会得到这么一批和苏轼有关的子标签,还有一批与其关连较为紧密的关系人,比如这里的‘苏洵’,‘苏辙’,‘王弗’,‘宋仁宗’,‘曹太后’,‘章惇’等。”

“我们暂时先屏蔽掉这类人物标签,仅通过之前的‘轼’,‘子瞻’,‘东坡’三个标签来确定子标签,开始在文库当中检索。”周至熟练地操作和讲解道:“看,最终我们就会得到几千条与苏东坡有关的资料。”

“当然了,我给几位老师展示的是以前的项目,这是运算后的结果,具体的真实运算过程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不可能这么快。”

“在这几千条记录当中,我们可以分作几类。”周至一敲键盘,数千条记录,分出了好几种颜色。

“一类是包含时间的,一类是包含地点的,一类是包含官职的。”周至再一敲键盘,三类数据开始重新排列聚合:“我们根据苏轼的职官、任职地变化,宋史年号,用字用号的变化等等,便能够将这数千条记录排出一个《苏东坡行状》,并在此基础上排出一个《东坡轶事汇编》。”

“这两本书对于研究苏东坡生平履历,职官履历,朋友,亲友,政治盟友与政敌,思想理念等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非常好用的工具书。”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两步工作,正在分析《苏东坡全集》中的诗词,以确定其诗词的创作时期。”

“比如他的《赠刘景文》,我们可以从他的章奏和笔记中看出,他是在哲宗元祐五年,在任杭州时认识的,在元祐五年苏轼曾经向朝廷奏报已经五十八岁的刘景文,称许他为‘慷慨奇士’,结合诗歌环境,应该是作于元祐五年秋末冬初。”

“诸如此类的分析函数有很多,我们甚至有了许多新的发现。他的《和子由黾池怀旧》,诗歌的背景,在检索资料当中就显得一目了然。”

“苏辙十九岁被委任为黾池,不过并未就任就中了进士,随后改任,因此怀旧不会是怀的这个旧,而是嘉佑三年,苏轼父子三人入京应试,路过黾池,寄宿僧舍时作过几首诗于墙上。”

“嘉佑六年,兄弟二人同中制科,苏轼被任为凤翔通判,苏辙送苏轼上任,至郑州分手,因为苏轼此去要经过黾池,想起弟弟的旧作,便取出来写了一首和诗。”

“因此这首诗的年代就可以确定了,乃是嘉佑六年去凤翔任中所作。”

“由此我们便可以将苏轼的诗词重新打乱,排出一个《东坡诗词编年考》来。”

“在过去,想要得到《苏东坡行状》、《东坡轶事汇编》、《东坡诗词编年考》这三部著作,需要一个对苏东坡研究极深的学者大擘,穷尽一生之力方才写得出来,其中还难免出现不少的舛误,而现在我们根据这套引擎工具,很轻松就可以从海量的资料当中提取出来。”

“而且工具成熟以后,我们还可以同步对大量的宋代人物进行分析,得到《欧阳修行状》、《欧阳修轶事汇编》、《欧阳修诗文编年考》;《司马光行状》、《司马光轶事汇编》、《司马光诗词编年考》;《王安石行状》《王安石轶事汇编》、《王安石诗词编年考》来。”

“当然了,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宋代研究上的老大难问题,我们也在尝试用这类办法来解决。”

“比如宋代官职的复杂程度,堪称封建王朝之最,不过关于这个的检索算法也最简单明晰,各种史料的《职官》一部,描述得也很详细。”

“不过每个官职在宋代除了正式的公文上会出现正称外,在大量关于日常交往,上下级对话,朋友书信往来当中,会被各种代称来替换,让情况变得更加的复杂,比如知州,其正式的名称应该是知某州军州事,然而在书信往来当中,多以前朝的‘太守’或者‘大尹’等代替。”

“而从就任官员等级上区分,名称又分‘知’,‘充’,‘权知’,‘权充’,‘权发遣’等方式;”

“此外还有‘遥领’,就是给宗室成员一个名义上的地方长官名义,人压根不去,留在京城按照官职领一份俸禄而已。”

“另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到了地方任职,其实‘不得签书公事’,就是流放到某地,由地方官员监管,不得出州境,属于保留职务级别的软禁,比如白居易的江州司马,苏东坡的黄州通判,就是此类。”

“为此我们正在检索宋代资料,创建一本《两宋职官词典》,将来也会将这个工具,推广到其他朝代。”

“这是目前为止我们能够想到的,依托于数字图书馆,搜索引擎,大数据分析三种开发应用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文科项目,受目光和学识的限制,目前在做的就是这些,我们也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加入到我们的项目里边来,发掘出更多更好的项目,将数字图书馆充分地利用起来,为我们的文科项目添砖加瓦。”

“这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商品物价是一个很难定性的东西。”一名坐在辜幼文身边的老者便说道:“古代流通不畅,比如宋代,三个相对大的经济区,分别是汴京、杭扬、蜀中四路。”

“因为交通的不便,各处地方的同一商品,物价并不统一。”老者继续说道:“如宋代蜀中,还使用铁钱和交子,而在外路,因为钱荒,盐引也充当了相当一部分的货币功能。”

“除此以外,因为历年的丰欠不一,斗米甚至可以从一斗贱至七文,到一斗高达数贯之间浮动,这种剧烈的波动幅度,也给断定那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要是能够得到一个两宋各种物资,在各个地区,各个年代的物价图,那就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