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断代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断代

簡繁轉換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4:05 来源:源1

不过碗的造型从侧面看非常漂亮,和后世碗不同的是口部微微收敛,斜腹,小足,呈鸡心状。

胎是褐色陶胎,通体施蓝灰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露出底胎,外底还有挖足修整的痕迹。

釉面非常不匀净,还有黑色杂质及缩釉点,存在非常明显的工艺瑕疵,但是色彩内敛柔和,宋元时期的风格非常显著,尤其是小碗的内腹壁,有一块窑变形成的紫红彩斑!

这块彩斑的面积只有一只菜粉蝶大小,颜色虽然较正,但也并不艳丽,与碗体大部分区域的蓝灰釉一样的低调柔和,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种紫灰色。

认真分辨这枚紫斑也不是全紫,内部还有一个蓝色的“心”,这里面的蓝色比碗内主体的灰蓝色要明亮干净一些,好像是被紫圈保护了起来,未受外围“沾染”一般,非常漂亮。

值得留意的还有收敛的碗口,因为流釉的关系,这里的釉水非常薄,露出了内部胎土的颜色,褐色被灰蓝一中和,竟然显现成一圈偏橙色的口沿,好像一道金边,让颜色更加地丰富了。

有了这些加成,就算眼前的小碗存在黑杂、气泡和缩釉空点等诸多瑕疵,却依旧掩盖不住它的美,甚至就连这些残缺,都成了装点它古朴悠远气质的必然点缀,使其具有了别样的魅力。

“的确是大开门的好东西。”启老先上手,认真仔细地将小碗欣赏了一遍,然后交给王老爷子:“老王你看看。”

“能到金吗?”王老爷子戴上了眼镜。

“我看还是保守点,还是到元吧。”启老说道。

可是等王老爷子看完却道:“我倒是认为断在金代比较合适。”

“哦?”周至顿时来兴趣了,这种存在争议,尤其是大佬们之间存在争议的点,是最容易增长知识的,加上拱火不怕事大的心态,立刻问道:“二位都说说理由啊。”

不料两位老爷子压根不上当:“你自己看看,然后先说。”

说完王老爷子还给马爷也下命令:“你也看看。”

待到两人看过,周至说道:“这只小碗,我倾向于宋末金初。”

启老爷子不以为意:“小马你呢?”

马爷挠了挠头:“我感觉……还是元吧?”

“都说说理由。”王老爷子伸出食指,点了点桌子。

“那我先说?”周至说道:“我们不妨将宋钧和元钧的特点都列出来,再对比这只小碗的特征,来取一个变化的中间值,看看它到底像是从宋到元过渡中的哪一个阶段。”

“那么宋代钧瓷与元代钧瓷有什么区别呢?大约可以从釉色,胎土,流釉,窑变几个角度来分析。”

“宋代钧瓷釉厚而匀,元代钧瓷之釉厚而垂;”

“宋代钧瓷之紫弥漫全体,元代钧瓷之紫成物形;”

“宋代钧瓷浓淡深浅皆浑然一律,元代钧瓷则釉浓处或起条纹,浅处仍现水波纹;”

“宋代钧瓷有‘紫口铁足’露胎现象,元代钧瓷则没有;”

“宋代钧瓷的‘棕房’,即缩釉棕眼孔洞破口四周,有褐色杂质颗粒,元代钧瓷则不存在;”

“宋钧未施釉的底部会刷芝麻酱釉作为装饰,而元代钧瓷则没有这种现象;”

“宋钧配制色釉,法用调和,不加研乳,故而颜料与釉汁未能十分熔合,经火乃现离合状态,形成特有的‘蚯蚓走泥纹’。”

“而元代钧瓷其配制色釉之法,则调和后,再加研乳,颜料釉汁务令熔合,因此没有‘蚯蚓走泥纹’这种特征。”

“也是因为釉水的调和性与流动性,导致釉层坠积现象不同。宋钧流动性不强,故而釉经常不到底;而元钧釉层流动性强,因此常常呈现坠釉至器物底部的特征。”

“马爷你还有要补充的吗?”

“都给你抢答完了!”马爷对周至翻着白眼表示不满:“还有一点你没说,那就是宋金两代的钧釉紫色是自然窑变形成的,元及元后基本都是特意用不同成分的釉料刷在瓷器不同区域,希望在烧造中营造出可观效果。”

“也算是难为你们了,”王老爷子对两人的总结和周至提出的思路方法都比较认可:“接着说你们各自断代的理由。”

这就是最考验文物鉴定的地方,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是器物特征非常明显,所有书本上叙述的特征都符合,那文物鉴定就不会那么艰难了。

很多特征真到了你需要套在实物上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常常似是而非。

比如现在这个小碗就是。

周至再次将小碗翻弄起来:“这只小碗底部没有施加酱釉,这是元代特征,没有酱釉,自然就没有‘铁足’,可是它却又具备明显的‘铁口’的特征,宋钧的‘紫口铁足’,它只占了一半。”

“但是垂釉不到地,蚯蚓走泥纹比较明显,棕房和杂质的存在,这些都是宋钧的特征。”

“但是宋代钧瓷釉厚而匀,这碗釉厚而垂;宋钧之紫弥漫全体,这碗紫成物形,是一个树叶型的小圈;宋钧浓淡深浅皆浑然一律,这碗釉浓处起条,有浅处起波,却比蚯蚓走泥纹还要明显。”马爷摇头:“这些却是元钧的特征。”

“所以它既不是宋也不是元,鸡心造型符合北方器型的特征,所以这是一个北方钧窑‘过渡期’的产物,”周至越说越有信心:“钧窑过渡期在北方是宋金时期,原产地被金朝占领后,窑口产出发生了一些和宋钧的显著变化,总体而言,还是与宋钧较近。”

“而在南方,过渡期这是在北方窑口凋敝之后,部分窑工南迁后在江南窑口恢复出来的烧造方法,总体更加贴近于元钧。”

“这个小碗我觉得宋钧元钧的特征都有,但是加上器型来考虑,我觉得应该是一件宋金过渡期的物件儿。”

“你的理由呢?”启老爷子又问马爷。

“肘子是从学术观点来看这东西,我不一样,我从淘货的观点。”马爷摇头笑道:“只以一件器物身上出现的最晚特征为依据,这小碗儿,明显断到元买下来最不吃亏。”

“哈哈哈哈……”所有人都给马爷这般赖皮的说法搞得大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