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六百三十六章 国一的标准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六百三十六章 国一的标准

簡繁轉換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0 22:58:3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马爷终于得意的笑了:“看出来了?这道明瓦窗,用的全是太湖周边出的大蚌,最难得还如此完好。”

虽然是清代,但是格心所用的蚌壳本身很脆,能够保留到现在是千难万难。加上窗户的格子本身很大,蚌壳要是不够大的话,很难磨平,格心就会带上弧度,这样就不美了。

现在这道窗户上的格心很平,可见当时所用的蚌壳有多大,磨成镶嵌以后,因为海棠形席纹锦地的设计,会让人以为格心是一个整体,既透光又挡风,比纸糊的窗棂结实耐用,还保持了一定的私密性,充分表现出了老百姓就

地取材的生活智慧。

不过这样的智慧现在也发挥不了了,无他,已经没有这么大的贝壳了,马爷摇头:“想要做一件复制品,但是材料找不到了。”

“要不用赛璐璐吧。”林婉秋建议道:“吉他拨片和乒乓球的材料,是不是很像?”

马爷摇了摇头,觉得差了点意思。

“要不用羊角或者牛角?”周至建议:“也是天然拆料,还是非遗。”

“羊角怎么做窗布?”林婉秋觉得好奇。

“其实你都见过的。”周至笑道:“故宫里就有羊角宫灯,那个工艺可是用整只羊角扩压出来的灯罩形状,轻薄透光当风,没有缝隙还美观。”

“如果用羊角替代蚌壳还不用那么复杂,剖开用压力设备像擀饺子皮儿那样处理就行,效果和蚌壳类似,还没蚌壳这般易损,同样也还是传统工艺。”

“这个倒是可以试试。”马爷笑了:“我咋没想到这工艺呢?还是肘子的鬼点子多!”

这里还有一件晚明黄花梨雕螭龙纹花板,东西也是来自那个祠堂,让周至十分好奇那到底是哪位大人物家的,不过马爷却没有透露,只说卖东西给他的主人要求保密。

这是什么心态周至不太明白,怕羞没祖宗?

整个展馆还在布置装修,这些重要文物都在库房。展馆的总体风格还是中西结合,一半青瓦高门大户,一半玻璃幕墙空间,在周至看来,有些“粤里粤气”的。

这风格周至一看就觉得熟悉,西湖边上的华侨大酒店也在照着这个路子改:“这也是婉秋的手笔?”

“啊,对。怎么样?”林婉秋问道。

周至想说拼接得有点草率,不怎么样,但考虑到这已经是目前最好的审美了,只笑道:“还不错。”

“知道你不喜欢。”林婉秋白了周至一眼:“你个老古板。”

周至愣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林婉秋可能还真没说错,起码自己搞的岁华轩,德绵堂,还有从各地搬来的古建在首都重造的那些四合院,基本上都没如何大改外观,只是在内装上引入了现代设备方便生活而已,而且在设计上

也尽量掩藏,使之不与建筑产生美学冲突。

虽然不是刻意为之,但他的确就是这样做了,因此被林婉秋讥笑他还真没有办法反驳。

五千平米的场馆算是不小了,起码比岛国周至造访过的几家私人藏馆都要大,装修设计得也十分大气,布置规划上也充分考虑了参观者的体力和心情,可以说比国内绝大多数的公立博物馆来得更有“人情味儿”。

同时还注意了室内与室外布景的呼应,细节上也做得十分到位。

“这里不算啥,华侨酒店那边更加气派。”马爷见周至将目光落到了落地窗外面的小广场上:“整个西湖都是你的水景......对了,那边的场地,你想好名字没有?”

“还这没有,那边现在什么样子我都不知道。婉秋姐全权代理。”周至笑道:“要不婉秋姐你也把名字代劳了吧,反正到时候你也是大租户。

“要我取的话不是天鑫就是瀚海。”林婉秋开着玩笑:“要不就是天瀚鑫海,肘子你就别拿我开玩笑了。”

“既然师兄叫观复,那我就叫知容?”周至询问道:“观复知容,同出十六章。”

观复二字,取自道德经第十六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意思是能够通过对万物的观察,感知到天道循环往复的道理。

后面还有解释,说不管万物如何发展,最后也会回到它初始的状态,这叫“归根”,归根,就是“静”的概念,也叫“复命”,即回到规律发展的原点。

“复命”,就是“常”的概念,即“必然”,了解到这种必然,则为“明”,即智慧。

相反,不理解这种必然,即“不知常”,那就是“凶”。

所以而从知常出发,也会有一套因果关系,即“知常容,容乃公,宫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观复”,说的是对规律的认知学习,“知容”,则是掌握规律后,所带来的飞跃提升。

“观其复”的目的是“知常容”,最终“达道”;“知常容”的前提是“观其复”,先掌握事物发展的整个循环。

“嘿!你还真会捡现成便宜!”马爷笑道:“我这名儿可是想了好久,你倒是一点不吃力。”

“知容,也挺好听的。”林婉秋觉得这名字很不错:“岁华轩,德绵堂,知容馆,听起来也是一脉相承呢。”

“名字能用就成,我们还是赶紧看看师哥的杂项收藏吧,这也是大宗。”

杂项,其实一直是收藏里边的大类,泛指大宗收藏之外的汇总。

观复博物馆将杂项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工艺馆”,的确,每一项杂项收藏,其实都包含着具体的工艺。

对于一个收藏家来说,自己的收藏当中,不成体系的,都可以称为“杂项”。

比如周至收藏里的印章,犀角笔筒,南红朝珠,紫砂水滴,以及在美国机场收到的宝石金笔,水晶墨水瓶,黄金表壳怀表,金丝眼镜,领带夹,海象牙石楠烟斗这些,都可以算杂项。

在马爷这里,主要是一些文房用品,还有剔犀,剔红,螺钿,黑漆描金漆器,金银饰品,批竹留青的文房用品,十三行牙骨折扇等物件儿。

但是也不一定都是小件儿,或者说价值一般,比如马爷这个馆里还准备有三件景泰蓝铜器,既贵且重,不过因为没成系列,加之也是传统工艺当中的“网红”,因此给委屈到了这里而已。

不成系列但分属精品,基本都达到了国一的标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