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八百二十一章 木姜棒子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八百二十一章 木姜棒子

簡繁轉換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30 14:22:25 来源:源1

“其实蘑菇不一定要吃新鲜。”周至说道:“大家都吃过香菇,干发香菇要比鲜香菇的香味更浓郁。这是大家都能够很明显体味到的事情,原因就是“香菇在干燥的过程中失水,细胞收缩过程中遭到破坏,等到重新水发烹饪的时

候,让它们中的芳香物质更容易释放出来,也更容易被水解为鸟苷酸。”

“而鸟苷酸正是香菇中的主要鲜味物质,其鲜度约为普通味精的几十倍。因此,干香菇的香味和鲜味都远远超过鲜香菇。”

“当然了,任何味觉上的东西都会有一个度,超过了人类的舒适区,那也是过犹不及,比如对于松茸这种本身味道不浓烈,更加注重与口感相配合,干品香味提升并不十分明显的食材,新鲜,本身就是一个标准。”

“这个做法也是我们琢磨出来的,一般的炭烤松茸是和黄油相结合,再用上些微的盐,我们修改了一下方法,用锡箔将松茸包裹起来炭烤,将水分都封在松茸里边,等到烤熟以后再将之打开上菜。”

将一个松茸放到碗里,用手直接抓住松茸尾部撕开,一股浓烈的带有矿物气息的香味就逸散了出来,很多汁水也出现在了碗底。

“其实这样就可以吃了,最能体现出松茸的清香。”周至让大家都照此操作:“当然现在也可以加点盐,或者配合富含油脂的肉类一起吃,会更加美味。”

“死肘子!太会享受了了!”许安心夸奖道,松茸他在港岛也吃过,一般就是刺生活着黄油炭烤,现在这种什么调味甚至连水都不加的加工方法,是最本味的吃法了,而且汁水都封在了内部,滋味还不赖,配上胡椒盐或者烤

肉,还能翻出两层不同的滋味来,不是他也想不出来这样的加工方式。

“和方式关系不大。”李老三笑道:“主要是松茸在外边太贵了,不切片卖,饭店和客人都会感觉亏得慌,哪里能够像现在这样奢侈,论个烤着吃!”

“这个菜其实是小苗发明的。”周至笑道:“我们一般会在做饭的时候利用灶火烤红薯,烤土豆,我们是直接埋灰里完事儿,小苗讲究一点,喜欢拿锡箔裹了再烤。”

“那天刚好孩子们采来了一堆松茸,小苗就用她烤红红薯的办法烤了几个,等到烤好以后撕开,那香气一下就上来了。”

“哟,小苗现在也成美食家了!”许安心笑道。

“我不是啊,我就是烧着玩儿的。”麦小苗也笑,难得自己淘气一回,被坏肘子到处宣扬,怪不好意思的。

李老三更是气,这么好的金贵东西,你们当烤红薯一样烧着玩?!

“其实这道菜还有两味不在菜单上的秘密调料。”周至故作神秘地说道。

“哦?那是什么?”

“这个。”周至拿起了一个胡椒瓶子一样的东西:“这里边装的是现焙的青花椒。”

“来点来点,我就说少了点什么。”许安心将胡椒瓶接过来倒过来转动瓶口,瓶里的青花椒便被磨出来了不少粉末,落在自己碗里的烤肉上:“原来是少了麻!”

“这个我就不要了。”李老三来过蜀中多次,娶了一个蜀中老婆,但对花椒还是不太习惯:“还有一种是啥?”

“这个。”周至举起刚才垫在胡椒瓶下的一根木棒:“你可以闻闻。”

“这又是什么古怪的味道?”李老三拿过去一闻,鼻子皱了起来,还打了个喷嚏。

“我看看。”许安心接了过去闻了一下:“咦,这个,是鱼香菜和香茅的味道?”

“再想想,你见识过的。”周至笑道。

“啊!老家的木油!吃豆花饭的时候用的!”

“对喽!”周至点头:“这个就是木姜树的树枝。”

“来点来点。”许安心笑道:“这味道都有十几年没接触过了,一闻还是马上就可以想起来。”

“木姜子五月才有,而且两三天就老了,所以一般只能做油做酱才好保存。”

“新鲜木姜子是彝家辣子凉拌鸡的绝配,可惜你们来晚了点,现在只有冻品,我就没有安排。”

“不过到了这里我才知道,人家彝族还有一招,就是用木姜树的树枝砍下来晒干,做菜的时候刮一些粉末下来,一样可以当调料用。”

“木姜树的香味主要在植物油脂里,除了种子最浓郁,其实在花,叶子,树枝里都有,树皮里头的木姜油含量要低一些,因此口味显得更加柔和,另外它主要分布在下层,以及木质层与皮层交接的地方,有外面的表皮保护

着,还不容易跑味。”

说着给自己,麦小苗以及许安心碗里都小刀刮了一点皮屑到调料盘子里:“有了它,再吃这个包浆豆腐,味道就不一样了,三哥来不来点?”

“来不了一点,我用你姐的蘸碟尝尝就可以了。”李老三明确拒绝。

“这个小豆腐包也很有特色,”许安心蘸了一下干蘸碟:“嗯!木姜配豆花豆腐还真是挺有意思的。有了它,味道就复杂多了。”

“多吃点蘑菇不好吗?”李老三对着小豆腐包摇头:“哪道都比小豆腐包好吧?!”

现在正是蘑菇和水产的高产期,因此今天的宴席其实是以这两样为主题。

蘑菇除了烤制的松茸外,也包括彝族人最喜欢的鸡枞,此外还有牛肝菌,见手青,鸡油菌,虎掌菌,珊瑚菌,剩下一些甚至连周至都叫不出名字来,只能换成海来阿依来介绍。

以前联和乡的乡亲们对蘑菇,就好像大井乡的乡亲们对鳝鱼泥鳅一样,是相当不感冒的,因为这玩意儿太费油,如果油气不够大,很难料理成美味。

因此联和乡的老乡基本就只吃鸡枞,因为鸡枞简单加工就非常香甜,或者和油一起炸,炸完后将自己也变成油的一部分,让油变成更香的“菌菇油”,一样可以节节约约的吃。

剩下的就通通成为“杂菌”。

现在生活终于好起来了,各种菌菇的身价顿时就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