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两百零一章 吃整黄鳝的能力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两百零一章 吃整黄鳝的能力

簡繁轉換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4: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但是就算如此,同样也并非无路可走,比如在操作系统上,研发出ini,一种精简小型的操作系统,结合或者,就可以进行程序开发了。

不指望ini平台可以支撑起电脑、服务器,但是完全可以支撑起数码播放机、数码相机等「准信息化」设备。

比如芯片,复杂的运算芯片难以企及,那就先从较为简单的存储芯片入手,连带着将eda和ai搞出来,做好技术储备。

最关键的是要找好终极市场,毕竟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有消费者来买单的。

无论是内存还是闪存,存储芯片的市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良的市场,缺少政治力量的干扰,消费者不认品牌只认性价比,产品利润空间在目前来讲可谓巨大,可以应用的场景与范围,包括前景都无限广阔。

最关键是这个市场现在还处于初发状态,没有形成任何垄断,华虹和四叶草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大展拳脚。

周至甚至还拥有了自己的王牌终端产品——如今风靡世界的ver播放机。

也就是说,至少在消化存储芯片这一块上,周至拥有了协议芯片设备系统软件这一套全产业链上的独立知识产权包,用蜀中的谚语来说,就是拥有了「吃整黄鳝」的能力。

这才是正道,而任何其余的走法,看似捷径,其实用另外一句话说,那就都是「命运暗中标注好了价格」,迟早都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现在这第一步路成功了,芯片产业让人疯狂的红利能够真真正正,结结实实地被四叶草和华虹揽入怀中,产业正式进入良性的循环,为下一步的滚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华为全年的营收为8亿,联想为47亿多,而华虹仅有区区2亿;而今年电子工业部根据产能推算,预计华为的营收将达到15亿,联想增长到67亿。

而华虹竟然会猛增到五十亿,达到去年联想的营收水平。

注意这只是营收数字的比较,营业收入是从事主营业务或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不能等同于净利润。

起码还得减掉主要支出。

这就可以推断出另一种情形了,那就是盈利能力。

联想是组装贴牌大工厂,它的营收是经营规模的最大体现,但是盈利能力却是三个企业当中最次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需要大量支出去购买各种电脑部件。

当然也有少量的科研经费,但总体可以忽略不计。

总体来说就是卖得多买的也多,六七十亿的业务,可能是靠四五十亿的成本做出来的,真实盈利可能就十来亿。

华为就要好得多了,虽然营收才十五个亿,但是依靠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换机程控机等信息技术设备,成本支出比联想小得多,盈利能力也不弱。

华虹去年只能说一般般,甚至是「入不敷出」,因为连续三年几条生产线的投产,改造,扩容,投入不是一般的巨大。

胡长风可以说几乎是咬着牙坚持过来的,后面还有周至的鼎力支持,将自身大部分盈利都投入到了张江基地的建设当中,要不然胡长风就算能力超群拔类,遇到的资金压力也足以让国家对他们的决定持重缓行。

现在这一关终于过去了,中国人靠自己的能力改变了存储芯片的世界格局,虽然这一格局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但是从硅晶变成存储芯片,堪称「点砂成金」。

今年这五十个亿当中,纯利润将高达小四十亿!

华虹和四叶草,让中国拥有了世界第三的存储芯片生产企业,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内盈利能力第一的信息技术集团。

除了周至和胡长风,这个巨大的成绩,从技术层面来讲,离不开

两个人的功劳。

桀冈富士雄,李光南。

周至不知道联想后不后悔放弃了李光南,但是松下现在已经开始有些后悔放走桀冈富士雄了。

桀冈富士雄是当之无愧的闪存之父,周至为了让他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力,不惜花费巨资将桀冈富士雄所有科研成果、科研设备,甚至科研团队,都全部买了下来,打包送往张江。

而舛冈富士雄也不负众望,在拿到周至团队研发出的浮动

在实验室条件下,新型的闪存寿命相比过去延长了一倍,动态算法带来的坏点规避,让闪存空间降到出产时百分之八十的时候,依然还可以正常使用,而这个性能带来的闪存寿命延长,比原来高了三倍。

这个算法还带来了一个巨大的进步,就是数据恢复功能,它可以让数据受损降到最低,从而极大地保护了剩下的安全数据的恢复。

如果说舛冈是设计上的天才,那李光南就是生产转化上的老黄牛了。

李光南在中科院的时候就提出过要搞芯片研发,虽然周至只给了他存储芯片研发的许诺,但是规模和产值却是远远超出李光南预计的。

经过几次长谈之后,李光南的思路也被周至给扭转了过来,与其生产高精尖的运算芯片赶英超美最后找不到运用场所束之高阁,或者只能为几款超算搞「定制服务」,咱们还不如降低一点要求搞存储芯片,然后再把产能搞上去满世界捞钱,同时锻炼自身实力,再将赚来的钱投入到进一步的研发当中,这才是您当年提出来的学产研一条正路嘛!

思路转变过来的李光南是非常可怕的,加上不如上一世那样遭遇过一段时间的「学术搁置期」,翻身便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了国产eda和ai的研发,高兼容掩膜设计文件研发当中,以及实现科研成果的具体落地,让「洋人的生产线」吃下「国产的原材料」,立下了赫赫功劳。

对于两人来讲,这项巨大的成就不仅仅是在科技上的巨大贡献,还是一场扬眉吐气的大胜仗,把前东家脸都抽肿的那种。

免费阅读

inf。inf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