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 第687章 诸事皆宜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第687章 诸事皆宜

簡繁轉換
作者:七月封阳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07 03:58:28 来源:源1

赵以秋有点怪。

但进入考场后,反而很安静。

下午两点五十五,监考开始对着学生展示密封条,又在监控那晃了一下。

而后分发答题卡和数学试卷,并语气严肃提醒道。

“可以填信息,但不能...

清晨的阳光斜照进“乡土研习所”的玻璃窗,把木桌上那本摊开的手写课程表染成淡金色。小宇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轻轻摩挲着昨夜刚收到的教育部回函。信纸上的红章像一枚安静燃烧的火苗,提醒他一切并非梦境。窗外,几个孩子正蹲在实验田边观察越冬小麦的返青情况,伊布拉音家的小儿子阿力木用树枝在地上画出根系结构,嘴里还念叨着昨天自然课讲的“土壤呼吸”。

手机震动起来,是阿禾发来的消息:“冷链车已出发,第一批‘春露米’今天下午三点进仓。”后面跟着一个笑脸表情,又补了一句,“买家问能不能附赠一张种植户手写的祝福卡。”

小宇笑了,回了个“好”,顺手打开《桥志》新一页,记下:“2025年第一单,不是拍卖会,不是发布会,是一张手写卡片。”他合上本子,起身走向工坊。今天要录制《自然课》春季单元的第一节??“种子醒来的时候”。

卓玛已经在录音棚调试设备。这个由旧粮仓改建的空间,墙面贴满了吸音棉和村民手绘的生态图谱,角落里摆着一台二手但性能完好的数字录音台。她抬头看见小宇,摘下耳机说:“昨天那个广东盲童打来电话,说他梦见自己走在咱们村的小路上,听见了啄木鸟敲树的声音。”

“我们得把‘声音地图’更新了。”小宇轻声说,“春天来了,很多声音都变了。”

他们推开门,冷风裹着融雪的气息扑面而来。溪边的柳枝冒出了嫩芽,几只灰??在石桥栏杆上跳跃。小陈蹲在监测站旁检查数据,抬头喊道:“水温回升到8.3度,浮游生物指数上升,青蛙估计这周末就开始叫了。”

“那就把‘听觉复苏’这一课定在下周二。”小宇说着,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下时间点。

正午时分,课程正式开拍。没有灯光架,没有轨道车,只有一台固定机位摄像机和一支指向性麦克风。小宇站在实验田中央,脚下是刚翻松的黑土。

“你们知道吗?”他弯腰抓起一把泥土,“冬天的时候,种子其实一直在做梦。它们梦见阳光、雨水,梦见蚯蚓帮它们松土,梦见自己破壳而出那一刻的力气。而现在??”他缓缓撒下一小撮红米种子,“它们要醒来了。”

镜头静静记录着他的动作。没有激昂的配乐,只有风掠过麦苗的沙响,远处传来牛铃叮当。孩子们围坐在田埂上,有的模仿小宇的动作播种,有的闭眼倾听地下的动静。阿力木突然举手:“老师,我能听见种子说话!”

全场轻笑,但没人觉得他在胡闹。

拍摄结束已是黄昏。小宇和卓玛步行回小院,路过议事亭时,发现里面坐着两个人??一位穿着朴素的中年女人,身边是个戴眼镜的男孩,正低头写着什么。女人见他们走近,起身自我介绍:“我是李静,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这是我班上的学生周然,他是个聋儿,但特别喜欢大自然。我们看了《自然课》视频,想申请参加下一期研学。”

小宇怔了一下。这类请求以前也有,但他从未真正思考过如何让残障孩子真正“参与”而非“参观”。他蹲下来平视男孩:“你想学插秧吗?”

男孩点头,用手语比划:“我想感受泥土从指缝流走的感觉。”

那一瞬,小宇仿佛被什么击中。他想起去年冬天那位盲童母亲的留言。原来,这座桥不仅要连接城乡,还要通向那些被忽略的心灵。

当晚,他再次召集骨干开会。议题只有一个:**如何让“共生小院”成为所有人的共处之地?**

“我们可以做触觉教材。”陶艺师提议,“比如烧制不同质地的陶片,代表沙土、黏土、腐殖土;再刻些凸起图案,让视障孩子也能‘看’见植物生长过程。”

“声音部分可以加振动反馈。”小陈说,“我把监测站的数据接入小型震动装置,鸟鸣频率高,震动快;水流缓慢,震动柔和。听不见的孩子也能‘感受’声音节奏。”

阿禾沉吟片刻:“住宿方面,得改无障碍通道。老房子改造难,但牛棚那边还有空地,不如建一间全适配型宿舍?”

退伍军人默默掏出笔记本,开始画草图。伊布拉音大叔虽然不懂讨论内容,但从大家的表情看出事情重要,悄悄起身去厨房煮了一锅热奶茶送来。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形成一份名为《共生守则?包容篇》的草案:未来所有新建项目必须预留无障碍接口;每期访客中至少保留两个公益名额给残障青少年;课程设计加入多感官体验模块。

第二天清晨,小宇带着草案来到县残联。负责人看完后久久不语,最后只说了一句:“二十年来,第一次有人主动来找我们谈融合教育落地。”

一个月后,施工队进驻。他们在原牛棚西侧新建一栋低坡屋顶的房子,门宽一米八,地面无高差,卫生间装有扶手与紧急呼叫铃。最特别的是卧室墙面上嵌入了一块金属板,连接着村内六个声音采集点??当溪水流动或鸟儿啼鸣时,金属板会产生细微震颤,让孩子躺在床上也能感知外界的生命律动。

开工那天,周然亲手埋下一块奠基石,上面刻着他用手语打出的一句话:“这里是我的耳朵。”

与此同时,《自然课》教材试点在全国铺开。北京一所重点小学将每周五设为“鹿鸣日”,学生们在操场上模拟梯田灌溉系统;成都某个社区中心组织老人教留守儿童编竹筐,称其为“隔代共育实验”;更有意想不到的回响??内蒙古草原上的一群牧民教师来信,说他们正尝试用类似方式记录游牧文化中的季节认知。

然而,热潮背后也暗流涌动。

四月中旬,某短视频平台突然爆火一段视频:标题赫然是《揭露网红村庄真相!所谓“诗意田园”全是剧本表演!》画面剪辑极具煽动性??白天孩子们欢笑劳作,夜间却拍到他们疲惫地瘫倒在床;村民开会时激烈争论的画面被配上“内部矛盾激化”的解说词;甚至连“心桥奖学金”名单都被污蔑为“作秀工具”。

评论区迅速分裂。有人怒斥博主博流量、歪曲事实;更多人则是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美好背后也有压力?”

小宇没有第一时间回应。他让小陈导出后台数据,发现该视频背后的运营公司曾多次炒作“乡村崩塌”类话题,惯用断章取义手法制造对立。

但他也知道,质疑本身值得尊重。

于是,在下一个全村大会上,他当众播放了那段视频,然后平静地说:“他们说得不对,但也并非全错。我们确实有过争吵,有过疲惫,有过怀疑。可正因为允许这些真实存在,我们的坚持才更有意义。”

他翻开会议记录本,逐条读出过去一年里的分歧与妥协:关于是否接受企业冠名赞助的三次投票、对志愿者管理规则的七轮修订、甚至有一次因施肥方案争执到凌晨两点。

“我们不怕被人看到裂痕。”他说,“怕的是别人以为我们完美无瑕,然后失望离去。真正的信任,建立在知情的基础上。”

会后,他们主动发布了一支纪录片式短片《裂缝里的光》,坦诚呈现工作强度、资源匮乏、人际摩擦等现实困境,同时也展示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成果。结尾是阿力木站在新落成的无障碍宿舍前,用手语说:“我终于有了一个能听见春天的地方。”

这支片子没有刻意煽情,却在三天内突破千万播放。许多观众留言:“原来真实比滤镜更动人。”

风波渐息之际,更大的挑战悄然降临。

五月初,省发改委牵头召开“山区可持续发展论坛”,邀请小宇作为唯一基层代表发言。会场设在省城最高楼的会议厅,三百多人齐聚,包括多位厅级官员、知名学者和大型农业集团负责人。

主持人介绍他时用了八个字:“草根崛起,另辟蹊径。”

聚光灯下,小宇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没拿稿子,只带了一小袋红米。

“各位领导、专家,”他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这是我家乡种的米。它不高产,不抗病,市场上卖不上价。但它能在贫瘠山坡生长,遇旱不死,逢涝不倒。”

他顿了顿,将米倒入透明玻璃杯中,注入清水。

“泡两个小时,它会发芽。你们见过超市里哪款大米能这样?”

全场寂静。

“我们常听说乡村振兴要‘引进资本’‘打造IP’‘快速复制’。可我想问一句:如果一种模式离开了特定的人、土地和情感纽带就无法存活,那还算成功吗?”

他环视四周,“鹿鸣不做爆款,也不求扩张。我们只是证明,慢一点、小一点、真一点的生活,同样有价值。就像这颗米,也许不会成为主粮,但只要有人记得它的味道,春天就不会彻底消失。”

话音落下,掌声由零星转为雷动。一位白发老教授站起来说:“多年没听到这么清醒的声音了。”

回村途中,小宇接到教育部通知:《自然课》教学模式将被列入“十四五”基础教育创新典型案例汇编,供全国参考。

但他没把这个消息告诉任何人。第二天依旧六点起床,去茶园查看新茶采摘进度。

夏至前夕,第一茬春茶上市。包装盒上印着孩子们画的生态链图画,背面是二维码,扫码后不仅能追溯生产流程,还能听到采茶当天的现场录音??鸟叫、笑声、风吹树叶声,全都封存在那一分钟的音频里。

有个订单备注写着:“请送给十年前那个总被骂笨、却一直想读懂树叶语言的孩子。”

小宇亲自寄出这份茶,收件人地址是一所曾经拒收过《自然课》试点申请的名校。他知道,改变不会一夜发生,但种子已经撒下。

入夜,他又登上观景台。萤火虫回来了,在田埂间织出流动的光网。远处,防护林的新苗已长至半人高,枝叶在风中轻轻碰撞,发出沙沙声响,像是大地的低语。

他打开《桥志》,写下新的一页:

>“有人说我们太理想主义。可我觉得,当现实太过坚硬时,总得有人守住柔软的部分。

>我们不拒绝进步,只是坚持用自己的节奏前进;我们欢迎关注,但绝不迎合喧嚣。

>每一次播种,都不是为了立刻收获,而是为了让土地记住希望的模样。

>这世上最深刻的变革,往往始于微小的坚持??比如让一个聋孩子听见风,让一个盲童‘看见’花开,让一颗普通的米,重新拥有发芽的权利。

>桥仍在修,路还很长。

>但我相信,只要根扎得够深,再轻的风,也能吹出回响。”

晨雾升起时,公告栏前又添了三个签名。其中一个是周然,旁边画着一双张开的手,掌心向上,接住飘落的花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