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人在隋唐,家兄宇文成都 > 第144章 可愿随本王去山东

人在隋唐,家兄宇文成都 第144章 可愿随本王去山东

簡繁轉換
作者:福泽天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8 04:31:55 来源:源1

第144章可愿随本王去山东(第1/2页)

听到宇文成惠如此谦虚,杨林却是不以为意,他直接摆摆手道:

“分内之事是分内之事,但能够将此事做得如此完美,便是你的本事。

本王在你这般年纪,可是远远不如。

相信大隋有了你们这些年轻人,必然能够变得更强盛,本王和彦超也能颐养天年了。”

宇文成惠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他总觉得杨林有种自来熟的感觉,仿佛对他早有了解,而且热情得有些过分。

不过,这对于宇文成惠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坏事。多个朋友多条路,就算现在用不上靠山王的关系,谁知道以后呢?

或许杨林的实力,不是天下最强的,但他的威望绝对是当今天下众将中最高的。

若是寻常之辈,如何能够担得起靠山王之名?

哪怕是昔日无敌的鱼俱罗,现在知道他的人已经不多了。可是靠山王的名号,放眼整个天下,不知道的才是少数。

虽然方才罗艺也介绍了罗成和宇文成龙,但此间真正的主角始终只有一个。

杨林只是和罗成打了个招呼,注意力就始终在宇文成惠身上。

罗艺有些无奈,却完全能够理解。

别说是杨林了,哪怕是他自己,不一样是特殊对待宇文成惠吗?

一番寒暄,杨林微笑道:

“如今突厥覆灭,陛下将你调回大兴城,像你这等人才,留在大兴未免太浪费,可有兴趣随本王去山东剿匪?”

杨林突然的问题,令宇文成惠一愣,但他很快反应过来,杨林虽然只镇守登州府,但实际上,却有着统领山东的特权。

如今山东响马肆虐,杨林负责剿匪之事,倒也合情合理。

不过,宇文成惠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拱手道:

“承蒙靠山王厚爱,但去何处任职之事,还是要听从陛下调遣。”

虽然宇文成惠没有直接拒绝杨林,但他的意思已经显而易见。

他现在并没有去山东的想法。

杨林哑然失笑,不过他脸上并未流露出不满之色,只是随口道:

“原来如此,那你好好考虑一番,若是改变了主意,可随时来找本王,这几天本王都在靠山王府中。”

宇文成惠连忙答道:

“在下明白了。”

说完,杨林便是和罗艺说了一声,率先进入大殿之中。

虽然杨林和罗艺都是大隋王爵,但他们的地位显然是不一样的。

当然了,罗艺坐镇一方,作为实权异姓王,同样非同小可。

只是比起杨林,地位上差了一些。

看着杨林离去身影,罗艺不禁有些唏嘘,他看了眼宇文成惠几人,说道:

“时隔多年,杨虎臣仍旧是精气十足,老当益壮,老夫却是远不如当年了。”

就状态上看来,杨林确实要比罗艺好不少。

虽说罗艺的实力,仍旧不容小觑,但相较于他的巅峰状态,下降了不止一星半点。

至于杨林,体力肯定也无法和巅峰相提并论,但状态却保全得更好。

只是感叹一句,罗艺依旧是面带笑容,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4章可愿随本王去山东(第2/2页)

宇文成惠扫了一眼,心中已有猜测。

罗艺该不会想到自己有儿子,杨林没儿子,而且他的儿子比杨林的义子都厉害吧?

如此比较,倒是没什么问题。

以罗成的实力,可以轻松吊打杨林的十二太保,就算加上十三太保秦琼也一样。

毕竟,罗成可是十八杰中排名第七的存在,实力何等强大。

十八杰中,实力差出一档,战力可谓是天差地别。罗成和秦琼之间,也不知差了多少个档次了。

众人谈笑着,便是进入了大殿中。

群臣各自入列。

宇文成惠的位置并不显眼,也不算犄角旮旯。

毕竟此番朝会,文武群臣尽皆在此,达官权贵不计其数,虽然宇文成惠有着侯爵,在这里仍旧不够看。

但宇文成惠并不着急,虽然他的位置不在前列,可他的存在感却一点都不低,时不时有人向他投来诧异的目光。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宇文成惠的事迹,但众人议论下,也能听个大概。

宇文成惠在漠北立下的功劳,无人能够替代。

武将一列最前方的,正是靠山王杨林。至于文官那边,则是尚书左仆射杨素。

虽然杨素当年也是一位名将,但时至今日,他负责的多是朝堂文官事务。

至于宇文化及的位置,就在杨素后方不远。但他的地位,显然不能以此评判,宇文化及深受杨广宠信,这才是真正的关键。

而罗艺父子,则是站在一块,有人在比较靠前的地方。

过不多时。

随着一声‘陛下驾到’,在场群臣皆是冷静下来,众人瞬间收敛了动作,老老实实闭上了嘴,整个大殿归于平静。

身形挺拔,相貌俊朗的杨广缓缓踏入大殿中,他穿着龙袍,散发着属于天子的威严,无人胆敢怠慢。

杨广神色淡然,缓缓登上皇位,他的目光平静打量着前方众大臣。

这时,群臣才恭敬行礼:

“微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

杨广微微抬手,脸上露出些许微笑,他自然是高兴的,今日论功行赏,加封群臣,又何尝不是在彰显杨广的功绩?

哪怕宇文成惠深入漠北,生擒突厥可汗,并非杨广有意为之,但只要宇文成惠做了,而且成功了,就是杨广的功绩。

在这种情况下,杨广怎么可能不高兴?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平身吧!”

杨广抬抬手,示意群臣起身,接着说道:

“先前朕御驾亲征,北伐突厥,与众将士经历苦战,终于是大获全胜,扫灭突厥,为我大隋百姓除去大患。

朕深知诸位将士不易,是以今日论功行赏,加封功臣,以彰其能……”

不过是简单几句话,杨广便是点明了今日主题,令在场群臣一阵振奋。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封赏,但能够参与其中,目睹盛会,也是一件好事。

大隋对外的功绩,某种程度上也能说明大隋国力的发展。而这件事,无疑与在场群臣息息相关,令他们与有荣焉。

说不定日后,他们也能获得青史留名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