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 > 第83章 张济试探

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 第83章 张济试探

簡繁轉換
作者:千金散去不复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7 04:37:23 来源:源1

第83章张济试探(第1/2页)

牛憨扛着巨斧,身后跟着神色复杂的张济叔侄,径直来到刘备此时歇马的缓坡。

刘备早已下马,正指挥亲卫清理战场。

见牛憨引二人前来,他眼中掠过一丝讶异,随即展露那惯有的温煦笑意,快步迎上。

站定后,他拱手一礼,声音清朗诚恳:

“原来是张将军,备救援来迟,累将军与将士们涉险,心中实在难安。”

张济原有些忐忑,见刘备身为救命恩人,非但不居功,反将迟援之责揽于己身,

不由心头一热,那点不安霎时烟消云散。

他连忙深揖还礼,语带感激:

“刘将军言重了!今日若非将军神兵天降,张某与麾下千余弟兄,早已是赵弘刀下亡魂!救命之恩,如同再造,张某没齿难忘!”

说罢拉过身旁的张绣:“绣儿,快谢过刘将军!”

张绣虽心高气傲,但对刘备这般谦和有礼也挑不出错处,加之确为对方所救,只得按下心中不快,规规矩矩行礼:

“末将张绣,谢过刘将军救命之恩!”

刘备伸手虚扶,连称“不敢”,随即关切问道:“将军麾下伤亡如何?可需备等协助安置伤员?”

张济黯然一叹:

“折损近三成,余者多带伤,但尚能行动。只是与董中郎将失散多日,不知广宗局势,心中焦虑。”

刘备闻言,神色一正,将当前局势从容道来:

“张将军勿忧。董中郎将在广宗城外虽有小挫,却已安然脱身。”

“前日我于鸡泽与他分别,他已率部前往邺城,意在此处收拢溃兵、稳固后方,并控制黄河渡口,阻黄巾流窜中原。”

张济闻言,心头稍宽。

他们这些凉州部众,在朝中向来不受待见。

昔日即便如段公那般人物,最终也不得不屈身投靠宦官,才得保全。

若董卓当真倾覆,西凉武人恐怕再无立足之地。

如今虽广宗兵败,但只要董卓尚在,就还有转圜之机。

然而这片刻安心之后,张济心头又是一紧。

眼下自己兵困马乏,残部不足千人,在此异乡乱地,犹如浮萍无根,飘摇难依。

刘备虽以仁厚著称,但乱世之中人心难测,他不得不防。

他略作沉吟,脸上适时露出忧虑之色,试探着开口:

“刘将军高义,济感激不尽。得知中郎将下落,我心稍安。”

“只是如今兵疲将乏,久留反成将军拖累。既知中郎将在邺城,我欲尽快率部前往会合,重整旗鼓,再为中郎将效力。”

“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刘备何等敏锐,一听便知其意,却不动声色,反而朗声笑道:

“张将军所言极是!正该如此。将士血战待休,与主力会合方为上策。董中郎将正值用人之际,将军此去必能助其一臂之力。”

言罢,他竟主动从怀中取出董卓所予那可调动西凉兵力的令牌,递向张济:

“此乃中郎将信物,将军持之,路途或可便宜行事。”

他言辞恳切,全无挟兵权之意,一心只为张济返程铺路。

在他心中,邺城每多一分兵力,将来若他拖不住张角,便多一分胜算。

张济见状,心中大石彻底落地,涌起的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惭愧,与对刘备胸怀的深深钦佩。

他连忙推拒:

“不可不可!此乃中郎将交付将军之物,济安敢接受?将军放心,张某定率弟兄安然抵达邺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3章张济试探(第2/2页)

刘备也不勉强,收令后详细告知邺城路径、沿途黄巾势力,更主动拨付部分伤药粮草。

其周到慷慨,令张济叔侄心暖。

这时,一直沉默的张绣,忍不住开口,语气比之前客气了许多:

“刘将军,不知您之后有何打算?”

牛憨之勇已令他折服,而刘备身上那种迥异于西凉军阀的气度,更激起他的好奇。

刘备目光转向北方,那是广宗、巨鹿的方向,黄巾势力的核心所在。

他的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备受皇甫将军与卢师所托,不敢忘怀。”

“董中郎既去邺城整顿大局,备便毛遂自荐,留在此地周旋。”

“冀州乃天下腹心,决不可任黄巾肆意蹂躏。”

“我等在此,或袭扰其粮道,或剪除其羽翼,虽力薄,亦要叫贼寇不得安宁。”

此言说得平淡,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理所应当的小事,而非要以孤军深入虎穴。

然而,听在张济、张绣耳中,却如此震撼人心。

他二人出生在西凉武威郡,从小生活在汉胡杂居、弱肉强食的环境下,信奉的是羊吃草,狼吃羊,天经地义。

强者吞并弱者,在他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丛林法则。

而刘备舍己为人的行为,却让他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张济久经世故,原以为刘备救兵是为吞并残部,好提升实力。

但万万没想到,刘备不仅没有这个想法,反而倾力相助,更将自身置于最危险的前线。

张绣年少气盛,崇尚武力,原本只服气比自己更强的人。

牛憨的武艺气魄已让他心折,而此刻,他从刘备身上见到了另一种力量,是他从未想象过的强大。

那不是肌肉的力量,不是刀锋的锐利,而是一种心灵的强大,一种担当与气魄,与西凉军中那些只知争权夺利的莽夫截然不同。

这种强大不在于能斩将夺旗,而在于敢以微末之力,肩扛天倾之危的气魄。

张济心中感佩,加之救命恩情,他略一思忖,决然转身。

片刻后从军中唤来一名精干军官及其麾下二十余名凉州老卒,对刘备郑重说道:

“刘将军欲行大事,情报至关重要。这些弟兄是济麾下最精锐的斥候,精通侦缉、刺探、骑射,愿赠予将军,聊表寸心,可助将军一臂之力!”

这是他手中极为宝贵的力量,平日里即便董卓想要调用,也的好言相劝,许下重诺。

而此刻,他虽然心疼到心中滴血,但依旧毫不犹豫。

张绣则目光炯炯地看着刘备,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抱拳一礼,一切尽在不言中。

随后,双方互道珍重。

张济整合部队,带着复杂的心情,向南往邺城方向迤逦而行。

刘备则收下那队精锐斥候,领着牛憨和亲卫,向北去与关羽、张飞汇合。

旷野之上,两支队伍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然而,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张济的队伍离开约半个时辰后,一骑轻骑悄然脱离了大队,在原地踌躇片刻,

便猛地一夹马腹,朝着刘备北去的方向,快马加鞭追了上去。

马蹄扬起淡淡的尘土,消失在午后的光影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