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 第34章千年枷锁:商鞅的诅咒与秦汉的铁笼

第34章千年枷锁:商鞅的诅咒与秦汉的铁笼(第1/2页)

在所有帝王那复杂而沉重的目光中,天幕的画面再次变幻。

那幅刺目的中英对比图景,如同被水墨晕染般缓缓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古朴的青铜之色,充满了肃杀与变革的气息。

【一个文明的走向,往往在它最初的源头,便已埋下伏笔。】

低沉的旁白声,仿佛从万古虚空中传来,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中国为何没有自发走向工业文明?】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溯到两千多年前,去探寻那道被制度化的,针对一个阶级的千年枷锁。】

画面中央,四个篆体大字缓缓凝聚,释放出无形的重量。

【专题:千年枷锁——历代王朝的“重农抑商”策】

画面拉近。

一个身着黑衣,眼神冷峻如刀的男子,正站在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面前,慷慨陈词。

正是秦孝公与商鞅。

【商鞅:“农战,国之本也!民壹于农,则朴;朴,则农。民壹于战,则勇;勇,则战。民事农战,则国安而主尊!”】

【“商贾、工匠,乃‘乱化之民’!彼等不事稼穑,游手好闲,追逐末利,败坏民风,动摇国本!欲强国,必抑商!使商无利可图,则民自归于农!”】

商鞅的话,字字铿锵,如利剑出鞘。

始皇帝嬴政的座前,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他的眼中迸发出灼热的、几乎是狂热的认同感!

没错!

这正是他大秦赖以横扫**,一统天下的立国之基!强国之本!

另一边,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位出身草莽的皇帝,更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刘邦想起了泗水亭长时,那些商人看他时轻蔑的眼神。

朱元璋则想起了元末濠州城里,那些囤积居奇,宁可让粮食烂在仓库里,也不肯开仓赈济灾民的富商大贾。

厌恶与警惕,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本能。

【旁白: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第一次将‘重农’与‘抑商’这两种思想,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它确立了一个影响中国两千年的核心逻辑:农业和战争,是国家唯一需要鼓励的‘正业’;而商业,则是必须被严格限制和打压的‘末业’。】

【其核心目的,并非经济考量,而是纯粹的政治考量——维护一个便于统治、易于征发、思想单纯的农业社会,从而最大限度地强化君主的中央集权。】

“政治考量……”

大唐,太极宫。

李世民咀嚼着这四个字,眉头微皱。

他想起了丝绸之路上那些往来不绝的胡商,他们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异域的文化与情报,虽有风险,但利亦大焉。

这天幕,竟将此事说得如此绝对?

画面流转,来到了统一后的大秦帝国。

嬴政看到了他最熟悉的景象。

一群群商人,面如死灰,被虎狼般的秦吏从雕梁画栋的华丽宅邸中驱赶出来。

他们的万贯家财被清点、籍没,家人则被戴上枷锁,与罪犯为伍,流放至南越、九原等蛮荒边陲。

【秦始皇三十三年,徙天下富商翁伯等十二万户于咸阳。】

嬴政冷峻的面庞上,没有一丝波澜。

这是他的命令。

在他看来,将这些富可敌国、人心难测的财富拥有者,集中到帝都,置于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管,是再正确不过的决定。

财富,只能掌握在国家手中!掌握在朕的手中!

天幕的镜头一转,对准了汉高祖刘邦。

画面中,一位身穿绫罗绸缎的商贾,腆着肚子,正想进入一座官署,却被门口的卫兵用长戟粗暴地拦下,直接推了个趔趄。

【汉高祖令: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刘邦哼了一声,心中暗道:“就该如此!一群投机取巧之辈,也配与官吏同列?”

紧接着,画面又转到汉文帝、景帝时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章千年枷锁:商鞅的诅咒与秦汉的铁笼(第2/2页)

一位商人的儿子,才华横溢,学富五车。

然而,在地方察举之时。

仅仅因为他的“商籍”身份,便被直接剥夺了被推荐的资格。

【汉朝律法:商贾及其子孙,不得为官吏。】

这是一种**裸的制度性歧视。

它不仅在经济上盘剥,更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上,将整个商人阶级打入另册。

它要断绝的,是这个阶级向上流动的一切希望。

“断其望,则安分。”

不少帝王心中,都浮现出这句驭民之术的精髓,并深以为然。

然而,天幕的叙述并未停止,反而愈发凝重。

真正的重头戏,在汉武帝刘彻时期上演了。

天幕之上,汉武帝那雄才大略的身影浮现,他的身后,是北击匈奴的连天烽火,是广袤无垠的漠北草原!

【为了支撑对匈奴的庞大战争开支,汉武帝将对商人的打压,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将其彻底‘制度化’、‘国有化’。】

画面中,各地原本由私人经营的盐矿和铁矿,被成建制的军队和官吏强行接管。

反抗者,格杀勿论!

【盐铁官营】

【旁白:国家亲自下场,垄断了当时利润最高、也最关乎国计民生的两大产业。这不仅仅是为了与民争利,更是为了从根源上,防止出现能够挑战国家力量的强大民间资本集团。】

紧接着,是更加酷烈、更加血腥的“算缗”与“告缗”。

一个普通的商贩,仅仅因为被邻居告发,私藏了五百钱没有上报。

转瞬间,官吏破门而入。

他毕生的积蓄被抄没一空,本人则被套上枷锁,罚去边疆戍守一年。

家破人亡!

天幕下,无数中产以上的商人家庭,因此而破产。

民间的财富,被这一道政令血洗一空。

【旁白:这种以国家暴力为后盾的掠夺,彻底摧毁了商业的信用与发展的环境。】

未央宫中。

汉武帝刘彻,死死地盯着天幕中自己颁布的一道道法令,以及它们带来的血腥后果。

他的脸色,青白交加,阴晴不定。

他一生最大的功绩,便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北击匈奴,开疆拓土”!

为此,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可他从未想过,自己为了实现这宏图霸业而采取的经济手段,竟被后世的天幕,用“掠夺”二字来形容!

更被定义为……“千年枷锁”的开端!

他看到了自己政策的另一面。

是的,国库充盈了,战争胜利了,大汉的旗帜插满了昔日匈奴的牧场。

但同时,那根名为“民间经济”的脊梁,也被他亲手……一节一节地打断了。

“为了强汉……为了让边塞的百姓不再哭泣……”

“朕……有错吗?”

刘彻紧紧攥住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第一次在心中,对自己产生了如此剧烈的动摇。

【旁白总结:自商鞅变法始,至秦皇汉武终。】

【“重农抑商”的思想,通过身份歧视、政治排斥、产业垄断、法律掠夺等一系列组合拳,被铸造成了一个坚固的铁笼。】

【这个铁笼,在未来的两千年里,将时而宽松,时而收紧,但它将始终存在。】

【它将死死地罩在中国的商业与资本之上。】

【让其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却永远无法成长为能够改变社会结构、推动文明跃迁的参天大树。】

【这,便是商鞅的诅咒。】

【也是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为了自身稳定,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天幕的画面,渐渐暗淡下去。

但所有帝王都明白,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这个铁笼,在接下来的朝代里,又会演变成怎样的新形态?

他们,又将在这枷锁上,添上怎样的新锁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