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赎来了 > 第十三章 山雨欲来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赎来了 第十三章 山雨欲来

簡繁轉換
作者:菁华浮梦0525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32 来源:源1

第十三章山雨欲来(第1/2页)

盛夏的酷暑,如同一个贪婪而暴戾的巨兽,在慕容云泽那场突如其来的、被雷声击垮的脆弱之后,似乎终于耗尽了最后的力气,开始缓缓退去。漱玉轩的冰鉴依旧昼夜不息地运转着,巨大的冰块在铜盆中缓慢消融,发出细微的噼啪声,丝丝缕缕的白雾袅袅升起,带着沁骨的凉意。然而,空气中那股粘稠得令人窒息、仿佛能将人肺腑都糊住的闷热,已悄然被一种更为干燥、带着初秋凉意的风所取代。这风从宫墙外的高处吹来,掠过琉璃瓦顶,穿过雕花窗棂,带来一丝不易察觉的清爽,也带来了庭院里梧桐树叶边缘悄然染上的、淡淡的金黄。

庭院里那几株高大的梧桐树,宽大的叶片在微凉的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轻响,如同低语着季节无声的变迁。聒噪了整个盛夏的蝉鸣,如同退潮般日渐稀疏,最终被墙角草丛中蟋蟀清越而带着一丝寂寥的鸣叫所取代,宣告着夏日的尾声,也预示着深宫之中,又将迎来新的波澜。

慕容云泽自那雷雨交加的惊魂之夜后,仿佛又变回了那个沉稳冷峻、心思深沉、令人难以捉摸的太子。他依旧忙碌于朝堂政务,身影如同精准的钟摆,穿梭在御书房与东宫之间,步履匆匆,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凝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只是,他停留在漱玉轩的时间,似乎比以往更多了些,也…更沉了些。

有时,是处理完堆积如山的奏折,批阅过那些字字机锋、暗藏杀机的公文后,他会踏着暮色而来。屏退左右,只身一人,在夏玉溪对面坐下,接过她递来的、温度刚好的清茶,沉默地饮着。茶香氤氲中,他紧绷的肩线会微微放松,目光落在她安静的脸上,听她轻声细语地说些无关紧要的闲话——或许是窗外的梧桐又落了几片叶子,或许是锦书新学了一道江南点心,或许是相府来信中提到姐姐婚事的琐碎筹备…这些寻常人家的烟火气息,如同涓涓细流,无声地冲刷着他身上沾染的、来自权力漩涡深处的血腥与戾气。

有时,是深夜归来,带着一身清冷的夜露气息和挥之不去的疲惫。他不发一言,只是安静地坐在她身边不远处的软榻上,目光沉沉地落在她临帖的笔尖,或是她绣架上那逐渐成形的、栩栩如生的翠竹上。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他深邃的眼眸中跳跃,映照出一种深藏的、近乎贪婪的依恋。他不再像从前那般,将那份偏执的占有欲外露得淋漓尽致,如同燃烧的火焰,灼烧着周围的一切。而是化为一种更为深沉、更为内敛的守护,如同沉默的山岳,无声地矗立在她身后。他会在她看书看得入神,烛火渐暗时,不动声色地起身,用银剪轻轻挑亮灯芯;会在她午后小憩,薄毯滑落时,动作轻柔地替她重新盖好;会在她偶尔放下针线,望着窗外高墙切割出的、狭窄的天空出神时,低声询问她是否想家,是否需要什么,语气带着一种近乎小心翼翼的不确定。那份谨慎与珍视,如同对待一件失而复得、稍有不慎便会再次碎裂的稀世珍宝,唯恐再次失去。

夏玉溪心中酸涩又温暖,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她清晰地感受到他目光中那份深藏的情愫,也敏锐地捕捉到他平静外表下,那场雷雨夜留下的、尚未完全愈合的伤口。那脆弱并非消失,而是被他更深地埋藏起来,如同一个无法愈合的、仍在隐隐作痛的伤疤,被强行覆盖上一层坚硬的、名为“储君威仪”的铠甲。而她的存在,她身上那奇异的、能安抚人心的馨香,她无声的陪伴,便是那铠甲之下,唯一能抚慰伤痛、带来一丝暖意的良药。她回应着他的依恋,用更温柔的目光,更细致的关怀,更耐心地释放着那令人心安的异香,无声地告诉他:她在,她不会离开。她是他疲惫归航时可以停靠的港湾,是他面对惊涛骇浪时心底唯一的锚点。

然而,这份在风雨飘摇中艰难维系、如同琉璃般易碎的宁静与温情,并未持续太久。深宫之中,平静的水面之下,永远暗流汹涌,杀机四伏。短暂的安宁,往往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这日午后,难得的秋阳透过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慕容云泽难得在漱玉轩多待了片刻,似乎政务暂告一段落。他斜倚在窗边的软榻上,手中拿着一卷摊开的《资治通鉴》,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而是有些飘忽地投向窗外那几株叶片边缘已染上淡金色的梧桐。秋风拂过,叶片沙沙作响,几片早衰的叶子打着旋儿飘落。他的眼神深邃,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仿佛透过那飘零的落叶,看到了更远、更沉重的东西。

夏玉溪坐在他对面的绣架前,纤纤玉指捏着细小的银针,针尖在素白的绢布上灵巧地穿梭。她正在绣一方帕子,素净的绢面上,一丛在风中摇曳的翠竹已初具雏形。竹竿挺拔遒劲,竹叶青翠欲滴,针脚细密,栩栩如生,透着一股坚韧不屈、宁折不弯的生命力。殿内很安静,只有针线穿过绢布的细微声响,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

“玉溪,”慕容云泽忽然开口,声音低沉,打破了室内的宁静,带着一种山雨欲来前的沉闷,“若有一日…我不得不做一些…你不愿看到的事,甚至…会让你难过的事,你会如何?”

夏玉溪指尖猛地一顿!那根细小的银针险些刺破绢布,扎进她的指腹。一股寒意瞬间从尾椎骨窜上头顶!她猛地抬起头,看向他。他依旧望着窗外,侧脸的线条在光影中显得格外冷硬,薄唇紧抿成一条毫无弧度的直线,带着一种她无比熟悉的、只有在面对重大抉择、需要做出雷霆手段时的凝重与决绝。

“殿下指的是何事?”她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轻声问道,心口却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闷得发慌。

慕容云泽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斟酌词句,又像是在积蓄某种力量。他缓缓转过头,目光终于落在她脸上。那双深邃的眼眸如同寒潭古井,幽深不见底,平静无波,看不出丝毫情绪,却蕴含着令人心悸的冰冷风暴:“朝堂之上,波谲云诡。有些人,有些事,如同附骨之疽,盘根错节,深入骨髓。若不彻底拔除,连根铲尽,终将酿成大患,危及社稷,也…危及你我。”

夏玉溪的心猛地一沉!如同坠入万丈冰窟!她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指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些在夺嫡之争中落败的皇子们的残余势力!尤其是三皇子慕容云启和五皇子慕容云睿的旧部!三皇子虽已“暴毙”府中,五皇子也已“意外”坠马身亡,但他们的母族、党羽、门生故吏仍在!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蛰伏在阴影中的饿狼,时刻窥伺着,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机会!尤其是三皇子生母惠妃的家族,在朝中经营数代,根基深厚,门生故吏遍布六部!惠妃本人虽因三皇子之事被皇帝冷落,幽居深宫,但家族势力并未被彻底拔除,如同一株被砍去主干的古树,根系依旧深扎在权力的土壤中,汲取着养分,伺机再生!而五皇子生母静嫔,更是如同一条蛰伏在暗处的毒蛇,丧子之痛早已化为刻骨的怨毒,那双看似平静的眼眸下,隐藏着足以焚毁一切的疯狂火焰!

“殿下…打算怎么做?”夏玉溪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如同风中残烛。她深知慕容云泽的手段,一旦决定动手,必是雷霆万钧,斩草除根,不留丝毫余地!那将是一场比西山猎场更加惨烈、更加血腥的清洗!是又一场腥风血雨的开端!无数人头将会落地,无数家族将会倾覆!而她的手上,是否也将间接沾染上那些无辜者的鲜血?

慕容云泽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目光沉沉地看着她,那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她的灵魂:“你只需记住,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守住我们脚下的位置,为了…不再让你经历任何风雨飘摇,不再让你…有朝一日,也如同那飘零的落叶,身不由己,任人宰割。”他的话语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和一种深沉的、令人窒息的疲惫。那“我们脚下的位置”几个字,重若千钧,压得夏玉溪几乎喘不过气。

夏玉溪看着他眼中那深不见底的寒意,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尖锐的痛楚。她知道,他说的没错。在这深宫之中,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心,在这你死我活的修罗场上,仁慈就是软弱,犹豫就是自杀!心慈手软,妇人之仁,只会带来灭顶之灾!她想起了姐姐夏玉妗那只再也无法复原的右手,想起了相府上下几百口人的性命,想起了他肩上那道狰狞的、象征着屈辱与苦难的旧疤…她不能成为他的软肋,更不能成为敌人攻击他的靶子!她必须站在他身边,即使脚下是尸山血海,即使前方是万丈深渊!

她深吸一口气,放下手中那根几乎要被她捏断的银针,起身,步履坚定地走到他面前。她蹲下身,仰起脸,目光清澈而坚定,如同寒夜中的星辰,不闪不避地迎上他深邃的眼眸。她伸出微凉的手,轻轻握住他放在膝上的、同样冰凉的手。他的手修长有力,骨节分明,此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仿佛蓄势待发的弓弦。

“殿下,”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磐石般的坚定,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信你。无论前方是刀山火海,还是万丈深渊,我都陪你一起走。只是…”她顿了顿,眼中泛起一层薄薄的水光,带着恳求,“答应我,保护好自己。你的安危,比这江山社稷,比这世间万物,都重要。你若有事,我…万死难赎。”

慕容云泽反手握住她的手,力道骤然收紧!那力道大得几乎要将她的指骨捏碎!他眼中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欣慰,有动容,有深沉的痛楚,还有一种近乎毁灭的占有欲!他俯下身,额头轻轻抵上她的额头,鼻尖几乎相触,滚烫的呼吸交融在一起。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深处那翻涌的风暴似乎平息了些许,只剩下一种沉甸甸的、为她而生的责任与决绝。

“好。”他声音低沉而沙哑,如同砂纸摩擦,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承诺,“我答应你。”

那一刻,夏玉溪在他眼中看到了不容动摇的决心,也看到了那份为她而生的、沉重如山岳的责任。她知道,一场风暴,已在所难免。

数日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如同慕容云泽所预感的那般,悍然降临,彻底撕碎了深宫表面那层脆弱的平静面纱,将汹涌的暗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紫宸殿,早朝。

殿内金碧辉煌,蟠龙金柱高耸入云,支撑着绘满祥云仙鹤的藻井。然而,这象征着至高权力的殿堂,此刻却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空气仿佛凝固了,沉重得如同铅块,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皇帝依旧病体沉疴,未能临朝,龙椅空悬。太子慕容云泽端坐于龙椅下首特设的监国位上,一身玄色四爪蟒袍,玉冠束发,面容冷峻如冰雕,目光如电,缓缓扫过阶下黑压压垂首肃立的文武百官。那份与年龄极不相符的沉稳与威压,如同实质般弥漫开来,让不少历经三朝的老臣都暗自心惊,不敢直视。

朝议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户部禀报秋税收缴,兵部奏报边关防务,工部请示河工修缮…一切看似寻常,却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绷感。官员们奏报的声音都刻意压低了几分,带着小心翼翼。

就在朝议即将结束,内侍总管王德海准备高唱“退朝”之时,一位年过花甲、须发皆白的老臣,手持象牙笏板,颤巍巍地出列。他步履蹒跚,身形佝偻,但每一步都踏得异常沉重。此人姓周,名秉元,官居都察院左都御史,是三朝元老,历经宦海沉浮,素以耿直敢言、不畏权贵著称,在朝中颇有清誉,门生故吏也不少。他身后,还跟着几位同样神色肃穆、目光沉凝的官员,皆是三皇子慕容云启生前的坚定支持者,或是与惠妃家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利益休戚相关的朝臣。他们的出列,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三章山雨欲来(第2/2页)

“太子殿下!”周御史声音洪亮,带着一股悲愤填膺、视死如归的决绝之气,响彻寂静的大殿,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在众人心上,“老臣有本启奏!事关国本,关乎天家伦常,关乎社稷安危!不得不言!虽万死,亦不悔!”

慕容云泽目光微凝,如同两道冰冷的寒芒,精准地落在周御史那张布满皱纹、却写满悲愤的脸上。他面色平静无波,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幕,声音沉稳,听不出丝毫波澜:“周爱卿请讲。孤,洗耳恭听。”

周御史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毕生的力气都灌注于这一声呐喊之中。他高举手中象征言官风骨的象牙笏板,如同举起一柄无形的利剑,朗声高呼,字字泣血,句句诛心:

“老臣周秉元,今日冒死弹劾当朝太子慕容云泽!弹劾殿下为谋储位,不念手足之情,罔顾人伦天理,残害兄弟!致使三皇子慕容云启,暴毙府中,死状蹊跷,疑点重重!五皇子慕容云睿,秋猎坠马,骤然身亡,内情不明!此二事,桩桩件件,皆与殿下脱不了干系!殿下为固储位,排除异己,手段狠辣,令人发指!此等行径,有悖人伦,罔顾天理!人神共愤!天地不容!老臣恳请陛下彻查此事,还两位含冤而逝的皇子一个公道!以正朝纲!以儆效尤!否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老臣今日,纵使血溅金銮殿,也要为冤死的皇子,为这朗朗乾坤,讨一个说法!”

此言一出,如同九天惊雷,在死寂的紫宸殿内轰然炸响!满殿哗然!如同在滚烫的油锅中泼入了一瓢冷水,瞬间炸开了锅!所有官员都震惊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阶下那位须发戟张、状若疯癫的老御史!震惊、骇然、猜疑、幸灾乐祸、兔死狐悲…种种复杂的情绪如同瘟疫般在殿内无声地蔓延、滋长!谁也没想到,这位素来以刚正不阿、铁骨铮铮闻名的老御史,竟敢在朝堂之上,当着太子监国的面,如此直指储君,言辞如此激烈,如此不留余地,直指要害!这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在悬崖边呐喊!

慕容云泽端坐不动,脸上没有丝毫波澜,仿佛周御史弹劾的不是他,而是在讲述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他深邃的眼眸平静地注视着阶下慷慨陈词、悲愤欲绝的老臣,如同在看一场早已预知的、略显拙劣的表演。但那平静的湖面之下,却蕴含着足以摧毁一切的冰冷风暴与滔天杀意!

“周爱卿,”待周御史那如同泣血杜鹃般的控诉落下,殿内陷入一片死寂,落针可闻,连呼吸声都清晰可辨时,慕容云泽才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一丝冰冷的嘲讽,“你弹劾孤残害兄弟,罪大恶极。言辞凿凿,悲愤莫名。然,孤有一问:你口口声声指控孤,可有证据?”

周御史昂首挺胸,毫无惧色,眼中燃烧着殉道者般的光芒:“证据?三皇子暴毙,死因不明,太医含糊其辞,府中下人接连离奇自尽!五皇子坠马,现场混乱不堪,关键证人要么失踪,要么改口!此二事,疑点重重,天下人皆知!人心即是证据!公道自在人心!殿下身为储君,当为天下表率,岂能行此不仁不义、灭绝人伦之事?!老臣身为言官,风闻奏事,职责所在,不得不言!即便今日血溅金銮殿,魂断紫宸宫,也要为两位冤死的皇子,讨一个公道!以告慰他们在天之灵!”他一番话,掷地有声,悲壮之情溢于言表,瞬间博得了不少朝臣的同情与暗自附和。殿内气氛更加凝重,如同拉满的弓弦,紧绷到了极致,一触即发!

慕容云泽唇角勾起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那笑意未达眼底,反而更添几分令人胆寒的森然:“周爱卿忠直敢言,孤甚为钦佩。然,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执掌风宪,纠劾百司,更应明白‘风闻奏事’亦需言之有据,不可捕风捉影,妄加揣测!你口口声声说孤残害兄弟,却拿不出半分实证,仅凭臆测、流言蜚语,便妄加指责,污蔑储君,动摇国本!此等行径,与构陷何异?!与乱臣贼子何异?!”

他的声音陡然转厉,如同出鞘的绝世利剑,带着斩金断玉的森然寒意,响彻大殿:“三皇兄慕容云启,身患隐疾,突发急症,不幸暴毙!此乃太医院院判亲诊,脉案清晰,有案可查!五皇兄慕容云睿,秋猎之时,马匹受惊,意外坠马,伤重不治!此乃父皇亲自过问,已有圣裁!铁案如山!早有定论!你今日旧事重提,捕风捉影,煽动朝臣,扰乱朝纲!究竟是何居心?!莫非是想借此为某些人翻案?为某些图谋不轨之辈张目不成?!”

他目光如电,锐利如鹰隼,带着洞穿人心的力量,缓缓扫过周御史身后那几位神色各异、或低头或强作镇定的官员,意有所指,字字诛心!

周御史被他这一连串疾风骤雨般的质问逼得脸色涨红如血,呼吸急促,胸口剧烈起伏,却仍梗着脖子,如同不屈的斗士,嘶声力竭地反驳:“殿下巧言令色!欲盖弥彰!三皇子、五皇子之死,疑点重重,天下人心中自有公论!殿下若心中无愧,若行得正坐得直,何惧彻查?!何惧三司会审?!何惧天下悠悠众口?!”

“放肆!”慕容云泽猛地一拍监国位的紫檀木扶手!那一声巨响如同惊雷炸响!他霍然起身!玄色蟒袍无风自动,猎猎作响!周身散发出骇人的、如同实质般的威压,如同君临天下的王者,目光冰冷如万载寒冰,带着睥睨天下的气势,俯视着阶下众人!“孤监国理政,代天子行事!手握生杀予夺之大权!岂容尔等在此妄议天家,污蔑储君,动摇国本?!周秉元!你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不思匡扶社稷,整肃纲纪,反而听信谣言,构陷太子!其心可诛!其罪当诛!”

他目光如刀,转向殿前肃立的金甲侍卫,声音冷冽如冰,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决断:“来人!将构陷储君、扰乱朝纲的罪臣周秉元拿下!革去官职,褫夺功名!打入天牢!待查明其是否受人指使,幕后主使何人,再行论处!”

“遵命!”殿前侍卫齐声应诺,声震屋瓦!几名如狼似虎、身披重甲的金吾卫应声而入,沉重的甲胄摩擦声铿锵作响,带着凛冽的杀气,大步流星地扑向阶下兀自挺立的周御史!

“殿下!你…你这是要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吗?!你这是要效仿桀纣,行那堵塞言路、残害忠良的暴行吗?!老臣不服!不服!苍天在上!列祖列宗在上!老臣今日以死明志!!”周御史奋力挣扎,老泪纵横,嘶声力竭地喊道,声音凄厉如同杜鹃啼血!他试图挣脱侍卫的钳制,却如同蚍蜉撼树。

“慢着!”就在侍卫冰冷的手即将抓住周御史臂膀之际,一个沉稳苍老的声音响起,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厚重感。只见吏部尚书,一位须发皆白、德高望重、在朝中素有“不倒翁”之称的老臣出列,躬身行礼,声音带着恳切:“殿下息怒!周御史虽言辞过激,有失体统,但念其年老昏聩,又素来忠直敢言,为国事操劳一生,请殿下念在其往日功劳,网开一面,从轻发落!”

“请殿下开恩!”又有几位位高权重、在朝中颇有影响力的老臣出列求情,声音此起彼伏。他们未必都是三皇子旧部,也未必真心为周御史开脱,但周御史此举,无疑触动了朝中某些势力的神经,也给了他们一个试探太子底线、施加压力、彰显存在感的机会。

慕容云泽目光如寒冰,缓缓扫过阶下求情的几位重臣。他心中冷笑,这些老狐狸,无非是想借机敲打他,试探他的反应,甚至想借此形成一股合力,逼他让步。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慕容云泽的声音斩钉截铁,如同金玉交击,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响彻大殿,“周秉元构陷储君,动摇国本,罪在不赦!按律当斩!然…”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那些求情的老臣,带着一丝冰冷的权衡,“念其年迈,且为三朝老臣,素无大恶,孤…免其死罪!”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神色各异。周御史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愕然。

“革去周秉元都察院左都御史之职!褫夺其所有功名!贬为庶民!即刻逐出京城!永世不得录用!其家产,抄没充公!子孙三代,不得入仕!”慕容云泽的声音冰冷无情,如同宣判死刑的阎罗,“至于其他妄议天家、心怀叵测、意图扰乱朝纲者…”

他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刀锋,再次扫过全场,带着一种令人胆寒的威压与警告:“孤在此警告诸位,莫要步其后尘!否则,休怪孤不讲情面!勿谓言之不预!”

殿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所有官员都噤若寒蝉,垂首肃立,无人敢再发一言,甚至连呼吸都刻意放轻。周御史如同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瞬间瘫软下去,被两名金吾卫架住双臂,拖死狗般拖了下去。那悲愤绝望的呼喊声渐渐消失在殿外深长的甬道中,只留下令人心悸的回响。

慕容云泽缓缓坐回监国位,面色平静无波,仿佛刚才那场足以掀翻屋顶的风暴从未发生。他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动作从容优雅。但阶下肃立的百官,却无人敢再直视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所有人都明白,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周御史的弹劾,如同一根点燃的***,彻底引爆了潜藏在平静水面下的炸药桶。三皇子、五皇子的旧部,惠妃、静嫔的家族势力,以及那些对慕容云泽这位年轻储君心怀不满、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都将以此为信号,开始新一轮的、更加疯狂、更加残酷的角逐与反扑!朝堂之上,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更为凶险、更为血腥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即将席卷而来!而身处风暴最中心的慕容云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生死危机!

退朝的钟声终于敲响,沉闷而悠长。百官如同潮水般退去,步履匆匆,神色各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压抑与不安。

慕容云泽回到东宫,并未立刻处理堆积的公务,而是径直走向漱玉轩。他屏退了所有随从,独自一人踏入殿内。

夏玉溪早已在殿中等候。她并未多问,只是在他踏入殿门的瞬间,便闻到了他身上那浓得化不开的、如同实质般的血腥气——并非真实的血腥,而是那场朝堂风暴留下的、无形的杀伐之气。她的心猛地一揪。

慕容云泽走到她面前,停下脚步。他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将她轻轻拥入怀中。他的身体依旧紧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如同刚刚经历过一场生死搏杀的猛兽。他将脸深深埋在她的颈窝,贪婪地、近乎窒息地呼吸着她身上那熟悉的、令人心安的异香。那香气,如同黑暗中的唯一灯塔,绝望中的唯一救赎,是他此刻唯一能抓住的、能驱散心中冰冷与戾气的温暖。

夏玉溪安静地回抱着他,感受着他身体的紧绷和那份深藏的疲惫。她知道,风暴才刚刚开始。而她能做的,就是成为他唯一的港湾,在这血雨腥风来临之前,给予他片刻的安宁与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