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替嫁给失明反派后 > 第 2 章

替嫁给失明反派后 第 2 章

簡繁轉換
作者:姒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8 04:32:19 来源:源1

2第2章(第1/2页)

与昭王行房这件事,从未出现在池萤的预想之中。

尽管父亲与嫡母为安她的心,从未提过昭王狠辣疯魔的性情,可府上总有人私下议论,加之池颖月提及昭王便恐慌万状的神情,池萤才知昭王是那等残暴阴郁的心性。

尤其失明之后,暴戾更甚从前,听闻从他房中拖出来的女子,无不是死状极惨。

是以哪怕如今他重伤不治,池颖月也死活不肯嫁,生怕自己也如那些女子般,惹怒昭王,受尽折磨而死,而殷氏为了女儿的性命,宁可欺君也要瞒天过海,让她一个庶女替嫁。

池萤自然也是怕的。

可事已至此,没有她反悔的余地。

阿娘的病症急需用药,否则能否熬过这半年都难说。

何况她已经答应下来,此时再反悔,殷氏母女岂会肯依,鱼死网破都有可能。

可替嫁归替嫁,并不代表她愿意与昭王做一对真正的夫妻。

最好连昭王的面都不要见到,那人便重伤不治去了,如此她也好早日脱身,带阿娘远离京城,去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居养病。

设想很美好,只是不知还要在这昭王府待上多久。

今日掩人耳目嫁进来,算是过了第一关。

池萤累了整日,满身疲惫,夜里翻来覆去,噩梦连连,一会是殷氏见红的孕肚,一会是阿娘鲜血淋漓的后背,一会是嫡姐咬牙切齿的威胁,一会又是脸庞模糊、双目失明的男人,狠狠掐住她脖颈……

……

次日一早,池萤起身洗漱,眼下染了一圈淡淡乌青,让香琴用脂粉遮去了。

香琴是殷氏特意拨给她的陪嫁丫鬟,最擅梳妆打扮,经她的手,只一些细微处的勾勒,再饰以池颖月常戴的步摇簪花,竟能把原本的六七分像提到八分,叫人不得不服。

芳春姑姑昨夜伺候池萤就寝,见过她洗尽铅华的美貌,今日再瞧她浓妆艳抹的样子,美则美矣,却有种难言的别扭。

就好像一幅素净淡雅的水墨,贸然添了华丽重彩的几笔,反倒失了清韵。

当然,王妃自己喜欢便好,这张脸总归还是美的。

用过早膳,池萤便随芳春姑姑前往王府北面的寿春堂,拜见昭王的母亲庄妃。

介于庄妃病情特殊,芳春提前与她通气儿:“娘娘本是极为温柔敦厚之人,只因几年前定王殿下战死沙场受了刺激,此后便有些神志不清了,有时会把昭王殿下看成是定王殿下,有时又看成是杀害定王殿下的仇家……”

说到这处不知想起什么,叹口气道:“不过王妃不必害怕,寿春堂里里外外都是护卫,不会让娘娘伤害旁人,或者自伤的。”

池萤颔首:“多谢姑姑相告。”

昭王府画栋飞甍,古雅肃穆,守卫森严,处处都有重兵巡逻。

池萤听着幽微处盔甲碰撞的声响,掌心渗出一层薄汗,只觉时时刻刻都在王府耳目之下无处遁形。

心中不断宽慰自己,她的相貌与妆容已经无限接近池颖月,就算此刻两人站在一起,便是池府的丫鬟都未必能够分清。

何况昌远伯府如今落魄,在权贵云集的京城压根排不上号,加之池颖月这一年在府上待嫁,鲜少出门,在贵女圈中也是边缘化的人物了,而她自己更是在庄子上生活了整整七年,便是与昌远伯府走得近的亲戚人家,都未必记得当年被赶出去的薛姨娘和那个犯错的庶女,昭王府更不会有人能认出她来。

只要不露破绽,她在王府暂且还是安全的。

可池萤还是忍不住紧张,生怕被人瞧出端倪。

芳春似笑似叹:“咱们殿下十三岁就跟定王殿下去了战场,当年也是意气风发,所向披靡,只可惜……”

她不忍往下说,眸中流露出淡淡伤感,又瞧向那垂花门外把守的护卫,“这些护卫都是两位殿下从前的旧部,个个身手了得,如今昭王殿下眼盲,娘娘病弱,王府若不守卫森严,总有居心叵测之徒对殿下和娘娘不利,王妃说是不是?”

池萤眼睫微颤,也许是心虚,总觉她言语中透着警醒之意。

储位之争凶险异常,昭王府对外定然严防死守,而她不过是个刚嫁进来的外人,善恶好歹都未可知,岂能全然卸下防备。

穿堂风拂过背脊,池萤手脚僵冷,只觉那朱红大柱上盘桓的蟠龙,门外蹲踞的石狮,檐角张牙舞爪的鸱吻,都像凶猛的困兽张开狰狞的獠牙,一口便能将她吞咬得粉碎。

临近寿春堂,芳春姑姑脸色微微肃重了些,“还有一事,恳请王妃谨记。”

池萤:“您说便是。”

芳春叹道:“娘娘体弱,受不得刺激,殿下双目失明一事,王府上下讳莫如深,娘娘这两年来又足不出户,是以到今日还不知殿下病情如何。”

池萤微微愕然。

据她所知,昭王已经失明一年多了,庄妃娘娘竟还不知晓。

这昭王对其母倒是尽孝,否则何必费心隐瞒失明之事。

回过神后,她很快颔首应下。

芳春又道:“昨日娘娘昏睡,还不知殿下与王妃未能拜堂圆房,等会见了娘娘……”

池萤明白她的意思,“您放心,我不会说漏嘴的。”

寿春堂坐落在王府花园后曲径通幽处,与东面小佛堂相连,重重守卫之下,几乎与外界隔绝。

院门外把守的武婢个个手持兵刃,目光扫视各方,如鹰隼般锐利警觉。

池萤心头暗悬,下意识敛下眸光。

昨日见过的琼林姑姑很快迎上来,“娘娘正醒着,精神还不错,方才还念叨着您呢,王妃进来吧。”

该面对的总要面对,池萤深吸一口气,随之入院。

比起她想象中的富丽堂皇,寿春堂却更像一个精致温馨的小院,黛瓦飞檐,花木葱茏,垂丝海棠的香气幽幽漂浮在初春微凉的空气中,鹅黄的迎春花探出漏窗,倚着苔痕斑驳的白墙轻轻摇曳。

想来院子的布置也随主人,庄妃应该还算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踏入屋门,药香混着淡淡檀香扑面而来,再往里走,便看到那黑漆五蝠捧寿榻上坐着个清癯苍白的妇人,鬓发微霜,眼下泛着病态的青灰,衣着极为素净,却不难看出五官端丽,昔日风华犹存,举手投足间皆是曾经久居上位的从容雍贵。

池萤低下头,盈盈福身。

庄妃没想到儿媳如此娴静姝丽、有礼有节,竟是个好性子的,心中欢喜得紧,“好孩子,快过来给我瞧瞧。”

又朝外望去,“七郎怎的也未与你一道前来。”

昭王晏雪摧行七,说的自是他了。

池萤正斟酌如何作答,琼林姑姑在旁解释道:“殿下有公务在身,今早出府了。”

庄妃嗔道:“何事能比陪同新妇请安更重要?”

池萤不作一言,照规矩给庄妃敬茶,又将自己亲手做的安神养心的香囊奉上来。

庄妃放下手中佛珠,将那香囊置于鼻尖嗅了嗅,眉头松泛下来:“针脚细密,芳香沁人,你有心了。”

又给琼林使个眼色,后者立刻将备好的见面礼拿上来,是一对通体碧绿莹润的翡翠镯子。

池萤没见识过什么宝物,却也知贵重异常。

庄妃道:“这是当年惠仁太后赏赐给本宫的,原本打算两个儿媳一人一只,只是如今……罢了,这一对本宫今日便赠予你,望你日后与七郎同心同德,恩爱和睦。”

池萤柔顺地应了是。

庄妃一片心意,池萤不好推拒,只得暂且收下,待将来离府之际,再将这镯子原封不动地还回去便是。

庄妃在榻上坐久了,身子便有些乏,被丫鬟搀扶着回床歇息,又不忘交代琼林和芳春二人:“明日王妃归宁的礼单,你们再帮着点一遍,万不可有所缺漏……府上诸事也要慢慢地交予王妃,她初来乍到,先遣管事们来认人,王妃年轻,要帮着立威……”

细细碎碎交代了好些话,人便再也支撑不住,眼皮阖上,疲惫地睡了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2第2章(第2/2页)

池萤望着床榻上面容憔悴的妇人,心里竟也升起一丝异样的感受,仿佛自己也是被人关心的。

可这点异样很快就消散了。

庄妃再多的关心,也只对自己的儿媳,可惜她什么都不是。

好在庄妃主动提及归宁,她能趁此机会回府看望阿娘,已是意外之喜了。

次日一早,池萤戴上幕篱,携两个陪嫁丫鬟香琴和宝扇一同回府。

两个丫鬟对她的身份都心知肚明,为不露出马脚,在昭王府众人面前,她们对王妃都是一副唯命是从的恭顺态度。

马车内,池萤看了眼回门的礼单,目光落在那两支百年人参上,若有所思。

那厢昌远伯与殷氏得知她今日回门,倒也装模作样出来相迎,见她只带了自家的丫鬟,转身回府时,面上装出的笑意便敛得干干净净。

昌远伯本就对女儿换嫁一事心存忧虑,待人入府,立刻过问她在王府的境况。

池萤当然知道,昌远伯并非担忧她的安危,而是怕她不够谨慎,累及整个伯府,便只淡淡回道:“昭王卧病在床,未曾见到,庄妃亦身体不适,昨日拜见了一回,暂且无人疑心。”

昌远伯略略点头,心情复杂。

这桩赐婚落到伯府头上,殷氏觉得是女儿的催命符,他却以为不然。

伯府落魄已久,子弟无一出息,此时出一位王妃,哪怕是个盲眼重伤的煞神王爷,带来的财富和体面都是不可估量的。

可他没想到,殷氏为了女儿,胆敢冒着欺君的风险,铤而走险搞这一出。

池萤以嫡女的身份嫁入王府,连拜堂仪式都没有,昭王的面都没见到,短短几日,昌远伯府就成了京中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叫他在朝中同僚跟前颜面扫地。

可转念想想,自家找了个庶女弄虚作假,能蒙混过关已是万幸,哪还能奢求旁的。

殷氏盯着眼前花团锦簇环佩叮当的女子,想起她去年穿一身破旧夹袄,清瘦羸弱、摇摇欲坠地跪在府门外的模样,心中滋味难言。

倘若昭王不是暴虐嗜杀、性命垂危,颖月如今就是王妃之尊,哪里轮得到这贱婢之女!

她暗暗咬牙,冷声提醒道:“虽是如此,你也万不可大意,将来出了事,谁也保不住你。”

池萤心中冷笑,看向昌远伯:“我要见阿娘。”

昌远伯还未开口,殷氏立刻出声阻拦:“薛姨娘我们自会照料,你如今是替嫁,自当谨言慎行,时时将一个姨娘挂在嘴边像什么话?叫昭王府的人听去,定会觉得蹊跷。”

池萤却不肯让步:“若不能看到阿娘身体无恙,这昭王妃我恐怕是演不下去的,母亲不如让二姐姐回来,我也好将王妃之位早日奉还……”

“你!”殷氏气急,“你还敢威胁我?当年可是你害死了你弟弟,我还没要你偿命,如今不过是替颖月出嫁挡一阵子,就算所嫁非人,可你也攀了高枝,过上了插金戴银使奴唤婢的日子,旁人做梦都求不来!我与伯爷还得费钱费力照看薛姨娘,你不知感恩便也罢了,难道要让整个昌远伯府为你陪葬吗!”

池萤咬牙道:“母亲扪心自问,当年之事当真是……”

“好了!”昌远伯忍不住低声打断,“说这些作甚,还想闹得人尽皆知吗?”

他摆摆手,沉声道:“薛姨娘就在春柳苑,你去吧。”

池萤立刻去了春柳苑。

薛姨娘也是暗中接回府上的,春柳苑里里外外都是府上伺候多年的下人,殷氏早就敲打过,不准将薛姨娘母女之事漏出去半个字,否则拔了舌头都是轻的,众人自不敢多嘴。

池萤进门,见薛姨娘躺在床上,面色虽算不上多好,却比先前在田庄时病骨支离的状态好了太多,心下微微松口气,“阿娘。”

薛姨娘许久未见女儿,立刻强撑着起身:“阿萤,你这几日去了何处?我听他们说,要让你替二姑娘出嫁?”

池萤忙扶着她躺下,“阿娘放心,我没事。”

为让她宽心,池萤只避重就轻地道:“那家的郎君病入膏肓,不剩几日了,二姐姐不愿嫁,这才让我替她。”

薛姨娘愁容满面:“这如何替得?你们是生得像,可脾气秉性全然不同,被人发现了可怎生是好?”

池萤道:“我在那府上待了几日,也无人发现不对,阿娘尽管放心,待那郎君离世,我便回来陪您。”

薛姨娘将信将疑,池萤抿出个笑来,展臂给她瞧身上华丽的衣裙。

“您瞧,女儿如今锦衣玉食,阿娘的病也日渐好转,咱们的日子总比从前在田庄的时候好了太多,不是吗?”

薛姨娘想起母女俩在田庄孤立无援的日子,阿萤这副容貌更是频频遭人惦记,可回到京中更是虎狼窟啊,那殷氏何等歹毒,自己的女儿不愿嫁,却要她的阿萤跳那火坑……

思及诸般种种,薛姨娘泪如雨下,“你也是要正经嫁人的,这一闹,往后该如何自处啊。”

“这都无妨,”池萤替她顺背,“等那头事了,咱们就远离京城,去一个没人认识我们的地方,嗯……我带阿娘去江南可好?”

薛姨娘叹口气,自己这具身子不知还能支撑多久,又不想让女儿担心,只好道:“日后的事日后再说,眼下你要一切小心才是啊。”

池萤点点头。

她不能在府上抛头露面,只在春柳苑陪薛姨娘多坐了会,傍晚离府前,又向昌远伯提了两个要求。

“回门礼中那两株人参是上好的补品,我想留给阿娘补身子。”

人参是阿娘所服既济丹中的主要成分,又是昭王府府库的佳品,想来对阿娘的身子大有益处,她不想便宜了旁人。

昌远伯看过那人参,原本想拿来给幼子送束脩的,闻言忖了忖,勉强应下。

池萤沉默片刻,又道:“我在王府举步维艰,也需上下打点。”

嫁妆是池颖月的,是池家的,昌远伯不准她私自动用,只盼着昭王死后,堂堂王府不会贪图他池家为数不多的嫁妆,到时再原封不动地送回来。

所以池萤手里是没有银子的。

昌远伯“啧”了声,“你是替嫁,过去安分些便是,还真把自己当成昭王妃了?”

池萤尽量平心静气道:“父亲也不希望被人看到,堂堂伯府嫡女身无分文,需要变卖首饰来维持生计吧?叫人瞧去,未免心生猜疑……”

昌远伯咬牙切齿,让管家给她取了五十两银子,就当送佛送到西罢。

池萤取出十两,拿来打点药房煎药的丫头和照看阿娘的婆子,两人大喜过望,都保证尽心照料薛姨娘。

池萤不指望旁的,只要不私下苛待阿娘,这便足够了。

回府的路上,池萤盘算着如何用剩下的银子做点生意,赚够阿娘的药钱,以免一直受制于人,还有当年殷氏小产的真相也要查清……总之处处都是用银子的地方。

脑海中千头万绪,冷不防马车一个急刹,霎时车辕震响,车身急停。

车内主仆三人俱是猝然往前一倾。

前方传来刀剑碰撞的打斗声。

池萤握紧窗框,朝外问道:“出了何事?”

车夫看清对面马车上的徽记,又定眼看向几名提刀的护卫,舌头险些打结:“回王妃,是、是咱们殿下的马车!”

殿下……

车夫说的是——“咱们殿下”。

池萤脑海中短暂空白一瞬,而后随着车外一道刀锋交擦的锐响,这声称呼又在脑海中响起一声惊雷般的铮鸣。

池萤攥紧手中锦帕,心跳如擂鼓。

马车外,打斗还在继续。

刀剑交错声不绝于耳,每一次交锋都似密集的鼓点砸在她心口。

昭王不是重伤卧床么,为何出现在成贤街?

他可知自己今日回门?

躲……还是不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