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与陛下和太子都重生了 > 第 4 章

我与陛下和太子都重生了 第 4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青草糕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9 04:27:33 来源:源1

4第4章(第1/2页)

镇抚大将军回京……姚璧月这么一说,楼雪萤确实想起来了。

大岳建国百年有余,西北边境常遭犬戎滋扰。以前还只是每逢冬天来打一下秋风,抢点东西就跑,但最近几十年气候有变,北地不再如以前那般严寒,导致犬戎发展迅速,人口不断壮大。而大岳这边经历了几次洪涝和干旱,朝廷财政吃紧,拆了东墙补西墙,各地军费都有所缩减。

最重要的是,大岳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像开国时期那样的天生将星了,可靠的大将接连病逝,而下面却迟迟没有能担重任者出现。面对犬戎的来势汹汹,大岳一开始还能借助国力打得有来有回,后来渐渐力不从心,一退再退,全靠宣宗和绍宗时期陆陆续续割了几座城池,才稳住了犬戎南下的脚步。

景徽帝登基之后,犬戎又开始蠢蠢欲动。

他们以游牧为生,不事耕种,况且大岳割出去的地也不是什么肥沃良田,他们被坑了几次,决定不再贪图这点蝇头小利。好在两国休战期间,大岳也在抓紧休养生息,填充国库,面对犬戎的再次侵扰,还是能撑一撑。只是光撑没用,消耗战总有打完的一天,犬戎一日不除,景徽帝便一日难安。

就在这时,李磐出现了。

此人西北田垄出身,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也是个大字不识的农妇,祖上往上数三代都没走出过三十里地以外的地方。十九岁那年,李磐父亲去世,恰逢犬戎再次来犯,眼看就快要打到李磐老家,李磐觉得种田没有出路,一怒之下便投了行伍。

然后就是百姓群众最喜闻乐见的那种话本套路,少年将才一进军营便初露锋芒,从小兵一路杀上来,勇毅无双,没几年就成为了当时驻守西北的征虏将军的左膀右臂。征虏将军自己的才能虽有限,但胜在敢于识人用人,临终前特意写了封奏疏发往朝廷,奏疏中对此人大加称赞,恳请景徽帝务必不拘一格,大胆用人。

景徽帝左思右想,力排众议,听从了征虏将军的意见,将年仅二十五岁的李磐破格提拔,接了原征虏将军的班。李磐果然没有令皇帝失望,执掌西北兵权后,他亲身出战二十余次,不拘古法,屡出奇兵,亲手斩杀两任犬戎首领,被皇帝封为镇抚大将军。

今年年初,他趁着冬季河水结冰,率一支千人骑兵精锐追击犬戎至额济山脚下,最终击退犬戎一千里,不仅成功收复了宣宗绍宗两朝的失地,甚至还打得犬戎二十年内再无精力南下,令犬戎不得不派出使臣进京求和。

楼雪萤知道,这次进京,面对重新强势起来的大岳,犬戎使臣毫无商谈余地,不得不同意向大岳俯首称臣,岁岁上贡。

犬戎那种穷乡僻壤,最多上贡几匹良驹,别的也贡不出什么好东西来,大岳朝廷并不把他们那点朝贡放在眼里。但是这一仗打得实在是扬眉吐气,连百姓都拍手称快,景徽帝龙颜大悦,金口一开,当场便封李磐为武安侯,享食邑千户。

平心而论,大岳与犬戎虽然拉拉扯扯了这么多年,甚至还割地求和过,看起来极其窝囊,但大岳本身幅员辽阔,犬戎的影响只局限在西北一带,尚未扩张便被李磐打了回去。是以这么多年,京城中的贵族世家生活几乎完全没有受到影响,依旧歌舞升平、优雅从容。

楼雪萤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她自幼读书习艺,琴棋书画无一不通,那些在别人看来“附庸风雅”的事情,于她而言却是真心喜欢。

楼家都是文官,平时很少与武将打交道,楼雪萤也对那些打打杀杀的事情不感兴趣。是以听说大岳打了胜仗,犬戎灰头土脸地来求和时,她虽然也觉得高兴,但也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这个时候她正沉浸在与太子的儿女情长之中,哪有工夫管别的事。

现在重活一世,她还能想得起这么多关于李磐的事迹,全是因为景徽帝。

她接受景徽帝后,景徽帝有时候也会与她聊聊前朝的事。而李磐泥腿出身,与朝中绝大多数官员都不一样,景徽帝觉得此人有意思,便讲得多些,她听得多了,自然也就记住了。

不过……

“大将军领犬戎使臣回朝,固然值得庆贺,但这到底有什么好看的?还值得你我专程出来一趟?”楼雪萤纳闷,“那路上全是人啊马的,听说马还会当场……嗯,排泄,走到哪泄到哪……你我在此用饭,这,这不合适吧……”

“你这人真没意思!”姚璧月用团扇轻轻敲了一下她的脑袋,笑骂道,“大将军一直在边境打仗,都没进过京,听说陛下在胡将军去世前曾想召大将军入朝一观,看看胡将军举荐之人是否如奏疏所言,结果胡将军一去世,犬戎又来犯,大将军脱不开身,此事便作罢了,一拖便拖到了今天。你难道就不好奇这样的英雄人物长什么样?”

楼雪萤一点也不好奇。

她听景徽帝说起过此人相貌,说他孔武有力、仪表堂堂,的确为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依楼雪萤经验,世人普遍对武将的外貌要求不高,再加上盔甲一穿容易显得人板正,但凡长得不丑,都能被夸一句仪表堂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4第4章(第2/2页)

不过姚璧月特意邀她出来看热闹,她也不好意思扫兴,便点了点头道:“也对,那就看看吧。”

酒楼陆续上了菜,楼雪萤与姚璧月一边用饭一边闲聊,顺便等待大将军的到来。

她未出阁时,经常与姚璧月光临这家酒楼,很喜欢这里的菜色。时隔经年,再次吃到熟悉的味道,她只觉感怀万千。

“这个是他们新研制的莲子糕,好吃,你也尝尝。”姚璧月推过来一个盘子,四块糕点剩了三块,还有一块在她嘴里嚼嚼嚼。

楼雪萤刚要拿起,忽然听到楼下街道一阵喧嚣,她还没反应过来,姚璧月已经站了起来,探身往外面望。

“喔——大将军来了——”她嚼着糕点,含糊不清地说道。

楼雪萤便也起身往外望去,连在旁边侍候的采菱和姚璧月的侍女都忍不住趴到了窗边看热闹。

此刻道路两旁早已挤满了人群,搭梯的搭梯,爬树的爬树,骑墙的骑墙,连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儿都被大人带了出来,坐在大人脖子上茫然地四顾着。

伴随着嘈杂的人声,一条长长的黑影出现在了道路尽头。

此次回朝,镇抚大将军只率了一支百人精兵进京受赏,其余军士驻扎城外。听着像是人不多,但当训练有素、沉默不语的一支百人骑兵队伍越来越近时,原先沸腾的人群竟渐渐地安静了下去。

数百只马蹄铁清晰有力地踏在石板上,扬起细碎的灰尘。声音隆隆,竟如不歇的鼓点,连酒楼之上的楼雪萤都感受到了脚下隐隐的震动。

这是真正从沙场上浴血奋战回来的队伍,哪怕每个人此刻都穿着锃亮的盔甲,梳洗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行进速度堪称“缓慢”,甚至连兵器都未带,然而他们绷直的腰背、紧抿的嘴唇和犀利的眼神,也依旧叫京城的百姓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走在队伍最前头的,毫无疑问就是此次回京的主角,万人瞩目的镇抚大将军——李磐。

他身形高大,连胯/下战马都比其他战马健壮了一圈,通体墨黑,筋肉虬结,一看便知是千里奔袭的好手。马背上的男人头戴凤翅兜鍪,顶悬赤红长缨,一身精铁玄甲在春日暖阳下凛凛生光。两肩兽吞镶嵌虎纹铜钉,身后绛色披风在风中猎猎而舞,即便只是远观,也叫人觉得龙骧虎视,不敢接近。

楼雪萤只见过京军,还没见过边军,一时间也被这样慑人的气势唬住,顿在原地没有动弹。

身旁的姚璧月忽然“呀”了一声。

楼雪萤侧目,原来她手里不知什么时候又捏了个莲子糕,结果看军伍看得太入神,不小心松了手,那块莲子糕竟直接从二楼雅间掉到了楼下路边围观的百姓脑袋上。

那糕点虽轻,但莫名其妙被砸了一下还是叫人恼火。那百姓摸着脑袋抬起头,嚷嚷了一句:“什么人呐!小心一点!”

姚璧月慌忙缩回了身子。

原本安静的人群因这一句话骚动起来,道路中央的骑兵们目不斜视,继续往前行进,唯有列首的李磐顺着百姓视线,抬头瞥来一眼。

这一眼,他与雅间里的楼雪萤目光交汇。

一张英武迫人的脸撞入楼雪萤的眼中。

剑眉斜飞,眼眶深邃,皮肤因长期风吹日晒而呈现出微深的麦色。冷铁包裹之下,他的眼神却比铁还要冷,看到她后没有任何反应,目光一触即离,等楼雪萤愣怔回神时,男人已经骑着马率军走远了。

楼雪萤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缩在墙后的姚璧月小声开口:“人走了吗?”

楼雪萤看她这样,哭笑不得,将她拉了起来:“早就走了。你也真是,明明是你主动要来的,看到人了,反而缩回去了,怎么回事?”

姚璧月讪讪道:“下次再也不在窗边吃东西了……主要是怕给我家丢人……”

骑兵队伍走远,路边的百姓一边兴奋地讨论着刚才所见,一边渐渐散去。

姚璧月和楼雪萤重新入席,继续吃刚才没吃完的菜。

“哎,簌簌,你觉得李将军看起来怎么样?”姚璧月咬着筷子尖,笑着问她。

楼雪萤:“一看就很会打仗的样子。”

“确实,和京城里的那些武将都不太一样呢。”

楼雪萤斜睨她一眼:“你看上他了?”

“那倒没有。虽然长得确实出乎我的预料,但看上去太凶了,我不喜欢。而且他都二十八了,比我大了整整十一岁,太老了。”说到这里,姚璧月压低了声音,“你也听说李将军二十八还未娶妻的事情了?你可知道为什么?”

看姚璧月一脸期待,楼雪萤满足她的心愿,顺从地问道:“为什么?”

姚璧月便开始叽叽咕咕地讲了起来。

楼雪萤听着,心思却又飘远了。

她知道李磐为什么没娶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