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有神兽,春江水暖好种田 > 第61章 江暖暖你别太过分

我有神兽,春江水暖好种田 第61章 江暖暖你别太过分

簡繁轉換
作者:三月含芳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9 04:33:39 来源:源1

第61章江暖暖你别太过分(第1/2页)

时长空白了他一眼:“是又如何?”

“你......就没点什么想头?”

时长空夹起一块油炸的金黄的小馒头不客气的塞进他嘴里。

“想你个头,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程昱咬住小馒头嚼吧嚼吧,含糊的吐槽了一句:“切,出息......”

宫宴过后,江暖就算是在京城彻底站稳了脚跟。

她的公主府如今已经换好了牌匾,还是她皇帝爹亲自题的字“宸曦公主府。”

弟弟江彦的伯爵府,地契也已经到了手里名为“承恩伯府。”

虽然江彦身上已经有了爵位禄米和禄产。

但小少年仍然如同从前一样,埋头苦读。

他深知这爵位是因为姐姐的关系才得来的,并非他自己的努力。

想要获得他人的尊重,就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考上来才行,因而读书更加用功。

耿大儒在看眼里,喜在心里。如此不骄不躁,这个小弟子来日必成大器。

江彦不太会打理庄子,也没太多时间管理庶务,索性把庄子托付给了姐姐江暖。

这正中江暖下怀。

因为宫里太无聊了,与其待在宫里,她更喜欢往宫外跑。

自由的灵魂江暖暖。就是这么的不受拘束。

好巧不巧,姐弟两个的庄子竟然是紧挨着着的。

此时两个庄子都种着麦子,麦子已经结了穗,泛了黄,即将收割。

江暖扯了一穗拿在手里,放在手心里搓了搓,搓出里头的麦粒放在嘴里尝了尝。

非常本源的麦香味。

庄头看见江暖的动作,十分惊讶,似乎没想到她一个金尊玉贵的公主竟然也会手搓麦子。

不过回头一想,她都跑到这庄子里来了,手搓个麦子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了。

江暖沿着麦地边缘,一边走一边仔细的询问庄头。

“老伯,这麦子通常在几月播种,几月收获,一年几熟?”

庄头老汉回道:“每年的秋冬播种,次年五月收获。就比如现在,马上就要收麦了。

我们这地方的气候比不得南边,天冷的早,暖得晚,所以一年只得一熟。”

“那剩下的时间呢,地都空着吗?”

庄头长叹了口气:“多数时候都空着。顶多种些生长期短的夏粟或是一些菜。”

“这麦子抗病和耐旱的能力如何?亩产多少?”

“一般来说头年烧了桔杆就能烧死大半的虫子和虫卵。

到冬天再下上几场雪把地盖严实了,次年麦子一般不怎么生病。

也耐旱,但太旱也是不行的。

亩产的话,良地大概二百来斤,次地就更少了。”

(各朝代的重量单位不一,为了方便宝子们看文,统一为现代重量单位。)

江暖又询问了一些其他的问题,最后赏了庄头五两银子,让他回去了。

离开庄子后,江暖的眉头一直拧得紧紧的。

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实在太低了。南方的水稻如今有了白泽给的高产种,已经有了改变的希望。

但北方地区怎么办?

她问怀里的白泽:“小泽泽,你这还有别的高产粮种吗?

比如产高的小麦种,或是玉米,红薯土豆什么的,随便一样都行,我不挑的。”

白泽差点跳起来:“没有没有。本大人只是一只宝宝神兽,又不是许愿池里的王八。

江暖暖你不要太过分了。”

江暖连忙抚它:“没有就没有嘛,你那么激动做什么,我又没逼着你要,真是的。”

“哼!”话虽如此,白泽垂下去的眼珠子却是咕噜噜的转了好几圈......

不过江暖并没有就此放弃。

白泽那里没有,她就把目光盯上了满大街乱窜的胡商们。

这些人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从遥远的西方来到大景的,没准儿就携带了什么优良的好种子。

因此,一连好几天江暖天天往胡商们扎堆的兴安坊跑。

还真从胡商们手里买到了两样大景所没有的作物种子。

一样是胡萝卜,一样是菠菜种。

她把这两样东西宝贝似的收进了空间里,只等将来回了永州府好种进地里。

兴安坊跑完了,江暖就跑到了西城的平民区,一家一家的逛种子店。

只可惜除了常见的一些粮食蔬菜种子,她想要的诸如玉米之类的高产粮种那是一样也没找到。

这让她很有些失望。

江暖记得,在她前世的那个世界。

玉米马铃薯和红薯等农作物,都是16世纪左右,经菲国传入中国的。

大景国的海上贸易也挺发达的,或许可以让她的皇帝爹派人试着往南洋那边寻找一下。

于是就当江暖打算去找她爹联络感情的时候。

她爹先派身边的总管大太监刘公公来传召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1章江暖暖你别太过分(第2/2页)

皇帝一见她便瞪了她一眼:“坏丫头,你这几天都干嘛去了,天天早出晚归的。

我这个做父皇的想见你一面都难。”

江暖笑眯眯的搂过他爹一只胳膊撒娇:“父皇,我这不是出宫去有正事嘛?”

“什么正事?说来听听!”

“我前几天去巡庄子了......”

她把在庄子里的所见所闻同明光帝说了:“父皇,麦子的产量总归还是太低了些。

而且一年只有一熟,一年中几乎有一半时间都浪费了,实在可惜。

女儿想着,若是能找到合适的粮种,在北地实现两年三熟,怎么着也比一年一熟要强。

我这些天跑兴安坊还有西城,就是找种子去了。

可惜,除了胡商带来的两种新奇的蔬菜种子外,其他我想要的高产粮种是一样也没能找到。”

说着,她的声音里很有些失落。

明光帝敏锐的听到了个词:“高产粮种,有多高产?”

明光帝突然想起,去年秋天吕喻那厮就给他上过密折,说是冯乘县的江暖种出了亩产七百多斤的水稻。

他让太子去信给吕喻,叮嘱他务必要密切注意这些高产粮种的去向。

今年春耕过后,吕喻又上过一次折子,说那批种子已经顺利的播种了下去。

如今,女儿就在跟前,自己何不亲自问问她。

想到这儿,明光帝立即开口了:“暖暖,去年吕喻上书给朕。

说你种出一种亩产达七百多斤的高产稻子是吗?”

“的确有这么回事?”江暖随后惊讶的抬头:“哎——吕大人动作这么快的吗,这就告诉您了。”

明光帝失笑:“怎么着,你还打算瞒着朕不成?”

江暖嘿嘿一笑:“那倒没有。只不过我去年总共才得了二十三斤谷种,还不成气候。

我自己也怕有个闪失,没想到他倒是胆子肥先给您上折子了。”

“那么今年呢?”

“我上京之前正要开始插秧。如果顺利的话,可插种三亩多大田。

等这三亩多稻子收了,我打算全留作种子,这样明年就能分两季大规模种植了。

只要再过上一两年,那么整个冯乘县甚至是永州府就都能种上这种高产水稻。

如果事情顺利,那么推广到整个南方也不过是五年内的事情。”

明光帝龙颜大悦,哈哈大笑:“暖暖真乃朕的福星也。”

明光帝仿佛已经看到无数的粮食和丰盈的国库正在向他招手了。

他随后又问:“你刚刚说你想要的高产粮种......莫非除了高产水稻还有别的良种不成?”

“当然啦。女儿曾在一本奇书上看过到,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就有亩产超过千斤的高产粮种。

一种是玉米,熟透后剥去外皮呈现出漂亮的金黄色,耐旱,不挑地易种植。

亩产最低也有七八百斤,高的可达**百甚至上千斤。

一种是土豆,这种植物的根块长在地下,呈圆形或椭圆形,也是十分容易种植的。

亩产达两三千斤,个别照顾的好的,三四千斤一亩也不是没有。

可当主食也可作菜,很美味。

但这种作物储存期没有玉米长,收获后需要放在阴凉黑暗的地窖里储存。

发芽或是变成青色后,有一定的毒素。

肠胃不好或抵抗力不好的人,不建议食用,容易中毒。

第三种叫红薯。

跟土豆一样,也是长在地下的根块作物,产量比土豆还要高,可达三四千,甚至四五千斤。

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地丘陵等到处都可栽种。

一会我把这些作物一一画下来。

您发下告示,让出海的商船在南洋与西洋人贸易的时候多留意一下。

当然若是能派出专门的人手去寻找那就更好了。”

这样惊天的大事,由不得明光帝不重视。

当场拍板:“找,必须去找,朕派专门的人手去找。”

别人的话或许可以不信,但宝贝女儿的话,明光帝深信不疑。

包括上次,女儿就能通过她安置的一批流民,推测出平、渡两州遭遇旱灾,可能会出现大规模蝗灾。

并通过吕喻及时把这个消息以及治煌之法传递了上来。

他派去平、渡两州查访此事的钦差半个月前传回消息,果然如暖暖所料。

那枯竭了湖泊河沟里,随便挖开一块泥土,底下都是蝗虫卵。

难以想象,若是让它们孵化出来,这将是何等的大灾难。

那钦差当时就吓出了一身冷汗,直呼老天保佑。

现在治煌一事已经在有条不紊的展开了。

明光帝现在越发觉得,与女儿多多交流是件好事。

他家暖暖虽然长在乡下,但眼光和见识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以后再碰到难解之事,或许可以直接来问问女儿的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