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有神兽,春江水暖好种田 > 第151章 这家当官的有些穷

我有神兽,春江水暖好种田 第151章 这家当官的有些穷

簡繁轉換
作者:三月含芳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9 04:33:39 来源:源1

第151章这家当官的有些穷(第1/2页)

刘夫人约摸三十出头的年纪,穿着打扮很朴实,头上和身上没几件首饰。

而且大多都是银饰,唯有一根金簪算是其中最值钱的了,然看款式也颇有些老旧了。

她的出身不高,据说娘家父亲是位私塾先生。

当初看好刘县令这个学生,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好在刘县令也是争气,后来真的考上了进士,外放做了县令。

江暖为了缓和刘夫人的紧张情绪,主动打开了话匣子,问刘夫人平日里都做些什么消遣。

刘夫人很是拘谨:“回殿下的话,臣妇平日里也就是帮着我家老爷打理下后宅。

闲了就做做女红,种种菜。”

江暖一听就来了精神:“我也喜欢种菜,你都种了些什么菜?种在何处?”

刘夫人虽然听自家夫君说过,宸曦公主幼时曾流落乡间,极擅打理田地。

现在,大景帝国的高产粮种基本都是她亲自种出来,或是亲手从海外弄回来的。

但,她没想到,这位殿下竟然一点儿也不避讳自己从前的那些过往,往而主动聊了起来。

当下心头便松快了不少:“臣妇种了有十多种菜蔬,豆角茄子什么的都有。

就种在县衙的后院儿。寻常家里吃菜,是不用去外头买的。”

“哎哟,这可真好。我从前在江南的家里,院子里也种了许多菜。吃不完,就送人。

到了京城,那镇国府里是没地方种了,但我在外头的庄子上可种了不少的东西。

眼下这个季节,嫩玉米正好吃的时候,再过段时间花生也好收了。”

刘夫人一听立即喜上眉梢:“我家的后院里也种了一块地玉米。

眼下刚得了,昨儿掰了几穗下来煮了吃,可甜了。”

江暖心里一动,竟然顺杆子爬:“那,我可以你家看看吗?”

刘夫人没想到江暖竟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愣了一下后瞬间欣喜若狂:“那是臣妇一家的荣兴。”

于是,江暖还真就抱着她的胖儿子,带着白泽施施然然的去了。

客栈就是县衙隔壁,出了门几步脚的事情。

听说宸曦公主上门做客,刘县令连忙放下手里的公务上前来见礼。

江暖笑眯眯的摆了摆手:“你不必管我,有你夫人在就行。”

刘县令便嘱咐夫人务必好生招待江暖。

江暖本以为刘夫人是生性节俭,不喜打扮。

进了后院后才发现屋子里竟然也十分的简单,江暖四下看了屋厅堂里的摆设,竟无一样值钱的东西。

刘夫人的两个儿子都在书院读书,只有休沐的时候才会回来。因此,只唤了女儿出来见礼。

刘小姐约摸十五六岁的年纪,模样儿挺清秀,穿一身耦合色半旧不旧的衣裙。

头上只有两朵珠花,那上头的珍珠只有米粒大小,实在不值当什么钱。

手上也只套了一只镯子,看水头也是普通的很。

小姑娘十分文静,作为深闺小姐,她还是头一回见公主这样的大人物。

因此显得十分紧张,行了礼后,低着头大气儿都不敢喘,手上的绣帕都快被揪破了。

江暖有意缓和她的紧张情绪,就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可有读书,都读了哪些书?”

刘小姐很是腼腆:“回殿下,臣女小字银画,十六了。只读了《女则》《女戒》和几本游记。”

江暖点了点头:“《女则》《女戒》看看就好,不要太过当真。

这些束缚我们女性的糟粕,不听也罢。

游记倒是可以多读一读,可增长见识。若是有空,其他的书也可以多看一看。订亲了吗?”

刘银画羞怯的点了点头:“订了,年底成婚。”

江暖含笑点了点头,便没有再追问。就要去看刘家的菜地。

县衙门的后院足有半亩多,果如刘夫人所说的那样种满了各种蔬菜,长势十分茂盛。瓜果累累。

菜地里连杂草都少,可见平日里打理的极好。

听说江暖喜欢吃嫩玉米,便唤老仆拿了竹篮来,亲自挑好的往下掰,动作熟练又麻利。

不仅仅刘夫人做事情麻利,就连刘银钏的动作也非常熟练。可见日常是做惯了的。

众人一边说话一边做事儿,很快就到了中午。

刘夫人留了江暖吃饭,让女儿陪着江暖,自己亲自去后厨准备了。

朱嬷嬷不放心,便跟去了后厨,没过多久就回来了,附在江暖耳边说了些什么。

江暖眸光微动,微点了下头表示知道了。

桌上一共六个菜,其中三个素菜,四个肉菜。还有一碗专门为小云麾准备的蛋羹。

蛋羹蒸得极嫩,QQ弹弹的,足可见主家人极为用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1章这家当官的有些穷(第2/2页)

白泽看到自己眼前的一小碗红烧肉,同江暖吐槽说:“这家当官的有些穷,肉才给这么点。”

江暖瞪了它一眼:“这是人家的心意,不许嫌弃。等回去,我带你去酒楼,点一盆任你吃个够。”

白泽这才满意了。

倒是刘夫人,看着桌上的饭菜很是窘迫:“殿下,家里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还请不要嫌弃。”

江暖率先拿起了筷子,笑着安慰刘夫人:“有肉有菜的,多丰盛。

我小时候过得最艰难的那几年,连吃饱饭都是奢望。”

吃完饭,稍事休息,江暖便带着刘夫人送的煮玉米,抱着儿子溜溜哒哒的回去了。

送走江暖,刘银画狠狠的松了口气,笑着同刘夫人说:“娘,宸曦殿下可真好。

一点架子也没有,待人和和气气的。

之前,曹婆婆为她搬了张凳子,她竟然同曹婆婆道谢,我还从未见过这样和气的贵人呢。”

她又想起上次淮安知府家的小姐来山阳县的时候,那叫一个盛气凌人,趾高气昂。

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当真是很大。

回到客栈后,江暖越想越不对劲儿,唤了暗卫过来:“你去打听打听刘川一家都是什么情况。

父皇给县令的俸禄可不低,可我看他家的情况......

堂堂的县令之家,来了客人整备两个肉菜而已,刘夫人竟然要悄悄当了自己的银镯子去买。”

“是!”

暗卫十分给力,没多久就来给江暖回话了:“殿下,打听清楚了,刘大人是由寡母养大的。

他母亲生前是当地有名的双面绣娘,所以才有余力送他去读书。

后来她母亲去逝,刘氏族中见他读书十分有天分,不忍折了他这根苗子。

就咬了牙各家凑的银子送他继续读书。

刘大人考中进士作官后,惦念家乡父老的恩情。

因此每年都将自己大半的俸禄寄回家乡,开办学塾,俸养族中的老人。

此外,他还有两个儿子在书院读书,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再加上他为官清廉,所以,一家子的日子过得很是捉襟见肘。”

江暖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倒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

第二天上午,朱嬷嬷带着人再次去了县衙,还带着许多礼物。

朱嬷嬷笑吟吟的:“我家殿下说她昨日突然上门,劳夫人小姐盛情款待。

她心里很是有些过意不去,便让老奴送些东西过来,算是她昨日上门的伴手礼。”

说着,就让两名亲卫抬上来一个沉甸甸的大箱子打开:“这里是十匹宫缎。

殿下嘱咐老奴特地挑了颜色鲜亮些的,说刘小姐正是青葱一般的年纪。

就该穿得鲜艳亮些才好看。”

紧接着芍药又捧上来一个匣子:“这是今年京城里头时兴的宫花。和一些钗环吊坠儿之类的小件儿。

全都是内务府所出,殿下说夫人和小姐可以戴着玩儿。”

第三件还是一个匣子,相较前一个匣子要小得多。

里头是一整套十三件的赤金镶嵌宝石的头面儿。

朱嬷嬷亲手将盒子交到了刘银画手里:“殿下说了,刘小姐既已订亲,这套头面就予你做个添妆吧!

只盼着刘小姐将来能够和和美美的过完这一生。”

最后一个匣子,是一匣子小银锭子,足有百两之多。

刘夫人也是聪明人,如何看不出。

定是宸曦公主将家里的境况都看了去,这是有意相帮呢!

一时间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母女两个连忙跪下磕头谢恩。

朱嬷嬷送完东西也没有多留,闲话几句就回到了客栈。

且说县令刘川看到江暖让人送来的这些东西后,眼里也泛了泪。

只对夫人说:“我对不起你们娘仨,让你们跟着我受苦了。

这些东西你且收好了,都留着给画儿作嫁妆吧!”

且说船坊这边,管允和陶筹的速度极快。

又或许,投石器本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东西,量产起来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第一架火药投掷器搬上船后,其他的也都很快上了船。并且是以每天安装三艘船的速度,非常的快。

不过十多天的时间,四十二艘宝船就全部装上了这个大杀器。

江暖和时长空,实地亲测了一下,这个经过改良的配重式投掷器。

一个标准为十斤重的火药包能投出去,一百多丈,换算成她前世约四百五十米。

大家都说这要是同敌人打海战,真想象不出简直有多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