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219章 张叔夜依天子妙计,一战平定梁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19章 张叔夜依天子妙计,一战平定梁

簡繁轉換
作者:读史明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18 21:33: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章写了三天,是字的大章,作家的话里还有免费的史料。求订阅啊!】

第219章,张叔夜依天子妙计,一战平定梁山匪患

重拾了些许自信的宋江,率领梁山众兄弟,来到了沭水码头处停泊的十二艘大官船前。

他让手下百余名喽啰,皆是当年在梁山泊中使船打鱼的渔民出身,先登上沭阳码头处的那些官船上,仔细检查。

他们发现官船没有任何问题,不漏水、能航行,官军也没有对这些官船做任何手脚……

宋江望船兴叹,道:

“这十二艘大官船,每艘都装载了半船的喂马干草,船上还有洒落的少许稻米粒,看来这些官船原本是装载粮草的。

只不过,应该是之前沂州官军,探听到了我梁山众好汉要攻打沭阳县城后,官兵匆忙地把船上的粮食运回了城中;

只留下了这些喂马的干草秸,这亦是便宜了吾等梁山兄弟们的坐骑!”

梁山众好汉纷纷称赞大首领宋江,说得极对啊……

宋江命令梁山众喽啰,把之前抢夺来的金银钱财、三万余斤粮食,分别装载在了十二艘大官船上。

宋江率领梁山义军,分别登上了十二艘官船巨舰。

梁山义军残部,从战败受挫的沭阳这块伤心之地,沿着滔滔的沭河,顺流而去……

大宋的沭阳县,因位于沭水之阳而得名,简称沭,古称厚丘、怀文等,属鲁南丘陵与江淮平原过渡带。

沭河,下游干流。

沭河,原为入淮大河泗河的支流,自七年前黄河决口南侵夺淮后,沭河无入淮河的通道,尾闾在苏北游荡至如今的宣和三年初,但其尾流也能辗转入海。

宋江率领所部梁山人马,乘坐在十二艘官船巨舰上,犹如浮萍般,飘荡在滔滔的沭河水面上。

经过年前的沂州战败和今日的沭阳之败后,宋江和众位头领暂时也没有思量好下一步的去向……

……

等宋江所部人马乘坐官船巨舰,离开沭阳县地界后,官军探马回报沭阳县尉王师心:

“梁山流寇抢夺官船十二艘而遁……”

今年二十四岁的王师心,听到自己人生首次指挥的阻拒流寇之战,真的是胜利了,他英俊而坚毅的面庞,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心中却暗自佩服道:

“梁山流寇夺船而逃,果然中了赵官家的妙计啊!”

王师心立即亲自提笔,写好了此次抵抗梁山流寇攻城的军报公文,准备呈交给新来海州上任数月的知州张叔夜亲启……

他派手下亲信六人,两人一组,皆骑快马,共分三批次,速速去往海州……

如此小心,是防半路出再闪失,不能将如此重要的军情送达。

…………

第二天午时,正在视查海州城防的张叔夜,接到了沐阳县尉王师心呈报来的军报公文。

张叔夜读后,真是喜忧参半啊!

他欣喜的是,年轻有为的沭阳县令王师心,率领军民死守沭阳县城,击退了声势浩大的梁山流寇的大举进攻,并杀伤梁山流寇共计四百余人,逼得宋江率部撤退。

还有更让当张叔夜惊奇的是,梁山流寇自从去年年底在山~东的沂州兵败后,南下的行军路线,居然跟他接到的赵官家写给他的密旨,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而且,梁山流寇还真的中了赵官家钦定的妙计的前半段。

赵官家在给张叔夜的密旨中,提出要在沐水码头留给梁山流寇十余艘半载草料的官船,以便等到其进攻海州时,方便官军对其用火攻……

张叔夜所忧虑的是,据王师心所呈报上来的军情:梁山流寇虽然在沐阳县攻城受阻,然则其元气未伤,还有流寇主力大约两千七八百人。

……

时年五十六岁的海州知州张叔夜,年轻时喜欢谈论兵法,其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张叔夜老成持重,出身名门。

张叔夜的曾祖父张耆,官至枢密使,封徐国公;

其祖父张利一,曾任信州参军。

其父张宗望,官至正奉大夫。

张叔夜出生于北宋治平二年,他年少时就很喜欢谈论兵法。

他却不像赵括那样只会“纸上谈兵”,而是依仗着家世显赫的关系,他亲自到地方上去观察,到兵营中去体验,完美地将理论结合实际,从而阐发出自己的独特军事见解……

三十多年前,刚刚长大成人的张叔夜,便以父荫,任兰~州录事参军。

兰~州地处宋朝边境,依靠黄河天堑自固,每年黄河结冰时,都要处于戒备状态,士不释甲、兵不离武器者累月,以防羌人入侵。

当时,年轻的兰州录事参军张叔夜献计:

‘我军驻卫此地,以黄河天堑自固,每年冬季大河结冰之时,羌敌便可轻松过河,我军险矣!

此非计也。不求要地守之,而使敌迫河,则吾既殆矣!’

‘吾曾带兵巡查,从当地百姓处打探知得:每年冬季羌人犯境界过河侵扰抢掠,必先在羌人称为“天都”之地,集结各部兵力,商议侵犯我大宋之行动。’

‘故此,我军应该主动出击,攻占羌人所谓的“天都”之地,并在那里驻兵建城,固守可有效抵御羌人犯境……’

当年,年轻的张叔夜提出的对付羌人侵扰之计,被朝廷采纳……

张叔夜谋划好了攻取‘天都’之策后,率兵成功夺取此地,朝廷在那里建了一座叫做‘西~安州’的能用来戍守的大城池,从此兰~州再无羌人过河侵扰之患。

……

之后,年纪轻轻二十多岁的张叔夜,得到河北转运使蒋之奇的器重,并在其推荐之下,担任过襄城、陈留知县,后改任礼宾副使、通事舍人、知安肃军。

这惹得当时官场上,舆论斐然一片,都认为朝廷对张叔夜太过优待了。

再之后,深受皇恩的张叔夜,先后被朝廷任命为舒州、海州、泰州的知州……

大观元年,张叔夜任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

不久,张叔夜向朝廷献上自己所写的文章,朝廷召其考试制诰,赐其为进士出身,后升任右司员外郎。

当时,风头正盛的张叔夜,被派去出使辽国。

他在辽国举行的宴射中,宋辽双方的武将在比赛射箭,辽国将领还在那里瞄准未发箭之时,张叔夜便闲庭信步般开弓放箭,第一个射中了目标,大涨宋国威风。

辽国的皇帝和文武百姓,皆惊叹并诧异于这位文官穿着打扮的宋使张叔夜,怎么箭法如神呢?

他们便想查看张叔夜所用的弓。

张叔夜为保大宋使臣的尊严,他以‘无前例’为由,拒绝辽人检查其弓箭。

张叔夜使辽归来后,凭着自己使辽时的所见所闻,画出了辽国的山川、城郭、服器、仪范共五篇图册,上呈给了大宋皇帝赵佶,博得天子龙颜大悦……

大观三年,前途大好的张叔夜,却因其从弟张克公弹劾宰相蔡京之事受累。

蔡京迁怒于张叔夜,找出张叔夜的小过错,将他贬为西~安~草场监司。

数年后,张叔夜被召回京师,担任秘书少监,后又升至中书舍人、给事中。

当时,大宋的官吏为政懒惰懈怠,凡是出自门下省的命令,都要预先列出官衔,让人写上名字之后,遇事才填写具体内容,称为“空黄”。

张叔夜极力要求革除这种弊端,又遭到朝廷中以蔡京为首的众多官员们的怨恨……

皇帝看到张叔夜被贬后召回京城后,依然如此正真、不怕得罪同僚,敢有所作为,故此,擢升张叔夜为礼部侍郎。

宣和二年八月,忌恨张叔夜已久的太师蔡京,向皇帝赵佶进献谗言,以他身为宰执,再利用手中的大权,把张叔夜以徽猷阁待制身份,贬至海州任知州。

这是张叔夜第二次出任海州知州。

如今,张叔夜来到海州不足半年,他却无比惊讶地发现,

当他离开京城后的那五个来月,即从去年的宣和二年九月末至今,

当今天子赵官家怎么突然间从昏君,转变成了明君圣主了呢?

在这短短的四五个月中,心性大变的赵官家,不仅将把持朝廷大权的蔡京、王黼等奸臣给正法了,而且赵官家还御驾亲征,平定了那场声势浩大的方腊乱匪起义,又在全国上下出台了众多‘吏治民生’的好政策……

如今,张叔夜看到梁山流寇败走沐阳县时,还真的中了赵官家给他的密旨中所设的妙计。

那么,接下来梁山流寇会不会攻打海州城呢?张叔夜料想,梁山流寇极大可能会如赵官家在密旨中写到的那样:梁山流寇补给不足,缺少粮食,必然会攻打储粮甚多的海州城。

如今,张叔夜感觉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好重啊!

毕竟,这海州城中可调用的厢军不过五千人,却久疏训练,战斗力较弱;根本比不了自己年轻时任兰~州录事参军时,所见到的西北军那般的战斗力。

不过,令张叔夜兴奋的是,赵官家在密旨中写给他对付梁山流寇之妙计,冥冥之中,却与他所想一致。

张叔夜让沐阳传递军情奏报的了小吏退下,他立即下令道:

“派出三十六路探马出城,侦察侵入我海州境内之梁山流寇,败走沐阳后之动向……”

“遵令……”

张叔夜还利用海州城中厢军不知道梁山流寇人数的信息差,在军中传达梁山流寇在山东的沂州兵败后,南逃至海州境内的沭阳县后,又遭到县尉王师心率领军令的痛击,梁山流寇损兵折将过半;

现在,梁山流寇只剩下了**百残兵败将,又裹挟了沭阳县乡下的千余农民,抢夺了十二艘官船,极有可能来攻打我海州城,我军当做好充足的应敌准备……

当然,这都是张叔夜为了稳定军心、激励士气,故意将宋江一伙流寇的人数给往少了说。

海州知州张叔夜还宣称:

‘当今天子赵官家,甚是关注是否能剿灭梁山流寇之事;

剿寇有功者,定能得到天子封赏……’

果然,海州城内的五千名厢军,听到连海州下辖的一个小小沭阳县尉,其还是进士文官出身,都能率领沭阳城中军民,重创梁山流寇,立此大功。

看来,吾等军汉建功立业之机,就在眼前了。

海州五千名厢军,个个摩拳擦掌、皆是甲胄离身、兵器不离手,盼望着梁山流寇早些来攻打海州城,以便立下军功受天子封赏……

十余天后,

大宋宣和三年二月末,宋江率残部近三千人,乘坐十二艘抢来的官船巨舰,从沭河顺流,辗转入海,转战至海州之滨的黄海上……

现在,摆在宋江面前最大的难题便是,梁山义军的军粮快要用尽了。

宋江和诸位头领,看到每条官船臣舰上,还有少半船喂战马的干草豆秸,

每条大船之上都装有之前抢夺来的上千两金银和十数万贯铜钱,

但是,唯独每条船上的军粮都已经见了底。

他们现在才后悔,当初梁山义军正盛时,抢来那么多金银钱财又有什么用呢?

现在,大宋各地都严禁任何人与盗匪做生意,而这海州地界上更是三令五申任何人不准资敌,不准跟梁山义军有往来,更别说有谁敢卖给梁山流寇粮食了。

从三天前,便一天只能吃两顿稀饭的宋江,对同船同样饿得饥肠辘辘的吴学究,询问道:

“为今之计,将之奈何?”

吴学究紧皱眉头,道:“我军只有攻下海州城,才能结束吾等兄弟忍饥挨饿在海上漂泊之窘境!”

宋江点头,深以为然。

宋江立即下令道:“传吾军令,将我军十二条大船上的所有存粮,全部拿出来,让我梁山弟兄们饱餐一顿后,立即攻打海州城!”

“遵令。”

………………

此时,海州城内的知州张叔夜,也从之前派出城侦察梁山流寇动向的多路探马的回报中,

得知了梁山流寇所乘坐的十二艘官船巨舰,已经逼迫了海州的海边……

五十六岁的张叔夜顶盔贯甲,立即召集来城中的厢军将领,布置起了作战方案……

简短的军事布置完毕后,张叔夜留下一千名厢军兵将守城。

他要亲自带领诸位将领兵和四千厢军精锐兵卒出城,准备伏击极可能会弃船上岸攻打海州的梁山流寇。

张叔夜在率军出城之前,特意将之前从海州府库中挪用出来的五个装钱的大箱子,都搬出来。

让准备出城的四千厢军官兵,亲眼目睹如此之多又令人心动的钱财!

张叔夜从打开的大厢子中,抓出数串铜钱在手,高高地举起,在众将士面前,高声道:

“尔等立功受赏之机就在面前。

若尔等能打败犯我海州境内的梁山流寇,除了当今天子会重赏尔等之外,

本知州,定会在尔等凯旋得胜之后,亲自为尔等发放赏钱!”

海州城内的厢军士气高涨!

这些军汉,看到那么多的一大箱子又一大箱子的赏钱,就摆在县衙门前,他们眼睛都看直了,希望自己随军出战得胜后,也分到一笔可观的钱财。

海州城内的官兵士气,被知州张叔夜激励得空前高涨!

张叔夜将早已经写好的告示拿出,命令手下两个小吏,将其张贴在了海州官衙大门旁边的墙壁上。

众兵将看到张告示上,密密麻麻地写落满了字,落款处还有知州张叔夜的签名,并按下了大红的官印。

虽然,这里有很官军兵卒是不识字的,

但是,他们却认得、也最信任那按在告示之上的大红官印!

张叔夜,指着这展公文告示,高声宣布:

“本知州在此立下悬赏告示,并按下了官印,决不会反悔赖账!

尔等兵将中,有赤身为国,不避凶锋,

能拿获宋江者,赏钱十万贯!

杀死宋江者,赏钱六万贯。

拿获卢俊义和吴学究者,赏钱五万贯!

击杀此二贼者,赏钱三万贯!

拿获关胜、呼延绰、柴进、武松、张清等其余梁山流寇头领者,赏钱二万贯;

击杀以上梁山流寇头领者,赏钱一万贯!

……………………

能擒拿一名梁山流寇喽啰者,赏钱一百贯!

击杀一名梁山流寇喽啰者,赏钱五十贯!”

知州张叔夜当众宣布完悬赏公文后,

海州城内的厢军在高额赏金的刺激下,士气被激励得空前高涨!

海州城中四千名厢军精兵,随知州张叔夜浩浩荡荡地出城。

行在至距离海边三四里远之处,张叔夜根据探马回报梁山流寇的动向,再结合之前他接到密诏后,看到当今天子赵官家给他的妙计,他便对手下厢军几员将领下令道:

“据探子侦察梁山流寇动向,其所乘十二艘官船巨舰,已至吾境前方海岸边。

梁山流寇欲从海上突破,进攻我海州城。

故此,本知州得天子妙计为:

吾部大队人马设伏于此处,

吾部再派出二百轻兵,引寇下船登岸追击我军挑衅之兵,引敌入伏。

然则,梁山流寇狡诈、作战机动,遇强时擅逃,为断流寇退路,吾军还应派出一部人马,去把梁山流寇所乘坐的那十二艘官船巨舰放火烧掉,以断其退路!”

海州厢军中的一员偏将周光允,不解地问道:

“张知州,属下有疑问。”

张叔夜正色道:“讲来!”

偏将周光允,抱拳道:“

“我部临出城之时,张知州便下令让吾部三百六十名弓箭手,备足了火箭。

又让吾部步兵三百四十名刀枪手,各备火把。

然则,用一支支小小的火箭,射向梁山流寇抢夺来的那十二艘官船巨舰,岂能将其烧毁坏呢?!”

“哈哈哈……”张叔夜在朗声大笑,故意表现出临战而不惧之色,让手下兵将坚信通过此战定能平定梁山流寇之乱而建功立业。

张叔夜骑在战马之上,左手待住缰绳,右手拂须,从容自信地说道:

“此乃周将军不知其详情也!”

“本官按赵官家旨意,让沭阳县尉王师心率领军民阻击梁山流寇之前,

故意留给了梁山流寇十二艘装载了半船喂马的干草秸秆!

据近日以来,本官派出的多路探马回报得知,宋江所部流寇的大船上依然留着那些喂战马的干草料。

周将军你来说,你部三百六十名弓箭手,射出火箭可否引烧半载干草秸秆的匪船呢?!

何况,依赵官家之计,本知州还会派出一部人马到海边码头叫阵,引梁山流寇主力下船,上岸来追击挑衅之官军。

周将军面对十二艘守卫薄弱的匪船,

即便用火箭烧不沉匪船,你部举起火把冲向码头停泊之匪船上,也定要将其尽数烧毁,以断流寇退路!

完成,大功一件,

失败,治你重罪!

此乃军令也!”

“末将遵令!”周光允坚定而自信地答道完,依然如旧时一般,还不忘奉承拍几句马屁,道:

“官家圣明,张知州用计如神也!

如此一来,末将定会亲率所吾部弓箭手,用火箭射向匪船,让步兵举火冲上前去将匪船全部烧沉!”

张叔夜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

“梁康安听令!”

海州厢军骑兵小校梁康安万万没有想到,张知州居然亲点他的姓名。他只是二百骑兵的一名小校,名不见经传。

小校梁康安在战马上抱拳答道:

“末将听令!”

张叔夜下令道:

“本知州命你,率领你部二百骑兵,去海边码头对停在那里的十二艘载有梁山流寇的大船,不停地骂阵,好引宋江所部人马登岸,追击你部。

你部与梁山流寇交手后,要佯败而退,将其引入此地我军设伏之处……”

“末将遵令!”

张叔夜又对手下两位厢军将领下令道:

“傅信鸿、程子平各率所部人马,埋伏于此地,待到梁康安率部诱敌至此时,官军奋力合击梁山流寇。”

“末将遵令。”

……………………

当日傍晚时分,停泊在海州海边的宋江所部梁山流寇,终于告别数天以来的限量稀粥,见到了久违的干饭,他们正端着碗准吃时,海岸边却出现了一队二百来人的官军,不停地齐声大骂叫阵……

“梁山流寇,猪狗不如!”

“为患州县,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不忠不义!”

“人怨天怒,今日必亡!”

“梁山流寇,胆怯如龟!”

“官军在此,尔敢战否?!”

……………………

二百名官兵在岸边齐声大骂,

这可把这两三个月以来,经沂州战败和沭阳之战受挫的梁山好汉们给气坏了!

李逵向宋江请战道:“公明哥哥,海岸上那二百来个官兵鸟人,太过聒噪!

请公明哥哥派俺带上一二百梁山弟兄,冲上岸去,把他们那群鸟人,都给砍杀个干净!”

“嘿嘿……”宋江皮笑肉不笑,说道:

“铁牛莫急!先等我等梁山弟兄们吃饱了饭,吾定当亲率众位弟兄们登岸杀尽官军,顺势打下海州城!

攻破海州城之后,吾等梁山弟兄们不但有粮和菜吃,还会有大口的酒肉吃了!”

听到宋江的话后,李逵馋得哈喇子都快要流出来了,忙道:

“俺铁牛一切都听公明哥哥的!”

卢俊义听到宋江和李逵的对话后,他立即对宋江劝阻道:

“海州官兵只来两百余人,在岸边挑衅我梁山义军,大首领小心有诈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