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376章 成吉思汗做不到的,当今赵官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376章 成吉思汗做不到的,当今赵官家

簡繁轉換
作者:读史明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18 21:33: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赵吉弃御驾马车不坐,而是换骑上了自己的战马,率领同样换乘上了战马的郓王赵楷、康王赵构,在杨再兴等一众骑兵随从的护卫下,从黄河岸边刚占领不久的夏军阵地起驾,向兴庆府西城方向进发。

杨再兴率领上千皇城司骑兵护卫随从,高度戒备,保护在赵官家的周围,一路上未遇到夏敌。他们来到了夏国都城兴庆府西城外三百步远时,放缓前进速度。

众人看西夏的国都兴庆府那高大的西城外的战场上,已是满地狼藉,宋军岳飞部已经全部攻入城内。

骑在战马上的赵吉,在众将士的保护下,缓缓向前行进。他看到西夏国京城兴庆府的西城镇远门,早已被岳飞部的炮兵轰得粉碎,城门旁边的厚实的城墙上,留下了炮弹爆炸后的数百道斑驳炸痕。

兴庆府西城外的护城河上,早被岳飞部的御赐工兵小队,搭起了八条既结实又能防流石和火烧的木心铁皮“壕桥”。

那护城河两岸的大地上,乃至壕桥上,斜插着敌军射下来的成千上万支箭矢,散落着敌军抛砸下来难以计数的大小石块,还有十几辆宋军的轒辒车被守城夏军的流石砸趴架了。

每辆战损严重的轒辒车内或其旁边,大都横躺竖卧着数具至十数具不等的宋兵尸体。流速缓慢的护城河水,已经被宋军将士的鲜血染红。

战死在兴庆府西城外的百余名宋军兵卒,不是被守城夏军射下来的箭矢击毙,就是被城上的夏军用旋风炮抛下的石块砸死了。

赵吉看到这里,心中不免对牺牲的宋兵非常痛惜。然而,他知道若想实现华夏大一统,不流血牺牲那是很难办到的。

岳飞部更多的轒辒车,都成功冲过了护城河到达城下,停在了西城门两侧附近。

显然岳飞部的先锋军,在轒辒车这种古代战车的保护下,抗过了城上夏军砸下来的流石和射下的箭矢,冲杀进了被炮弹炸毁的兴庆府北城门。

赵吉看到这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古人发明的这种轒辒车,其实就是一个安装了车轮的木屋,屋顶蒙上牛皮并涂上泥水浆以防火。士兵可以在轒辒车这种掩体里面,推进到敌方城墙下,破坏城墙和城门。

当然在刚刚过去的攻城战斗中,因为岳飞部拥有了赵吉提前带给大宋领先世界数百年的火炮,而在火炮的攻击之下,兴庆府西城门如同垒卵一般,被轰得粉碎。

因此,轒辒车里的宋军兵卒们,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去冒死费力地挖敌城的墙根和撞城门了,也更用不上攻撞敌军城门的【钩撞车】了。

此时,岳飞已率部杀入城内,按赵官家先前制定的作战计划,目标直指西夏京城兴庆府的内城皇宫,有拦阻于路的夏军,岳飞便跃马挺枪,身先士卒,率部冲杀在前,夏军无人能挡……

而被岳飞留下的部将张宪,正率领五百名将士,已完全占领并掌控了兴庆府的西城。

张宪跨过战死在城上的众多夏军尸体,踩着一滩滩血泊,正在收编放下武器投降的千余名夏军守城兵将。他忽听手下的了望兵惊喜大喊道:

“赵官家竟率部,御驾亲至咱们的城下了!”

张宪立即转身,手扶城墙,向城下望去,他果然看到了赵官家的御用骑兵千余骑,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兴庆府西城的护城河岸边。

他用御赐的望远镜,确认城下那率部一马当先的最威风者,便是当今大宋天子赵官家。

张宪嘱咐部下,继续收编投降的夏军兵将,他则急忙跑下城,翻身上马,单骑出城,迎接赵官家入城……

赵官家看到张宪出城迎接,便道:“张爱卿甲胄在身,免行大礼,不必下马,与朕并驾齐驱入城。”

“微臣张宪,谢官家隆恩!”骑在战马上的张宪抱拳感激道。

他微待缰绳,让自己的战马,落后于赵官家所骑战马约半个身位。

骑在高大战马上的赵吉,在同样骑在战马上的张宪、赵楷、赵构等人的陪同下,在身后杨再兴等众多兵将的保护下,缓缓穿过兴庆府的西城门洞。

赵吉所率领的宋军骑兵的马蹄声,在战后血迹斑斑的入城青石大道上回响,每一步都显得沉稳而有力。

夕阳最后的余辉,洒在赵官家身上的精良铠甲上,熠熠生辉,犹如天人。

赵吉骑在战马之上,身姿挺拔,目光如炬,不怒自威,霸气外露。

“张爱卿,朕的武状元岳鹏举,已率部杀进城内了吧?”

张宪闻听圣问,连忙在战马微微躬身,双手抱拳,恭敬答道:

“官家圣明!岳将军已率本部精锐,依照官家先前的战略部署,率部杀入兴庆府城内,准备直捣黄龙,目标直指西夏国的皇宫内城,誓要一举攻破夏敌的皇城,活捉西夏伪帝李乾顺!”

赵吉闻言,嘴角微扬,轻轻颔首,微笑赞赏道:

“岳飞及所部将士精忠报国,不负朕之厚望,皆是我大宋的好男儿!朕心甚慰,赐诗一首,以激励三军将士。”

赵吉在马背之上,略改了一下历史上南宋岳飞所作的《寄浮图慧海》一诗中的‘赤松’二字改为‘天子’,并且只引用其诗八句中的四句,高声吟诵道: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天子’游。”

随行的张宪等将士,闻听赵官家出口成诗,大为赞佩……

他们早就知道,当今赵官家非常有文采,谁也没有怀疑这诗赵官家做不出来。

他们只觉得,赵官家即兴所作的这首诗,正符合此时他们这些深入夏境的宋军将士的心声渴望。

赵官家还在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特别强调了即便出征的将士们年老后不能再为国出战了,那么依然可以‘归休终伴天子游’,这是何等的殊荣啊!

张宪被感动得眼圈泛红,在马上喃喃念着赵官家即兴所作的诗句,他要将赵官家这诗传颂至三军,以激励宋军将士奋勇杀敌、为国效力、建功立业!

赵官家一行人浩浩荡荡,进入西夏都城兴庆府的西城镇远门。

岳飞部留下守城的宋军兵将,看到赵官家入城,皆高呼道:

“官家威武,吾皇万岁万万岁……”

骑在高大战马上的赵吉,挥手与岳飞部留下守城的宋军将士打招呼,同时他回望被炮弹炸碎的兴庆府镇远门,再抬头望向那高大而厚实的城墙,心中感慨良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做不到的,朕这位穿越者却做到了!’

作为熟知历史的穿越者赵吉,当然知道成吉思汗一生中一共四次伐夏的大致经过:

公元1203年,蒙古部的铁木真灭掉了克烈部,使西夏失去了一部分蒙夏间的缓冲地带,削弱了西夏的防御。1205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率军,正式入侵西夏,发动第一次征夏战争,洗劫了夏国边疆的一些市镇。

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发动第二次征夏之战,率军进攻斡罗孩城,但因西夏军队的顽强抗击,以失败告终……

公元1209年,蒙古占领高昌回鹘,进一步威胁西夏。随后,蒙古发动第三次征夏之战,占领斡罗孩城,逼近西夏都城中兴府。西夏求和,同意“附蒙伐金”……

西夏在“附蒙伐金”之战中,损兵折将,军队变弱,国力大损,西夏国内的官场又非常**,人民生活困苦。

公元1211年,西夏齐王李遵顼政变夺权,即历史上的西夏神宗,但其不敢不坚持原本的附蒙攻金国策。

公元1217年,成吉思汗因西夏拒绝协助蒙古西征,而发动第四次征夏之战。西夏神宗逃至灵州,太子李德旺留守都城求和……

1223年,西夏神宗传位李德旺,即夏献宗。

献宗李德旺决定“联金抗蒙”,但阴谋被蒙古大将孛鲁发现,1224年蒙古攻击西夏,拿下银州。1225年,成吉思汗结束七年西征回归,率军入侵西夏沙洲,西夏再次求和……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因西夏违反和约,不顾自己六十四岁的高龄,毅然率军亲征西夏,自漠北南下,先后攻占多处要邑,围困中兴府。

夏献宗李德旺看着蒙古的步步逼近,因过度忧虑而死。

西夏帝位传给南平王李睍,即历史上的夏末帝,李睍是西夏最后一位皇帝。

公元1226年8月,蒙古大军实行“黄河九渡”,成功占领应理、夏州等地,并决定围攻灵州。西夏将领嵬名令公带领援军抗击入侵的蒙古军,却战败身亡。

而后,蒙古大军十分顺利地攻占积石州、西宁等地。直到此时,蒙古大军只差西夏最后坚固城池京城中兴府仍未攻陷。

西夏末帝李睍向蒙古求和,蒙古却要求李睍出城投降可保全其性命,依然可荣华富贵……

公元1227年春,成吉思汗铁木真分兵围困西夏都城中兴府,自己率部南下攻金,驻夏地六盘山时病危,他要求诸子团结,拥戴窝阔台继位,并遗命蒙古要联宋灭金;他还留下遗嘱:其死后要秘不发丧,以免让正在谈判投降事宜的西夏皇帝李睍反悔……

公元1227年8月25日,铁木真病逝于清水县,享年六十六岁。

随后,还以为成吉思汗健在的夏末帝李睍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灭亡。

蒙古灭西夏之战历时22年才结束。

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依父汗之遗嘱,杀掉西夏末帝李睍以绝后患,蒙古大军进入西夏都城,洗劫西夏京城,烧毁西夏皇宫、官府、民宅等建筑,还挖掘了城外的历代西夏皇陵以盗走大量陪葬财宝,蒙古军还进行了屠城;只是屠城不久,便被察罕劝止了。

……

穿越者赵吉知道,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一生中四次代夏,历时二十多年,其活着时也未能攻破西夏的国都中兴府;其未能踏进西夏国都半步。

当然,赵吉知道这西夏的国都兴庆府,从西夏景宗李元昊开始。西夏历代皇帝皆以此为都城,还经常修葺加固,在冷兵器古代战争中,这西夏的都城兴庆府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历史上的成吉思汗率部未能攻破西夏的都城也属正常,只能选择长时间围困城池的方式,再使诈诱骗西夏末帝出城投降可保全性命之计,骗开了西夏的国都城门。

然而,朕御驾亲征伐夏,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因识人善用,提拔了众多名将,再加上朕提前带给大宋的火炮等先进武器,做到了成吉思汗一生未能做到攻破西夏国都兴庆府的伟绩!

赵吉率众,登上兴庆府的西城之上。

……

此时,兴庆府的西城外,尘土飞扬,数路宋军兵马在远处号角声中,如潮水般涌来……

“报……”

“奏启官家,韩世忠奉旨率部驰援,已至兴庆府西城外!”

“韩世忠请示官家,其部可否入城?”

此时,赵吉已经登上了兴庆府的西城楼,他凭栏向城下望去,果然看到了韩世忠部来援,正等待在西城下的护城河外。

“朕准韩世忠部,速速入城!”赵吉高声道:“传旨,让韩世忠依朕之前布置的战略而行!”

传令兵接旨后,立即跑下城,向城下焦急等待中的韩世忠,传达圣谕……

韩世忠接旨后大喜,他骑在战马上双手抱拳,向城上的赵官家遥拜。

他奉旨只带上了本部人马三分之一的韩世忠,留下偏将呼延通率部继续在兴庆府外城的西北城下佯攻,以免夏敌守军分兵去援救西夏的皇宫内城。

韩世忠奉旨,率领精锐人马,迅速鱼贯入城,却能做到秩序井然。

按赵官家先前布置的作战计划,韩世忠率部不急着去攻打兴庆府内的皇城,而是直接从城内的主路大街上,杀向了其部主攻的兴庆府外城的西北城门,要做到里应外合,解决掉兴庆府西北城上的夏军……

至于宋军其他部的援军,与赵官家让韩世忠部执行的战术大同小异,皆是不要急着先攻打兴庆府内的皇城,而是直接从城内的主路大街上,杀向了其部所主攻的兴庆府的城门,要做到里应外合,解决掉兴庆府外城上的所有夏军;再打开城门放城外佯攻的大军入城。

“报……”

“奏启官家,种师道奉旨派来其部先锋官曲端率部驰援,已至兴庆府西城外!”

“曲端请示官家,其部可否入城?”

“朕准曲端率部,速速入城!”赵吉高声道:“传旨,让曲端依朕之前布置的战略而行!”

“遵旨……”

“报……”

“奏启官家,种师中奉旨派来其部正副先锋官张俊和杨忻中率部驰援,已至兴庆府西城外!”

“张俊、杨忻中请示官家,其部可否入城?”

赵吉闻言心中一颤,先前听闻流星马斥候来报,说杨忻中在攻城之战中身负箭伤了,他还带伤来援,真是英勇啊!

“朕准张俊、杨忻中率部,速速入城!”赵吉高声道:“传旨,让张俊、杨忻中依朕之前布置的战略而行!”

……

“报……”

“奏启官家,王禀奉旨率部驰援,已至兴庆府西城外!”

“王禀请示官家,其部可否入城?”

赵吉知道,先前自己派王禀为主将、姚古副之,各率领本部精锐,合兵攻打敌京西南城的光华门!现在历史上的忠臣名将王禀来援,令宋军如猛虎添翼。

“朕准王禀率部,速速入城!”赵吉高声道……

“报……”

“奏启官家,郭成奉旨派来其部正副先锋官吴阶和吴璘率部驰援,已至兴庆府西城外!”

“吴阶、吴璘请示官家,其部可否入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