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346章 用闪电战,直捣黄龙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346章 用闪电战,直捣黄龙

簡繁轉換
作者:读史明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18 21:33: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久经沙场的老将种师道闻听圣言,眉头微皱,沉思起来。

伐夏这段时间,他与心性大变的赵官家相处后,他深知赵官家的才智和谋略,绝非一般帝王所能及,因此他在回答时更加谨慎。

“陛下,折可求和折彦质率领府州两路先锋军,既已在静州城外的黄河东西两岸,大破夏军,取得大捷,夺得黄河渡口,让我军沿黄河顺流北伐无阻;实乃可喜可贺啊!”

赵吉微微点头,对于像种师道这些古代人,表态其看法,都喜欢作一下铺垫,他已经习以为常了。

种师道继续说道:“老臣请率本部兵马,乘船沿黄河顺流而下,出兵北伐!如此可增援府州先锋军,巩固已得渡口,防止夏军反扑。”

“老臣率部还可协同府州知州折可求部,占据黄河渡口要冲,确保我军进退自如。”

赵吉点了点头,这也是他今日视察大宋各部军营的目的,就是对夏国国都发动总攻前的一次动员。

“种老爱卿,朕若许你率部出征,除了你以上提到的作战计划,爱卿还有何高见呢?”

种师道立即回奏道:

“臣可率领本部兵马与府州兵马会师,集中优势兵力,先攻下静州城,再步步为营,逐城而攻,消耗夏军兵力,削弱敌军士气,逐步推进至夏国京城兴庆府城外。”

“以臣之愚见,如此一来,既可避免我军孤军深入之险,又能确保我军稳扎稳打,无后顾之忧,推进至敌国都城外。”

赵吉对种师道的回答并不满意,他悠悠开口:

“朕若依爱卿之计,何时才能攻克夏国京城呢?”

种师道看到了赵官家的面色有些不悦,但他这位忠直之臣,在军事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百余年间,大宋时常出兵伐夏,像现在的西北军将领中的二种、折可求、姚古等多名将领的祖先,也都参加过伐夏之战,种师道也参加数次伐夏之战,而结果呢?

大宋历来的伐夏之战,很多时候都是开局一片大好,而最终不是因为孤军深入,就是因为各路伐夏的大宋官军作战思想不统一,有的为了争攻急进,有的为了保存实力而进军迟缓,最后导致百年间的每次伐夏之战,都没有一次能成功的。

老将种师道深知这些,故此,他主张的就是伐夏要稳扎稳打。

因为,在种师道等很多西北军将领看来,如今心性大变的赵官家御驾亲征,宋军节节胜利,占领了夏国的西京,赵官家开创出了大宋列祖列宗的伟大功绩。

因此,在种师道看来,他主张求稳,一定要保住如今占领敌西京的伟大战果。

其实,种师道等各路西北军主将的潜意识中,果真就真心希望大宋迅速灭掉夏国吗?

他们的答案,或许不一。

在他们的潜意识中,都已经习惯于世代镇守大宋的西北,不敢说是“养寇自重”,但起码有了强敌夏国的存在,他们才有现在的地位,他们的子孙后代中较优秀者也都能世袭为将,领兵镇守西北的某一州,堪比唐朝的藩镇节度使。

种师道在回答赵官家的问题时,他或许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心思,只不过在他潜意识中尚存“夏国不可能轻易被灭掉”在作怪。

种师道凭借自己与夏作战的经验,以及祖先参加数次伐夏之战的失败教训,迫使他在骨子里,力主伐夏时绝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求稳!

……

“微臣率部镇守大宋西北多年,深知党项,民风剽悍,兵将骁勇,擅于骑射。夏国兵将喜速战,却甚惧消耗战啊!”

“微臣还听闻,夏国国都兴庆府,城防坚固,城内兵精粮足。若我军强行攻其城,必会损兵折将甚众,亦不见得能攻克兴庆府啊!”

赵吉有些不耐烦,问道:

“以种老爱卿之见,该如何伐夏吧?又该如何攻克西夏国都呢?”

“微臣建议,我大宋伐夏的数十万大军,应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徐徐推进至敌京兴庆府城外,先围而不攻,消耗敌军……”

赵吉闻言皱眉,打断种师道的话,再次问道:

“朕想知道,依爱卿之计,何时才能攻克夏国京城呢?”

种师道看到赵官家脸色阴沉,虽然他心中有些惶恐,但他却坚持己见,按自己心中推算出的时日,如实答道:

“如此,若想攻克夏国国都,少则三个月,多则半载一年。”

赵吉轻轻摇头,微眯双目,不怒自威,冷冷道:

“种老爱卿之计虽稳,却失之于缓。”

种师道闻听圣言,他心里是不服气的,但表面上还是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样子。

“朕深知党项民风剽悍,夏国将士用命。正因如此,若我军逐城而攻,必会陷入持久的消耗战中,届时夏国各地尚处观望的各部族,看朕御驾亲征伐夏,却并不能攻克夏都;

“其数路地方部落兵马长途来援夏国国都,朕与十几万伐夏的大宋官兵,岂不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吗?”

种师道闻听圣言,后脊背发凉。

“朕之意,当用闪电战,直捣黄龙!”

“呃?!”老成持重的种师道,听到赵官家口中突然冒出来的新词‘闪电战’时,他不禁惊讶出声,不解地请教道:

“微臣虽愚笨,却熟读了几十年的兵书。臣却未尝听闻过哪本兵书上载有闪电战。请官家教臣……”

赵吉突然意识到,自己脱口而出的闪电战,种师道根本听不懂啊!

他的回忆起自己在现代社会时,无论是高中学世界历史时,还是大学借阅的战争书籍,亦或是他用手机刷视频时,都不只一次见识过赫赫有名的闪电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的名将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战略战术——闪电战。

它又名闪击战,实行此战略战术时,要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快速切割敌军主力,以超出对手反应的速度对敌人实行闪电般的打击,即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

赵吉记忆深刻的是,二战初期,纳粹德国打造的闪电战(即闪击战),攻势凌厉,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灭了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现在,赵吉虽然没有二战时德国的飞机、坦克、装甲车、摩托车这些行驶速度快的现代化战争工具;

但是,他意识到了,他御驾亲征攻克夏国的西京西平府后,城西郊外的滔滔黄河,正处在夏国国都兴庆府的上游。

大宋的造船业和航运业发达,再者,从夏国西京郊外的黄河渡口还缴获的很多艘夏国船舶。

如果大宋的十数万官兵中的数万精锐乘船,载运着大炮等火药武器,借着黄河顺流而下,在兴庆府城东的黄河码头登陆,一样可以达到闪电战的速度优势。

当然,赵吉心中所想的这些,是不能对面前满脸疑惑的种师直接讲出来。

他只能挑闪电战的核心要素,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讲出来,给种师道解惑。

“种老爱卿,看过天空中的电闪雷鸣吧?”

种师道不解地点着头,道:“微臣自然见过电闪雷鸣。”

赵吉微笑道:“种老爱卿可曾听闻,或见识过雷电能将一棵参天古树给劈断、烧焦吗?”

种师道立即回答道:“微臣曾见过……”

赵吉微微颔首,道:“朕所言的闪电战,主旨就是要有闪电般的速度、还要集中大量的优势兵力,对敌突然发动奇袭!”

征战沙场多年的种师道闻听赵官家的解释后,他立即触类旁通,似乎立即明白,但他又甚感疑惑。

他问道:“官家所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敌奇袭,微臣能明白。

“然,纵观有史以来战例,奇袭者再精,而不在于兵多。奇袭者常用轻骑兵,集中大量的优势兵力啊!”

“现如今,官家御驾亲征所统领的大宋官兵,还是以步兵为主,如何能够发动大量步兵长途跋涉,迅速赶赴夏国京城兴庆府城外呢?”

“哈哈……”赵吉大笑道:“朕为何派折可求和折彦质率领府州先锋军,扫除黄河两岸那北去的各个渡口的驻守夏军呢?”

种师道立即恍然大悟道:“官家圣明!”

“官家是要让我大宋官兵乘船,从黄河顺流而下,在兴庆府城东的黄河码头登陆,以达到闪电战的集中优势兵力、迅疾得让敌军无法做出反应,再进行碾压似的奇袭啊!”

赵吉微笑着点头。

种师道赞佩道:“如今,我军占据兴州黄河渡口,即是夏敌的国都兴庆的上游。

官家能妙用处于黄河上游之地利,为我军伐夏首创出闪电战术,能直捣黄龙,可一举定乾坤!此甚伟哉!”

赵吉悠悠道:“朕会派快马下旨,给折可求和折彦质两部,让他们留下后继赶去的两部步兵,守在新夺的黄河渡口,确保我军后路无忧。”

“并让折氏的后队府州步兵,佯攻静州城,给夏皇李乾顺那厮一个假象——大宋官军伐夏会沿途逐城而攻。”

“而朕,会密令二折率两队先锋骑兵,继续沿黄河两岸北伐,扫清沿途障碍。”

种师道闻听圣言,不住地点头赞同。

“然,朕深知,真正能对夏国京城兴庆府实行闪电战者,并非二折那共计一万骑兵,而是朕抽调出来的卿等大宋西军精锐兵马,以及火炮营和工兵爆破连!”

种师道感觉眼前豁然开朗,由衷地佩服赵吉的胆识和谋略。

他深感,自己这位久经沙场的西北军主将,但在战略眼光上,还真的不及赵官家深远。

种师道深深一躬,由衷道:

“官家英明,老臣赞佩!老臣愿率本部兵马,遵官家旨意行事,誓死报国!”

“好!”赵吉伸出右手拍了拍种师道肩膀,

“种老爱卿,立即挑选你部五千精锐人马,备足三日干粮,持朕亲书令牌,出西城赶赴黄河‘兴州’渡口,那里有朕事先安排好的百余艘大船,你部人马乘坐前十艘,绰绰有余!”

“随后,朕还会去韩世忠、岳飞、郭成、刘延庆、姚古、种师中等部,分别让他们也抽调精锐,随种老爱卿之后,出西城赶赴黄河‘兴州’渡口,带上火炮营和工兵爆破连,实施闪电战术,顺黄河之流而下,迅速到达夏国京城兴庆府东城外的黄河渡口登陆,总攻敌京!”

种师道疑惑地问道:

“官家,昨日军议,我军不是明日全军出征吗?”

赵吉认真道:“战争应审时度势。昨日朕与诸位西军将领,共同军议时,折可求和折彦质的府州先锋军,才刚刚出征。那时,他们还没有打到静州城外的黄河渡口。”

“二折不愧是折氏将门现今的两代佼佼者,他俩领兵作战还是很有本事。朕真的用对人了!”

“折可求和折彦质率部为北伐先锋,竟然以较小的伤亡代价,如此迅速地攻占了静州城外黄河两岸的渡口。这便为我军后续沿河顺流北伐,做了保障。”

“而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此时不把握战机,以闪电战,直捣黄龙,攻打夏国京城兴庆府,那等到夏皇李乾顺下旨将兴庆府的各个城门,都用砖石砌死、堵严,死守城池不出,等待西夏各地方部落的勤王之师时,那么,朕纵然有火炮营和工兵爆破连,也很难轰开敌京的城门了!”

“官家所言极是!”种师道赞佩,道:

“微臣虽未亲赴夏国都城,然,微臣不只一次听闻所抓到的夏军俘虏供述:

‘夏国都城兴庆府,是绝佳的防御之地。其西有贺兰山之固,东有黄河天险,北有大漠,南有萧关。’

‘夏国都城兴庆府,城周廻一十八里,东西倍于南北。城墙高三丈五尺,城墙厚约八尺,可跑马;其城,甃以砖石,四周皆削易守难攻!’”

种师道提及此处,好似望洋兴叹,又突然豁然开朗,道:

“官家料事如神,若不用闪电战,不抢在夏皇李乾顺下旨将其都城的各城门堆砌上跟城墙一样厚的砖石之前,我军纵然有火炮也极难轰开夏都的城门啊!”

赵吉看到种师道很上道,一点就通,便嘱托道:

“种老爱卿,切记闪电战之要旨——集中我军大量的优势兵,以闪电般的速度,对敌突然发动奇袭!”

种师道重重地点头,道:

“微臣谨记……”

“好!”赵吉赞道。

他看过一个段子,要想让拉磨的驴,主动快跑拉磨,可以在驴的脑门前挂一把好吃的青草,让驴能看到,却吃不到……

而穿越者赵吉也深谙画大饼之道。

当然,赵吉有底气,也有伟大之人的气魄,若是手下的文臣武将,真的卖力干活,且能做到忠君爱国,立有大功,他真的不会吝惜赐给真饼。

此时,赵吉伸出右手,拉起种师道那满布常年手持兵器而留下老茧的大手;

他坚起左小臂,左手的四指握成拳,唯独食指竖直,指向悠悠苍天,信誓旦旦道:

“伐夏之战,种老爱卿,居功至伟!”

“朕指天为誓:灭了夏国后,朕会划分出夏国三州之地,由种老爱卿遥领!并由种老爱卿挑选子孙中杰出者赴实任;种老爱卿的子子孙孙,世袭三州守将之位!”

“扑通”一声。

种师道闻听圣言,吓得跪在了赵官家的面前。

他知道,当年宋太祖曾许折氏家族子孙世代守府州,府州的知州由折氏子孙世袭。那不过只是大宋西北的一州之地啊!

而现在,他却被面前的赵官家许诺,可世袭三州之地。

种师道非常害怕,赵官家此言是在试探他及种家后人,有无拥兵自重的嫌疑。

“微臣师道,承蒙官家厚爱!然,微臣师道万死,也不敢受此浩荡皇恩啊……”

赵吉扶起种师道,微笑道:

“朕赐给你的,你尽管放心接受!”

“何况,现在夏国尚未灭,种老爱卿是接受朕的封赐,或是拒绝,皆要等到灭夏之后再说。”

“现在,朕要离开此营,去往韩、岳、郭、刘、姚、小种经略相公诸部;动员他们今日立即率领精兵强将,随种老爱卿之后,速速去渡口登船,顺黄河而下,用闪电战,直捣黄龙,攻取敌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