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243章 武场开炮;后宫翻牌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43章 武场开炮;后宫翻牌

簡繁轉換
作者:读史明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18 21:33: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精彩大章,求订阅啊!】

第243章武场开炮;后宫翻牌

众人纷纷投来的崇拜的目光,都落在了赵官家双手所抚摸的大炮身上。

擅长拍马屁的大宦官梁师,对赵官家亲手设计出来的这门火炮,赞叹不绝……

太子赵桓、郓王赵楷和康王赵构皆纷纷赞叹起来……

赵吉摸着火炮,自然是知道这门火炮并非是他这位穿越者的原创,而是他根据自己所知道的明朝红夷大炮,画出的设计图纸并交由火器制造坊研制出来的。

红夷大炮,别名红衣大炮。

它的原型是16世纪欧洲发明出来的长身管火炮;在明代后期传入中国,并很快被仿制出来。

十六世纪中后期发明于欧洲的一种常用于战舰的长身管、纺锤形结构的前膛加农炮,在明代后期传入中国,被中国人称为红夷大炮。

所谓“红夷”者,红毛荷兰与葡萄牙也。

明朝官员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所以讹为“红衣”,还有一种说法是清朝对“夷”的避讳,因此将这种火炮改称为‘红衣大炮’。

此时,赵吉把手扶在了红夷大炮的炮耳上,对它仔细地端详起来。

火器制造使陈规,看到赵官家对这门火炮爱不释手,便躬身抱拳,微笑着如实地说道:

“此门火炮,是微臣率领火器制造坊的工匠们,依据陛下所画出的设计图而制造出来的。

当初,微臣初得陛下所赐火炮设计图,还不解为何要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铸造如此圆柱型的炮耳?

不过,经过之前的炮手的试射实验时,微臣才恍然大悟,陛下所想所虑,远超吾等凡夫俗子。

这火炮有了两侧的炮耳,便可在发射火炮前,用那炮耳当轴,可以调节射角,再配合往火炮里填装的火药用量,就可以改变射程了!”

赵吉微笑着点了头,一指这门火炮的准星和照门,问道:

“朕为这火炮设计的准星和照门,发射实验时看效果如何啊?”

陈规立即激动地说道:“陛下圣明,这火炮有了准星和照门,便可以让炮手依照陛下密旨中教给的抛物线原理来计算弹道了,精度大大地提高了!”

赵吉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道:“朕设计的此种火炮,是炮管长、管壁厚、尾部较厚,还有尾珠,口径大,整体形状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的。

陈爱卿可知,朕为何要如此设计呢?”

陈规早在数月前接到赵官家的设计图时,就不止一次地思考过这问题,但是他也没有能够思考出正确答案。

陈规惭愧地摇头,说道:“微臣愚钝,这知陛下如此设计之深意。”

“哈哈哈……”赵吉大笑道:“陈爱卿过谦了。朕告诉你,此种火炮设计成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整体形状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

是最能符合火药在炮膛内燃烧时,让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

陈规听说似懂非懂。

赵吉看出了陈规还有疑惑,便简单地给他解释了一下,悠悠地说道:

“朕如此设计,要让火药在炮膛内燃烧时快速膛压变高,才能将炮膛内的弹丸发有力地发射出去。

如此一来,既可以防止炸膛,还能使弹丸发射得更远!

而发射完了弹丸后,炮膛内就不需要有过高的膛压了,必须要快速地降低膛压,以便能较快地填充下一炮的火药和弹丸。”

陈规听后,恍然大悟道:“陛下英明,经陛下点拨后,微臣才知其理也!”

在赵吉身边的太子赵桓、郓王赵桓的康王赵构,根本就听懂不父皇和陈规的对话。

不过,他们都感觉:父皇对于火药武器设计方面,真的是太厉害了!

在赵吉批准下,火器制造使陈规传令,炮车向前拉出距离此地五十步远,对着四百余步完的一处山坡上早已砌好的厚实石墙,进行轰射。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四名炮后得令,赶着两只黄牛,拉着炮车,向前悠悠地驶去。

“吱呀、吱呀……”炮车的钢铁制成的轮和轴,转动时发出美妙悦耳的声响。

赵吉望着那辆向前驶去的炮车,不禁心潮澎湃起来。

虽然,这种红夷大炮在他穿越前的现代社会的军事战争中早已被淘汰,

但是,在这公元1121年的北宋宣和三年,这门火炮却是领先了世界六百来年!

其实,历史学霸的穿越者赵吉知道,这种红夷大炮在明朝中晚期,刚开始从欧洲引进中国时,当时外国人主要用铜来制作这种火炮。

以铜为原料来制造此炮,

虽然,不易炸膛,也不容易出现气孔,甚至寿命也比较长;

但是,其费用太高,重量也过重,这些均是致命缺点。

聪明的大明朝工匠们,便想到了用钢铁制造此炮来取代铜制火炮,经过多次实验,还真的成功了!

反过来,在明朝中晚期,中国还将钢铁铸造火炮的技术,反向输出至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国家……

此外,明朝制造红夷大炮时,还创造性地发明出了铁芯铜体的设计。如此一来,这种铜铁复合金属铸炮技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保证相当高的技术指标。

……

此时,两头大黄牛拉着炮车,已至指定发射地点。

早已等在发射地的数名兵卒助手,快速地卸车,又将两头黄牛牵到一旁。

事先,这门火炮已经填装好了二十来斤的弹药和一个大弹丸。

那弹丸是由铁制成的球形实心弹。

当然,红夷大炮除了能发射铁制实心弹,还能发射石制或铅制等多种实心弹。

目前,赵吉所设计出来的这种大炮,属于历史中最后改良得很成熟的红夷大炮了。它不仅可以发射实心弹,它还可以发射开花弹和爆炸弹。

只不过,以目前大宋新成立还不到半年的火器制造坊,暂时还没有研制出开花弹和爆炸弹,这次给赵官家展示发射这种火炮,只能发射击实心弹了。

这点,赵吉也能理解火器制造坊的不容易。

此时,发射场地,一名比较有实验经验的主炮手,俯身站在炮尾后,他的下颌贴在炮尾上部的炮管,

他的目光通过火炮的照门和准星,瞄向炮击的目标……

他一边看,一边喊着调整炮口需要调整的角度……

分立在火炮左右两侧的两名炮手,各握在那炮身的重心处两侧的圆柱型炮耳,快速而不停地调整着射角……

“好!”

主炮手一声高喊,那两名负责调整射角的炮手,立即固定好炮身,不再去调整射角了。

此时,在后方的众人看到,主炮举起了红色的小旗子。

赵吉知道,这是他先前要求火器制造使陈规让其手下负责试射炮手那样做的。

因为,如果在战场上,无论是敌我双手的喊杀声,还在需要众多火炮发射击时,一定声音很大很嘈杂,光靠主炮手喊,同伴调整射角和点火的炮手可能听不清。故此,还要配合旗语。

此时,站在赵吉身边的众人,除了赵吉本人,

还有除了火器制造使陈规和副使李季,早由赵官家告之过他俩开炮时旗语的重要性之外;

其他的众人,现在都非常好奇那名负责瞄准的主炮手,举起红色的小旗子这是何意呢?

其实,赵吉也想过,当着众人的面,若朕这位大宋皇帝亲自去开炮点火,那不仅在众人面前装了个**,而且还会被载入史册。

不过,身为穿越的赵吉,也知道刚研制出来的这种红夷大炮,各项技术都没有做到最好,还有炸膛的风险。

虽然这种风险连万分之一都不到,但是,朕怎么能冒这种风险呢?

此时,距离赵官家五六十步远外的主炮手,将手中高高举起的小红旗猛地放下,他高喊一声,道:

“点火!”

每名那位负责点火的炮手,早已经准备好了。

他左手握着火把,右手握着的那木柄长铁钎放在火把的火焰上,烧了好一会儿了。

那根铁钎,是由细到组形状,其前端被火把给烧得通红。

负责点火的炮手看到主炮手的旗语和点炮的命令,他立即将烧得通红的铁钎,插入红夷大炮后部的火门里。

由于大量的火药装进了这门红夷大炮的炮筒里,再塞进实力铁球炮弹;

负责点火的炮手把烧红的铁钎插进了火门那个圆孔后,便可以把大炮的火门给密封住,而烧红的铁钎前端又快速地引燃了大筒里面的火药,瞬间就产生的威力巨大的爆炸,将实心大铁珠炮弹给推出了炮膛。

“轰”的一声。

在后方观看的众人看到,前方那门火炮的炮口,火光和浓烟冒出的同时,一枚被炮膛内爆炸的高温烧得通红的大铁球,以极快地速度被射向天空。

那枚大铁球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砸在了前方四百多步远的目标‘城墙’上。

“轰隆”的一声,厚实而巨大的石头‘城墙’,被炮弹轰塌了一大半。

倒塌的‘城墙’,砸起一层层尘土,飞扬到空中……

场面蔚为壮观!

这皆是眨眼之间,发生的巨大破坏场面。

“啊?!”

“啊?!”

太子赵桓、郓王赵楷、康王一赵楷,以及大宦官梁师成等人,见些大场面,皆是惊呼不已。

而穿越者赵吉,却是风轻云淡地望着前方炮击后的残垣断壁,一脸伯波澜不惊。

赵官家如此波澜不惊的沉稳样子,就连火器制造使陈规和副使李季,也是非常疑惑。

他俩心中都有类似的想法,虽然这门威力巨大的火炮,是赵官家亲手设计出来的,

但是,那也只局限于赵官家画出了设计图,以及标注上了各个零件大小和填弹及开炮时的操作方法啊!

他俩在心中都暗想着同一件事:

虽然,赵官家是这种火炮的设计者,

可是,按理来说,赵官家绝对没有看到过的这种火炮开炮时,如此巨大破坏力的场面啊!

赵官家是如何做到如此波澜不惊的呢?

其实,身为穿越者的赵吉,别说是看过火炮发射了,比这震撼人心上百倍的‘东~风~快~递’导弹发射,甚至是能把宇宙飞船送上天的火箭发射,他都早就在网上看过了。

……

此时,打破众人观看火炮发射的短暂震惊无语者,便是惯于见风使舵、及阿谀奉承的大宦官梁师成。

他对着赵官家跪拜道:

“老奴恭贺陛下设计出了如此威力巨大的火炮!若此炮用于驻防西北,西夏狗贼,岂敢再生犯边之心!

只有陛下这般真龙天子,才能发明出可保我大宋万世太平的火炮,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心中暗道:“梁师成,你的格局小了!朕给大宋发明出这么多火药武器,岂能只是对付西夏狗贼吗?

朕岂能只用火药器来守疆卫边?

第一步,朕先要一统华夏!”

此时,梁师成这么一带头拍马屁,三位皇子也立即纷纷给赵吉跪拜,恭贺之华丽词句纷至沓来……

此时,明法科目进士出身的火器制造使陈规,不仅是发明竹火枪的鼻祖,同时,他还很有才学的。

他听着的梁师成和太子以及二位亲王对赵官家的赞扬之词,他心潮无比澎湃。

如果说梁师成对赵官家的夸赞之词,还夹杂着些许为了讨好皇帝的拍马屁之词,

那么,此时的陈规所想讲的话,皆是对在火器发明设计方面更胜他无数倍的赵官的肺腑之言。

陈规跪拜,双手颤抖,表情激动,声音高亢,道:

“大宋天子,英明神武,发明火炮,守疆卫边,

扬大宋国威,

保万世太平!

微臣感激涕零,

再拜圣君明主!

吾皇万岁万万岁!”

火器制造副使李季,还有皇城司的亲从官,以及火器制造坊的陪同代表,也纷跪拜高呼道:

“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微微一笑,一扬手道:“众爱卿,免礼平身。”

此时,赵吉用欣赏的目光,望向前方五十步远的那门刚刚发射炮弹成功的火炮。

身为穿越者的他,知道他带给大宋的这种领先世界火器发展史数百年的红夷大炮,

即便放在了四百多年以后的大明天启六年,它依然是战场上的大杀器!

据他读史所知:在大明的天启六年,大明在保卫宁远之战中,便利用了这种红夷大炮发挥了极大的杀伤力。

当时,后金努尔哈赤亲率上万八旗子弟精锐,对宁远城进行了疯狂的进攻。

然则,守卫宁远城的明军,利用红夷大炮的猛烈炮火,将后金的八旗官兵轰得血肉横飞,尸积如山!

宁远之战,是努尔哈赤自起兵以来的首败。

一年之后,即到了公元1627年,在宁锦之战中,红夷大炮再次发挥巨大威力,重创后金军,使明军大胜……

赵吉的思绪至此,他望着前方那门由他设计、交由火器制造坊生产制造出来的红夷大炮,脸上也浮现出来些许担心的表情。

赵吉心中暗:“由朕设计出来的这些诸如火枪、手榴弹、火药包、火炮的武器,对于它们的制造方法,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

他的担心是有史据可依的。

穿越者赵吉知道,大明和后金的长年交战中,

大明依据红夷大炮的优势,先是占据了优势;

不过,等到了后金也能制造出仿制的红夷大炮,并投入到了战场中,后金军就将劣势完全地逆转了,反而占据了巨大的优势。

大明崇祯四年正月,在沈~阳中卫之战中;后金军俘虏了大明的火炮工匠刘汉。

后金威逼利诱大明的火炮工匠刘汉,使其变节投降。

从此,叛变后大明火炮工匠刘汉,把他所掌握的制造红夷大炮的方法,包括用复杂的退火、淬火程序处理火炮的不同部位的方法,都告诉了后金的工匠。

后金成立火器营,由刘汉负责制造火炮的技术指导。

不久以后,后金成功地仿制出了大明的红夷大炮。

由于夷字犯上满洲人的忌讳,便把红夷大炮改名为“红衣大炮”。

努尔哈赤驾崩后,继位的皇太极还在八旗军设置新营,名为“重军”。

皇太极赐“红衣大炮”为“天佑助威大将军”!

从此,后金在战争中,开始大规模使用炮兵了……

大明崇祯九年,皇太极在盛京崇政殿称帝,大金的国号停止使用,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

大明崇祯十二年,清军已经拥有六十门自制的红衣大炮,其在松锦之战发挥极大战力,连破明军据守的塔山、杏山二城……

大清顺治元年十二月,清军在入关战争中,出击潼关。

先前经山海关之败后的李自成,率领大军撤出京城,放弃了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回到了陕西。

彼时,李自成的大顺军,仍然有数十万兵卒,还占据着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中门户——潼关天险。

李自成的大顺军以潼关天险阻击清军。

多尔衮派出阿济格率领清军攻打大顺军,因主力和红衣大炮还没有抵达战场,便只好扎营安寨,坚守不战。

次年正月,清军的红衣大炮运到,重创李自成的大顺军,轰开了天险潼关,进军关中门户……

清军打得李自成只能率领残部不停地败退。

据说,后来李自成流窜至湖~北通山县被害……

……

多尔衮先前派出的另一路由多铎率领的大军,南下攻打南明小朝廷‘弘光政权’,一路之上,势如破竹。

可是,其在全力猛攻由史可法领兵据守的扬州时,却受阻止了数日。

公元1645年,四月十八日,投降清军的原大顺军将领李成栋引清军,包围扬州城……

退守至扬州城的史可法,急檄各镇赴援,无一前来。

南明小朝廷却置若罔闻……

扬州城中兵少将寡,

满清八旗大军压境。

史可法率领城中军民,凭借着扬州的城墙高峻而力守,并严词拒绝了清军的招降……

清军七日而攻不下扬州城。

四月二十四日天明,清军从泗州运来了红衣大炮,开始炮轰扬州城。

震耳欲聋的炮声,令扬州满城中军民恐慌万分。

史可法血疏,告急而无应……

四月二十四日,入夜,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开了城高墙厚的扬州城。

史可法看到扬州城破,便拔剑想要自刎殉国,被手下众将拦住。

城中的史可法所部明军残部,与清军展开巷战,顽强地抵抗着清军……

四月二十五日,清军铁骑,冲杀入城,督师史可法被俘。

清军威逼利诱史可法,欲使其归降。

史可法却誓死不降而英勇就义!

清军占领扬州以后,因正值夏日,史可法的遗体在城中众多军民尸体一起,很快腐坏,难以辨认。

一年后,史可法的义子史德威,以袍笏招魂,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城天甯门外的梅花岭。

对史可法誓死不降的民族气节,有联为赞:

万点梅花,尽是孤臣血泪;

一抔黄土,还留胜国衣冠。

……

思绪至此的赵吉,下定决心:

在朕穿越来的这个平行世界里的大宋朝,绝对不会让忠臣们像明朝的史可法那样流尽英雄血泪的;

在朕的大宋江,也绝对不会有类似于用十二道金牌招回精忠英雄岳飞,将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于风波亭的。

此时,心情复杂的赵吉,出神地望着前方由他这位穿越者提前带给大宋的红夷大炮,心中暗道:

“史可法,是我所敬仰的数位民族英雄中的一位。

你所守的扬州被清军的红衣大炮,给轰开破了城,你死于满清之手;

朕要用提前带给大宋的红夷大炮,为你报仇血恨,炮轰更多女真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