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345章 两路折家军大捷!彦质与可求孰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345章 两路折家军大捷!彦质与可求孰

簡繁轉換
作者:读史明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18 21:33: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报……”

“府州知州折可求率部,挥兵北伐,取得大捷!”

赵吉与身边陪同视察军营的种师道,闻报皆大喜。

赵吉急忙问道:“详细道来。”

“启奏官家,昨日午时,府州知州折可求率领本部精锐骑兵七千骑,兵分两路。”

“一路由府州知州折可求亲率,从黄河东岸的灵州城外,用数十艘官船横渡至黄河西岸后,便一路挥兵北上!”

“另一路府州骑兵三千骑,由直秘阁参军事、府州通判折彦质率领骑兵,沿黄河东岸,挥兵向北,这两路府州先锋军,沿黄河东西两岸遥相呼应,一路向北挺进……”

“府州先锋军的后续步兵和辎重粮草,或沿黄河船运,或走黄河沿岸陆路,随其后而北进……”

赵吉听着奏报,微笑着点头。这些都是他事先与折可求密谋商议好的。

赵吉用折家军的目的,一是扫清黄河两岸各渡口的夏军驻地,最终为后续宋军大部队,从占领的原夏国西京现大宋灵州出发北伐,沿黄河顺流而下,进攻一百四五十里地外的黄河西岸的夏国京城兴庆府做好准备。

而赵吉知道,用府州兵马当先锋,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可以扫清黄河两岸的夏军,另一方面也能消耗异族兵马折家军。

熟知两宋历史的赵吉,知道在未来的靖康之变后,折家军中了折可求这个因府州被金军围困绝援断粮后而叛宋投金之徒。折可求降金,并非他只身一人降金,而是带着手下的数万府州兵马降金反戈打大宋的。

当然,现如今,谁也不敢公开称折可求部的府州兵马为折家军,因为大宋哪一州的兵马,都是官家的!

谁敢公开以某个姓氏冠名一路兵马呢?

那他就会被扣上想要谋反的帽子!

当然,民间的一部分无知的平民百姓,私下里可能会以某路军的主帅姓氏,称其部为某某家军。像这种,朝廷或不知,或知道了但是追责太麻烦,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其主帅和将领们,绝对不敢这样自称为“某家军”的。

像折家军,以及未来的岳家军,其实都是改朝换代的后世,才会公开如此称呼的。

在当时,即便是其部的主帅,以及任何大宋国内的文臣武将和兵卒,都不敢称其为折家军。

……

赵吉听到报事官提到的折彦质,他知道其是已故名将折可适之子,也是现任府州知州折可求的堂侄。

折彦质今年四十多岁,他虽然是折可求的侄子辈,但他却比堂叔折可求年长十岁。

昨日,赵吉视察折可求部临时驻地时,他还特意接见了直秘阁参军事、府州通判折彦质。

赵吉知道历史上,大宋府州知州折可求,这位曾经的西北名将,却因府州被金军围困绝援断粮,加上军金主帅完颜娄室以其子和折家族人为要挟,折可求被迫以麟、府、丰三州降金。

大部分折家军都跟着折可求降金了,但是,忠勇折家军中也有不少人没有降金,依然忠于大宋,终生抗金。

这其中,折家军中未降金的名将,就有折彦质。

历史上,宣和七年,金兵擒辽主天祚帝,下燕京,围太原,直逼开封,宋庭人心惶惶……

靖康元年正月,折彦质率部与种师道、姚平仲、姚古率军勤王,在南关、黄河等地与金兵血战数场……

因此,南下的折彦质,躲过了之后身在西北府州的折可求降金的叛国罪行。

靖康元年六月,朝廷以李纲为河东宣抚使、折彦质为勾当公事,前往救援被金兵围困的太原。折彦质随制置副使谢潜自威胜军出兵,与金兵血战四天,最终因为金人增兵未能成功。

但是,折彦质的将才得到朝廷认可,被擢升为河北河东宣抚副使。

折彦质率部在与金兵的对峙中,曾多次与金兵统帅粘罕通信,想停战修好,利于两国百姓,但这只是他一厢情愿。

十一月,朝廷要求折彦质率部守住平阳府及汾州一带。

平阳为汾、隰等路帅府,而平阳知府林积仁压根没有打算坚守,朝廷所差都统制刘锐也不肯用命,最终平阳府陷落,威胜、隆德、泽州相继失守。

金军长驱南下,折彦质以宣抚副使领兵十二万,与同知枢密院事李回共守黄河,但未及战斗宋师尽溃。折彦质因此责授海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南宋绍兴二年六月,折彦质复龙图阁直学士,并被命令即刻返回京城,他已经度过了五年南荒岁月。

此时正值洞庭湖的杨幺作乱,尚在广西的折彦质被委以重任,担任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

折彦质在王燮、岳飞、韩世忠、刘光世诸部兵马的配合下,于绍兴四年二月剿灭杨幺之乱。

折彦质因与王燮不和,改知静江。九月,金联合和伪齐自淮阳分道南犯,举朝震恐。

左中大夫、知枢密院事赵鼎,举荐折彦质为川、陕、荆、襄都督府参谋官、枢密都承旨。折彦质星夜兼程赴任,缓解了伪齐自淮阳分道南犯的军事危机。

绍兴五年,折彦质返回临安,为工部侍郎兼都督府参谋军事,又为兵部尚书。

绍兴六年,折彦质签书枢密院事,不久兼权参知政事,与赵鼎、张浚等同掌朝政。同年十二月,因赵鼎和张浚之间的争斗导致赵鼎罢相,折彦质系赵鼎极力举荐,因此也被免职,黜知洪州。

绍兴七年赵鼎复相,折彦质也因此,起知福州。

但一年多之后,赵鼎再次罢相,秦桧独揽朝政。作为赵鼎旧交以及抗金派代表的折彦质,因此受到秦桧的强烈排挤。折彦质被免职,赋闲居住在信州……

绍兴十五年,侍御史汪勃投秦桧所好,说“彦质顷任枢府,怀奸误国。今居冲要之地,分守臣吴说私相议论,妄及朝廷”,而且再次强调说他是赵鼎同党,因此被贬郴州安置。

折彦质在郴州一住便是十年,一直到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死,才得以离开。

绍兴二十五年十二月,七十五岁的折彦质,被允许任便居住,随即又被复官端明殿学士、左朝请大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