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367章 宋军铁骑追击夏皇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367章 宋军铁骑追击夏皇

簡繁轉換
作者:读史明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18 21:33: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砰、砰!”

张俊和杨忻中用赵官家的赐给的火枪,干掉了前方阵地的两名党项善射者。

瞬间,夏军兵将惊诧,阵脚愈发慌乱

“嗖嗖嗖嗖……”

宋军中的一百名劲弩手得到先锋官张俊的这军令后,立即向前方负隅顽抗的拦路夏军,一齐发射弩箭……

他们用赵官家发明的这种最新式【上弦连发劲弩】,不断地射出力道十足且锐利无比的箭矢,精准地收割着夏军兵将的生命。

夏军兵将曾经引以为傲的那些能护体的铠甲,此刻却如同纸糊的一般,被宋军疾射而来的箭矢轻易穿透。

“啊啊啊啊啊……”

夏军前阵的负隅顽抗者,有近百人被宋军的连发劲弩射中,有些人被射中要害当场毙命,有些人虽没被射中要害,但宋军那连发劲弩发射出的箭矢却威力极大,在这一百四五步远的距离,也能轻松贯穿他们的铠甲,破皮穿肉锲骨,疼得他们惨叫声连连。

顿时,身中箭矢的夏军无论是死是活,都失去了战斗力。

夏军中后队的兵将望见,自己的前队袍泽竟然被距离那么远的宋军给射杀得伤亡惨重,他们皆无比骇然。

宋军的劲弩手骑在战马上,射击完第一轮后,只需要一手持这种最新式弩机的把手,另一只手扳压【上弦杠杆】,就可以使箭匣内储存的多支箭矢中的一支自动上到拉满的弩弦上,然后瞄准,再扣动连弩的扳击,就可以实现快速发射出精准而有力的弩箭。

“嗖嗖嗖嗖……”

“啊啊啊啊……”

夏军阵中的前队再次惨叫声不断,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宋军所用的这种他们从未见过的亲式手弩,居然是连发的,而且还具有高精准度和强穿透力,就连操作竟然还那么便捷,这令夏军被留下来断后的这些兵将们,都震惊不已。

“这……这怎么可能?!”

夏军阵中,一位虬髯将领惊恐地瞪大双眼,看着身边不断倒下的士兵,心中充满了惊恐和不可置信。

他手下的兵将们,那是负责保护大夏皇帝的御林军啊!

他们所穿着的铠甲,那可都是大夏国最精良的铠甲,竟然被前方那么远的宋军用手持的连弩发出箭矢,轻易射透了?!

大夏国御围六班直御林军一直引以为傲的铠甲,面对宋军的手持劲弩,竟然如同朽木一般不堪!

顿时,夏军的前队还活着的近百人,急忙向后败退,夏军临时阵地上的兵将乱成一团……

张俊急忙下令道:“继续向前方夏军喊话劝降!”

“遵令!”

他又亲切地叫着杨忻中的字,道:“正甫贤弟,你率本部骑兵与新归降我部的骑兵,对负隅顽抗与逃跑之敌,皆格杀勿论!”

“得令!”

“弟兄们,何苦为把咱们当成了弃子的夏皇李乾顺卖命呢?!”

“弟兄们,不如也效仿俺们,向大宋上国的大军投诚吧!”

“此时若不降,便只有死路一条了啊!”

“……”

那三百多名降宋的原夏国禁卫军骑兵,再次向前方夏军阵地齐声高喊起劝降之语。

……

同时,杨忻中率领六百骑兵,纵马挺枪,冲杀向了前方的夏军阵地,斩杀了上百名没有立即投降的敌军……

更多的夏军见大势已去,自己又是被夏皇猜疑记恨的部落豪强的质子,现在奋死抵抗势猛如虎的宋军铁骑,只能是自取灭亡,甚至还会让逃远的夏皇窃喜其借刀杀人之计的成功。

列阵于道路上的夏军临时阵地上,尚存者八百余兵将,纷纷扔掉手里的兵器,下马向宋军投降……

……

此时,跑丢了缕花尖顶金冠的李乾顺,骑在快马上,他一马当先逃回到了京城兴庆府东城脚下的护城河前。

之前,因为预测宋军可能在近日来攻打兴庆府,故此,夏皇提前下旨,将通往兴庆府各城门的跨河桥梁全部提前拆毁了,只留下吊桥。

李乾顺听着身后一里多地之外的宋军喊杀声,再见面前又宽又深的护城河上的吊桥并未放下,他心急如焚,高喊下旨道:

“速速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朕要回城!”

他身后的护架的舒王李仁礼率领仅存的二百骑御围六班直的骑兵,也急呼道:

“速速放下吊桥,打开城门,陛下要回城!”

保护夏皇李乾顺的二百护卫的后面,还有陆续拼命狂奔而来的李良辅部的数千名溃败而回的残兵败将。

他们虽不敢僭越冲到大夏皇帝身边争先准备过护城河回城,但他们却拼命争抢冲到护驾的御围六班直骑兵的队尾,甚至发生了数起自相践踏事故,也要争取最先跟随夏皇的护卫禁军逃回城,以免被即将追赶而来的宋军骑兵屠戮。

他们惊恐而慌乱地叫喊道:

“速速放下吊桥,打开城门,陛下要回城!俺们亦要回城!”

“……“

守城的兵将忽闻城下护城外的高喊声和嘈杂声,他们纷纷探出头从向城下观望。

他们第一眼并未认出夏皇李乾顺,只因现在的李乾顺披头散发,与之前出城时那位头戴缕花尖顶金冠仪表威严的李乾顺,实在是判若两人。

等到兴庆府东城的守军主将,再仔细向城下望去时,才认出夏皇及其所剩无几的护卫军并非冒牌货。

他还认出了紧跟在夏皇护卫队身后的,竟然是守城外黄河阵地的李良辅部的败军……

更让他生畏的是,他还瞭望到了东城外一里多地远的空地上,有数千宋军骑兵带领近千骑倒戈的大夏国骑兵,正向东城这狂奔而来!

他在震惊骇然中,声嘶力竭地高喊道:

“速速放下吊桥,打开城门,快让陛下回城!”

“遵令!”

……

“吱吱呀呀”,吊桥刚被放下后,李乾顺扬鞭狠抽胯下已受惊的战马。

战马嘶鸣一声,奋蹄向前,载着狼狈不堪的大夏国皇帝,第一个冲上吊桥,跑过了护城河,跌跌撞撞地逃回兴庆府的东城门内。

李乾顺听着身后二三百步远外的宋军骑兵的喊杀声,他满脸的惊恐与后怕。

他头上那顶象征大夏国皇帝至尊权威的缕花尖顶金冠早已跑丢,他长发散乱,衣衫不整,双手死死地攥着所骑那匹因受惊而疯狂奔跑的战马的缰绳,他现在哪里还有一丝一毫皇帝的威严。

“陛下,陛下勿惊,臣等救驾来迟,罪该万死!”

东城门的守将见状高喊着,他带领手下数名勇士,连忙迎上前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一起合力制服住夏皇所骑的那匹受惊的战马。

众将士把狼狈不堪的夏皇李乾顺搀扶下马。

……

与此同时,跟狼狈不堪的夏皇截然相反的是意气风发的大宋皇帝赵吉。他已经率领大军顺利登岸。

赵吉顶盔掼甲,手持长剑,威风凛凛地站在被宋军攻克下来的夏京东郊的黄河阵地的高处。

他听到数批报事官回报各路宋军进军顺利,连战皆捷。

“哈哈哈,朕的大宋兵将,真是所向披靡啊!”赵吉大笑一声,长剑一挥,指向夏国京城的方向,高声喊道

“按朕先前布置的作战方案,全军出击,攻打夏都!大宋必胜,西夏必败!”

赵吉周围的武将们见状,无不震惊钦佩。他们从未见过赵官家如此威武霸气,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陪王伴驾的文臣武将纷纷赞叹道:

“陛下真是天纵英才,文治武功皆为人主楷模!”

“是啊,有陛下在,我大宋何愁不灭夏国!”

赵吉微微一笑,心中却是豪情万丈。他深知,这场战争关乎大宋未来的历史上走向!一定要打赢!

……

此时,夏国京城兴庆府城门内,

“废物!皆是废物!”李乾顺气愤地怒吼道:

“朕的爱将李良辅,竟也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废物!李良辅不仅被宋军所杀,其部还溃不成军,让宋军骑兵如此之快杀到了城外!险些让朕葬身于乱军之中!”

守卫东城的众将士皆一脸愕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李良辅,那可是大夏国的名将啊!

两刻钟前,夏皇您出城时,不还对吾等将士夸下海口,说李良辅率部在城外的黄河岸边,一定能打败来犯的宋军,甚至能活捉到御驾亲征的大宋狗皇帝赵佶吗?

这才刚开战,咱们大夏国的名将李良辅,怎么如此之快就被宋军所杀掉了呢?

然,他们看到夏皇那愤怒而绝望的表情,他们再透过敞开的城门,望向护城河外那难以计数的李良辅部溃败而回的兵将,他们一个个衣衫褴褛、伤痕累累,正蜂拥挤向搭在护城河上的吊桥。

“冲啊……”

“杀啊……”

“前方西夏败军速速投降,不然尔等必是死路一条!”

“活捉西夏皇帝李乾顺,必得我大宋赵官家重赏!”

“……”

刚刚进入东城门的李乾顺和身边的众将士,都听到了宋军骑兵的喊杀声临近了。

李乾顺吓得高喊道:“速速升起吊桥,关闭东城门!”

“遵令!”

……

“启奏陛下,因护城河的吊桥上挤满了李良辅部的败军,现在升拉不动吊桥啊!”

夏皇李乾顺闻报怒道:“李良辅及其部下,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传朕圣旨,先关闭东城门,守城众将士坚守城池,向宋军放箭、抛石!对李良辅部败军喊话,不准他们进城,速速从吊桥上退回对岸,就地反击来犯的宋军,若有不从令者,皆按抗指不遵治罪,格杀勿论!”

“末将遵旨……”

“传陛下圣谕,速速关闭城门!”

“遵令……”

守城门的一队夏军遵令,急忙派出二十名魁梧大汉,每十人为一组,躲在门的后面,合力去推向城门敞开的两扇高大厚实的木制城门。

“吱吱呀呀……”两扇高大厚重的城门,绕着户枢里的轴缓慢转动,发出的吱呀之声,混杂在了城外护城河岸边的夏军惨叫声,显得格外刺耳和惨人。

夏国兴庆府是百年前仿照大宋的汴京城建造的,其城门,也是仿大宋汴京的城门建造的。

这城门由木头建造,如果长期朝外开放,会受到雨水的侵蚀,导致木头膨胀甚至腐烂。因此,兴庆府的城门朝里开,可以避免雨水直接侵蚀,延长城门的使用寿命。此外,城门朝里开也有助于关门时,保护守城士兵。因为在敌军攻城时,朝里开的城门,可以让士兵躲在门后向前推关城门。

此时,奉旨推关城门的墙到十名夏兵,虽然听到城外的宋军喊杀声和夏军残部的惨叫声,他们都很紧张,但是他们庆幸自己是守城门的,能躲在如此高大厚实的城门后面推关城门,一定是非常安全的,不会像城外护城河岸边的夏军弟兄们那样遭到宋军骑兵的刀砍箭射。

“嗖嗖嗖……”

宋军的数支弩箭射来,锲入正缓缓闭合的厚实城门上。

“啊?!”

“啊?!”

躲在高大厚实的城门后去推关城门的数名夏兵的手掌,被箭簇刺穿,发出惨叫声。

夏军守城门的兵将震惊不已,皆不可思议宋军的弩箭的穿透力怎么会这么强呢?

守城门的将领,急忙调动手下军兵,增加人手,才将城门关闭。

至于城下护城河吊桥上挤满的那些西夏溃军,眼见着兴庆府的城门就在眼前,他们身后不远处还有追兵,都为了活命拼死向上前挤,哪肯听从城上的喊话从好不容易挤上的吊桥返回对岸,再与强大的宋军冒死作战呢?

东城上的守将,下令弓箭手和石砲手,向吊桥上不遵圣旨的那些李良辅部的溃兵败将,用弓箭发射击箭矢,用抛石机抛砸石头……

“啊啊啊……”

败退上了吊桥的众多夏军兵将,万万没有想到,兴庆府东城上的守军,竟然向自己人的他们无情地射杀……

东城下吊桥由于上躺满了夏军的尸体,砸落下来众多大石块,致使木制的吊桥不堪重负。

“咔嚓”一声,木制吊桥断裂,连桥带人掉落进宽深的护城河内。

此时,宋军先锋张俊和杨忻中率领骑兵,将未来得及过河井城的夏军残部,杀得七零八落。

兴庆府东城下护城河岸边,夏军兵将死伤甚多,他们的尸体横躺竖卧,鲜血染红了护城河。

乱战之中,宋军亦有伤亡,不过数量较少。

骑在战马上奋力杀敌的杨忻中,前胸敌军偷射来的两支羽箭射中,由于他的铠甲精良,其箭伤不太重,只是箭簇扎入皮肉一寸有余。

杨忻中折断前胸两支羽箭的箭杆,继续身先士卒,率部冲杀到庆府东城下的护城河岸边,正好看到前面那东城护城河上的吊桥,因超出载重而断裂、坠入河中。

“哎呀!”杨忻中遗憾地大叫道:

“若我军击杀阻路之敌再快些,咱们便能从夏敌的吊桥上冲杀过去,打进兴庆府的东城内了!”

“嗖嗖嗖……”

兴庆府的东城上的夏军兵将,遵夏皇圣旨,开始用弓箭向冲杀到护城河岸边的混战在一起宋军和夏军,一下子就射出成百上千支箭矢。

“哐哐哐……”东城上的守军,还按夏皇的圣旨,用早先从汉宋那里偷学并制造出来的旋风砲,向混战在一起的宋军和夏军,抛下了大量石块。

其实,宋军中早就装备这种旋风砲了。百年来,夏军与宋军长期作战中,他们也俘获过宋军的砲手和工匠,甚至一部分宋人为了荣华富贵主动投夏,西夏党项人早就学会如何制造并使用旋风砲。

“嗖嗖嗖……”

“哐哐哐……”

现在城下护城河岸边,不仅有宋军的骑兵前队,还有大量活着夏军李良辅部想回城的溃败兵将,他们被兴庆府东城上射下的箭矢和石块砸中。

眨眼之前,兴庆府东城护城河岸边的宋夏两军都无暇再战,他们望河兴叹,为了躲避城上夏军无差别攻击,他们只好纷纷向后退去三四百步远,远离了城上夏军箭矢和石块的攻击。

此时,李良辅部侥幸存活下来的七八百名兵将,见识到了宋军骑兵的锐不可当,更见识到了大夏皇帝逃进了京城后,不仅把他们拒于城外,甚至还对他们这个忠于夏皇之人进行攻击残杀,这令他们寒心至极。

故此,他们再次被宋军骑兵包围后,纷纷主动投降……

兴庆府东城的战局稍微稳后,夏皇李乾顺在李仁礼等将领的簇拥下登上东城楼。

李乾顺双手颤抖,扶着城墙下望,只见城下护城河水已经被鲜血染红,岸边有数千具横躺竖卧的夏军兵将尸体,而夹杂在其中的宋军尸体目测共计只有区区一百多具,这不仅令他痛心不已,还让他感到非常悲观失望,隐约有种江河日下、社稷难保之感……

“报!””

“启奏陛下,不好了,我东城瞭望高台上的瞭望兵,看到远处有数量众多的宋军向这里急行而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