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326章 爆猛料!赵官家竟有曹贼之好!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326章 爆猛料!赵官家竟有曹贼之好!

簡繁轉換
作者:读史明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18 21:33: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十二名夏使甚是狐疑,被迫跟随张浚出营……

张浚遵赵官家圣谕,率领百余名兵将,‘保护’着十二名夏使,进入原夏国的陪都西京西平府的东城门。

精通汉文的十二名夏使,看到东城门上原本的“西平府”匾额,已经更换成了的书写着“灵州东城”四个大字的崭新匾额,他们震惊不已。

此时,映入夏国使臣眼帘的是,高大的东城墙,多处已经变成了残垣断壁,碎砖满地。

更令这些夏使,难以置信的是,此城内夏国的上万名百姓,在一百余名宋军官兵,以及三四百名没有来得及脱掉夏国官服的官吏们的监督下,竟然秩序井然地打扫着战场、修葺城墙……

有的百姓,搬运着被炸得军面目全非、或缺胳膊少腿的守城夏军的尸体……

有的百姓,捡拾着城下落地的砖石,运上东城……

然后,东城上的百姓,重新修补砌墙……

十二名夏使难以置信,惊呼道:

“宋军竟然用不到半天的时间,攻进了我大夏如此城高沟深的西京城?!”

“我大夏国陪都西京的官吏和百姓,这一万多人,怎会如此顺从地被区区百余人的宋军驱使呢?”

“……”

“哈哈哈……”张浚放声大笑,他强压心中的震惊和好奇。

他也很好奇御驾亲征的赵官家,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不过,他按圣意接待夏国使臣,必须要表现出胸有成竹,在气势上一定要碾压夏国使臣。

张浚大笑后,风轻云淡道:

“此乃我大宋皇帝以德服众,人心尽归也!”

夏使脸上露出了不甘的神色,可是他们也无法找到合适的理由,来反驳张浚之言。

现在,夏使和张俊都不知道,入城后的赵官家的约法三章,以及按劳分配给百姓粮食的政策宣布后,新占领的这座原夏国西京城内的很多胆大的百姓,为了让家人和自己免遭饥饿而死,抱着的试试看的想法,走出家门,自愿给宋军当劳役。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只是与宋军签订下了劳动协议后,宋军就先预支了一袋粮食让他们先带回家后,再出来给帮宋军打扫战场和修葺破损的城墙。

他们的邻居知道此事后,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很快很多原夏国西京城内的百姓,不再畏惧刚刚攻入此城的宋军了。

他们反而觉得,原先的守此城的夏国濮王李仁仲率兵强征他们的粮食,甚至扒掉了不少家的院墙和房子取运砖石,用于加强城防的做法,简直就是丧尽天良。

他们对御驾亲征此地的大宋赵官家,反而是感恩戴德。

他们得知了李仁仲在守城战中自刎而死后,反而拍掌庆祝……

……

张浚带着十二名夏使,来到了城内的闹市。

他们看到,以前西京城内闹市街道上,虽然没有战前那般热闹,可却也数千人城内百姓聚集在一起,围观着悬挂在一丈高木架子上的李仁仲的尸体。

十二名夏使站在原西京城百姓们的身后,抬头看到李仁仲的尸体被高高地悬挂在木架上,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形成了一幅骇人听闻的惨象。

李仁仲的左眼斜绑着绷带,却仍无法掩盖那狰狞的面容,仿佛还在诉说着生前的挣扎与绝望。

他自刎的伤口深可见骨,鲜血已经干涸,将那件华贵的四爪蟒袍染成了触目惊心的暗红色。

他的脑袋,因伤口过深,而无力地耷拉着,连最后的尊严也已被剥夺了。

城内的百姓们围观着这具尸体,他们的脸上并没有悲伤,反而充满了愤怒和憎恨。

一百余名手持武器的宋军官兵,站立在李仁仲尸体两侧看管着,防止群情激奋的城内百上前抢夺毁坏其尸体。

赵官家把被宋军俘获的一名李仁仲的党项族侍卫,押到暴尸的现场,让其充当讲解员。

这名被迫投降宋军的临时讲解员,用党项语高声控诉着李仁仲的罪行……

而赵官家指派的一名精通党项语和汉语的翻译,用汉语高声地翻译着:

“西夏濮王李仁仲,为了死守此城,他曾亲率领兵将强拆临近四城的百姓家院墙和房屋,取下石块和砖头运到城上,以备修补战时破损的城墙,以及想用那些石块和砖头砸退攻城的大宋正义之师……”

围观的百姓中有被李仁仲生前强拆院墙和房屋者,咬牙切齿,痛骂不停……

那名见宋军势大而被迫反水的党项族侍卫,继续讲述着李仁仲的罪行……

翻译者用汉语,高声地翻译道:

“西夏濮王李仁仲生前,见大宋官军重兵围困在此城之外,他便做起为守城夏军屯粮的准备。

“濮王曾亲率城内兵丁和官吏对城内每家每户口,强行征收全部存粮,以备夏军的军粮充足……”

在此围观的所有百姓,其中有党项族百姓,也有汉人百姓。

他们在数天前都曾被李仁仲的手下强制征过家中的全部存粮,甚至被迫拆除了自家的院墙和房子,以取运砖石为了守城。

他们的家园被毁,生活陷入困境,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眼前的这具尸体生前的暴行。

有人开始捡起地上的石块,狠狠地砸向李仁仲的尸体,仿佛想要用这种方式发泄心中的怒火。

石块打在李仁仲的尸体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而每一下都像是打在了百姓们的心头,让他们发自心底痛恨李仁仲的所作所为……

十二名夏使站在百姓们的身后,目睹了这一切。

他们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也无法理解这些百姓为何会对舍身取义、忠于大夏国的濮王如此痛恨。

他们这些夏国使臣,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换作了守城的濮王李仁仲,他也会那样做啊!

这时,那名降宋的濮王侍卫,用党项语高声爆出了最猛的料……

宋军的翻译,咬牙切齿,指着木头架子上的李仁仲的尸体,立即用汉语高声翻译道:

“这个濮王李仁仲,强征完了尔等城内百姓家的全部存粮后,他为何要每日还按尔等家中人口,分给尔等少量的粮食,以供尔等糊口活下去呢?”

“据这位濮王李仁仲生前的贴身侍卫所言,他听到了李仁仲的阴险密谋之语。”

“首先,作为西京留守的濮王李仁仲,害怕城内百姓因饥荒而暴动。”

“其次,李仁仲知道大宋的正义之师,势在必取此城,必然会进行旷日持久的攻城战,他李仁仲留下尔等活下来,就是要从尔等城内百姓中,强征还能补充去守城的兵员……”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是,李仁仲曾认为,凭借着此城之坚固,夏军在此能坚守一年半截,到了那时,此城内的粮食将会全部被吃光。现在留下尔等百姓的活命,就是等到城内无粮时,再把尔等当作军粮来食用啊!”

在数千围观百姓的身后,张浚和十二名夏使,听完濮王侍卫如实地讲解李仁仲生前罪行后,他们也觉得毛骨悚然……

激愤的百姓们,有人恨得高喊道:

“李仁仲如此暴虐无道,咱们冲上去,撕碎此贼尸体,食之方能解恨!”

“冲啊!”

“冲啊!”

“吃了李仁仲的肉,方能解我心头之恨……”

“冲啊!”

“……”

围观的百姓,群情激愤,向前冲去……

这时,守在挂着李仁仲尸体的木架子周围的一名宋军小校,用赵官家赐给的火枪向天鸣枪。

“砰”!

一声枪响,吓得想冲上前去的围观百姓都一哆嗦,他们驻足,观望起来。

这时,那名小校挥手示意,让他们手下高喊起事先赵官家赐给他们的口谕:

“吾等奉大宋皇帝诏命,保护好罪大恶极的李仁仲尸体不被百姓损毁,乃是为了让更多城内百姓看到此贼已死,让更多城内百姓解除心中之恨,亦是让更多百姓知我大宋官军伐夏,乃是正义之举!”

“有违大宋皇帝诏令者,斩!!”

上百名手持明晃晃大刀的宋军官兵,齐声宣布着赵官家的圣谕,令那些想要冲上来撕碎李仁仲尸体的围观百姓望而却步。

围观的数千个百姓中,有赵官家事先安排好的两批化装成西京城内百姓的托儿。

一批托儿精通党项语,另一批托儿是汉人。

这两批托儿,分别用党项语和汉语,带头高喊道:

“大宋皇帝圣明!”

“大宋皇帝御驾亲征,乃是率正义之师,伐无道夏邦,必将每战必胜!”

“大宋皇帝威武!”

“大宋正义之师威武!”

“赵官家万岁万万岁!”

“大宋万岁万万岁!”

在两批托儿的带动下,围观的百姓无论党项人还是汉人,都跟着高喊起赞颂赵官家、赞扬宋军的喊声。

“大宋皇帝威武!”

“大宋正义之师威武!”

“赵官家万岁万万岁!”

“大宋万岁万万岁!”

“……”

这声音在人群中迅速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高呼万岁,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仿佛能够撼动天地。

……

这些招术,能迷惑城内的众多无知的百姓,

这却迷惑不了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心机深沉的十二名夏国使臣。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震惊和不甘,他们想要抗议,想要为守节自刎而死的濮王李仁仲鸣不平。

他们纷纷扭头,怒视着看押他们的大宋中书舍人兼接待夏使的钦差张浚,抗议道:

“两国交战后,为何如此虐待我大夏国死节之忠臣呢?!”

“我大夏国濮王李仁仲,为大夏国鞠躬尽瘁,宁死不降,拔剑自刎,血洒城头,气节高尚,岂容尔等如此羞辱?!”

“尔等大宋国,宣扬仁义忠孝治天下,可如今尔等将我大夏国濮王暴尸街头,蛊惑城内百姓痛恨并侮辱如此忠义守气节的濮王!如此所作所为,有悖仁义忠孝!”

“吾等大夏国使臣,要求立即拜见大宋皇帝,抗议如此虐待我大夏国濮王之举。如此做法,乃是残暴昏君所为!”

“吾等要见大宋皇帝,抗议此事……”

“呵呵……”张浚冷笑一声,打断了他们的抗议。

他风轻云淡地说道:“此乃我大宋正义之举,城中百姓们之所以痛恨李仁仲,正是因为他的残暴无道。我大宋皇帝以德服众,人心尽归,岂容尔等宵小之辈置喙?”

张浚边说,边伸出右手,举过头顶,做了一个握拳头的手势。

负责贴身保护十二名夏国使臣的二十四名高大威武的大宋官兵,立即会意,两个人负责摁压住一名跳脚想抗议去面圣的夏使。

张俊手下的其余八十多名官兵,立即拔出雪亮锋利的战刀,晃得十二名夏使不敢再怒视瞪眼了。

十二名夏使,被宋军官兵的声势,吓得浑身颤抖不已;

他们还被张浚的话,噎得哑口无言,无法找到合适的理由来反驳。

两国外交,抗议是无用的,只有实力为尊!

现在,他们已经落在了大宋官军的手中。

虽然,他们心中更加震惊和不甘,但是,他们明白,夏军已经彻底输掉了这场守卫夏国西京城的保卫战。

他们听着原西京城内的党项族和汉族的百姓们,高喊大宋皇帝万岁的震天高呼声;

他们无法想象,一个刚刚攻入自己夏国陪都西京城的敌国皇帝赵官家及其宋军,竟然能够赢得如此众多城内百姓的支持和拥戴……

他们噤若寒蝉,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带着无尽的遗憾和不甘,看着濮王李仁仲能凄惨的尸体高挂于闹市街道,被此城的百姓指点、咒骂、扔石头乱砸……

此时,看守李仁忠尸体的宋军小校,高喊道:

“尔等城内百姓,既然已经目睹了罪有应得的李仁仲尸首,那尔等可退下,去帮我大宋正义之师去修葺城墙了。”

这批围观李仁仲尸体的城内百姓,在归降大宋的原夏国西京文官小吏的组织下,纷纷秩序井然地退去,准备为宋军修城墙领粮食……

不一会儿,新的一批城内百姓足有数千人,夹杂着两批党项人和汉人的托儿,在归降于大宋的原夏国西京文官小吏的组织和引路下,来到了这里,一起观看起的李仁仲的尸体……

这会儿,张浚和十二名夏使才明白,原来这是有组织地观看、控诉李仁仲罪行的活动啊!

跟上一批城内百姓观看李仁仲尸体一样的套路,重新上演了……

十二名夏使,心中咒骂:御驾亲征的大宋狗皇帝,心机好深啊,为了使新攻占下来的西京城内百姓和官吏归心,他竟能使出如此卑鄙的伎俩……

张浚和宋军官兵,则在心中对大宋皇帝敬仰万分:赵官家如此光明磊落的阳谋,足以收拢大批城内官民的人心。赵官家真乃千古圣君雄主!

“各位夏国的贵使,走吧!”张浚微笑着说道:

“张某奉旨,还要带领尔等在城内逛一逛,以观我伐夏宋军的威武之师,再看看城内百姓的人心所归。”

噤若寒蝉的十二名夏使,被吓得结结巴巴地申述道:

“吾等……吾等并不想随贵使张相公闲逛此城。”

“吾等身负我主夏国皇帝诏命,前来为的就是面对大宋皇帝,协商两国化干戈为玉帛之事……”

“吾等身负夏国皇帝重托,想早日面见大宋皇帝,共商议和之事……”

“呵呵……”张浚见夏使已无之前嚣张的气焰,他便缓和了语气,悠悠说道:

“我大宋天子赵官家日理万机,恐难有时间接待诸位夏国使臣。咱们还是按赵官家圣谕,在城内逛一逛,然后,吾会向尔等使臣中的主使,秘密传达一件重要事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