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315章 宋伐夏连胜,四国皆震惊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315章 宋伐夏连胜,四国皆震惊

簡繁轉換
作者:读史明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2-18 21:33: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宋军后阵,正在督战的赵吉,再赐给刘光世一支望远镜后,他又让皇城司亲从官接过一支望远镜,放在眼前,向敌城上望去。

这可把刘光世给看得羡慕不已,赵官家这种“千里眼”式的宝物,可真多啊!

赵吉看到,他派出的皇城司火枪队那三十名骑兵枪手,骑快马拎着长枪,冲到敌城下面的护城河岸边时,敌城上的西夏濮王李仁仲,并没有太过在意,他依然站在城楼的垛口处。

当时,赵吉心中暗道:“这就要成了!”

其实,也不怪李仁仲没有提前防备以躲避枪击。

关键在这种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城下第二批前来的三十名骑兵,若是以一贯的思维地去想,他们即便是用弓弩射出箭矢,那也绝对射不到他李仁仲的身上啊。

故此,濮王李仁仲还以为宋军派来的这二批三十来人的骑兵,也是像之前第一批骑兵那样,是来对他和手下守城夏军进行劝降或骂战的呢!

他一边威风凛凛地站在城楼的垛口处,一边指挥着手下的夏军弓箭手等敌骑再靠近些时,再数箭齐发……

李仁仲终于看到,宋军的第二批骑兵,快到城下的护城河边了,他刚下令让弓箭手,尝试一下这么远能不能射杀到城下的那些宋军骑兵。

突然,他看到城下的护城河对岸的第二批宋军骑兵,三十人骑在马上,一起举起了方才还单手拎着不知名的武器,类似于“烧火棍”。

“砰、砰、砰……”

“砰、砰、砰……”

李仁仲在意识消失之前,他看到了三十支“烧火棍”的前端小圆洞处,迸射了耀眼的火光和可怖的缕缕硝烟……

“啊?!”

李仁仲还没有来得做出任何躲避反应,他便感觉到自己的面目和上身,传来多处巨痛……

他想咬牙坚持指挥,可是,面目和上身的多处枪伤,令他瞬间失血过多,巨痛使他身体痉挛,令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扑通”一声,李仁仲眼前一黑,摔倒在城楼上。

他身边的几员偏将,以及他身后的数名党项族侍卫,也都不同程度地被宋军火铳喷射出的散弹击中,摔倒在地。

一时之间,城楼的地面上,鲜血流淌了挺厚的一层。

此时,西京东城楼上一阵大乱……

城上的夏军弓箭手,纷纷对着城下护城河对岸的宋军开弓放箭,怎奈距离过远,加之他们是得到了赵官家的旨意,对城楼上穿四爪蟒袍者,齐开一枪后就速度撤回,不要恋战。

因此,东城的夏军对赵吉的御用火枪小队的箭矢还击,并未伤到他们分毫……

在宋军后方阵地上的赵吉,用望远镜关注着此次打冷枪的全过程。

当他看完西夏濮王李仁仲,中弹倒地的精彩瞬间后,他微微一笑,放下单筒望远镜,感叹道:

“朕给过你李仁仲弃暗投明的机会,你却不把握住,还让夏军弓箭手向朕的喊话劝降骑兵小队射冷箭。如今,李仁仲你身上多处中枪,即便不死,也会伤得很惨重啊!敌城内的军心必将动摇更甚,其士气也必将更加低迷。”

同样放下了望远镜的刘光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奉承道:

“官家圣明,所言极是啊!”

“启奏官家,微臣光世建议,趁着敌城主帅中枪倒地之际,夏西京东城上的守军一片大乱,这时调集我大宋数路大军齐攻敌城,势必能一鼓作气而破城。”

一旁的岳飞却持不同意见,他急忙道:

“启奏官家,臣飞并不赞同刘将军之言。臣飞认为,还是应该按官家在帐内议事时所定之策,等到我军弹药补给送达后,炮轰敌西京城,能全面碾压西夏守军,更能减少我军攻城时的伤亡。”

赵吉赞同地点头道:“鹏举之言,正合朕意。”

刘光世面露羞愧之色。他自感没有摸透赵官家的心思,才有方才的吃瘪。

这也是他至今为止,还没有真正见识过赵官家和岳飞口中提到炮击之巨大威力,才会误认为此时是攻城的良机。

赵吉令岳飞和刘光世率兵,继续押着李察哥去往夏国西京的北城门外游行示众,以瓦解夏敌守军的士气……

他嘱咐道:“鹏举、平叔,在我军未对敌西京城进行总攻前,你二人每日白天,都要率兵押解李察哥,到敌城外游行示众。”

“等到夜间,朕再派兵佯攻袭扰守城之敌,以此让敌军疲敝不堪。你们在向敌示众被俘的李察哥时,还可以对进行鞭打,别打死就行,以此瓦解敌军的士气。”

“微臣遵旨!”刘光世听到圣谕后,他比岳飞更兴奋,因为他还没像岳飞和韩世忠那样鞭打过李察哥。

对于刘光世来说,若能像岳、韩二将那样,鞭打大夏国第一战神、铁鹞子军主帅李察哥,足够他吹一辈子了。

赵吉起驾回营……

岳飞和刘光世也领兵押着绑在楼车上的李察哥,去往大夏西京西平府的北城外,准备继续游行示众,以瓦解守城夏军士气……

……

“宋敌退了!”

“宋敌退了……”大夏西京的东城上,响起了欢呼声。

刚刚,他们经历了痛见主帅濮王被枪击而倒的众将士,此时依然心有余悸。

他们在仓皇之间,正准备拼死抵御宋军接下来的攻城,可是,令他们万万没有的是,东城外的宋军居然撤退了。

东城楼上,还活着的侍卫,急呼随军的军医速速来救治濮王李仁仲……

四名军医气喘吁吁地爬上城楼后,他们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惨烈血腥场面,令他们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他们中医术最好的两名军医,立即拎着药箱,蹲在人世不醒的李仁仲身边,查看伤势,并试图止血……

另外两名军医,手忙脚乱地去救治城楼上十多名中枪弹地仍有气息之人……

宋敌在城下的一波打冷枪,击毙了西京城楼上站在李仁仲身边的四名偏将和其身后八名侍卫。

李仁仲身上多处中弹,他的左眼被大量枪砂击中,左眼球已被打爆了。他的左眼框已成一团模糊的血肉。

还有多粒枪砂留在了李仁仲的脸上和上身。

“濮王!濮王,你千万别死啊!”右臂中弹的侍卫长,不顾身上的伤痛,扑到昏死过去的李仁仲身边,哭嚎着大叫起来。

那两军医纷纷叹息道:

“吾等行医数十年,未见有如濮王今日所负重伤之离奇!非刀伤、亦非箭伤。”

“唉!吾已将濮王伤口包扎好,暂时止住了大量出血。只是,濮王的左眼已保不住了!”

“唉!非但如此,濮王脸上和上身多处所中过深的铁砂,吾等亦回法取出!”

侍卫长悔恨自己没有能第一时间做出飞身保护濮王的举动,他把怒火都发泄到了两名救治濮王的军医。

他目眦欲裂,怒吼道:“若救不活濮王,吾定杀尔等庸医!”

四名军医吓得浑身颤抖不已,他们战战兢兢道:

“吾等已尽全力了啊……”

“濮王所受之伤,甚至奇特,吾等一时也无更好的医治办法啊!”

“濮王此伤,九死一生啊!”

“濮王身上受伤之处,吾等已经包扎好了,并止住了出血。濮王能否生还,全凭天意了!”

……

这段时日,大宋出兵伐西夏,攻占折姜会、闪击溥乐城和耀德城,取得了连胜,西夏铁鹞子军在西京城外被宋军几乎被全歼,晋王李察哥被宋军俘获;

大宋皇帝赵官家居然御驾西征至夏国西京城外,

以及夏国西京被近二十万宋军围困,

这一系列的重要军情战报,也随着战败而逃的铁鹞子和静州兵马的残兵败将,带了出去,传到了大夏国的东京城兴庆府……

战报如野火燎原,十日来日的光景,宋、夏、辽、金四国的庙堂之上,皆知宋军伐夏,竟在短时间内,居然取得了那么多不可思议的重量级的连胜!

四国庙堂之上,风云变色,无不为之震动!

当最新战报,传入夏国皇宫,整个朝堂,如寒霜笼罩。

端坐于龙椅之的皇李乾顺,面色惨白如纸。当最新战报传入他耳中,他的双眼,猛地瞪大,简直不敢置信。

铁鹞子军和静州兵马惨败、能征善战的晋王察哥,竟被宋军俘虏了?!

大夏国的朝堂之上,文臣武将们,面色如霜,有的朝臣低头不语,有的瑟瑟发抖,有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恐惧……

李乾顺不愧为西夏的中兴之君,此时,他听完李察哥部惨败和西京被围的军报后,他心急似火燎,可他表面上却故作镇定,他甚至还强挤出了一丝笑容,悠悠地说道:

“众爱卿,莫要惊慌!朕自三岁继位以来,至今已经有三十六年。”

“朕请众爱卿思之:这三十六年来,大夏与宋国,交战了多少次?”

“呵呵……朕再请从爱卿思之:夏宋交战,最后结局,又是如何?”

李乾顺如此风轻云淡的发问,朝堂内很多惊慌失措的大臣们,略一思忖,他们也立即变得不那么担心夏国将有灭国的风险了。

可以说,这么多年来,宋夏两国,战争不断,时战时和。

很多时候,都是宋军先打了几场胜仗,之后由于宋军的战线拉得过长,各路宋军作战时不能统一协作;加之夏军勇猛善战,占熟悉地形的主场作战优势等多种原因,结果都是宋军吃了大败仗……

长途而来的宋军,一直也无法灭掉大夏国。甚至,宋军在吃了大败仗之后,宋廷还被迫接受与咱们大夏议,每年“赐”给咱们夏国大量的“岁币”……

朝臣们反思着李乾顺问话,犹如被喂了一颗定心丸。

有了些许底气的朝臣们,立即纷纷向夏皇李乾顺献上自己的退宋敌之计……

李乾顺决定:因李察哥部铁鹞子军大败,为了防止宋军派出奇兵绕路来取夏国皇城,现在保卫皇城的“御园内六班直”的五千兵将,以及京师宿卫军两万五千人马,绝对不再派出去援救西京城了。

这个解救西京城之围的重任,就只好交给大夏国交给大夏国内的地方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