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沒了想頭,要麼是看不開死了,要麼是什麼都看開了.
沒過多久,紫硯就回稟了阿霧,王姨娘大概是被二老爺弄上手了."我們要不要告訴老爺和太太?"紫硯以為阿霧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算計這個,否則也不會讓她鼓勵王姨娘去和梅姨娘套近乎了.
阿霧聽了後面色很平靜,"不用,這等事情又不是什麼光鮮的好事.她也是條命,如今都到了這個地步,她自己作踐自己可以,我們卻不該再作踐她."阿霧嘆息一聲,"只是二伯可不是良人,王姨娘,哎,可惜了."
阿霧是真不想要王姨娘的命,不想髒手,也算是積陰德.當然這些都是她自我的安慰.
紫硯也點點頭,這是雖然她們在裡面起了穿針引線的作用,但誰也沒逼著王姨娘去自甘下賤,這叫自作孽不可活.出了這檔子事,紫硯以為阿霧居然還肯救王姨娘,進而幫她掩飾,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阿霧的心事哪裡是紫硯猜得透的.王姨娘之所以會走到這一步,阿霧可以說是"居功至偉",若非她一步一步將王姨娘的後路全部斷絕,她也不會便宜了二老爺那個花花膿包.
阿霧不僅不揭發王姨娘,還囑咐紫硯若能幫王姨娘遮掩一二,也就遮掩一二,這事鬧出去,二房,三房都丟臉,男人戴綠帽子可不是什麼好聽的事情.
何況如今正是阿霧的五哥,榮的關鍵時候.
聽說理學大儒董禰(mi)要收關門弟子,全國各地的士子都沸騰了,京城近郊的玉壘山一時學子雲集,人數之多,比起三年大考也不遑多讓.
能得董禰垂青,比中進士還讓人值得興奮,那就是官場的一張泥金通行證,不僅受天下士子尊敬,還能得上上下下許多師兄扶持.董禰的弟子雖是鳳毛麟角,但無一不是身處高位之人.
比如如今的內閣首輔胡啟中,如今的唐閣老,唐晉山大學士等等.
若是能成為他們的師弟,那官運簡直不亨通都不行的.
何況,能當得起,理學大儒之稱的董禰確實是貨真價實的有驚世之才,雖未出山輔佐帝王,但其弟子已經代其之身.董禰自稱是他更適合退而教學,比他本身出仕更具價值.
隆慶帝的父皇都不曾為難董禰,他也就不敢再勸董禰出山.兩朝帝王的尊禮相待,更讓德高望重的董禰倍受世人敬仰.
為了董禰挑選弟子,家裡凡是有適齡子弟的家族近日無一不開始管束子佷,就怕傳出不好的名聲.素日鬥雞走狗,橫行霸市的紈绔公子無不收斂了行徑,企圖迷惑一下已經耄耋之年,可能已經老眼昏花的董禰的眼楮.
安國公府也如此.大夫人的兒子,榮珉,行四,今年十五歲,二房的榮玨,行六,十四歲,三房的榮,行五十五歲,榮珢行七,十二歲,都符合董禰挑選弟子的年紀.
所以安國公府將這件事看做了頭等大事,連老太太都收斂了許多 塗心思,但是大房,二房越發看三房不順眼,因為榮的名聲如今不論是在書院還是在京城的子弟之間都很有名,又是新科狀元的兒子,他成為董禰的關門弟子的 聲是最高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
榮珢還是 裡 塗的,每日隻喜歡跟著拳腳師傅耍刀弄棍,崔氏打罵他都不聽,榮三爺則認為,成才各有其道,不是非得讀書不可,天下讀書人畢竟是少數,但是難道其他人就不能建功立業了,這就未必.
何況安國公是軍功出身,榮珢是上體先祖,榮三爺覺得也未嘗不是好事.因而也從不強逼榮珢讀書.
榮,則不同了,他年紀小小,就表現了讀書的天賦,雖然比不得曹子建的七步成詩,但榮三爺是親自考校榮長大的,一心覺得自己如此年紀時,絕對不如榮.他身上寄托了榮三爺很大的期望.
所以這些時日,榮三爺也不出門應酬了,每日從衙門回來,就去外院親自指導榮的功課.
榮珉,榮玨那裡,大夫人和二夫人大延名師,希望能抱抱佛腳.
董禰挑選弟子的方式是很簡單的,由由拜師之心的學子本人親自去他居住的玉壘山白鶴院取考帖,若是他看得上眼的,就賜你一貼,若是看不上,就請你哪兒來的就回哪兒去.
這是第一關,叫相人.能取回考貼的不過十之一,二.
榮府的榮珉,榮都取回了考貼,榮玨和榮珢就差了點兒.
前世,董禰也選過關門弟子,阿霧還記得有哪些人入選,唐瑜唐秀瑾是其中一個.但是榮府是無人中選的.因為阿霧自認是才女,所以對理學大儒選關門弟子這種事必然要極為上心的,否則就算不上才女圈子的人物.
前輩子,阿霧不認識榮,也就不知他的才學.而今生,阿霧同榮是同胞兄妹,一起練過字,還受過榮的指點,阿霧以為,他的才學足夠成為董禰弟子的,也不知他怎麼會失敗.
但是阿霧很快就知道為什麼了.
第二關是投文.董禰發的考貼裡是他出的題目,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這一關傳回來的消息是,榮珉進了,榮敗了.
榮一回府就倒下了,臉色發青,著急得崔氏心絞痛都犯了."選不中就選不中,這有什麼呀,他看不上咱們是他沒眼光,哥兒,你可別嚇娘,咱們今後考個狀元郎給他看看,讓他知道是他有眼無珠哈.他都七老八十了,早就昏庸了,你犯不著記在心上啊,哥兒,哥兒."崔氏急得繞著榮團團轉.
又是喂參湯,又是掐人中.
榮三爺在一旁坐著沒說話.他不是崔氏這等深宅夫人,自然清楚不能成為董禰的弟子對榮的一輩子是何等樣的損失.榮三爺心裡比榮更氣苦,卻還不敢責備榮.榮投的文,他是事先看過的,隻覺得花團錦簇,言之有物,析之得力,是上等佳作,卻不知為何不能得中.
一時榮三爺開始懷疑起自己的才學來,呆愣不嚴的榮也在懷疑自己的才學.因為在他二人眼裡董禰的眼光和才學是毋庸置疑的,自己不中,一定是才學不夠.
董禰迄今為止,就收過五個弟子,這五人都曾是狀元郎.這是何等的名師.
阿霧因為知道董禰最後收的兩個關門弟子是誰,也讀過他們的文章詩詞,絲毫不覺得榮有何遜色之處,又身為旁觀者,所以看得更清楚.
她是不懷疑榮的才學的,不可能不入董禰的眼,更滑稽的是,榮珉那種半灌水,居然能進第二關,這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們早說過,阿霧是不怕把人往最壞了想的.
阿霧腦子裡第一個浮現的念頭就是有人把榮和榮珉的投文掉包了.這件事不能同在學問上清高自持的榮三爺和榮說,阿霧就私下告訴了崔氏和榮珢.
榮珢最是積極,他本就在外院,性子開朗熱情,最得人心,哪怕是三房的少爺,外院的管事,小厮也都願意同他交好.所以榮珢去查這件事最為便利.
榮珢傳回來的消息是,阿霧料對了.
其實這件事並不是大夫人她們做得隱秘,而是榮三爺他們本性純善,從沒把人往這方面想,也不認為有人會如此大膽,敢行弊.要知道偷來的才華,遲早是要被揭穿的.以後榮珉的才華與今日的投文不相稱,自然就會自打臉面.所以榮三爺沒想過掉包的事情.
然而他們的光風霽月如何能想象別人的齷蹉心思.
要知道望子成龍,為母則強,為了兒子,做母親的有什麼做不出.大夫人要讓榮珉出人頭地,是不介意將榮才在腳下的,順便還可以打擊壓製三房.她們二人想得極好,哪怕榮珉才學一時不足,可只要跟在了董禰身邊,學一段時日難道還不能"得道"?到時候自然不存在"自打臉面"的事情.
而且才子都是自傲自戀的,尤其是半灌水才子.榮珉絲毫不認為自己的才學不如榮,但是大夫人告訴榮珉計劃後,榮珉也沒有反對.他對自己很自信,不認為會有真相大白的一天,而榮只是一時有靈氣,恰好做了篇比他好的文章而已.然而也只是僅此一回.
崔氏當即就將此事告訴了榮三爺.
原來是大夫人買通了榮身邊的小厮,讓他偷偷替換了榮的投文,將榮珉的換給了他.那小厮是在榮將投文裝入竹筒後調換的,榮也不察.直接背上了山,親自交給了董禰.
手段簡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