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无敌庶子 > 第一卷 第69章 知己红颜

无敌庶子 第一卷 第69章 知己红颜

簡繁轉換
作者:牛磺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51:49 来源:源1

第一卷第69章知己红颜(第1/2页)

当这道兼任广备仓使的旨意传到陈昂手中时,他正在临时衙署核对最后一批军粮核销的文书。

宣旨太监念完旨意,周围几个户部派来的小吏脸上都露出了复杂的神色,有同情,有嘲讽,更有幸灾乐祸。

陈昂面色平静地叩首领旨,但当他接过那卷明黄绢帛时,却感到一阵刺骨的冰凉。

广备仓……他即使初来京城,也听说过这个名字。

那是一个真正的龙潭虎穴,一个连许多资深官员都避之唯恐不及的泥沼。

李国忠这一招,毒辣至极。

几乎在旨意下达的同时,消息灵通的平西侯林立群也在府中得到了禀报。

他听完幕僚曹斌的叙述,久久没有说话,最终长叹一声:“李老匹夫,这是要借刀杀人啊。广备仓,那是十死无生的局面。陛下准奏,只怕也是存了舍弃之心。”

曹斌忧心忡忡:“侯爷,那我们……”

林立群摆摆手:“此刻不宜妄动。陛下心意已决,我们若出面阻拦,反会引火烧身。且看陈昂如何应对吧。是龙是虫,这一关,才能见分晓。”

而镇国公府内,李国忠得知旨意内容后,脸上终于露出了近日来第一个满意的笑容。

他对管家道:“给广备仓那边递个话,好好‘迎接’咱们这位新上任的仓使大人。务必让他宾至如归。”

……

是夜,月暗星稀。

书房门被极轻地叩响了三下,不等回应,一道纤细的身影便滑入,是冯曼青。

她没有点灯,借着窗外微弱的天光,走到陈昂身后三尺处站定。

“公子,”她的声音比平日更低沉,“广备仓的水,浑得很。里面管事的,多是几代经营的地头蛇,背后站着的人,手眼通天。库房账目是笔糊涂账,守卫也多是他们的亲信……”

陈昂没有回头,他站在窗边,看着窗外漆黑的夜:“曼青,你知道李国忠为何要送我去广备仓吗?”

“借刀杀人。”

“是,也不是。”陈昂转过身,月光勉强勾勒出他侧脸的轮廓,“他更想看的,是我如何挣扎,如何出丑。他想证明,我陈昂,终究只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小角色。”

冯曼青沉默片刻,方才说道:“公子若决意要去,曼青可先行一步。哪些人是绊脚石,哪些人是墙头草,摸清楚。有些障碍可以提前清除。”

她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明确——用她最擅长的方式,为陈昂扫清道路。

陈昂心头一震,他能感受到冯曼青话语中那份决心。他走近两步,距离近到能看清她眼中自己的倒影。

“曼青,”他声音很轻,却有些激动,“你的心意,我明白。但这条路,我们不能那样走。”

“广备仓不是江湖帮派,里面的争斗,杀人解决不了根本。今日你除掉一个,明日会有更多人扑上来,而且会让他们更加同仇敌忾,也会授人以柄。”

“我们要面对的,不是几个人,是一张网,一种规则。”

他看着她,叹了口气,语气加重:“你的力量,非常宝贵,但不能用在这里。我要你做的,是睁大眼睛,摸清他们的规矩,找出这张网的节点和弱点。”

冯曼青仰头看着他,黑暗中,她的呼吸似乎停滞了一瞬。

她缓缓松开了按剑的手,垂下眼帘:“曼青明白了。”

她微微欠身,如来时一般,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书房,融入外面的黑暗。

在另外一边,京城永盛钱庄后院,周灵正对着一份刚刚送来的退单文书。

退单的是京城一家不大不小的绸缎庄,以往合作还算愉快,此刻却以“资金周转不灵”为由,要求提前结清一笔不大不小的存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69章知己红颜(第2/2页)

“王掌柜,”周灵放下文书,对前来汇报的二掌柜平静地问道,“这李家绸缎庄,以往信誉尚可,这次突然退单,可打听到什么缘由?”

二掌柜面露难色:“掌柜的,我私下打听过,李老板支支吾吾,只说是家里急用。但我隐约听说是有人放了话,说跟咱们永盛往来太密,恐惹麻烦。”

周灵立刻就明白了,这当然不是孤例。

这几日,已有两三家背景不那么硬实的商户,用各种借口减少了与永盛的业务。

更有甚者,漕运码头上,永盛雇的运货车辆,接连两天被一群地痞找茬刁难,虽未造成大损失,却恶心人。

她知道,这是有人开始动手了,想从钱庄这边给陈昂施加压力,剪除羽翼。

她仔细想了想,对二掌柜吩咐道:“既然李家有难处,那就按章程,连本带利给他结算清楚,客客气气送走。”

“另外,传话下去,所有伙计这段时间打起精神,对待客户更要周到,但账目往来要更加清晰,尤其是与陌生客户的交易,必须严格核查,宁可慢一点,也绝不能出错。”

她走到账房,对几位核心账房先生道:“诸位,三少爷接了新差事,外面难免有些风言风语。钱庄的根基是信誉,是稳妥。从今日起,所有账目,每晚我要亲自过目一遍。”

她没有将外面的麻烦告诉陈昂,还刻意减少了去见他汇报的频率。她只是默默地将压力扛在自己肩上,将钱庄打理得井井有条,确保后院不起火。

她心里也清楚,陈昂此刻面对的压力,远比她大得多。

……

陈昂踏入广备仓衙门那扇掉漆的大门时,正值午后。几个老吏蜷在廊下背风处,围着一个小炭炉,手里捧着粗陶茶碗,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

看到陈昂几人进来,他们慢吞吞地站起身,脸上堆着程式化的恭敬,眼神却透着经年累月混日子的麻木。

“哪位是管事的?”陈昂身边一个文书上前一步,扬声问道。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吏上前一步,躬身道:“小人王天德,是这里的典吏。不知大人是?”

“这位是新任广备仓使陈昂陈大人。”文书介绍道。

王典吏脸上立刻露出惊讶和热情:“哎哟!原来是陈大人!瞧我这眼拙!早就听闻大人要来,没想到今日就到了!快,里面请!”

他一边引路,一边解释,“真是不巧,张主事前两日感染了风寒,告假在家休养,未能亲迎,还望大人海涵。”

陈昂点点头,没说什么。他跟着王典吏穿过杂草丛生的前院,来到一间还算宽敞的值房。

“王典吏,”陈昂坐下后,直接开口,“将广备仓近三年的账册和库存清册,还有仓场规制图,一并取来,本官要看看。”

王典吏脸上笑容不变,连连答应:“是是是,大人稍候,小人这就去取。”

这一等,就是将近两个时辰。

眼看日头偏西,王典吏才带着两个年轻书吏,抬着两个大木箱进来。

箱子一打开,灰尘扑面而来。里面堆满了账册,纸张泛黄发脆,边角卷曲,有些还被虫蛀了洞。

“大人,”王典吏陪着笑,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仓场年份久了,积攒的文书实在太多,翻找起来费了些功夫。这些都是近几年的总账和分类账,您先过目。”

陈昂随手拿起最上面一本,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记录着某年某月的粮食出入,但墨迹深浅不一,格式也有些混乱。

他心中冷笑,这堆东西,怕是故意挑出来的陈年旧账,用来糊弄人的。

他面上不动声色:“无妨,本官初来,正要熟悉旧例。有劳王典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