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60年代:开局荒年,我带着全村吃肉 > 第495章:猪油渣

60年代:开局荒年,我带着全村吃肉 第495章:猪油渣

簡繁轉換
作者:妞妞骑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3 10:57: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四嫂,让你久等了。”

张玉梅莞尔一笑,“没有,没有,人这么多,我抱着大丫也不方便。”

一行人好不容易挤出供销社,李有福看了看天色,已经接近中午了。他转头对蒋翠花说:“娘,咱们先找个地方吃午饭吧。”

“好嘞。”蒋翠花笑眯眯地答应着,虽然手里提着不少东西,但她的脸上却满是幸福的笑容。

李有福带着众人来到了一家小饭馆,这家饭馆的招牌并不大,但是门口却排起了长队。不过对于他们这一行人来说,这并不是问题,孙玉梅和张春雷在这里也有熟人,没一会儿就找到了座位。

点菜的时候,李有福特意点了几个荤菜,他知道在这个年代,能吃上一顿肉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老板,来一盘红烧肉,再加一个炖排骨。”李有福大声说道。

旁边的顾客纷纷投来了羡慕的目光,毕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够大口吃肉是一种奢侈。饭菜端上来的时候,那浓郁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让人垂涎欲滴。蒋翠花用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轻轻咬了一口,“哎呀,这肉真香,好久没吃到这么好的肉了。”

吃完午饭后,李有福又带着大家去了附近的集市。集市上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有卖年糕的、卖糖果的、还有卖春联的……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李有福拉着蒋翠花的手,在人群中穿梭着。“娘,你看这个春联不错,我给您买一副贴在家里。”说着便拿起了一副写着“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春联。

“好啊,这个寓意很好。”蒋翠花点头称赞道。

接着,李有福又给村里的孩子们买了不少糖果和鞭炮。他知道这些小玩意儿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新年礼物。当把糖果分发给那些围过来的孩子们时,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傍晚时分,一行人回到了村里。此时的村庄已经被夜幕笼罩,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光。走进院子,蒋翠花立刻开始忙碌起来,她要把今天买回来的东西整理好。李有福则帮着父亲把院子里的柴火码整齐。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饭菜,但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显得格外温馨。饭桌上,李有福向父母讲述了今天在外面的经历,还特别提到自己打算年后带蒋翠花去城里看看病,因为最近她总是觉得身体不舒服。

蒋翠花听后,连连摆手:“不用啦,我这把老骨头没啥大毛病,别浪费钱了。”

“娘,您这是说什么话呢?您的身体要紧,再说了,现在我有这个条件,当然要让您享福。”李有福认真地说道。

第二天一大早,李有福就带着蒋翠花去了镇上的卫生院。经过一番检查后,医生告诉李有福,蒋翠花的身体确实有一些小问题,需要好好调理。李有福按照医生开的药方抓了药,然后又买了些营养品。

回到村里后,李有福开始四处打听有没有什么偏方可以治疗蒋翠花的病。他听说邻村有一位老中医医术高明,于是决定去找这位老中医问问看。当他找到老中医的时候,对方正在给一位病人看病。等了好一会儿,才轮到李有福。

老中医仔细询问了蒋翠花的症状,并且查看了之前医生开的药方。最后,他给李有福推荐了几种草药,并且教给他一些日常护理的方法。“小伙子,你这份孝心值得称赞,只要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你母亲的病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老中医语重心长地说道。

从老中医那里回来后,李有福严格按照要求给蒋翠花熬制草药。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先把药熬好,然后再去干农活。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蒋翠花的身体逐渐有了好转。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整个村子也变得更加热闹起来。村民们都在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打扫房屋、蒸馒头、炸丸子……大家都在为迎接新年的到来而忙碌着。

除夕那天,李有福早早地就起来了。他先是在院子里放了一挂鞭炮,然后就开始贴春联。蒋翠花在一旁帮忙递东西,嘴里还不停地说着:“有福啊,今年咱们家可真是变了样,多亏了你啊。”

“娘,这些都是应该做的,您就放心吧。”李有福笑着回答道。

贴完春联后,李有福又去厨房帮忙。今天的年夜饭可是重头戏,他要让全家人过一个丰盛的新年。除了准备传统的菜肴外,他还特意做了一道红烧鱼,寓意着年年有余。

当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的时候,整个屋子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李有福给每个人倒了一杯酒,“今天是除夕,咱们一起举杯,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好!”众人齐声回应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这一刻,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只有浓浓的亲情在空气中弥漫着。

吃过年夜饭后,外面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孩子们拿着烟花在院子里玩耍,笑声回荡在整个院子。李有福陪着蒋翠花坐在屋檐下,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到无比温暖。

正月初一早上,天刚蒙蒙亮,李有福就起来了。他换上了新衣服,准备去给村里的长辈们拜年。按照当地的习俗,晚辈要挨家挨户地给长辈磕头请安,表达自己的敬意。

李有福首先来到了村长家。村长看到李有福的到来非常高兴,连忙把他迎进屋里。“有福啊,你可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今年过年你们家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村长夸赞道。

“村长,这都是托您的福,您老人家也要保重身体啊。”李有福恭敬地说道。说完便按照规矩给村长磕了三个响头。

接下来,李有福又去了其他几位长辈家里拜年。每到一处,都会受到热情的接待。村民们看到李有福如此孝顺,都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这种良好的口碑也为李有福在村子里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支持。

拜完年后,李有福回到家里,发现院子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拜年的亲戚朋友。大家都带来了自家做的特产,互相分享着。蒋翠花忙得不亦乐乎,招呼着每一位客人。

李有福趁机和几位同龄人聊了起来。他们谈论着今年的收成、未来的打算以及村子里的一些变化。其中一位年轻人提到,最近县里传来消息,说是要推广新的农业技术,鼓励农民多种植经济作物。“这可是一个好消息啊,如果真的能推广开来,咱们村的收入肯定会增加不少。”那位年轻人兴奋地说道。

李有福听了之后,心里也十分赞同。他深知在这个年代,要想改变家庭的命运,就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于是他决定,年后一定要去县城了解一下具体情况,看看能不能引进一些适合本村种植的经济作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假期也即将结束。李有福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段时间为家里多做一些事情。他想到了之前在百货商场和供销社看到的一些商品,觉得或许可以在村里开一个小商店,这样既能方便村民购买日用品,又能增加一份收入。

说干就干,李有福立即着手筹备开店的事情。他先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一些启动资金,然后又跑到县城采购了一批货物。为了节省成本,他自己动手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店铺。经过几天的努力,一家小小的杂货铺终于开业了。

开业当天,许多村民都前来捧场。大家对这个新开的小店充满了好奇,纷纷进去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李有福热情地招待着每一位顾客,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由于商品种类齐全,价格公道,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人气。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李有福意识到仅仅依靠现有的商品种类还不够。他开始尝试联系一些厂家,希望能够直接进货,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保证商品的质量。经过多次沟通后,终于有一家小型食品加工厂同意与他合作。

这样一来,李有福的小店不仅增加了许多特色商品,而且还降低了进货成本。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小店的利润逐渐提高。同时,他也更加坚定了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家庭命运的决心。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席卷了整个地区。连续数月的干旱导致庄稼颗粒无收,村民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面对这种情况,李有福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积极想办法应对。

他先是组织村民们一起修建水渠,从附近的河流引水灌溉农田。虽然这项工程难度很大,但是凭借着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终还是成功解决了水源问题。紧接着,他又四处奔波寻找抗旱作物种子,并且亲自带领村民们进行试种。

在李有福的带领下,村民们逐渐恢复了信心。尽管这一年收成不好,但是大家都没有放弃希望。李有福深知,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度过难关。因此,他更加努力地工作,不仅要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小孩,还要关心村里的每一个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终于有所好转。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试种的抗旱作物终于获得了丰收。这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也更加信任李有福的能力。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继续探索着更多致富的道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有福得知县里正在扶持一批个体工商户。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报名参加了培训课程。通过学习,他掌握了许多关于商业运营的知识,同时也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人给了他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支持,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培训结束后,李有福决定扩大自己的生意规模。他不再满足于仅仅经营一家小店,而是想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于是,他开始研究市场需求,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生产一种新型的农村生活用品。

这种产品既实用又美观,非常适合农村家庭使用。李有福凭借着自己的信誉和人脉关系,成功说服了几位投资人加入他的创业项目。大家一起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共同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生产线。

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设计,再到最后的销售环节,李有福都亲力亲为。他深知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第一批产品终于顺利下线。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这个新产品,李有福带着样品跑遍了周边的各个村镇,向人们介绍它的优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款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喜爱。它不仅解决了农村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而且价格合理,质量可靠。随着销量的不断增加,李有福的品牌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随着事业的发展,李有福的家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仅改善了家里的居住环境,还为蒋翠花请来了专门的医生定期检查身体。同时,他也更加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他认为,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所以无论多辛苦都要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李有福的影响下,村里的许多年轻人都开始努力奋斗,追求更好的生活。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孝顺和担当。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里,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不断探索着新的机遇和发展方向。

多年后的一天,当李有福站在自家宽敞明亮的院子里,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青山绿水,心中感慨万千。从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他经历了无数的困难与挫折,但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与成就。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社会的帮助。而他也将继续以感恩的心去面对未来的人生旅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