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 第92章 邯郸大疫,会于太行山

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第92章 邯郸大疫,会于太行山

簡繁轉換
作者:烟雨西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5 16:41:23 来源:源1

第92章邯郸大疫,会于太行山(第1/2页)

六月。

天气灼热,热浪滚滚。

公孙劫伏案看着帛图,帐内还有冰鉴散发着凉气。扶苏抱着冰饮,依旧热的抬手擦汗。

存冰自古就有,古人会趁着寒冬时节制冰存于深井。周天子就有凌人,掌管冬季存冰和夏季分配用冰之事。

冰鉴用的都是冬储冰。

至于扶苏所喝冰饮,是公孙劫吩咐人专门调配的。原理就是硝石制冰,算不上什么高科技。先准备好井水,然后往里面加硝石。再取铜盆置于井水上,盆内放好凉白开。经过反应后,水就会非常凉。

所谓硝石制冰,其实没想象中那么厉害。最多搞出冰水混合物,基本没可能搞出真正的冰块。不过在这炎炎夏日,也完全够用了。

主要还是前几日很多士伍中暑,公孙劫就想到用硝石制冰,再化些盐水能稍微舒服些。

“信,见过丞相。”

“李将军无需多礼。”

公孙劫笑着起身。

“你我也算有些关系。”

“私底下称呼我为义兄便可。”

“好,义兄!”

李信也是爽快人,他虽生于陇西,可自幼就在关内喝渭水长大。他留有短须,高有八尺。他比公孙劫小几个月,喊声义兄也无问题。

关键公孙劫位列丞相,现在更是秦国的大红人,深得大王宠信。有这层关系在,对他也有好处。

当然,李信本身也很受重用。

是秦国少壮派最出色的!

这么多郎官,他是率先领兵。蒙恬,蒙毅,冯劫,李由……皆不如他。包括秦王也常赞赏他,夸他壮勇。但就李信自个感觉,肯定还是沾了公孙劫的光。

真不能怪他想太多……

事实就是这样啊!

夏无且,李斯,张苍……不都如此?

“邯郸现在情况如何?”

李信摇了摇头,低声道:“根据探子的消息,蝗灾过后邯郸又生大疫,赵人十死二三。他们四散奔逃,变成流民。狼孟等城接收了诸多流民,并且加以控制,扩充了兵员。”

“让杨老将军谨慎点,这些流民里面难保不会有间客。像粮仓这种地方,绝不能接近!”

“唯!”

公孙劫淡定看着沙盘。

这段时间,他也见了很多赵人。就类似是葭,一个个跪地叩首认错。可他这些都已经听腻了,对赵人也没什么好感。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也别想有任何优待。不找他们麻烦,就已是他心善了。

“禀丞相,秦使已归!”

“让他来见我。”

屠睢连忙告退。

很快就走进来位中年人。

“下吏见过丞相。”

“情况如何?”

“武安君已经应邀,五日后会亲至太行山。”使者抬手作揖,“他说自己只会带上两名亲卫,算是决战前的最后一面。”

“好!”公孙劫扬起微笑,他抬起手道:“有成,你也可秘密派人通知邯郸间客。将武安君战前见我的消息,散播出去。”

“唯!”

李信抬手作揖。

有成是他的字。

还是秦王亲自给他取得。

就是望他少有所成!

“啊?”扶苏诧异的看着公孙劫,“先生,武安君不是你的义父吗?你主动邀请武安君见于太行山,又将此事散于邯郸,这不是在害他吗?”

“因为,我现在是秦相。”公孙劫轻飘飘的开口,“况且我若不这么做,反而是害了他。养育之恩,我已经还清。我还欠他的救命之恩,所以我要救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2章邯郸大疫,会于太行山(第2/2页)

这是秦王制定的战略。

务必要除去李牧!

没了李牧,赵国便是鱼肉!

就是公孙劫,也难改变。

能做的就是保住李牧的命。

关键李牧太过愚忠,公孙劫只能让他认清赵王迁的真面目。这也是化被动为主动,很多事就都能可控。当然,这离不开间客的付出。

“就……这么救的吗?”

“当然。”公孙劫面露微笑,“就算没有我,秦国很快也会动手。长平之战时,秦国同样用了反间计。与其如此,倒不如我亲自来。我是很想救义父,但也要考虑到秦国的利益。”

“……”

扶苏听得有些懵。

呆呆的看着公孙劫,突然理解父亲为何如此宠信他。因为秦王政同样是这类人,绝私情壮公门。国君如果掺杂太多私人感情,则会导致国将不国。

公孙劫就分的很清楚。

现在就是以秦国利益为先。

“有成,屠睢。”

“你们准备随我前往太行山!”

“唯!”

……

……

太行山。

太者,大也!

行者,行列也!

也就是诸多高大的山脉。

此地峰峦叠翠,气壮势雄。泉瀑争流,树古石奇。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

亲临此地,会不由的钦佩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昔日列子或许就行至太行,想到愚公移山这则故事。

李牧位居主峰凉亭,身后跟着李弘和李鲜二子。他现在似乎老了好几岁,脸上满是沧桑和疲惫。赵国自正旦后就没太平过,先是秦国兵临城下。然后就是长达数月的干旱,又有蝗灾。好不容易撑过蝗灾,又生瘟疫!

还好,燕太子丹令人运来十万石粮食。虽然价钱高了些,却是相当不容易。毕竟当初他还带兵抢了燕国上谷三十城,现在赵国遇难,能不计前嫌的卖粮。

“父亲,小劫知道这吗?”

“放心。”

李牧淡定点头。

太行山脉极大,且多横谷,现在又命名为【陉】,皆是连接东西的通道。最著名的莫过于井陉,是商旅互通、兵家必争之地!

当初他经常要前往代地,有回带着公孙劫途经此地。当时他们费力登上此山,居高临下能看到诸多美景。便让人修造凉亭,就命名为公孙亭。既然公孙劫邀请见他,必然是选择在此地。

李弘撇撇嘴,气愤道:“父亲,我就觉得咱们干脆也投秦算了,反正大兄和义兄都在秦国。现在邯郸大乱,大王竟然还要我们主动出击。父亲多次派人夜袭秦营,可此次的将领是王翦,秦营可是滴水不漏。他们以逸待劳,我们怎么打?”

“住嘴!”

“……”

李牧闪过抹冷色。

他自然知道赵王迁的想法。

就和当初的孝成王相同。

他为何用赵括换廉颇?

赵国拖不起啊!

这点粮食是举国挤出来的!

速战速决,击溃秦国主力!

如此,他们尚有一线生机。

可这谈何容易?

“义父!”

熟悉的声音自远处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