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重生妲己:开局斩了封神榜 > 第二十三章 各怀心机,风雨同舟

重生妲己:开局斩了封神榜 第二十三章 各怀心机,风雨同舟

簡繁轉換
作者:四戏上人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06 15:57:42 来源:源1

第二十三章各怀心机,风雨同舟(第1/2页)

比干竭力促成的“三巨头”同盟,如同在惊涛骇浪中用细线捆绑在一起的三叶小舟,看似同舟共济,实则各自紧握着属于自己的船桨,警惕着彼此的每一个动作。

朝会上的激烈交锋虽然暂时平息,但那股无形的张力却弥漫在朝歌城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后续的每一项决策。

闻仲以太师之尊,雷厉风行地开始整顿朝纲。他并未立即对费仲、尤浑等佞臣下手——缺乏一击必杀的铁证是其一,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先稳住军队和朝局。

他将带来的北海精锐部分补充进朝歌禁军,替换掉一些明显不堪用的将领,并重新核查军械粮饷账目,动作之大,令许多蠹虫心惊胆战。

他坐镇军机处,每日召集将领议事,了解四方军情,尤其是对西岐的动向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对于苏妲己和天工院,他采取了“不反对,不亲近,严监督”的态度。

他派了几名心腹军官进入天工院,名义上是“学习交流”,实则是密切监视,尤其关注任何可能与军备相关的项目进展。

苏妲己对此心知肚明,但她反而表现得异常配合。她指示杜元铣和公输凡,对闻仲派来的人开放大部分非核心区域,允许他们观摩龙尾车运作、棉布纺织甚至是一些简单的农具改良过程。

她甚至主动邀请这些军官参观正在进行的、旨在提高弩箭射程和稳定性的小型项目组。

这种坦荡的姿态,反而让那些带着挑剔眼光前来的军官们,在惊叹于各种新奇构思和实际效能的同时,心中对这位“妖妃”的固有印象产生了一丝裂痕。

然而,关于那个研究爆燃粉末的方士小组,以及一些更超前、更敏感的研究设想,苏妲己则下令严格保密,仅限于最核心的几人知晓。

比干则如同一个辛勤的裱糊匠,周旋于闻仲的刚猛和苏妲己的灵动之间。

他利用自己的威望和细致的工作,努力调和着双方的矛盾。在闻仲整军过程中,他协助清查户部账目,确保粮饷供应。

在苏妲己推行新政时,他则提醒其注意安抚旧有势力,避免激化矛盾。他更像一个平衡器,竭力维持着这艘破船不至于在内部压力下解体。

然而,外部的风暴并不会因为朝歌内部的暂时妥协而停歇。西岐在收到商朝强硬的回复后,并未再发国书争辩,而是采取了更实际、更凶狠的行动。

首先,西岐宣布,将以往需要向商朝进贡的部分丝绸、美玉,转而以“公平市价”大量倾销至与商朝接壤的几个中小诸侯国,如崇侯虎、鄂侯等。

这些诸侯国本就对商朝中央心怀异志,如今能以更低价格获得往日需要重金购买的奢侈品,自然乐得接受,对西岐的好感度直线上升,对商朝的离心力也随之加强。

其次,西岐利用其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和姬昌的“贤名”,开始有针对性地吸引商朝境内的流民和工匠。

他们散布消息,称西岐轻徭薄赋,善待工匠,只要有手艺,便能获得土地和安宁的生活。

一些在朝歌因棉布冲击而破产的传统手工业者,或是对天工院严格管制感到不适的匠人,开始悄悄向西岐流动。

虽然数量不多,但这股人才流失的暗流,让苏妲己和杜元铣感到了切肤之痛。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经济层面。西岐联合了几个产粮大诸侯,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悄悄收购粮食,并放出风声,称因“气候异常”,未来数年粮价可能大幅上涨。

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中原地区粮价的进一步波动。尽管商朝官仓尚有存粮,但市场预期的改变,使得囤积居奇之风更难遏制,朝歌官府平抑物价的努力事倍功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三章各怀心机,风雨同舟(第2/2页)

费仲、尤浑背后的势力趁机兴风作浪,将粮价上涨的罪责再次引向天工院的“巨大耗费”和苏妲己的新政。

这一日,九间殿的日常议事,气氛格外凝重。负责财政的箕子汇报了近期粮价持续上扬、边境诸侯与西岐往来密切的情况,忧心忡忡地表示,国库虽然暂时无虞,但长此以往,恐生大患。

闻仲听完,虎目含威,沉声道:“西岐此举,乃釜底抽薪之策!意在困我财政,乱我民心!大王,当立刻下令,严格限制粮食出境,加大对边境诸侯的监控!若有敢与西岐勾结者,严惩不贷!”他的解决方案,带着浓重的军事管制色彩。

苏妲己却摇了摇头:“太师,堵不如疏。严格限制易生怨怼,反而将中间派诸侯推向西岐。且我朝与诸侯贸易往来频繁,全面限制粮食出境,恐伤及自身商业。”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闻仲语气不善地反问。

苏妲己早已深思熟虑,从容道:“其一,可派得力使者,主动与那些受西岐诱惑的诸侯接触,陈明利害,许以适当利益,如承诺以稳定价格收购他们的特产,或提供天工院的部分非核心技术支持,将其拉回我方阵营。其二,针对粮价,除平粜外,可鼓励民间储粮,官府可提供简易地窖修建技术或小额借贷,将民间的力量也动员起来,共度时艰。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天工院农事司必须加快步伐,尽快推出切实可行的增产方案,只要我朝自身粮食产量大幅提升,西岐的粮价攻势便不攻自破!”

她的策略,更侧重于外交分化、发动群众和根本性的生产力提升,与闻仲的强硬封锁形成了鲜明对比。

比干听完,沉吟道:“太师与娘娘所言,各有道理。老臣以为,可双管齐下。边境监控不可放松,但娘娘怀柔分化、鼓励农耕之策,亦当尽快施行。当务之急,是稳定内部,提升国力。”

纣王听着三方意见,只觉得头大如斗,最后挥挥手:“就按王叔说的办!闻太师加强边防监控,苏娘娘负责安抚诸侯、鼓励农耕!务必给孤稳住局面!”

这次议事,虽然没有爆发直接冲突,但闻仲的强硬与苏妲己的怀柔之间的路线分歧,已经表露无遗。

两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拯救这个国家,但理念和方法却南辕北辙。

退朝后,苏妲己站在高高的宫墙上,望着远方。西岐的经济和文化渗透,如同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与闻仲的合作步履维艰,内部旧势力蠢蠢欲动,而那位神秘的“东海散人”申公豹,近日更是与几个东方关隘的守将过往甚密,似乎在酝酿着什么。

她感到一股巨大的疲惫和压力。逆天改命,谈何容易?每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四周是虎视眈眈的群狼,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深渊。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悄无声息地来到她身后,低声道:“娘娘,那位杨掌柜托人送来一件东西。”说着,递上一个小巧的、密封的竹筒。

苏妲己接过竹筒,打开,里面并非书信,而是一张绘制精细的、标注着奇异符号的地图,似乎是一片陌生的海域,其中一个岛屿被特别圈出,旁边用小字写着:“风雷淬炼,或可铸锋。”

苏妲己心中一动。杨戬在这个时候送来这张图,是什么意思?“风雷淬炼,或可铸锋”……难道,他指的是……

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或许,要想在这绝境中杀出一条生路,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朝堂博弈和经济斗争了。

她需要更强大的力量,需要能够真正震慑敌人、保护成果的“锋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