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地區被明軍挖得溝壑遍布,已無法在城門口組成陣型再出發,攻擊的始發位置必須在土木堡塹壕區外面。
沈溪不打算親自出戰,因為這是一場正面的遭遇戰,他不認為自己在軍陣中能起到除了振奮軍心外的別的什麽作用,他如今滿身疲憊,更希望留在城頭,用望遠鏡來觀察兩軍對壘的情況,及時變陣。
“大人,官兵已經準備妥當,隨時可以開戰!”快馬通過戰壕,將前線情況,報與沈溪知曉。
沈溪站在城頭,將大明戰旗高高舉起,下令道:“龍旗不倒,將士不退,誓死一戰!”
“是,大人!”
斥候又匆忙將沈溪的命令帶給前線將士。
號角聲長鳴,這是自沈溪撤守土木堡來,明軍最大規模的反擊。
這次反擊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勝利了就可以安心撤回居庸關,如果失敗,不知道還要在土木堡困守多久,而且對軍心士氣的打擊會非常大。
官兵已進入一線戰壕待命,他們將用手裡的長矛和盾牌組成陣型,一個百戶所就是一個步兵陣,十個步兵陣組成一個大的作戰方陣。
以步兵方陣為單位,整體行動,不給韃靼人攻擊豁口的機會……
沈溪的出兵計劃簡單而又粗暴,很多士兵不知道自己的具體任務是什麽,他們隻清楚一件事,跟著方陣行動,一旦韃靼騎兵殺來,會有火槍手和弓弩手伺候,當前方盾牌陣出現缺口時,他們便會前出跟韃靼人搏殺。
一共四個步兵方陣,每個步兵方陣幾乎都是獨立作戰,但可以互相掩護。
曠野上,衝出戰壕的大明官兵開始列陣,韃靼斥候很快發現異樣,韃靼營中也響起號角聲。
沈溪站在城頭,用手中的望遠鏡查看敵方營地,距離雖然有些遠,但居高臨下,無遮無掩,再加上沈溪手中望遠鏡倍數很高,對於敵我雙方的變化,他大概能看清楚。
“兵馬調度完備,大人,可以開戰了!”
雲柳一身戎裝,威風凜凜出現在沈溪身後。沈溪沒有回答,一抬手,旁邊一面藍色的令旗舉起,這是升烽火的信號。
很快,烽火台上濃煙滾滾,沈溪的命令開始用號角、煙火、令鼓、哨子以及口口相傳的方式,傳達到每個官兵耳中,前後時間僅僅用去一盞茶工夫。
“嗚……”
雖然距離戰場很遠,但北風呼嘯中,沈溪隱約聽到韃靼人吹響的號角聲,即便在城內,也能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壓力。
韃靼兵馬開始集結,不愧是蒼狼與白鹿的子孫,自小就在馬背上生長,一旦開戰,在最短時間內便穿戴整齊,隨後拿起自己的兵器,跳上戰馬,準備應戰。
當然,事急倉促,韃靼大營內並非秩序井然,就連英勇無畏的蒙古騎兵也會經歷手腳慌亂的窘況,主要在於沈溪派出的兵馬在韃靼人眼皮子底下集結成方陣,韃靼人之前總是將那些溝溝壑壑當成難以跨越的天塹,沒有想過裡面能藏多少兵馬。
現在猛然看到平地上出現這麽多人,而且來意不善,再加上這部分明軍那層出不窮的手段,韃靼人難免心慌意亂。
四個步兵方陣中,最先結成陣型的是中央位置由劉序率領的千人隊。
劉序性格沉穩,帶兵有方,再加上被沈溪折服後,便一絲不苟執行沈溪命令,被委以重任不足為奇。
按照沈溪設想,出戰壕後,馬上由盾牌陣和戰馬拉載的火炮組成防禦體系,防備韃靼人衝擊。
盾牌架在陣前,隨後是火銃兵和弓弩手,再後是長槍步兵,陣型後方便是火炮陣。
防禦陣型在結成過程中,韃靼方面不時有斥候過來查探情況,當他們察覺劉序所部防禦陣型完備,用騎兵發起攻擊會遭遇火炮和火銃、弓弩的三重攻擊後,韃靼人的應對越發地謹慎。
“嗚嗚嗚……”
號角聲響徹大地,但已分不清楚這是大明軍隊的號角,還是韃靼一方所有。
劉序部的防禦陣型結成後,步兵方陣開始有序前進,但速度並不快,因為前進的路上要進行變陣,加強防禦縱深,將一字長蛇陣變成方型陣,盾牌手和弓弩手、火銃兵配合,將陣型收窄,如此韃靼人從任意方向進攻,都會遭到致命打擊。
中間的劉序方陣擺好後,左右兩翼方陣相繼成型,因為一出去便要結成攻擊陣型,使得兩個方陣攻擊性很強,在防禦力上略顯不足,伴隨而來的則是機動性方面的提升,兩翼兵馬追求進可攻退可守,保持極大的靈活性。
最後一個陣營,是由朱烈親率的“尖刀營”。
朱烈性格火爆,他的脾氣更適合做先鋒官。沈溪對於“先鋒官”的理解跟普通意義上衝鋒在前攻城拔寨的大將有所不同,他希望朱烈這部分兵馬充當的是一個後發先至,出乎敵人預料,可以在頃刻間完成對敵人主力的碾壓,又可以隱藏在其余陣型中,受到側翼保護的尖兵。
隨著韃靼主力騎兵出了營地,戰鬥在此起彼伏的號角聲中正式開始。
韃靼主將正是空有一身蠻力的烏力查,麾下兩千余兵馬,除少量後勤補給以及戰俘外,絕大多數為機動性很強的騎兵。
明軍主帥沈溪,此番出動兵馬四千,除少量用來傳令的騎兵外,其余都是步兵,但步兵中夾雜大量弓弩手和火銃兵,機動性不強。
大多數明軍都有步兵對抗騎兵的經驗,在之前與火綾部作戰中,曾經出色地抑製了韃靼鐵騎的衝鋒。
烏力查率部出營時,距離劉序所部方陣大約四裡,距離明軍兩翼的方陣有六裡。在烏力查的視線中,只能察覺明軍派出三個呈“品”字型的步兵方陣。
至於明軍各個方陣中各自有多少人,無法計算,因為明軍盾牌陣非常嚴密,密密麻麻看不清楚……主要是為了防止韃靼人中遠距離的騎射。
沈溪設計這個陣型的初衷,是為了在騎兵不足的情況,以步兵迎戰強悍的騎兵。
但是,如果對方擁有騎兵的同時,還有佛郎機炮助戰,這種陣型基本是給火炮當靶子,屬於自尋死路。
但如今火炮掌握在沈溪手裡,韃靼人手中即便殘留一些,也都被運去紫荊關和居庸關,用來攻城。
亦思馬因肯定沒留火炮和火銃給烏力查。
事實上,亦思馬因已經失去達延汗的信任,達延汗不可能再將從別處繳獲的火炮給亦思馬因部。
“烏啦啦!”
韃靼人出了營門,迎擊的並非中間位置的劉序方陣,而是靠近南方的側翼方陣,這路人馬相對薄弱些,攻擊這一路的話,可以避免其余兩路的打擊,撤離也更方便。
韃靼騎兵前鋒大約五百騎,同時這也是韃靼兵馬中最精銳的部分,由烏力查親率,屬於他的親兵。
五百騎兵衝擊力不容小覷。
大地在震動!
當五百鐵騎衝向防備不足的千人步兵方陣時,原本屬於四個步兵方陣的壓力,被凝聚在一個點上。
為了避免過早遭遇,南翼方陣的明軍立即原地駐扎,盾牌陣居先,長矛架起,動作整齊劃一。由於地勢居高臨下,可以明顯看到,盾牌陣後面出現了一排排黑黝黝的火銃槍口,陰森而淒厲。
那是韃靼人回憶的夢魘!
至於弓弩手的箭矢,則作為火銃兵攻擊間隙的增補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