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军事 > 寒門狀元 > 第68章 能臣

寒門狀元 第68章 能臣

簡繁轉換
作者:天子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6 16:16:54 来源:搜书1

大殿內參與午朝的大臣盡管都沒有說話,但對馬文升的奏請卻頗有些不以為然。

韃靼人犯邊,你們軍方龜縮不出,分明是怯戰,卻要把責任歸咎到武器落後上,這是要找理由開脫啊!

但馬文升怎麽都是名臣,而且還是功績卓著的老臣,弘治十三年朝堂七卿的更替中,只有他跟剛上任戶部尚書不久的劉大夏沒有變動職位,其余各部尚書、左都禦史,皆致仕或者是調離本來職位。

吏部尚書屠滽被理科都給事中魏玒等人彈劾,說他結交外放外地大臣,給這些大臣升遷行方便,盡管弘治皇帝沒有接納彈劾,但屠滽自行請求致仕,最後得到弘治皇帝準允,皇帝賜屠滽每月米三石、雜役四人返鄉,這樣的能臣只能落得個黯然回家種地的下場。

如今代替屠滽擔任吏部尚書的是剛從南京回來的倪嶽。

倪嶽可是位牛人,弘治六年便是禮部尚書,但因為擋了與張皇后家有姻親關系的徐瓊的道,弘治九年調任南京吏部尚書,隨後擔任南京兵部尚書,等徐瓊致仕,他又回到京城,擔任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

刑部尚書白昂致仕,代替他的是左都禦史閔圭,左都禦史如今為前南京刑部尚書戴珊,禮部尚書由原來的禮部左侍郎傅瀚充任。

工部尚書徐貫致仕,代替他的是工部左侍郎曾鑒。

因為坐到六部尚書的位子上對於非翰林出身的閣臣來說,官已經算是做到頭了,想撤下來要麽是在六部尚書間調動,要麽只能乞老致仕。就算有一點過錯,皇帝要責罰,也不好意思降職,讓一個尚書回去做侍郎顯然不合適,又不好罷官,畢竟能做到尚書的都是五六十歲的老臣,沒功勞還有苦勞呢。

所以有明一朝,只要官至尚書,誰若是被彈劾,這頭奏章遞上去,另一頭就得上書乞骸骨,基本成為定例。

當臣子的不能讓皇帝為難,皇帝是可以把彈劾的奏本給駁回來,可當大臣的不能不識相。當然,如果簡在帝心,一切自然以皇帝的意思為準則,真要強迫你留下也沒誰敢發雜音。

如此一來,朝堂上換了許多生面孔,但這些生面孔其實對於大臣來說都是老面孔。朝廷上下有威望的老臣就那麽些,大明能做到七卿和閣老的,都是在朝中打拚多年,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算是熟人。

老臣基本有個特點,那就是察言觀色,不會逆著皇帝的意思做事,凡事都先看看皇帝的臉色,揣摩一下上意,再說話。

這次馬文升所奏事情,弘治皇帝未置可否,但下面的大臣就會想……皇帝這是不滿意啊!

馬文升景泰二年為官,到如今已是四朝元老,算得上是出將入相的人物,平常時候馬文升但凡奏請什麽,只要不是很過分,弘治皇帝都會準允,這是對老臣的尊重。

可這次馬文升奏請的卻是為邊疆將士更換裝備、增加軍餉,皇帝沒有允許,那就是心裡不同意,但卻不好拒絕。

朝廷缺錢呐。

西北用兵結束,韃靼人又殺來了,那邊黃河水患剛鬧完,今年華北和中原地區就是大旱,而且其他地方也是大小災不斷,朝廷再有錢也經不起折騰,就算好年景,提出為軍隊更換裝備皇帝都要思來想去,更別說這種時候。

不想花錢,卻又想打勝仗,天下間就沒這等好事,馬文升的奏請本來沒什麽不對,大明朝軍隊裝備落後,都快連草原上茹毛飲血的韃靼人都不如了。

眼下大明跟韃靼交惡,以後戰事少不了,不趕緊更換一下裝備,等韃靼人卷土重來可就不好應付了。

皇帝不想花錢,下面的大臣就只能幫襯著說點兒什麽,右都禦史史琳出列道:“陛下,臣以為邊疆將士避而不戰,不在兵器盔甲,而在怯戰之心,韃靼騎兵不過數萬,我大明邊疆有守軍數十萬,為何固守不出?”

史琳話音落下,與劉大夏同舉進士的左都禦史戴珊不由瞪了史琳一眼,顯然史琳這番話不太符合戴珊的心意。

戴珊和劉大夏關系很好,跟馬文升也處得不錯,而且滿朝上下,誰不敬重馬文升這樣的四朝元老?你在皇帝面前直接駁斥馬文升的意見也就罷了,還說出一個“不能公開的秘密”,就是這次韃靼人犯邊,大明不是以武力驅走外夷,而是眼睜睜看著韃靼人搶劫完後揚長而去。

不過這只能說史琳這樣的老臣眼裡揉不得沙子,即便你馬文升功勳卓著位列七卿又如何?我左右右都禦史就事論事,覺得你不對,憑什麽不說話指出來?

謝遷卻在那兒嘀咕:“北關若真有數十萬兵馬,斷不至於此。”

朱祐樘點了點頭,卻不知是他同意史琳的說法,還是讚同馬文升的奏請,朱祐樘看著工部尚書曾鑒,問道:“工部軍器局內,尚存有多少兵器?”

這個問題可把曾鑒難住了。

曾鑒升遷不到兩個月,他以前在工部左侍郎位子上負責的是各省的水利督造,因為弘治朝水患嚴重,朝廷最重視的就是各大江大河的治理,反倒對於工部軍器局這種偏冷的衙門,他沒來得及做功課。

馬文升看了曾鑒一眼,便知道是怎麽回事了,在馬文升看來,把督造兵器的重擔交給工部,還不如留在兵部,如此才好上下協調。

馬文升奏稟:“陛下,工部軍器局內有陳舊兵器六千副,其中矛刺四千,長刀、短刀各有一千余,弓箭稀缺……”

曾鑒面帶慚色,自己衙門裡的事情,反倒是馬文升這個外人比他了解,這實在有點兒說不過去,但細細一想前工部尚書徐貫跟馬文升關系莫逆,加上馬文升又是實乾型的老臣,對這些事情了解並不稀奇。

朱祐樘聽馬文升奏報後,略微沉思,想了想道:“弓箭,於守城之時,的確能派得上用場……”

一句話,就暴露出朱祐樘的性格以及他的思維邏輯。

作為皇帝,朱祐樘不是那種善於攻城略地,也沒有開疆拓土徹底把草原部族打服的野心,他隻想守住祖宗傳下來的江山,所以優先考慮的便是守城!

馬文升道:“陛下,臣聽聞佛郎機人炮轟刺桐港時,用過的火炮威力甚大,如今有一門火炮運到京城,不知可否令工部進行仿造,裝備邊軍?”

朱祐樘想了想,這事以前好像說起過,但他每天處理的奏章太多,這種小事根本沒放在心中,當即把目光挪向一直沒有說話的首輔劉健。

劉健回道:“回陛下,之前工部上奏,佛郎機人火炮,無非是奇淫技巧,上不得台面,無法與我大明火炮相提並論!”

朱祐樘問曾鑒:“曾尚書,可是如此?”

曾鑒對軍器局的事或有不知,但對此事他記憶猶新,因為這份奏本是他親自署名過的。曾鑒回道:“陛下,確實如此。”

朱祐樘有劉健和曾鑒兩個人撐腰,多了幾分回絕馬文升的底氣,道:“既如此,馬卿家所奏仿造火炮之事,暫且不提……”

馬文升卻不依不撓,連忙再奏請:“陛下,老臣請您三思,佛郎機火炮的確有可取之處……”

馬文升這一說,令朱祐樘大感為難。

此時,李東陽開口了:“馬尚書未親眼見佛郎機人之火炮,何以知其有可取之處?區區蠻夷豈有我華夏之能工巧匠?”

李東陽雖然位列次輔,但論名氣,比之馬文升有過之而無不及,主要是李東陽在學術和教育方面名氣很大,他弟子眾多,巴結他的人也多,相反以馬文升耿直的性格卻非常容易得罪人,而且馬文升並不是以治學見長,生平除了上司、下屬和少數幾個朋友,沒多少將其引為朋黨。

馬文升就算脾氣剛烈,也知道不好公然與李東陽頂撞。

到了這個地步,在場大臣覺得,事情或許應該到此為止了,反正國庫空虛沒什麽錢造兵器,事情了結便好,免得朝廷拿這些理由拖欠俸祿,那可真是活見鬼了!

可是此時,一直不吭聲的謝遷走了出來,上奏道:“陛下,臣此處有佛郎機人火炮之圖樣,請陛下禦覽。”

一語令在場大臣盡皆愕然。

只見謝遷拿出一份疊起來的圖紙,交給太監,讓太監進呈皇帝面前。

等弘治皇帝打開,圖紙甚大,前後竟然有兩頁之多,第一頁是大致的圖形,分成幾部分,而第二頁則是相關參數,包括炮身、炮膛的長度、寬度等等,就算看不太明白上面的專業數據,光從圖形就能感覺這是用心之作。

朱祐樘粗略看了一眼,抬頭看向謝遷,問道:“謝愛卿,這圖樣從何所得,可是工部上呈?”

謝遷本想說這是沈溪所上,但一想,如此會給沈小友惹麻煩。

“回陛下,此乃老夫所畫。”謝遷理所當然地又把好事攬到自己身上。

朱祐樘越看,越覺得驚歎不已, 再將上面的文字看過,不由讚道:“謝愛卿果真是治世能臣,短短時間竟能將佛郎機人的火炮研究如此透徹,卻不知佛郎機炮與我朝火炮有何不同?”

謝遷一時啞口無言,不過他很快想到,沈溪把這些東西都記載在他懷裡的奏本上,不過眾目睽睽之下拿出奏本來讀,去不那麽合適,因為這會讓皇帝和大臣們知道,圖紙其實不是他繪製的。

“陛下,佛郎機人火炮的確威力不小,陛下何不親自一觀,以作驗證?”謝遷腦子轉得很快,馬上想出個好主意。

朱祐樘想了想,覺得有幾分趣味,或許是在宮裡待久了,想出去走走,畢竟除了藉田之外,他很少有出宮的機會。

“好,就準謝愛卿所言。”朱祐樘點頭道。

PS:第三更到!

明天開始逐步恢復爆發,看看天子能持續多久,請大家訂閱、打賞、推薦票和月票支持!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