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 第66章 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66章 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簡繁轉換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26 17:01:28 来源:源1

第66章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第1/2页)

博士生工作间。

张明浩坐在电脑前,打开了所做的数据分析的文件。

陈帅和陈兰君一左一右把他夹在中间。

“这是你做的?看起来有模有样的。”陈帅笑着点评了句。

陈兰君翘起了嘴角,邀功式的说道,“我教了他好几个方法。”

“对、对,你行,你厉害!”

陈帅哄孩子似的夸了一句,明显都没走心,他的表情神态让陈兰君颇受打击。

张明浩好笑的摇了摇头,就认真讲了起来,“看这一组,温度。”

“我是采用基础分析策略,先找出数据组中和温度相关的……”

“下一步是排除干扰因素,把温度相关数据提出,并大范围的做计算。”

“使用统计学上的……”

他详细讲了起来。

陈帅和陈兰军都认真听着。

张明浩的分析用的是基础方法,统计计算的方式很新颖,但也没有超出常规之外。

他们简单一听就知道没有问题。

等一系列的方法讲完了以后,电脑上已经列出了对比数据。

陈帅仔细看了看,发现也确实没什么问题,从最终得出的偏差组来看,已经达到了‘弱关联’的程度。

他拧着眉头想了想,“好像是没什么问题。”

再仔细琢磨一下,干脆道,“这个先留着,讲下一个吧。”

下一个影响因素是表层单晶通路的宽度。

碲化铋所制造的衬底,和半导体衬底很相似,是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平整的片状结构。

但圆盘上设计了一个个‘通路’的。

在通路上就会进行各种半导体器件和电路的制造,因为半导体是非常精密的,一个个通路小到肉眼都分辨不出来。

如果放大了来看,半导体的衬底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模具,把融化后材料倒在模具上,凝固后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形状。

当然,半导体衬底工艺上要复杂太多了。

张明浩找到的第二个影响因素就是碲化铋衬底表层单晶通路的宽度。

“单晶通路的宽度同样有影响。”

“不同的宽度,最终制造的实验产物特性是不同的,我发现我们的实验使用过三种不同通路宽度的衬底,把其实验产物特定做对比,实际上也存在不同……”

“陈老师,你看这几组数据,采用平均化对比方法,会存在的偏差……”

“看起来似乎一样,实际上,如果再进行……”

“因为是统计上的数据……”

张明浩继续说了起来。

陈帅听的很认真,他还不断理解着点头。

但一直等到最后,他也没发现张明浩的统计计算方法有什么问题,但最终的偏差组依旧显出了数据上‘弱关联’。

弱关联,也就是说,关联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他所找到的‘磁性关联’也同样是弱关联,所以不能从关联强度上否定张明浩的发现。

那怎么否定?

陈帅只能喃喃道,“你讲下一个,这个先留着,再看看。”

……

一个小时以后,陈帅手里拿着一点资料出了工作间。

他用力拧着眉头,眼球在眼中定住了,走路的速度很慢,比踱步还慢,每迈出一步都要停一下。

他处在一种深度的思索状态,甚至都感受不到外在的情况。

“不可能啊……”

“怎么会没有问题呢?一定是有问题的,昨天开始进行分析,到现在连一天都没有……”

“找到六组弱相关?”

“可是,没什么问题啊?他用的都是常规方法,能有什么问题……”

他忽然回过神来,猛的朝脑袋狠狠的一拍,用的力气上浑身都跟着一颤。

“这么简单就能找到弱关联,为什么我就没有找到呢!”

“真是怪了……”

陈帅的心情很是糟糕,因为他感觉自己就像是笨学生。

面对一道数学题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出来,有学习好的帮忙讲一下,顿时明白过来。

这么简单?

为什么就是想不到?

他眼中满是颓丧和悲哀,就带着这种情绪走进了大办公室。

办公室里就只剩下朱炳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6章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第2/2页)

朱炳坤看到陈帅这副表情,顿时疑惑问道,“老陈,你不是帮张明浩看数据去了吗?”

“怎么这副表情……”

“唉~~~”

陈帅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别提了。”

朱炳坤好奇道,“是他找的六组关联都有问题?”

“唉~~~”

“你叹气是什么意思?还是说有正确的?那很可以啊!”

“唉~~~”

陈帅连叹三口气,开口道,“你也别猜了,跟你说吧,六组关联都没问题。”

“反正我没找到问题,都是弱关联,和我的磁性关联类似。”

朱炳坤半张着嘴愣了好半天,顿时明白为什么陈帅会是这副样子了。

这是被打击了啊!

他旋即反应过来,认真道,“六组都是弱关联?那赶紧准备实验啊,还等什么!”

他没心情去安慰陈帅,赶紧去了实验室找薛坤。

……

实验室二楼会议室。

朱炳坤召集项目组所有的研究员开会,会议核心就是以张明浩所发现的六种关联,讨论新一次的实验方案设计。

张明浩站在前面的讲台上,把六种关联一一列在黑板上。

他对每一种关联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还说明了数据表现出来的倾向性。

比如,碲化铋衬底单晶通路比第二次实验设计的窄一些,有助于Stanene的生长。

比如,衬底温度应控制在到二十摄氏度以下,也包括生长环境温度,必须控制在严格范围内。

这并不是《正确感知》或《关联感知》的结论,而是数据分析所发现的结构。

张明浩发现用两种系统带来的特异能力,并不能得到每一种关联的‘最佳数值’。

但想想也正常,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底层的理论分析。

最佳数值,需要足够多的理论基础去计算,实验得出的都是存在偏差的数据。

从系统反馈的逻辑来讲,也就是问题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理论研究,才能够得到准确结论。

现在需要的是实验,有了新的数据才能进行分析。

在实验设计工作上,张明浩就无法给出意见了,在座的每一个研究员都比他更有经验。

实验设计,还是朱炳坤来主导,他以张明浩的意见为基础,再和大家一起讨论。

针对每一项关联以及数据表现的倾向性,进行分析讨论后,得出一个以经验来判断的衬底特性修正方案。

会议进行了两个小时,研究员们一起敲定了最终的实验设计方案。

下一步就是薛坤的工作。

实验上,最重要的就是制造符合预期的碲化铋衬底,而薛坤最擅长的是待在实验室,进行各种一线的实验操作。

实验说起来很庞大,实际上,所制造出来的碲化铋衬底,就只是一个烟灰缸大小的圆盘。

圆盘上有各种设备留下的精微空隙。

这些精细控制的操作,就都是薛坤的工作了,他身后的玻璃窗隔层外,朱炳坤、陈帅浩以及副研究员周建勇一起看着。

按照全新的设计方案,利用标准模具制造全新碲化铋衬底,需要12个小时以上。

薛坤会分三次,完成这些精细的操作。

其他人过来也只是看一下。

陈帅隔着玻璃窗看着薛坤,再想到会议室里侃侃而谈的张明浩,心里不由得出现了一种感慨。

他开口道,“我忽然觉得张明浩不和薛坤一起做实验工作也挺好的。”

“为什么这么说?”

朱炳坤和周建勇一起看向薛坤。

陈帅叹了口气,继续道,“古人都说‘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我原来不明白,今天是好好给我上了一课。”

“张明浩做了一天,找了六组弱关联,我找了两个月,三组,被否定两组。”

他摇了摇头,“如果张明浩是我的学生,专心做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计算,我就可以宣布失业了吧?最多也只能给他打打下手。”

“看看薛坤,不让张明浩跟着学实验,真到了实验的时候,还是要他自己来……”

“天才学生不跟着做实验,他也永远不会被顶替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