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帝国崛起:开局直播灭匈奴 > 第31章:铳兵初成与朝堂暗流

帝国崛起:开局直播灭匈奴 第31章:铳兵初成与朝堂暗流

簡繁轉換
作者:岚山浊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36:39 来源:源1

第31章:铳兵初成与朝堂暗流(第1/2页)

蒙恬的授权如同尚方宝剑,为李默组建铳兵的计划扫清了最高层级的障碍。然而,李默深知,要将纸上蓝图变为一支真正的可战之力,面临的困难远比说服蒙恬要多得多。

首要难题,便是兵源。

北疆军团精锐虽多,但多是弓马娴熟、惯于结阵而战的老兵。让他们放弃熟悉的刀弓,去摆弄那装填繁琐、声响巨大、且暂时看不出近战能力的“铁管子”,抵触情绪可想而知。许多被点名的士卒私下抱怨,认为这是被发配去了“工匠营”,甚至有人托关系想调离。

李默对此早有预料。他并未强行压服,而是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他并未从一线野战部队中抽调精锐,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因伤退役、但尚有行动能力的老兵,以及部分年纪较轻、可塑性强的郡国兵。这些人或许个人武勇不及精锐,但往往更珍惜机会,服从性更好,且对李默这位“屡创奇迹”的工曹丞抱有天然的敬畏与好奇。

“铳兵,非匹夫之勇也。”李默在首批五百名铳兵集结时,亲自训话,“尔等手中之铳,乃汇聚工曹府万千心血之结晶,声若雷霆,击如霹雳!一铳之威,可抵十弓!未来战阵之上,尔等便是破敌先锋,定鼎关键!练好此铳,便是尔等新的功勋之路!”

他许以厚饷,明确晋升通道,并亲自示范火绳枪的威力。当这些新兵们亲眼看到百步之外木靶被轻易击碎,感受到那雷霆般的轰鸣时,最初的疑虑和抵触渐渐被一种参与开创历史的兴奋与责任感所取代。

接下来,是严苛到极致的训练。

李默参照近现代步兵操典,结合火绳枪的特点,制定了极其详细的训练大纲。训练核心围绕“装填速度”、“齐射纪律”、“阵型转换”三大要点。

装填火绳枪的十几个步骤被分解到极致,士兵们需要日夜不停地练习,形成肌肉记忆,目标是让熟练射手的装填时间从最初的一分多钟缩短到四十秒以内。他们在训练场上反复重复着“清膛-装药-捣实-装弹-再捣实-装引药-夹火绳”的枯燥流程,直到双手磨出水泡,肩膀被后坐力撞得淤青。

“齐射纪律”更是重中之重。李默深知,单支火绳枪精度有限,唯有依靠密集的齐射才能形成有效的覆盖面杀伤。他训练士兵在军官的口令下,统一动作,同时射击,追求排山倒海般的瞬间火力输出。任何人在口令前擅自开枪,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阵型方面,他采用了经典的线性战术雏形。士兵们排成数排横队,第一排射击后,后退至最后一排装填,第二排上前射击,如此循环,以维持持续的火力。同时,他也演练了如何应对骑兵冲击时,变阵为方阵或依托工事防御。

训练是艰苦而枯燥的。硝烟熏黑了脸庞,火绳的灰烬落满肩头,巨大的声响让不少士兵出现了暂时的耳鸣。李默与士兵同吃同住,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解决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他甚至还利用系统积分兑换了【基础队列训练法】和【初级步兵战术】,潜移默化地提升着这支新军的纪律性和战术素养。

就在李默于北疆埋头苦练铳兵之际,咸阳的朝堂之上,关于他和他的“雷火铳”的波澜,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平息,反而在暗流中愈发汹涌。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

秦始皇嬴政放下蒙恬最新呈送的关于铳兵编练进度的简报,目光深沉。他对李默的进展表示满意,但更关心的是此举在朝野引发的连锁反应。

丞相李斯侍立一旁,缓声道:“陛下,李默才具非凡,其所创‘雷火铳’,确有利器之姿。然,北疆军中,对此新器异议之声,亦不容小觑。王贲将军(王离之父,虽未在北疆,但其旧部影响力仍在)便有信来,言军中宿将,多忧此物靡费国帑,动摇军心根本,且其声骇马,于骑兵协同不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章:铳兵初成与朝堂暗流(第2/2页)

这是来自军方内部保守势力的压力。

“此外,”李斯话锋一转,声音压低,“臣闻,宫中及宗室,亦有议论。言李默以一匠户之身,骤登高位,掌此雷霆杀器,更私练精兵,恐非国家之福……甚至有方士进言,此等雷火之物,有干天和,非仁者之兵……”

这背后的意味更加凶险,直接指向了李默的出身、权势,乃至用上了“天和”这等玄虚之词,显然是有心人在推波助澜,意图从根本上否定李默和他的技术。

嬴政面无表情,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案。他雄才大略,岂会不知这些言论背后的私心与算计?他看重的是李默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军力提升和帝国武备的飞跃。

“赵高。”嬴政忽然开口。

一直如同影子般侍立在角落的中车府令赵高,立刻趋步上前,躬身道:“奴臣在。”

“北疆工曹府,近来可还安稳?”嬴政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赵高心领神会,恭敬答道:“回陛下,李曹丞一心扑在铳兵编练与军械改良上,与蒙恬大将军配合无间。只是……朔方郡守那边,似乎对工曹府占用地方资源、尤其是新发现的矿脉,仍有些微词。另外,据闻有几位儒生游历至北疆,对工曹府‘重利轻义’、‘奇技淫巧’之风,颇多非议。”

赵高的话,看似客观陈述,实则巧妙地将地方官僚、乃至一些思想保守的文人,对李默的不满点了出来。

嬴政冷哼一声:“微词?非议?能造出强兵利器,保境安民,便是大义!传朕旨意,朔方郡守调任他处,新郡守需全力配合工曹府事宜。再有妄议工曹、阻碍军械革新者,以贻误军机论处!”

“诺!”赵高低头领命,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光芒。皇帝的态度已然明确,他需要调整某些策略了。

“至于李默……”嬴政目光重新落回简报上,“告诉他,铳兵成军之日,朕,要亲自校阅。”

此言一出,李斯和赵高心中皆是一震。皇帝要亲自校阅!这既是无上的荣宠,也是巨大的压力!这意味着,李默和他的铳兵,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练出足以让皇帝满意的成果,否则,之前所有的荣耀都可能化为泡影,而那些暗中的攻击,也将找到最致命的突破口。

圣意以最快的速度传至北疆。

当李默接到蒙恬转来的皇帝口谕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皇帝亲阅!这比他面对千军万马的压力还要大!

他站在铳兵训练场上,看着那些在硝烟中刻苦训练的士兵,眼神变得无比锐利。时间更加紧迫了。他不仅要解决火绳枪本身的可靠性问题(偶尔还是会出现哑火、炸膛的风险),更要让这支新军,在皇帝面前,展现出足以改变战争模式的强大战斗力!

“加快训练进度!从明日开始,实弹射击训练量加倍!”李默对负责具体训练的赵贲下令,“另外,让格物阁的人过来,我们必须尽快解决引火药受潮和枪管清理的问题!”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冲刺,在北疆工曹府全面展开。李默知道,他必须成功。这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命运,更关系到他能否将这个帝国,更快地推向他所期望的技术变革之路。皇帝的检阅,将是他面临的最大考验,也是一飞冲天的最佳机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