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帝国崛起:开局直播灭匈奴 > 第58章:咸阳棋局与格物新篇

帝国崛起:开局直播灭匈奴 第58章:咸阳棋局与格物新篇

簡繁轉換
作者:岚山浊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5 04:53:12 来源:源1

第58章:咸阳棋局与格物新篇(第1/2页)

太尉府长史的官邸,坐落在咸阳宫阙的阴影之下,虽也轩敞,却少了安西都护府的辽阔与杀伐之气。院中不再有操练的士卒,只有几名垂手侍立的仆役,安静得能听见风吹过庭前古柏的沙沙声。李默站在书斋窗前,望着窗外被宫墙切割开的一方天空,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枚温润的西域和田玉印钮——那是安西旧部程椽命人快马送来的,附信只言安西一切安好,望都护……望长史保重。

都护。长史。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明面上,他李默已是帝国武官之首太尉的副贰,秩中二千石,更兼领新设的大秦格物总院令,爵至彻侯,假黄钺,荣宠至极。始皇在麒麟殿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盛赞他“拓土万里,格物开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然而,将他从经营得铁桶一般、手握实权的安西都护府调离,安置在这看似显赫却无直接兵权的太尉府,其间的帝王心术,如同这咸阳冬日的薄雾,看似清淡,却无处不在,沁入肌骨。

飞鸟既尽,良弓自当藏于府库。

“老师,”一个清朗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打断了李默的思绪。是他的学生,也是如今格物总院最年轻的博士,苏珩。苏珩原是安西工坊的匠学奇才,被李默一手提拔,此次回京,也随他进入了格物总院。“总院那边,各科博士都已到齐,等候老师训示。”

李默转过身,脸上的些许怅然已消失无踪,恢复了平日的沉静。“走吧。”

大秦格物总院,设在原少府属下一处闲置的官署,经过紧急修缮扩建,已初具规模。大门匾额上“格物致知”四个鎏金大字,乃是李斯亲笔所题,笔力雄健,却也让李默心中暗自冷笑。这老狐狸,一面在朝中不断暗示他“权柄过重”,一面又在这些地方示好,真是滑不留手。

议事堂内,济济一堂。有从将作少府、各郡工官抽调来的能工巧匠,有被李默“格物之学”吸引而来的百家学者,甚至还有几个原本在钦天监不得志的星象官。这些人,便是李默未来在咸阳立足,乃至撬动整个帝国的根基。

李默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步入正题。他站在一幅巨大的、绘有已知世界疆域的羊皮地图前(此图融合了秦朝地理认知、西域使团带回的信息以及李默来自现代的模糊记忆),目光扫过众人。

“陛下设此总院,旨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强兵富国,利泽万民。”李默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以往,匠作之术,多为口传心授,秘而不宣,故难精进,易失传。自今日起,格物总院首重一事:立标准,著典籍,广传授!”

他提出了格物总院的三大核心任务:

一曰“度量衡定天下”。不仅要统一器物制造的尺寸、重量标准,更要建立一套精确的计时、测温、测压体系。他拿出了利用摆锤原理设计的“标准计时器”草图,以及基于水银膨胀的“寒暑表”概念,要求相关博士立即着手研究。

二曰“格物典籍编修”。将现有的、以及未来研发的所有技术,从高炉炼钢、水力应用,到燧发枪制造、基础化学,乃至农具改良、医药提炼,全部以统一的格式记录、整理、编纂成册,形成可以传之后世的《大秦格物丛书》。

三曰“格物之学育人”。打破门户之见,在总院内设“算学”、“力学”、“化学”、“博物”等科目,面向天下招收有潜力的年轻学子,系统传授格物知识,培养新一代的技术人才。

这三条,条条都指向一个目标:将技术从个人掌握的经验,转变为可以复制、可以传播、可以发展的系统科学。这无疑触动了将作少府等传统官署的利益,也挑战了“重道轻器”的旧有观念。

李默话音刚落,一名原属将作少府的老匠宗便忍不住开口:“李总院令,技艺之道,在于匠心独运,火候手感,存乎一心。若尽数书于竹帛,恐匠人懈怠,技艺流于浅薄,更恐……秘法外泄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8章:咸阳棋局与格物新篇(第2/2页)

李默看了他一眼,平静地道:“张匠宗所言,不无道理。然,一人之匠心,可造十件百件精品;万人通其法,则可造万千良器,惠及天下。至于秘法外泄……”他顿了顿,语气转冷,“我大秦锐士凭神机铳横扫漠北,靠的难道是秘而不宣?靠的是我大秦的工匠能源源不断地造出最好的神机铳!格物总院,要做的便是让这‘最好’成为‘标准’,让这‘源源不断’成为‘理所当然’!若有外敌,我自有更新、更强之术克之,何惧旧法外流?”

他目光锐利,扫过全场:“诸君当知,我等所为之事业,非为一己之私,乃为帝国万世之基业!凡阻碍此大业者,便是与陛下旨意相悖,与天下民心相逆!”

抬出皇帝和天下大义,无人再敢公开反驳。但李默知道,这仅仅是开始。观念的转变,利益的重新分配,远比攻破一座龙城更加艰难。

接下来的日子,李默几乎全身心扑在了格物总院的建设上。他白天与各科博士研讨项目,审定标准,晚上则在官邸书斋内,利用系统界面和来自明朝直播间的“灵感”,梳理更高级的知识体系。积分虽然海量,但他使用得更加谨慎,主要兑换那些能启发思路、指明方向的理论原理,而非具体的实物图纸,力求让这个时代的工匠和学者能够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创新。

【大明永乐】:妙啊!此子身处困局,竟能另辟蹊径,以格物总院为支点,欲撬动天下学问!这“标准化”、“典籍化”、“育人化”三策,实乃开万世太平之基业!比打下十座龙城更为不易!(观众:朱四郎)打赏积分 1000!

【工部小吏】:总院!此乃我辈匠人梦寐以求之圣地!度量衡定,则天下工器可通;典籍编修,则技艺传承不绝;广授学子,则人才辈出不息!李大人真乃千古第一实干家!(观众:工部小吏)打赏积分 800!

【兵部主事】:然也!观其布局,已超脱一城一地之得失。若能成事,大秦国力将迎来何等飞跃?想想便令人神往!(观众:兵部主事)打赏积分 600!

直播间的明朝精英们,显然更欣赏李默此刻在咸阳的“文治”之功,打赏毫不吝啬。这也让李默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道路。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一日,他正在总院与苏珩等人讨论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风力提水机”的改进方案,一名仆役匆匆来报,中车府令赵高派人送来请柬,邀他过府一叙,品尝新得的“江东春醪”。

李默拿着那张制作精良、带着淡淡香气的请柬,眼神微眯。赵高这只老狐狸,终于主动伸出触角了。是拉拢?是试探?还是……陷阱?

他沉吟片刻,对苏珩道:“风力提水机,关键在于齿轮变速与扇叶角度,你们先按此思路计算、试制模型。”

然后,他起身,整了整衣袍,对仆役淡淡道:“回复赵府令,李默准时赴约。”

他知道,咸阳的棋局,除了格物总院这片明面上的战场,还有无数暗流涌动的角落。与赵高的会面,将是他在帝都权力漩涡中的第一次正面接触。他需要知道,这位深得始皇信任、权倾内外的宦官,究竟意欲何为。

是夜,李默只带了两名亲随,乘车前往赵高府邸。马车驶过咸阳寂静的街道,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单调的辘辘声。李默闭目养神,脑海中却飞速盘算着各种可能。赵高与李斯并非铁板一块,二者亦有争权夺利之处。或许,这看似危险的邀约,也未尝不是一次可以利用的机会……

马车在赵高那并不显赫却守卫森严的府门前停下。李默深吸一口气,掀开车帘,脸上已是一片波澜不惊的从容。

咸阳的夜,还很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