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92章大会战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 92章大会战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92章大会战(第1/2页)

陈朝阳看着眼前这个泣不成声约莫40多岁,头发已然半白的中年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

他转身,对指导员沉声道:“明天一早,带方同舟,还有他指定的两个懂测量计算的人,到南口镇公所报到。

给他们换身能出门的衣服。”说完,他不再看仓库里的一切,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沉重的铁门在身后关上,隔绝了里面的呜咽和织布机的轰鸣。

陈朝阳深深吸了一口外面冰冷但自由的空气。

他知道,南口的水利之战,刚刚撬动了一块最顽固的基石。

冰层之下,冻土之中,那被压抑了太久的技术火种,被他用一份文件和不容置疑的决心,强行点燃了。前路艰险,但这一步,必须走。

第二天清晨,薄雾还未散尽。方同舟和他指定的两名技术员——测量好手孙茂才、精于计算的吴文清,在劳改所指导员和持枪战士的“陪同”下,走出了纺织厂劳改所那扇沉重的大门。

久违的阳光刺得他们眯起了眼,贪婪地呼吸着带着泥土和草木清冽气息的空气,脚步都有些虚浮。

他们换下了身上的囚服,换成了是被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旧工装,胸口没有了编号。

一路沉默,只有脚步踩在土路上的沙沙声。

抵达北坡工地时,那震耳欲聋的号子声、铁牛的轰鸣、人潮的喧嚣,让这三个刚从死寂牢笼里出来的人,瞬间僵立当场,脸上写满了震撼。

北坡的景象彻底变了天,十二台“铁牛”的吼声不再是开荒的悲鸣,而变成了另一种更低沉、更有力的咆哮。

巨大的犁铧被卸下,取而代之的是郑春秋带着机修班用厚钢板、废旧车轴和铁链连夜赶工出来的怪物——简陋却凶悍的“V”型深沟铲斗和开沟犁。效率,远超千百把铁锹!

赵大刚抹了把汗,油污的脸上第一次绽开笑容,围着轰鸣的“铁牛”打转,用扳手叮叮当当地敲打着加固那些土造的“开膛破肚”利器。

工地边缘,支起了几口热气腾腾的大锅,金黄的窝头、菜汤的香气在带着咸腥的风中弥散。

一面面褪色的红旗在料峭春风中猎猎作响,插在刚挖出的土堆上,格外鲜艳。

“嘿哟——嘿!加把劲呀——嘿!”

“盐碱壳呀——嘿!硬似铁呀——嘿!”

“挖通渠呀——嘿!引水来呀——嘿!”

“种上麦呀——嘿!吃饱饭呀——嘿!”

粗犷嘹亮的号子声,此起彼伏,压过了机器的轰鸣,在南口大地上回荡,带着一种原始而磅礴的生命力。

陈朝阳早已等在一处临时堆起的土台旁,摊开了那张粗陋的地形图。

郑春秋、赵大刚,还有被特意叫来的周老蔫、王满仓等几个老河工也在一旁。

看到方同舟三人被带过来,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王满仓等人警惕地打量着这几个“先生”。年轻的农会干部们投来的目光更是复杂,混杂着审视、怀疑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2章大会战(第2/2页)

“方先生”陈朝阳打破了沉默,语气平静,指向地图和眼前广阔的工地,

“时间紧迫,废话不多说。你们的任务,就是结合这张图、你们的专业知识、还有这几位老河工对水土地势的经验,

尽快拿出主干渠和关键支渠的精准路线方案。赵队长配合你们实地定点。郑教授负责协调机械。”

方同舟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忽略那些刺人的目光,走到地图前。

他戴上那副厚眼镜,手指在地图上快速移动,声音带着久违的专注,却又努力保持着谦卑:

“周书记,根据您昨日提供的数据和我记忆中的旧水文图,上游筑坝点初步看……这里、这里地质相对稳固。

引水主干渠,理想坡度应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之间,才能保证流速冲刷又不至于淤积……”他语速很快,夹杂着专业术语。

孙茂才立刻掏出随身带来的、磨得发亮的旧罗盘和简陋的皮尺。

吴文清则摸出半截铅笔和一个小本子,开始飞快地演算。

王满仓指着地图一处:“方先生,按这个坡度,主干渠会穿过前面小王庄的几十亩熟地,乡亲们……”

陈朝阳眉头微蹙,这正是他担心的:“有没有可能微调路线,避开良田?或者,损失最小化的方案?”

方同舟和孙茂才凑在一起低声讨论,手指在地图上反复比划。

周老蔫听着那些“坡度”、“流速”、“淤积”的词儿,似懂非懂,忍不住插了一句,指着远处一道隐约的旧河沟痕迹:

“周书记,俺……俺记得老辈子说,那老河沟底下土硬实,早年也淌过水,就是后来淤死了。要是……要是能顺着那旧沟挖深些……”

方同舟猛地抬头,顺着周老蔫指的方向望去,又低头对照地图,眼中精光一闪:“老同志说得对!那条古河道是天然的洼地,基底相对密实!

如果利用它作为一段主干渠基础,既能减少新挖土方量,又能有效避开大部分良田!

虽然需要清理淤积,但这清理出的淤积可是上好肥田的东西,从长远看,可能也是最优解!”

陈朝阳看着这一幕——专业的技术讨论开始融入朴素的乡土经验,方同舟眼中那被点燃的专业火焰,

老河工被重视的局促与欣喜,还有周围干部们眼中仍未完全消散的疑虑——心中百味杂陈。

风险巨大,但这一步棋,似乎正在盘活。

他沉声道:“好!赵队长,你们配合方先生他们,立刻去古河道实地勘测!用最快的速度拿出可行方案!时间不等人!”

方同舟用力点头,他仿佛重新握住了命运的缰绳,带着孙茂才、吴文清,在赵大刚和几个民兵的跟随下,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那片布满历史痕迹的古河道走去。

阳光洒在他们略显佝偻却异常坚定的背影上,融入了北坡那钢铁与人潮汇成的、改天换地的洪流之中。

陈朝阳的目光追随着他们,又缓缓扫过沸腾的工地,最后投向远方蜿蜒的河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