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81 章 豁然开朗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81 章 豁然开朗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81章豁然开朗(第1/2页)

这样的处分说实话有点不疼不痒的,尤其是在现在解放区,这样的事故无疑是极其严重的,甚至可以说是天大的事故!按常理,陈书记恐怕……最低也要被撤职审查……”

然而,这个念头还未完全成形,就被眼前这惊人的凝聚力瞬间击碎!

一个更清晰、更深刻的领悟电光火石般闪过!

他之前那份疑惑,此刻在陈朝阳展现出的领导力与整个班子被瞬间凝聚的气势面前,豁然开朗...

这哪里是简单的“照顾”?这分明是罗书记和华北局深谙昌平现状后,做出的一个极其精准、极具魄力的决断。

罗书记本来就是卫戍司令部司令,更能懂得军队干部的影响力!

而陈朝阳在昌平的根基、威望、以及在危难时刻依然能掌控局面、凝聚人心的能力,才是稳定大局、迅速拨乱反正的最关键因素。

他十分明白权力更多时候不是上面给予的,而是下面人赋予的!

换一个完全陌生的书记空降,面对如此局面,光是熟悉情况、建立权威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昌平此刻最缺的就是时间!

牺牲的百姓等不起,动荡的人心等不起,耽误的春耕更等不起!

保留陈朝阳的核心位置,给予他戴罪立功的机会,同时派自己来分担压力、辅助监督。

——这既是对陈朝阳过往能力和担当的肯定与保护,更是对昌平当前复杂局势最务实、最高效的处置方案。

上级看的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全局的稳定和长远的重建!

自然说不得陈朝阳还有着一些能让罗书记如此包容的特别之处,许明远回想起在华北局短暂接触陈朝阳档案时,

那几页标注着“绝密”和“特殊人才”字样的模糊记录,以及罗书记意味深长的叮嘱:“朝阳同志,有他的特别之处,你要多配合。”

此刻,这份“特别”在他眼中似乎有了一丝轮廓——不仅仅是威望,更是一种难以替代的、在废墟上迅速重建秩序的核心力量。

许明远的目光再次落在陈朝阳身上,那份沉静如水的面容下,此刻在他眼中却蕴藏着风暴过后的坚韧与不容置疑的权威。

罗书记的“照顾”,其深意远超个人情谊,这是一种基于现实的考量和智慧。

此刻,他心中那点初来乍到的审视和潜藏的疑虑,已被这铁一般的现实和炽热的氛围彻底冲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责任感,以及一种被卷入时代洪流、参与重建家园的澎湃激情。

因为现在他已经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取代陈朝阳,更不可能取代他。

相反,他真正的任务是与陈朝阳相互配合,共同分担工作,甚至还要分担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这股激情冲刷之下,最初那份“欲哭无泪”的共担风险感并未消失,反而转化成了更坚定的决心——既然无法置身事外,那就必须成为这架高速运转机器上最可靠的齿轮!

而此时陈朝阳面对,这山呼海啸般的回应,让他心头猛地一热,一股暖流夹杂着复杂的酸楚涌了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1章豁然开朗(第2/2页)

他太了解这些老部下了,这吼声里有多少是对工作的决心,又有多少是对他个人被降职的憋屈和不平?

他眼角余光敏锐地捕捉到了许明远那一瞬间的震撼与微微的僵硬——这位新来的搭档,显然被这纯粹的、带着硝烟味的军人作风冲击得不轻。

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与警醒在他心中掠过。

他感激这份忠心,但也瞬间警醒。这种近乎“逼宫”式的集体表态,固然彰显了他的掌控力,但太过强硬直白,

尤其是在许明远初来乍到、身份敏感主持县长工作的时刻,极易引发误解和隔阂。这与他想要团结班子、共同奋斗的初衷是相悖的。

他不能让自己的老部下无意中制造对立。陈朝阳的目光没有在许明远身上过多停留,而是迅速扫过全体起立的干部,眼神在那一张张激动、甚至带着点愤懑的脸上停顿了一瞬。

他没有阻止这吼声,但在吼声余音未散之际,他的声音再次响起,比刚才更加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同时也蕴含着一丝引导的意味:

“好!要的就是这股精气神!但记住,任务不是靠喊出来的!”

说着他的目光特意转向徐卫华、张文杰等军队背景的核心干部,语气加重:“是靠在座的每一位,不分彼此,同心协力,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这句“不分彼此”他说得格外清晰,既是强调团结,也是在提醒自己的老部下们注意界限和态度。

目光最后平缓地扫过全场,“昌平的担子,我们一起挑!散会!”

……

时间总是在走,人也无法停留,时间匆匆一晃数日而过,今日已近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许明远将一份墨迹犹新的草案放在陈朝阳桌上,条理清晰地汇报道:“陈书记,春耕物资调度草案初稿出来了,核心是保障基本农具供应和种子调配。

目前最大缺口还是铁制农具,尤其是锄头、镰刀和犁铧。城内供销社或是铁匠铺的库存见底,上级新调拨的产能优先保障老区,分到我们这的份额…杯水车薪。”

陈朝阳眉头微蹙,手指敲着桌面:“缺口具体多大?影响多少亩?”

“根据各乡汇总的需求,铁制农具缺口至少三千件,直接影响近五分之一春耕田的翻耕效率。”许明远点出关键数据,“如果全靠木制工具替代,效率低三成不止,会严重拖慢进度,错过农时。”

“这是个硬骨头…”陈朝阳沉吟,目光锐利,“种子和肥料呢?”

“种子储备勉强够,但部分品种需要调剂。肥料是大问题,农家肥收集不足,恐怕只能优先保障高产示范田和军属烈属的地块。”许明远翻开草案另一页,

“不过地委支援我们的那一批200吨回收的钢铁废料和零件已经运输到了南口机械厂。”

陈朝阳眼神一亮:“终于到了,说说看都是些个啥玩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