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452章假设战役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452章假设战役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452章假设战役(第1/2页)

“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陈朝阳已然看穿了他们的心思,

“你们认为的速度,可能是坦克每小时能跑多少公里,是推进线比步兵快多少。

但这只是物理速度,是表象。”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我今天要讲的,是战争节奏的速度,是决策-执行循环的速度,是让敌人永远跟不上我们思维和行动的速度!”

一句话,瞬间抓住了所有学员的注意力。

一些原本有些漫不经心的资深军官,也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

“我们在朝鲜,尤其是战争初期,吃过敌人速度的亏。”

陈朝阳的声音低沉,“他们的摩托化行军,他们的空中补给,

他们的无线电呼叫火力支援,

整个体系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依靠步兵双腿和骡马驮运的兵团。

我们靠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弥补了一部分,但代价巨大。”

“而后来,我们是怎么找回速度的?”他自问自答,

“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也有了汽车和坦克,更是因为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它们,

高炮放平打坦克,不仅仅是战术奇袭,本质上是将防空火力转化为反装甲火力的速度,

步炮坦协同,考验的不是单项装备多先进,而是指挥员决断、信息传递、兵种配合的整体速度!”

他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一个典型的装甲突击,我们可以把它分解为:侦察发现目标->指挥员决策->命令下达->部队机动->火力准备->步兵跟进->巩固阵地。

这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压缩时间。

敌人完成这个循环需要一小时,我们如果能压缩到半小时,甚至十分钟,战场上就会出现一边倒的屠杀!”

接着,陈朝阳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直接抛出了一个基于朝鲜东线雪松坡反击战后期阶段改编的想定作业:

“假设:我装甲侦察分队,装备三辆缴获的M24霞飞坦克,配备车载电台,正在执行前方侦察任务。

在通过XX山谷时,突然与敌一个加强连的预设环形防御阵地遭遇。

敌军配备至少两门57mm无后坐力炮、三挺重机枪,并占据有利地形,已完成简易工事构筑。”

陈朝阳的声音清晰冷静,仿佛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前敌指挥所里下达敌情通报。

他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勾勒出简易山谷地形图。

“我方后续主力为一个坦克排,三辆T-34/85和一个摩托化步兵连乘坐卡车,尚在五公里外。

地形狭窄,不利于展开。

我方无预设炮火支援,空中支援暂无。电台通畅。”

他转过身,扫过全场:“你是侦察分队指挥员,座车为001号霞飞。

发现敌情瞬间,敌军也已发现你部。

敌步兵正在快速进入阵地,无后坐力炮正在架设。你如何处置?”

课堂气氛瞬间凝结。

沙盘推演和战例分析大家见过,但如此细致逼真、时间紧迫、压力巨大的临机处置,还是第一次在课堂上体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52章假设战役(第2/2页)

学员们像能听到山谷间引擎的轰鸣和远处敌军紧张的呼喊声。

许多人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立刻埋头思考,有的在纸上飞速写画战术草图,有的眉头紧锁盯着黑板上的地形图,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比划着进攻路线。

“给你三分钟思考。”陈朝阳看了一眼腕表,

“然后我要听到答案。记住,你是尖刀,是眼睛,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分队存亡,也直接影响主力接下来的作战行动。”

教室里只剩下纸张摩擦和呼吸声。

三分钟,在巨大的压力下转瞬即逝。

“时间到。”陈朝阳的声音打破了寂静,“王团长,从你开始。”

一位来自西北军区、面色黝黑的团长率先站起身,声音洪亮:

“报告教员,我认为应立即指挥分队后撤,脱离与敌接触!

利用霞飞坦克的机动性,迅速后退至安全距离,同时用电台向主力汇报敌情详址。

我侦察分队兵力火力均处绝对劣势,地形于我不利,贸然进攻是以卵击石。

应等待主力到达后,再行组织进攻!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他的回答沉稳持重,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指挥员的思路。

陈朝阳脸上看不出表情,只是点了点头:

“保存自己,传递情报。很好。

李营长,你的看法?”

他点名一位参加过朝鲜战争、脸上带着一道浅浅疤痕的营长。

那位李营长唰地站起来:“报告,首长,敌人已经发现我们,单纯后撤可能被敌火力追击,造成损失。

我会命令坦克排利用地形进行不规则机动后撤,同时用车载机枪和37mm炮进行骚扰性射击,吸引和调动敌人火力,

暴露其火力点位置,并为主力部队调动和展开争取时间,这叫‘拖刀计’!”他的方案显然多了几分实战中的狡猾。

陈朝阳依旧不置可否,目光扫向其他人:“还有其他想法吗?”

一位戴着眼镜、略显书生气质的学员站起身:“报告教员,或许可以尝试用电台呼叫远程炮火进行一轮覆盖射击?

即便效果不佳,也能扰乱敌军,为我分队后撤创造机会。”

另一位学员补充:“或者……是否可以分出两辆坦克伴动后撤,留一辆隐蔽观察,进一步查明敌火力配系?”

答案五花八门,但核心思路大多倾向于谨慎回避、等待主力或进行有限度的骚扰,这是符合常规侦察条令的打法。

陈朝阳的目光在教室里巡视,最后落在了后排一位看起来十分年轻、坐得笔直、目光始终紧盯着黑板地形图的学员身上。

李云峰——第十兵团兼福建军区……一个有趣的地方……

“李云峰同志,”陈朝阳点出了他的名字,“你的看法?”

李云峰应声而起,身姿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如鹰,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声音清晰而果断:

“报告教员,如果是我指挥,我不会后撤,也不会骚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