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439章 赴任中下 求用爱发电,五星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 439章 赴任中下 求用爱发电,五星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439章赴任中下(求用爱发电,五星好评,谢谢大家)(第1/2页)

王小川愣了一下,看着递到眼前的信纸信封,眼圈瞬间就红了。

他有些局促地在衣服上擦了擦手,才双手接过来,声音有些哽咽:“首长……俺……俺识字不多,写不好……”

“没事,心里想啥,就写啥。写不清楚的地方,我帮你看看。

告诉家里,现在不打仗了,国家正在搞建设,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再问问家里,地里的收成怎么样,冬天柴火够不够烧,有没有什么难处。”

“哎!哎!”王小川连声答应着,像是接到了最重要的任务。

他小心翼翼地铺平信纸,把钢笔握得紧紧的,像握着枪一样认真,开始一笔一划地书写起来。

他那专注的神情,比任何时候都要严肃。

包厢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火车临时停靠,车厢外的热闹。

其他警卫员也都沉默着,但眼神里都流露出一丝同样的思绪。

陈朝阳就这么看着正与文字“搏斗”的王小川,目光里带着一丝温和与了然

王小川写得如有神助,却因为有些字不会写,偶尔抬起头,憨厚地朝陈朝阳笑笑。

陈朝阳便会耐心地告诉他,有时还会补充一句:“再加一句………”

“嗯!”王小川用力点头,更加卖力地写下去。

列车鸣笛,即将再次启动。王石磊迅速跳下车厢,将封好的信郑重交给了站台上一位戴袖标的铁路工作人员,再三嘱托。

列车缓缓驶离了济南站。

王小川望着窗外逐渐远去的家乡山水,手里还残留着那个大地瓜的温暖和甜香。

乡愁如窗外的风景,一闪而过,却已沉淀为心底更坚实的动力。

经过长达四十多个小时的颠簸,列车终于在第三天的清晨,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驶入了上海北站。

月台上人影幢幢,蒸汽与晨雾混杂,模糊了视线。

这里是赴任京州前的最后一个停靠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华东局所在地。

其辖沪、苏、浙、皖、闽、鲁各省市一切党军政,

他必须在这里完成必要的程序,将组织关系从军队系统正式转入华东局,再由华东局介绍至京州的地方与军事单位。

“首长,到了!”警卫员王石磊低声提醒,同时示意其他同志开始整理行李,做好准备。

陈朝阳合上手中那本《莫斯科装甲兵战术教程》,将目光投向窗外。

与北平车站的庄重、东北车站的紧张、以及沿途大多数车站的简陋不同,上海北站展现出一种奇特的混合气质:繁忙、拥挤,带着远东第一大都市残留的底子,却又处处烙印着新时代的印记。

月台上,穿着各式各样棉袄、中山装、甚至旧西服的人群熙熙攘攘,扛着行李的乡亲、提着公文包的干部、穿着工装的工人、还有大声吆喝着维持秩序的车站工作人员。

高音喇叭里播放着振奋人心的歌曲和列车到发信息,但仔细听,还能隐约听到几句软糯的吴语交谈。

墙壁上,崭新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建设新上海”的宣传画,早已覆盖了旧时模糊的香水或香烟广告,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更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9章赴任中下(求用爱发电,五星好评,谢谢大家)(第2/2页)

空气中弥漫着煤烟、还有一股南方城市特有的、潮湿而复杂的气息。

这一切,都与朝鲜战场的肃杀凛冽和北方平原的苍茫辽阔形成了鲜明对比。

上海,这座刚刚从旧时代挣脱出来的东方巴黎,正以一种略显忙乱却又充满活力的姿态,迎接着它的新生。

在王石磊等警卫员默契的护卫下,陈朝阳走下火车。

他的服装依旧整洁,一行人沉稳的气质在人群中依然显眼。

华东局派来的联络员早已在站台等候,这是一位戴着眼镜、年纪虽轻却显得十分干练的同志,立刻迎了上来。

“是陈朝阳同志吗?一路辛苦了!我是华东局组织部的干事,姓李,奉命来接您。”他言语清晰,态度恭敬而不失分寸。

“李干事,麻烦你们了。”陈朝阳与他用力握了握手,没有多余的寒暄。

一行人迅速上车。

吉普车驶出车站,穿行在上海的街道上。

陈朝阳透过车窗观察着这座城市。

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在冬日的阳光下沉默矗立,但楼顶飘扬的是鲜艳的红旗;

路上,有轨电车叮当作响,与穿着学生装、步伐匆匆的青年男女交织流动;

街角既有挑着热气腾腾馄饨担子的小贩,也有新开张、挂着标语的国营百货公司。

但同样,他也看到了战争的痕迹,支援抗美援朝的标语随处可见,偶尔还能看到游行队伍高举着增产节约、支援前线的横幅。

车子最终驶入一条相对安静的街道,在一处并不起眼但戒备森严的大院门前停下。

这里就是华东局的办公地之一。

接下来的程序严谨而高效。

在李干事的引导下,陈朝阳来到了华东局组织部。

在一间朴素的办公室里,他郑重地向负责干部递交了来自军委和总干部管理部的介绍信、任命书以及个人档案关系。

组织部的同志仔细地验看了所有文件,确认无误后,脸上露出了热情的笑容:

“陈朝阳同志,欢迎你来华东工作!

你的情况北平已经通报过了。你在朝鲜前线立了大功,现在回国参加建设,意义同样重大!”

很快,相关手续办理完毕。

华东局组织部开具了新的介绍信:

一封致华东军政委员会驻京州,证明其汉东省工业厅厅长、省委常委的任命,请予接洽安排。

另一封致华东军区驻京州,证明其军事学院职务,并转关系至学院。

“手续齐了,陈朝阳同志。”组织部的同志将介绍信交到他手中,“华东局完全支持北平的决定,希望你到了京州后,大胆工作,军队和地方两条线都要抓起来,做出成绩!”

至此,陈朝阳的组织关系完成了从北平到大区层面的正式转接。

他不再是单纯从前线归来的军事干部,而是在组织程序上,成为了华东局麾下,即将奔赴京州,同时肩负军地双重使命的重要负责人。

没有在上海过多停留,甚至无暇去看一眼黄浦江,陈朝阳一行人带着刚刚办妥的新介绍信,再次登上了西行的列车。

这一次,目标终于明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