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23章 矫枉必须过正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 23章 矫枉必须过正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23章矫枉必须过正(第1/2页)

“长官,我...我是史一山。不知各位长官有何贵干?“说着,他悄悄摸向袖口,将藏在里面的金条捏在指间,趁人不注意就想往李虎手里塞。

李虎目光如电,一把打掉他的手,金条“当啷“掉在地上。

他满脸鄙夷:“哼,史一山,抗战时期你给鬼子当走狗,是也不是!“

“这...我...长官,我那也是被逼无奈啊!“史一山双腿一软,扑通跪在地上,膝盖重重磕在青砖上,“我上有老下有小,实在是身不由己啊!“

“带走!“李虎大手一挥,两名战士上前将史一山架了起来。

他又指着另外两名战士:“你们,留下来看守史家大院,任何人不得进出!“

“长官!我冤枉啊!我什么坏事都没做!“

如此情形,但凡曾经与鬼子沾边的,卖国求荣的,均都无一幸免。

中午时分,陈朝阳在短暂的小憩后,迅速调整状态,便投入到了农村土改工作的筹备中。

就在他忙碌之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赵鹏手持一份电报,难掩脸上的喜色,快步走进办公室。

“首长,华北局来电了,正式批示了昌平的人事任命!”

陈朝阳听闻此言,原本专注于工作的神情瞬间被惊喜取代。

当下的华北局正处于最繁忙的时期,五省二市的诸多事务如重担般压在肩头,各项工作千头万绪。

在这样的情况下,昌平这个小县城的人事汇报,竟然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得到上级首长的批示,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陈朝阳连忙放下手中的工作,从赵鹏手中接过电报,电报上赫然写着同意的批示。

几个小时里,他对昌平现状也有了粗略了解,虽然伪县长仓皇出逃,但许多关于昌平土地名录的册子却未来得及销毁。

这里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土地税收一直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然而,多年来,在旧势力的操控下,土地税收存在着诸多不为人知的“水分”,其中究竟有多少猫腻,一时之间难以厘清。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分析,可以初步了解到,目前昌平县城内,不算流民,常住人口达到8000多户,共计45620人。

而整个县城面积仅1.5平方公里,除去县城内的基本建筑面积,人均占地面积竟不到10个平方,居住环境十分拥挤。

若算上县城周边的人口,县城总人口更是达到了48万4574人。

昌平县下辖昌平镇、南口镇、沙河镇、小汤山镇等14个乡镇,其中昌平镇作为县城中心,是整个昌平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核心,昌平县也因此得名。

“小赵啊,目前城中情况如何?“

“首长!现在城里形势一片大好!除了几个狡猾的汉奸连夜卷铺盖跑了,其他和鬼子有过勾当的,同志们一个没漏!“

“原先的警察署挤得满满当当,现在已经把第二批抓捕的人转移到城西空置大院了。“

陈朝阳的指尖无意识地叩着桌沿,望着赵鹏因兴奋而泛红的脸庞,眼底却浮起一丝忧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章矫枉必须过正(第2/2页)

作为穿越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沦陷区的百姓曾在怎样的夹缝中求生——有的人为了保住全家口粮,不得不给日军做短工;

有的小职员被强征进伪政府挂名。这些人里,真正罪大恶极的毕竟是少数。

“矫枉过正“四个字在他心头沉甸甸地压着,但对于同志们的雷厉风行,他依旧表示肯定。

世界上哪里有什么免费的午餐,但凡是免费的早就已经在冥冥之中标好了价格,既然吃了鬼子的甜头,那总是要还的。

“嗯,城里的百姓如何?同志们可别惊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首长放心!“赵鹏立刻挺直腰板,“张政委亲自在城门坐镇,除了必要的身份核查,只要不在黑名单上,就能自由进出。

刚开始百姓们确实吓得不轻,家家户户都关着门。“

说到这儿,他忍不住笑起来,

“可等看到咱们收拾了那帮地痞无赖后,许多大爷大娘都当场要求带路呢,

现在满大街的大爷大妈,见着咱们战士非要带着去抄汉奸的老巢不可!“

陈朝阳听到这脸上也是绽开笑容:“这很好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打倒恶势力,永远不会错!“

“不过……”

“不过什么,你小子现在也学会吞吞吐吐了,有什么话直接说!”

赵鹏挠了挠头。

从怀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纸片,摊在桌上时,赫然就是金圆券。

“百姓们托我给您带句话——现在粮价涨得飞快,杂粮面昨天还是两百万元一斤,今儿个就飙到三百万了!

更多的米铺、肉摊根本不收,只收袁大头孙小头,除之之外城里已经是以物易物了。“

陈朝阳心中无奈,他太清楚这背后的罪魁祸首——蒋光头为了填补内战无底洞,强行推行金圆券,用一张政令就将百姓的金银细软搜刮一空全都带到了小岛之上。

若是不兑换金圆券那就直接枪毙的命令比比皆是。

原计划发行20亿的货币,短短几个月已经泛滥到9万亿,纸币贬值速度比秋风扫落叶还快。

更要命的是天灾**交织。

48年南方许多省份的大旱让大片农田龟裂,本就稀缺的粮食更被敌军如蝗虫过境般搜刮。

“该死的,蒋光头…“陈朝阳终是憋不住心中愤怒,破口大骂。

原本他计划,先肃清潜伏在城内的汉奸特务,铲除那些欺压百姓的恶霸地主,把土地重新分配给贫苦农民,等局势稳定后再进行货币改革。

按照设想,他会从华北解放区紧急调拨粮食,实施限购政策平抑粮价;

同时发行第一套新币,废除已经彻底崩溃的金圆券,按照比例进行兑换。这样双管齐下,才能彻底解决物价飞涨的危机。

然而眼前的惨状让他明白,老百姓们不能再等了!

想到这里,陈朝阳立刻紧急部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