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360章 论下碣隅里战役总结 感谢读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 360章 论下碣隅里战役总结 感谢读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360章论下碣隅里战役总结(感谢读者大大催更符加更一章)(第1/2页)

有了如此丰厚的缴获及充足的炮弹补充,陈朝阳心中已然心如磐石。

所谓的美3师驰援部队,在他眼中已不再是致命的威胁,而是战场上另一块可以伺机啃下的硬骨头,东线敌军战线已然全面崩盘,

溃退的洪流一旦形成,绝非区区一个师的生力军能够轻易逆转。

他现在掌握的,是一整个火力充沛的部队。

陈朝阳继续命令“两件事,立刻去办!”

“第一,通过‘长城电’专用频道,以最高优先级联系昌平一部。

将我们这里的情况,特别是缴获飞机、技术装备及物资的种类、数量做初步汇报。

命令他们立刻协调,火速派遣一批完训的飞行员和地勤技术骨干过来。

他们的任务就一个将这些能飞、能修的飞机,全部开回国内去。这是死命令,必须执行!”

关于这点他无需担忧,去年他向罗重文书记提出建设飞机场之时,华北局之后便支援了几架教练机,会开飞机的飞行员即使没有什么战斗经验,也无所谓,他们主要的任务只是把飞机开回国内而已……

“第二,给王承柱下达指令:对美3师先头部队,依旧以炮火延伸轰炸为主要攻击和阻吓手段。

动用所有缴获的155重炮和105榴弹炮,组成远程打击群。

不要吝啬炮弹,给我打出声势,打出威慑力!

目的不是要全歼他们,而是要用钢铁火焰划出一条死亡界线。

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迟滞其推进速度,挫伤其进攻锐气,为我们巩固阵地、消化战果、转运物资争取最关键的时间!”

“是!保证完成任务!”赵鹏清晰复述了命令要点,眼神中闪烁着对陈朝阳深远布局的敬佩,转身快步离去,安排通讯参谋即刻发送这至关重要的电文。

陈朝阳深吸一口气,这是自他入朝以来,难得真正意义上的片刻放松。

麾下部队粮弹充足,伤员得到转运,战士们士气高昂。

内心深处的忧虑已被一种沉静如水的掌控感所取代,一种基于对战争规律深刻理解后的冷静与自信。

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投入新的工作。

一场大胜的价值,不仅在于当前战果,更在于其为未来作战提供的宝贵经验。

来到临时作为师部的掩蔽部,他摊开稿纸,略一沉思,便挥笔疾书。

他决定将下碣隅里的经验拆解成多个专题,进行更深度的剖析:

1.《论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敌指挥中枢实施“中心开花”式战役突击的战术原则——以东线长津湖下碣隅里之战为例》

2.《冰原闪击:论技术兵种在极端环境下达成战役突然性的组织与实施》

3.《“战场迷雾”的主动制造与利用:论电子对抗在现代化山地进攻战役中的决定性作用》

4.《“攻心为上”:论战役层级心理震慑的达成——基于对敌后勤节点与指挥系统同步打击的实践》

5.《“以战养战”即时战力转化模式研究——论利用缴获装备达成战役节奏无缝衔接的可行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60章论下碣隅里战役总结(感谢读者大大催更符加更一章)(第2/2页)

其中,第一篇作为主报告,最为重要。他凝神聚气,字斟句酌:

呈送志司及军委的战术汇报

《论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敌指挥中枢实施“中心开花”式战役突击的战术原则——以东线长津湖下碣隅里之战为例》

呈报单位:志愿军暂编独立炮兵第一师

呈报人:陈朝阳

总司令员、志司及各位首长:

职部奉命东进,于长津湖战区下碣隅里方向,对美陆战一师指挥中枢及核心后勤节点实施了一次进攻作战。

此役,在志司正确领导及九兵团兄弟部队有力配合下,我师侥幸达成战役目标,俘敌师长史密斯,摧毁其前进基地。

现将在实战中摸索、验证的一些战术原则与粗浅体会,总结汇报如下,供首长参考批判。

核心论点汇报:

一、“破网”先于“破阵”:电子压制是达成现代战役突然性的首要前提。

我部认为,在敌拥有绝对制空权及完备通讯网络的优势下,传统的隐蔽接敌、渗透奇袭模式难度极大。必须将电子对抗提升至战役发起前的首要突击手段。

我师在实战检验,攻击下碣隅里外围隘口及主阵地前,集中所有缴获及自制无线电干扰设备,对敌预设战术频率实施全频段、高强度、持续性压制。

此举一役成功使敌前沿阵地与师指、各阵地间通讯完全中断,陷入各自为战的孤立状态。

为主力突破及迂回部队调动,争取了宝贵的“情报空白期”。

下碣隅里之敌虽闻炮声,却因通讯瘫痪无法判断我军规模、番号、主攻方向,反应迟缓、决策混乱。

配合无线电静默与佯动,成功误导了敌战役层级判断。

综上所述,电波通讯压制非辅助手段,而是开辟“电磁战场”、剥夺敌指挥与信息优势、为我军创造局部“单向透明”的决定性首战环节。

建议全军优先加强专业电子侦察与干扰分队建设。

二、“击节”重于“击溃”:对战役节点的精准选择远优于对敌军兵力的简单杀伤。

面对装备、火力占绝对优势之敌,不应追求单纯歼灭其有生力量,而应精密选择其作战体系中最脆弱、最致命、且能引发系统性崩溃的关键节点进行打击。

此役,我师放弃按原令驰援柳潭里,转而抓住战机,直扑下碣隅里。

此目标选择基于:

1.敌师级指挥部所在地,打掉即可瘫痪其整个东线指挥体系。

2.后勤节点机场、油库、弹药库、主要物资堆积点,摧毁即可断绝柳潭里等地敌军之生存基础。

3.心理节点之必要,此为核心基地,其遇袭对前线敌军士气产生毁灭性震慑。

本部达成攻其一点,撼其全局。

对下碣隅里一处的成功打击,直接导致了柳潭里之敌不战自溃,其效果远超歼灭其一两个营。未来作战,应加强情报研判,精准识别敌“死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