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11章 张铁栓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11章 张铁栓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11章张铁栓(第1/2页)

突然的打岔,让陈朝阳从争执中脱身,这样推诿扯皮的场面他早已司空见惯,以往每到一处,即便乡亲们百般推辞,部队离开时他也总会悄悄留下房租。

“噢?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你哥哥叫什么?你知道你哥哥加入的是哪部分的队伍吗?”陈朝阳蹲下身子,目光温和地注视着面前仰头望着他的少年。

“俺叫张铁栓,俺哥叫张铁柱!”少年胸脯一挺,稚气未脱的脸上满是骄傲,“前年他出去后,回来送了一袋小米,说是加入了什么游击队!”

“平西游击队?!”陈朝阳语气笃定,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作为曾经在平西地区战斗过的政工干部,他太清楚这支队伍在这片土地上播撒的革命火种,那些并肩作战的岁月仿佛就在昨日。

“对!首长同志您也知道平西游击队,那您一定知道我哥喽!”张铁栓眼中燃起希望的火花,可转瞬又黯淡下去,声音不自觉地低落,

“首长,您见到俺哥,麻烦您和他说一下,俺娘就是时不时地想他。”少年抿了抿嘴唇,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旋即又挺直脊背,眼神重新变得坚定,“不过俺现在也能照顾娘亲了,让他不要担心家里,一定要打倒那些欺负乡亲们的坏人!”

陈朝阳静静聆听着,目光久久停留在眼前这个不过十来岁的少年身上。

张铁栓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长衫补丁摞补丁,显然是成年人的旧衣改制而成,却被母亲仔细地裁短收边,穿在少年身上竟十分合身。

衣角处还绣着歪歪扭扭的花纹,想来是母亲闲暇时的心意。

陈朝阳心中泛起一阵酸楚,在后世,这个年纪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而眼前的少年却已扛起生活的重担,学会用稚嫩的肩膀为母亲遮风挡雨。

对于这两者之间穿着差异,他心里也有一定了解。在那些被恶霸地主残酷剥削的村落里,像这样的宗族式村庄反而显得相对单纯一些,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弯弯绕绕,有着自己的族规。

他们是宗族,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村庄里既有私人的田地,也有属于整个宗族的族田,大家是同一个祖宗,相对来说会比较公平一些,不至于让同宗的人没有活路。

当然,这里面也存在着一些等级划分,但不像那些恶霸地主那样极端。

那些被恶霸地主统治的村落,恶霸地主简直就是周扒皮,一层一扒皮地剥削百姓,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为了夺走别人的田产,什么手段则都能使得出来。

比如在灌水的时节故意断水,这都还只是一些小手段而已。

他们还会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什么过水费、用水许可费等等,甚至还会放火烧麦,然后再以低价买下这些田地,迫使农户沦为租户,

最后再高额收取租田的费用,有些甚至高达收成的百分之七十!

如果有农户不愿意卖田,他们就会勾结土匪和衙役,蓄意栽赃陷害,这种事情简直是屡见不鲜。

而宗族村庄虽也存在等级差异,但依靠族田制度与宗法约束,至少能保障同宗之人不致饿死没有活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章张铁栓(第2/2页)

不过,这个张家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去了解才行。

“小同志,平西游击队里我认识不少人,不过我没见过你哥哥。但你放心,等有机会我会帮你打听打听,帮你传话的。”看到少年瞬间黯淡的眼神,陈朝阳赶忙补充,“只要他还在队伍里,我一定把话带到!”

张铁栓的眼睛瞬间亮得如同星辰,连连鞠躬:“那就太谢谢您了,首长同志!”

这时,一旁的老者出声,打断道:“首长同志,咱先不说这事儿了,赶紧安排大家住下,都累了一天了。”

陈朝阳点头,转身向身后的干部们下达指令,各营团有序进村的口令迅速传开。

“首长同志,村里还有许多空房,都是这些年战乱,家里没了人了,如果军爷同志们不嫌弃……”

老者话未说完,就被陈朝阳温和地打断:“老人家,军爷这样的旧社会称呼咱们部队可不兴叫,咱们是人民的队伍,您就叫我们同志就行。”

“好,好,好,同志,您说得对。那些空房收拾收拾就能住人,保证干净。”

这场发生在村口的对话,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全村。

原本紧闭的门窗后,一双双好奇的眼睛透过门缝窗棂向外张望。

当看到战士们背着行囊,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村庄,既没有旧军队的飞扬跋扈,也没有丝毫扰民的迹象时,乡亲们心中的戒备不禁松了几分。

尽管如此,乡亲们并没有更进一步的举动,只是静静地观察着这支队伍。

不过,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北方相对发达的北平重镇,农村里也不乏有见识的人。

很快,就有人联想起了前些天路过的军队,两军交战传来的炮声依旧如此清晰。

现在想来,眼前这支队伍,毫无疑问,就是那支取得胜利的队伍。

在老者的引导下,战士们有条不紊地安置下来。

更让村民们惊讶的是,这些年轻的战士一放下背包,就挽起袖子忙活起来:有的扛起扁担去井边挑水;

有的握着斧头劈柴;还有的拿起扫帚清扫院子,连墙角的落叶都扫得干干净净。

而在张家保西头的一间土坯房里,几个妇人正围坐在热乎乎的土炕上纳鞋底。

针脚在厚实的鞋底上来回穿梭,伴着家长里短的谈笑声,倒也驱散了几分寒意。突然,院门外传来熟悉的呼喊:“娘,娘!”

张王氏手中的银针一顿,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她知道,是自家栓子回来了。

这个从小在她眼皮子底下长大的孩子,只要一高兴,声音就会像春天的小喜鹊一样欢快。

“吱呀——”木门被猛地推开,张铁栓带着一股寒气冲了进来,脸颊被冻得通红,眼睛却亮得惊人:“娘,你知道我今天遇到谁了吗?”他一边说,一边搓着冻僵的手,身上的旧棉袄短衫随着动作沙沙作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