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48章 一样又不一样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 48章 一样又不一样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48章一样又不一样(第1/2页)

这漫长的归乡路,他亲眼见证了时代浪潮的汹涌澎湃。在美国时,他生活在明亮整洁的校园里,图书馆的暖气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实验室里的仪器精密而先进。

可当他踏上故土,从南到北,街头巷尾满是衣衫褴褛的流民,骨瘦如柴的孩童在寒风中乞讨,破败的房屋在风雨中摇摇欲坠,这般景象与旧金山的优渥生活形成了强烈而残酷的反差。

然而,来到昌平,却让他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气息。在那些已经完成土地分配的村庄,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发自肺腑的喜悦。老农攥着地契,皱纹里都渗着蜜似的笑,连呼出的白气都带着暖意。

更多的老农捧着地契,直接奔向田里的土堆,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好日子来了“;几个孩子在新分到的田埂上欢快地奔跑,笑声清脆响亮。

然而当转过一个山坳,景象骤然冷了下来。尚未分地的村子像蒙着灰纱的旧照片,老人们蹲在墙根晒太阳,

村民们眼神空洞,神情萎靡,蜷缩在自家门槛前,对周遭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致。当周慕白乘坐的驴车经过时,原本坐在墙根晒太阳的村民慌忙起身,躲进屋内,还小心翼翼地关上了门;

几个正在玩耍的孩童也停下了动作,怯生生地看着他,随后撒腿跑开,只留下空荡荡的土路和呼啸的寒风。

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让周慕白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定,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在心底翻涌,村民们的躲闪,似乎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也就是说土改还没有彻底结束,好在他家离昌平还有一段距离,柳树沟位于最边上的乡镇,过了他们村就是延庆县了。

这也给了他一些时间去劝说自己的父亲,不要误入歧途。他忽然想起路上听闻的消息,有个姓赵的地主抗拒土改直接被枪毙了,这无疑是一个极其严厉的警示。

就在其记忆神思时,一道询问之声打破了他的思绪,“您是白少爷吗?”

沙哑的童音惊得他一颤。闻声望去,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缩着脖子站在车辕旁,黑黄的脸上冻出两团紫红,棉帽檐上结着白霜。周慕白盯着少年缺了颗门牙的嘴,记忆却怎么也翻不到对应页码。

“我是周慕白,你这小娃娃是哪个!”

少年突然咧嘴笑开,转身朝村子狂奔,破棉鞋在冰面上打滑:“白少爷回来啦!穿洋装的白少爷回来啦!“喊声惊飞了树梢的寒鸦,也惊得远处几扇木门吱呀洞开。

驴车停在大柳树下时,枝桠上残留的冰棱正簌簌坠落。周慕白摸出块银元塞进车夫掌心,冰凉的金属在两人指间传递。

“谢白少爷!“车夫赵老六哈着白气,殷勤地扶他下车,“下回要用车子,您吱个声,小的连夜套车就来!“行李箱落地时扬起细雪,混着远处飘来的爆竹声响。

不用猜周慕白也知道,那是他家的方向。

很快,一群人如潮水般涌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他的父母。他们走在最前面,满脸都是难以抑制的激动和欣喜。紧跟在父母身后的是他的弟弟妹妹,他们像两只活泼的小麻雀一样,一蹦一跳地跟随着。

十二岁的慕夏紧紧地攥着八岁的小慕秋的手,生怕她走丢了似的。慕夏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而小慕秋则有些害羞地躲在哥哥身后,偷偷地看着周慕白。

父母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母亲的眼眶微微泛红,她伸出手,想要去摸摸周慕白。

周父虽然没有说话,但他那紧紧盯着周慕白的眼神里,充满了关切和思念。弟弟妹妹们则像一群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围在周慕白身边,好奇地摸着他的行李箱,对这个从国外回来的哥哥充满了好奇。

一家人簇拥着周慕白,缓缓地朝家走去。一路上,周慕白能明显感觉到村民们投来的各种复杂目光。有些是羡慕的,有些是敬畏的,还有一些则是隐隐的不安。

当他们终于回到家时,一股温暖的炉火气息扑面而来,驱散了周慕白身上的寒意。家里的一切都还是老样子,那座青砖厚瓦的砖房,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与它一样没有改变的,还有村里那些到处都是泥砖木顶的村舍。

很快,桌上就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母亲热情地招呼着周慕白:“来,慕白,这是刚杀的鸡,快尝尝娘的手艺!”

“谢谢,娘!”

“谢个啥,傻孩子,快尝尝。”

周父母满脸宠爱且自豪地看着自家儿子,心中不禁感叹:能出国留学的孩子,在这个世道里可是凤毛麟角啊!

一旁的两个小娃,同样是满眼小星星,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家大哥,对他充满了崇拜和敬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章一样又不一样(第2/2页)

周慕白看着父母那欣慰的笑容,心中一阵温暖,他关切地问道:“爹娘,您二老这些年身体还好吗?”

周父连忙笑着回答道:“好着呢,你不用担心。”这突如其来的问候,让周父感到格外的心暖,周母也在一旁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然而,周慕白的下一句话却让周父的笑容瞬间凝固。只见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试探性地开口问道:“爹,您听说要土改了吗?”

要知道,整个村子里有一大半的土地都是他们家的,这可是周家多年来的根基!周慕白心里很清楚,土改对于他们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周父原本还乐呵呵的嘴角,在听到“土改”两个字后,立刻紧紧闭上,他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

周慕白见状,索性一咬牙,把心里的想法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爹,我这回家的一路上,看到了好多土改工作队。现在土改的势头正盛,我觉得咱们还是把土地都分了吧。”

说完,周慕白放下筷子,一脸认真地看着父亲,等待着他的回应。

周父的脸色立刻垮了下来,“咱家好不容易有今天,那些土地是咱们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哪能说分就分。”周母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儿啊,你在外面不知道,这土地就是咱们的命根子。”

周慕白猛地站起身,西装下摆扫过木椅发出刺啦声响:“可不分地,划成分时,是要被划成地主的!“他的声音撞在墙上,惊的家中土狗直接夹起了尾巴。

此时周父脖颈的青筋暴起如盘虬的老树根,浑浊的眼珠几乎要瞪出眼眶:“地主?你爹我本来就是地主!“

他抓起桌上的粗瓷碗狠狠摔在地上,碎瓷片溅到火塘里,腾起一串火星。这声响惊得慕秋慕夏同时捂住了耳朵。

“李妈,快!赶紧把慕夏和慕秋带回屋子里去!”周母一脸焦急对着家中的婆子吩咐道。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慌张,仿佛生怕这两个孩子会受到什么伤害似的。

与此同时,屋外的周家长工们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争吵声吸引。他们纷纷好奇地朝屋里张望,但却没有人敢轻易走进屋子去劝阻。

“可老百姓斗的就是地主!“周慕白踏过满地瓷片,皮鞋碾过碎片发出细碎的咔嚓声,直接跪在了地上:“你还真想等着开斗争会啊!“

听到这话,周父就要抄起枣木拐杖,却在半空停住——儿子的模样,竟与记忆中那个骑在他肩头的幼童渐渐重叠。拐杖终不忍落下,重重杵在地上。

周庆坤突然瘫坐在太师椅上,枯枝般的手指死死攥住扶手。他的声音像是从胸腔最深处挤出来的:“这群没良心的......“浑浊的老泪顺着沟壑纵横的脸滑落,滴在长衫上。

“民国28年那场蝗灾,咱家粮仓的木门槛都被灾民踩烂了......开仓放粮救活二百四十三口人啊!“说到最后,他的声音越来越弱,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抽走了底气。

他想起前些日子偷偷混在人群里,看见王地主被剃阴阳头的模样,那人的哀嚎声至今还在耳边回荡。他想起,一个戴着高帽子的地主被推搡着游行。

“爹,一亩地咱家收五成租子。“周慕白跪在父亲面前,西装裤膝盖处很快洇上青砖的潮气。他指着窗外:“您看张阿婆的茅草屋又塌了半间,李家兄弟为了交租子,把小女儿卖给了牙婆......“火塘里的火苗突然蹿高,照亮他通红的眼眶,“爹,要变天了......您就给慕秋慕夏留条活路吧!“

“混账话,那是李二好赌才……”话未说完周庆坤突然捂住胸口剧烈咳嗽,指缝间渗出的血珠滴在青砖地上,像散落的红梅。

周母扑过去扶住丈夫,她颤抖的手在丈夫后背慌乱拍打,发髻上的银簪子歪歪斜斜快要掉落。

“老爷!咱不分地,不分......慕白快别说了,别说了……“周母的哭喊被一阵剧烈的喘息打断。

周庆坤突然死死攥住妻子的手,浑浊的眼睛望向墙上悬着的祖宗牌位:“我…周庆坤对不起列祖列宗啊——“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儿子苍白的脸上,指腹轻轻擦过儿子衣裳上的褶皱,“爹知道你孝顺......地,明天就分......“

更夫梆子声从村里传来,火塘里的柴禾轰然倒塌,飞溅的火星照亮墙上褪色的《朱子家训》。周慕白望着父亲佝偻的脊背,突然发现那个曾把他举过头顶的男人,不知何时竟变得如此矮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