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128章 摸着石头过河,给你搬个大的

第128章摸着石头过河,给你搬个大的(第1/2页)

他立刻接口,语气诚恳而略带引导:“首长英明!郑教授团队在实践中也深感,这套方法对于结构更复杂、精度要求更高的系统,

比如…精密机械或者未来可能接触到的某些设备,其降低复杂度、提升效率的原理是相通的。只是…”他看了一眼郑春秋。

郑春秋心领神会,立刻上前一步,扶了扶眼镜,严谨地补充道:“司令员,陈书记所言极是。

这套方法在拖拉机这类要求相对宽泛的装备上效果显著。

但要移植到军工,尤其如引信、撞针等精密部件,当前的‘土标准’和‘土办法’,他指了指旁边自制的木质量规和比对样板就力有不逮了。

极限精度的控制、材料性能的绝对稳定、无损检测的手段…这些都是硬骨头。

报告里,我们会把现有方法的效能边界、已暴露的短板以及攻克这些短板所需的关键支撑,如高精度机床、金相分析设备、更严格的热处理规范一一列明。”

罗重文听完,非但没有失望,反而更加兴奋,他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好!要的就是这份明白!

短板在哪,需要什么,都给我白纸黑字写清楚!别怕狮子大开口!

军区后勤部老赵那里压着几台缴获的瑞士精密量具,精度够高!

我回头就批条子,先调给你们用!郑教授,你们放开手脚干!摸着石头过河,石头不够大,我罗重文带人去给你们搬更大的来!”

罗重文的声音在喧嚣的车间里,如同投入熔炉的钢锭,激起一片无形的热浪。

他环视着周围因激动而屏息的技术人员,目光最终落在郑春秋身上,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春秋同志!你们这个‘昌平模式’,不仅仅是要造几台拖拉机!

这是在给咱们未来的军工体系打样!缺什么,尽管提!”

郑春秋深吸一口气,眼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清醒:“首长!当前最大的瓶颈,除了高精度设备,就是材料性能的稳定性和极限工况下的可靠性验证。

我们仿制的灰口铁齿轮,在拖拉机低速运转下尚可,但若用于高速撞击的枪械撞针或承受高压的炮弹引信体…”

罗重文本就是我军有名的科技首长,无论是兵工厂还是后世核武器的研发都是一把抓,这一系列专业用词,不但不会让他生疏,反而在他耳中很快有了画面!

他拿起一个齿轮,指向边缘一处细微的铸造砂眼,“…这种内部缺陷,靠肉眼和木样板根本无法完全剔除,战场上就是致命的隐患。”

陈朝阳适时补充,语气带着建设性的引导:“首长,郑教授所言切中要害。我们现有的‘土法上马’,是解决‘有无’的权宜之计。

但要支撑真正的军工级生产,需要建立从原料到成品的闭环控制体系。比如,”

他指向远处燃煤的锻炉,“我们需要能精确控温的热处理炉,需要能分析材料成分的金相实验室,甚至…需要建立自己的小型材料试验场,模拟枪炮膛压和冲击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8章摸着石头过河,给你搬个大的(第2/2页)

“材料试验场?”罗重文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笔记本,“这投入可不小…地点?安全?设备?”

“报告首长!”一直沉默的陈二牛突然立正,“南口镇西南方向,小鬼子留下的‘樱台弹药库’旧址!

三面环山,天然屏障,主体结构是钢筋混凝土,部分掩体完好,稍加改造就能用!地方够大,也足够隐蔽!”

陈二牛,面色微红眼神坚定的开口,这是陈朝阳一早就让他做的功课,今天他刻意没有陪同司令员下乡,反而跑到机械厂,也就是为了把首长引到这里,此刻话题被抛出恰到好处。

罗重文眼中精光一闪,深深看了陈二牛一眼,又转向陈朝阳,要说我军排的上号的高智商,绝对有司令员一位,他这点小心思再也掩藏不住:“好啊,你小子…这是早就惦记上了?”

陈朝阳坦然迎上目光,语气诚恳:“未雨绸缪罢了。首长,那地方荒废着也是浪费。

我们不需要建全新的,只需加固现有结构,利用部分库房和山体隧道。

设备…可以先从基础做起,比如压力测试机、冲击台,郑教授团队可以设计,部分核心部件可能需要…特殊渠道。”

他含蓄地看了一眼罗重文,暗示可能的苏联援助或缴获物资。

蒋光头有美国佬援助,我军也有苏联毛子支持,即使两边都不是东西,都是为了有利可图,但物资还是有的!

“好!看准了就干!”罗重文拍板,带着战场上决断的魄力,“樱台弹药库旧址,划拨给南口机械厂作为军工技术验证基地!

所需加固工程,我让军区工兵团派人协助!设备清单,郑教授尽快给我!”

他转向秘书,“记下来:第一,协调后勤部,调拨缴获的瑞士精密量具,立刻执行!

第二,责成军区后勤部老赵,优先保障昌平材料试验场建设所需钢材!

第三,通知北平军管会,寻找懂金相分析和热处理的留用技术专家,支援昌平!”

郑春秋上前一步,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首长!有了这些基础,我们不仅能验证现有零件的极限,更能尝试标准化、模块化的升级版!

我们下一步计划,设计一种通用的‘基础战斗单元模块接口’?”

适实的再给罗重文再画个大饼!

“他拿起一个简单的铸铁连接件草图。”这是陈朝阳与他私下讨论多次的概念雏形,

“想象一下,无论是迫击炮座钣、机枪脚架,还是未来可能的无后坐力炮支架,只要遵循统一的接口尺寸和力学标准,核心承力部件就能模块化生产、快速更换!

这在复杂地形作战或敌后补给困难时,价值不可估量!”

罗重文盯着那张粗糙但概念清晰的草图,呼吸都微微急促起来。

他仿佛看到了前沿阵地上,士兵们快速更换标准化部件,让受损武器重获新生的场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