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12章 放下戒心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12章 放下戒心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12章放下戒心(第1/2页)

张王氏放下手中的鞋底,拍了拍身边的位置:“快过来暖和暖和,慢慢说。”她的目光慈爱地扫过儿子,心里既欣慰又心疼。

自从孩子他爹被抓壮丁音信全无,大儿子又离家参军,这个原本活泼的孩子就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

屋外,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她自然也是听到了屋外浩浩荡荡的步伐声,无论是军队路过还是传统礼仪都在告诉她,除了农忙种粮收粮时节,内妇不见外男,是刻在她骨子里的规矩,在这样的乱世里更是如此。

前些年,这片土地被阴霾笼罩,那些穷凶极恶的鬼子和丧尽天良的汉奸,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强抢妇女更是如同家常便饭。

一时间,村庄里人心惶惶,家家户户的女人们整日提心吊胆,稍有风吹草动就得匆忙躲避。

即便如今鬼子已经投降,世道看似安稳了许多,乡亲们也不用再东躲西藏,但曾经的伤痛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即使她现在已经35岁,却依旧是“内妇不见外男”的坚定拥护者。

在这“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世俗眼光下,她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尊严与生活。

“呦,小栓子,你这娃瞅见谁嘞,咋是瞅见你未来婆姨了,嫩兴奋嘞!”一位操着浓重陕西口音的妇女停下手中的活计,眉眼含笑地打趣道。

她是多年前逃荒来到此地,在这陌生的土地上扎下了根,一口乡音始终未改。

这话一出,其他几个妇女也都跟着笑了起来,手中的鞋底也停了停,等着看小栓子的反应。

只见张铁栓非但没有怯场,反而眼睛亮晶晶地立刻顶嘴:“婶子,我要是娶婆姨呀,肯定得娶你家二丫!”那副认真又俏皮的模样,惹得众人忍俊不禁。

“哟,你这傻小子哟,你知道啥叫娶婆姨不?”那陕西口音的妇女被逗得乐不可支,放下手中的鞋底,继续追问,脸上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知道呀,二狗哥跟俺说过,娶婆姨就是能吃到肉……”张铁栓仰着小脸,一脸天真无邪地回答。

他的话还没说完,几个妇女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在这个年代,同宗结亲并没有太多禁忌,大家只觉得这孩子天真烂漫,童言无忌,十分有趣。

那陕西口音的妇女更是笑得直不起腰,赶忙附和道:“好好好,等你娶了婆姨,就有肉吃了!”

“刘大姐,你就别再逗俺家栓子了,他哪有那福气能娶上你家二丫哟!来,栓子,快跟娘说说,你刚才看到谁了?”张铁栓的娘笑着打断了大家的玩笑,温柔地看着儿子问道。

“就是村里来了一个大官,一位首长同志啊,他说知道俺哥参加的队伍呢,还答应俺要是见到俺哥就帮俺带话嘞……”

张铁栓兴奋得小脸通红,一边讲述,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仿佛要把自己看到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示给大家看。

他绘声绘色地描述着那些手拿枪支的战士,描述他们的队列,听得屋里的妇女们都入了神,眼神中满是好奇,纷纷透过窗子的缝隙往外偷看,想要一睹这些战士的风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2章放下戒心(第2/2页)

村子的保长,心里还是有些顾虑。他担心战士们的到来会打破村里原有的平静,尤其是考虑到寡妇们的处境,即便村里寡妇家有空房闲置,也刻意没把战士安排到寡妇家中居住。

而此时的陈朝阳,并没有闲着。

他心里十分清楚,对于我军来说,华北地区的广大乡村就像一片陌生的领域,这种情况和当年他随军出关时如出一辙。

在东北三省,我军同样面临着群众基础薄弱的难题,乡亲们对我军知之甚少,充满了戒备与疑惑。

作为政工出身的干部,发动群众、建立信任正是他的工作范畴。

战士们也深知与乡亲们打成一片的重要性,他一进村,就立刻开始巡访慰问村中的孤寡老人。

陈朝阳随军带来了华北局下发的部分粮草,按照定量,一一送到老人们手中,送去温暖与关怀。

眼看着天色渐晚,陈朝阳心想闲着也是闲着,便决定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汇演。

这些年来,他在军中得了个“军中之花”的外号,这“花”字,指的自然是他妙笔生花的本事。

他凭借着对后世红歌的记忆,将一首首充满力量与希望的歌曲谱写下来,这些歌曲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更是激发乡亲们的爱国情怀。

“陈二牛。”

“到!”

“立刻集合老二营的同志们,来祠堂台戏集合。”陈朝阳果断下令。

他刚刚在张家保村转了一圈,发现这个村子规模不小,不止一百多户人家。

村中心的祠堂前有一个戏台,戏台前面是宽敞的晒谷场,正是举办活动的好地方。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老二营的同志们便迅速集合完毕。陈朝阳的这个卫戍团,正是以老二营为底子扩编而来的,这些老战士们对陈朝阳的指令执行得十分迅速,对即将要演唱的红歌也早已烂熟于心。

从天津出发前,他特意从后勤处调来了部分乐器。这些乐器都是从敌军缴获来的,那些伪军倒也懂得享受,打仗的时候还带着乐团。

别的作战部队看不上这些东西,可陈朝阳却如获至宝,将乐器连同会演奏的人员一起调到了自己麾下,一同奔赴昌平。

他深知,在某些时候,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共鸣,远比真刀真枪更有力量。

晒谷场上,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除了负责巡逻的战士和后勤炊事班正在忙碌做饭的同志们,其余战士们都有序地来到了这里。

乡亲们也不再像刚开始那样紧张害怕,数小时间,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支队伍的与众不同。

哪里有当兵的会主动帮老百姓劈柴挑水?可眼前的这些战士们不仅做了,还做得心甘情愿。

这份真诚,让乡亲们放下了心中的戒备,纷纷好奇地围拢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