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146章评价与建议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146章评价与建议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146章评价与建议(第1/2页)

“我们讨论的是,在战士的生命和任何可能的条条框框之间,哪个更重要?!”

“我们讨论的是,在绝对的绝望和哪怕带着巨大风险的一线生机之间,该选哪个?!”

“我的结论是:昌平没有错!陈朝阳没有错!宋文清没有错!马先生也没有错!”

“他们在绝境中,用尽了一切能想到、能做到、能拼凑的手段,去回应前线的呼救!

去履行‘救人为先’的责任!他们交上来的,不是一份完美的科学答卷,而是一份‘绝地求生’的战报!一份在废墟里寻找生机的血书!”

罗重文斩钉截铁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因此,决议如下:

1.昌平报告标注【甲级·后勤应急范例】,核心摘要(含陈朝阳预警原文与本次处置的因果关系、关键数据及宋、马的技术背书)由罗重文亲自审定,直送军委总后勤部及相关最高首长案头。

2.立即协调山东,东北等大蒜主产区,为昌平秋播预留出品质最优的蒜种,全力支持“金蒜”项目的后续研发。

3.再抽调两名经验丰富的药理及化学专家,三日内进驻昌平小汤山实验室,“协助宋文清同志稳定基础工艺,目标非速成,而在夯实根基,为未来可能的应用积累可靠数据。”

4.责成钱思明同志负责,立刻组织一个精干的中西医结合观察小组,随下一批补给前往南方部队!

任务:在‘谨慎试用’的前提下,追踪记录‘伏龙肝’在寒性腹泻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效果(无论好坏),所有条件收集样本,并同步整理相关古籍文献及民间经验!

形成一份战时实用性的初步评估报告。不神化,不否定,用前线战士的生命体验和实际效果来说话!”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钱思明和周维汉:“钱教授,周教授,这个观察小组,就拜托你们两位共同牵头!

一个代表现代医学的观察与记录,一个代表对传统经验的梳理与求证!我要的是客观、严谨、及时的报告!

为的不是争论对错,而是为了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绝症,我们能多一点准备,多一点依据!”

钱思明重重地点头,眼中闪烁着使命感的光芒。

周维汉教授虽然眉头依然微蹙,带着对“泥土入药”的本能不适,但在罗重文明确的任务要求和“用事实说话”的框架下,也缓缓地点了头,这至少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符合科学精神的方案。

“另外,”罗重文的目光最后落在赵伟身上,语气缓和但不容置疑,“赵伟同志,军需部立刻清点,从其他非紧急方向,挤出一批最基础的止泻药、消毒粉,哪怕数量不多,也要以最快速度发往南方!

昌平送去了‘可能’,我们后方,也要竭尽所能,送去一点‘确定’的支援!”

赵伟站起身,挺直腰板:“是!罗书记!我马上去办!”之前的质疑和焦灼,在罗重文清晰的决断和更重的责任面前,化为了执行命令的坚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6章评价与建议(第2/2页)

会议结束。当众人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时,罗重文独自留在烟雾尚未散尽的会议室里。

他重新坐下,铺开一份专用的信笺,提笔蘸墨。笔尖悬停片刻,随即落下刚劲有力的字迹:

致昌平县委并转陈朝阳、宋文清、马先生及全体参与支援行动的同志们:

惊悉南方前线疫病危局,感同身受!欣闻你县临危受命,举全县之力,融科技之芒、采古法之慧、聚民心之诚,于七十二小时内制成‘金蒜’、‘伏龙肝’等救急物资火速南运!

此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之精神典范,展现了新区人民与我军官兵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赤诚之心!

你部半年前之预警,今日以血火验证其深谋远虑;你部当下之应对,更显临危不乱、勇于担当!

所报‘粗提浓缩’、‘土方慎用’之策,乃实事求是、救人为先之果敢决断!

望密切追踪前线使用反馈,总结经验,戒慎恐惧,为后续工作夯实根基。

此役,昌平非一县之力,实为我部我军在极端困境中自力更生、创新求存意志与智慧之缩影!特予嘉勉!望戒骄戒躁,发扬此精神,为革命事业再立新功!

——华北局罗重文(签名/印章)

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这封嘉勉电,通过加急渠道,飞向昌平。它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压力下的肯定和宝贵的喘息机会。

然而,在罗重文心中,对昌平、尤其是对陈朝阳的评价,远不止于这一纸嘉奖。

他铺开另一份专用信笺,写下了仅供极少数核心领导人参阅的绝密附录,标题为:

《关于昌平县委书记陈朝阳同志在南方疫病危机中表现的评价与建议》

(内容摘要)

陈朝阳同志在此次应对南方前线XX部队突发严重疫病危机的行动中,展现出极其稀缺且复合的后勤统帅核心素质:

1.卓越的战略预判力:其半年前提交的《南下作战卫生防疫风险报告》(原文附后),精准预警疟疾、痢疾、水土不服等非战斗减员风险,非事后诸葛,具有显著前瞻价值。

2.非凡的危机决断力:在资源枯竭、时间紧迫、常规手段失效的绝境下,敢于顶住压力,支持并全力保障宋文清提出的高风险“粗提浓缩”方案,将实验室雏形技术以最快速度转化为战场应急物资,责任担当溢于言表。

3.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在72小时极限时间内,高效串联科研(宋文清)、生产(郑春秋/张文杰)、基层动员(许明远)、传统医学(马先生)、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拆灶献土),构建起一条涉及多领域、调动全县之力的应急生命线,组织协调能力极为出色。

4.务实的创新能力:不拘泥于现代医药教条或传统偏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兼容并蓄“土法科技”与“验方智慧”,在绝境中创造性地开拓出可用手段,思路开阔,方法灵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