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521章军令下的温情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521章军令下的温情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521章军令下的温情(第1/2页)

“春来走了,是为了国家,为了大义。

俺们要是留在村里,守着那几亩地,除了年年清明能给他坟上添把土,还能有啥盼头?

秀兰眼看就到了说婆家的年纪,一辈子不就圈在这方寸之地了?

秋收……难道也跟他爹、他爷爷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吗?”

她抬起头,目光变得坚定:“陈首长,您是干大事、看长远的人。

俺信您,俺们李家,就跟您留在金陵……

让秀兰、秋收,去奔那个前程,也让春来……有个念想……”

老太太的话,是最后一块定盘星,重重地压在了李家人摇摆不定的天平上。

李父重重叹了口气,粗糙的手掌狠狠抹了把脸,闷声道:“娘……听您的…您老人家说了算。”

李母也停止了哭泣,看着女儿和儿子,眼中终于燃起了一种复杂、名为“希望”的微弱光芒。

陈朝阳看着这位深明大义、魄力不凡的农村老太太,心中充满了敬意和难以言喻的触动。

他郑重点头:

“好,老人家,李大叔,李大婶,你们放心!

只要有我陈朝阳在,只要有组织在,就一定让你们在金陵安下家,把秀兰和秋收培养成人,成才。”

说罢,他即刻转向王小川,语气恢复了惯有的果断与效率,但细听之下,却比平时多了几分温情与力量:

“小川,立刻去安排。

春来同志虽然牺牲了,但他是因公殉职的革命军人、革命烈士,组织上对他的身后事和家属安置,有明确责任,”

他条理清晰地指示道:

“第一,春来同志生前完全符合申请干部住房的条件。

现在他不在了,他的家人就是组织的家人。

春来同志走前刚提的副连级,

现按照营级干部的标准,立刻准备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要求环境安静,生活便利,让孩子们能安心学习。”

“第二,协调市教育局和相关的工人夜校、速成识字班,为秀兰办理入学,要选教学扎实、风气好的班级。

同时,为秋收联系附近最好的小学,办理插班入学,绝不能耽误孩子的功课!”

“第三,粮油关系、户籍迁移,这些手续你要亲自跟进,协调相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尽最大努力落实!

遇到任何阻力,直接向我汇报!”

“是,首长。坚决完成任务!”王小川挺直胸膛,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应道,他的眼神中除了军人的服从,更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与澎湃的使命感。

看着陈朝阳事无巨细、几乎是将李家老小的未来全盘扛在自己肩上的模样,王小川的心中被巨大的情感冲击着。

他不仅是警卫班长,更是和李春来一样穿着军装的战士!

他太清楚“战友”二字的份量,那是在战场上可以托付性命的情谊。

春来用最决绝的方式履行了警卫员的终极职责,而此刻,首长正在用他的方式,履行着一名首长、一名战友对牺牲兄弟加同志的承诺——护他家人周全,许他家族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21章军令下的温情(第2/2页)

这已然不仅是执行政策,

这更是将春来的父母当做自己的长辈,将秀兰和秋收当做自己的兄妹来培养!

这种超越了上下级关系、带着滚烫温度的责任与担当,让王小川鼻尖发酸,心中对陈朝阳的敬佩与忠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能追随这样的首长,是他王小川,也是他们所有警卫战士的荣幸!

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们也愿意为这样的首长去闯。

“首长,您放心,我一定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绝不让春来家里人受一点委屈!”

王小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但更多的是一种钢铁般的决心。

他再次郑重地看了一眼那枚金光闪闪的一等功勋章和李家人悲痛却燃起希望的脸庞,转身大步离去,步伐坚定有力。

他知道,他此刻执行的,是一项承载着生命重量的神圣任务。

陈朝阳知道,这个决定里,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他的私心,他要替春来尽一份未能尽完的孝道,要护佑他留下的至亲周全。

但更重要的是,他确信自己为英雄的家人推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门,给了他们一个真正摆脱困境、拥抱未来的机会。

这不仅仅是对救命之恩的报答,更是对“绝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这一庄严承诺,最彻底、最富有人情味的践行。

陈朝阳条理清晰的指示,以及王小川那带着使命感与哽咽的回应,瞬间冲击着房间里每一个人的心。

这其中,受到震撼最深的,莫过于一直站在角落,内心充满无力感与愧疚的村支书——李老根。

李老根是见过血、扛过枪的。

他参加革命晚,淮海时抬过担架,受过贯穿伤,瘸了一条腿,因为伤残才复员回乡,凭着对党的忠诚和一点识文断字的本事,被任命为小李庄的支书。

他自认也是个老革命,但在这个年轻的大领导面前,他感觉自己那点资历渺小得可怜。

他更熟悉的,是乡上那些干部的做派,说话打官腔,办事拖沓,遇到难处就“研究研究”,实在逼急了才挤一点、漏一点。

为了村里娃娃们上学的事,他往乡里跑了不下三五趟,鞋底都快磨破了,得到的永远是不冷不热的回复:“老李啊,要顾全大局,再等等,啊?”

那种憋屈和无力,像石头一样压在他心里。

他替村里娃娃们着急,他在部队上的扫盲班,更知道知识的重要。。。

可今天,他亲眼看到了,听到了。

这位陈首长,这么大的官,没有一句空话套话,没有半点推诿拖延。

他想的、安排的,比他这个村支书能想到的还要周全、还要长远!

营级标准的住房、联系最好的学校、亲自督办所有手续……

这每一件事,在乡里都是要层层打报告、磨破嘴皮子还不一定能办成的天大的难事!

可在这位陈首长嘴里,却成了必须立刻执行、不容置疑的命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