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395章论步坦协同下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395章论步坦协同下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395章论步坦协同下(第1/2页)

王承柱的手指在箭头两侧画圈:“我们的坦克集群就像冲进了一条死亡走廊!

敌人两侧的火力可以相对安全地、像打靶一样对我们进行侧射、斜射!

没有步兵在坦克周围百米内甚至几十米内协同清剿这些‘毒刺’,坦克就是最好的活靶子!

你设想的五百米间隔,在敌人密集反坦克火力下,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第三,”王承柱加重了语气,“就算你侥幸撕开口子冲了进去,失去步兵紧密掩护的坦克集群,

在敌纵深遇到任何一点有组织的抵抗,哪怕是预设反坦克阵地、街垒,都会陷入被动。

一旦被敌人抓住机会切断与后续步兵的联系,很容易陷入包围,被逐个消灭!

我们缴获这点家当多不容易?那是全军的心血,不能拿去赌!”

一名年轻的作战参谋试着提出折中方案:“首长,那……能不能让搭载步兵的M3半履带车,紧跟着坦克连冲击,尽量缩短步兵下车距离?”

王承柱摇头否定:“M3半履带车装甲太薄,挡不住重机枪直射,更别说炮弹了。

让它们紧贴坦克冲击一线,是无谓的牺牲。”

讨论陷入僵局。速度与安全,突击与协同,矛盾尖锐。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始终沉默、盯着地图沉思的陈朝阳,等待他的决断。

陈朝阳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地图上划动着,他的思维早已超越了眼前具体的队形争论,而是试图将后世模糊的合成营作战理念,嫁接到当前的技术装备和人员素质基础上。

“好了,别争了。”陈朝阳终于开口,声音平静。

他拿起一支红蓝铅笔。

“单纯的‘步坦协同’这个词太宽泛。

我们必须把它拆解开,赋予它具体,可执行的战术节奏和分层目标。”他在地图上画出一个攻击箭头。

“首先第一阶段:火力准备与机动展开。

炮兵旅进行压制射击时,坦克营和机械化步兵营,必须在炮火掩护下,运动到最前沿的进攻出发阵地。

这一步,关键在于准时和隐蔽。”

“第二阶段:突击与剥皮。

炮火延伸的瞬间,坦克一连、二连作为第一突击波次,呈进攻队形,以中等速度向前推进!

目标不是敌人纵深,而是清除冲击路线上已暴露的敌前沿火力点和轻型工事!

为后续部队打开相对安全的通道。”

他看了一眼王承柱:“承柱同志,你的担心是对的,坦克不能孤军深入。

所以,第三阶段:攻坚与巩固。

就在第一波坦克吸引并压制住敌前沿火力时,搭载步兵的装甲车和卡车,必须紧贴着第一波坦克的尾烟,以最大速度跟进!

距离控制在一百五十米到两百米内!

这个距离,既能避免被己方坦克误伤,又能让步兵在坦克吸引火力时,迅速下车!”

他的笔尖重重一顿:“步兵下车后,立刻以班排为单位,与坦克组成一个个小的‘战斗龟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95章论步坦协同下(第2/2页)

坦克负责用主炮和机枪压制远处目标和坚固工事;

步兵则负责清除坦克死角、近距离的反坦克小组、以及残存的敌军散兵坑,一步一清,协同推进!”

“第四阶段:纵深发展与防空反坦。”陈朝阳的目光变得锐利,“一旦撕开口子,预备队的坦克三连和更多机械化步兵,立刻投入,向敌纵深穿插!

而此时,所有单位必须高度警惕敌人可能的装甲反击和空中威胁!”

他看向高炮团长:“你们的37高炮和12.7机枪,不能只盯着天!

要前出配置,在进攻队形的侧翼和后方,建立移动防空反坦阵地!

一旦发现敌装甲目标或低空敌机,部分火力立刻实施平射!

用高射速的炮弹和子弹,编织一道地面火网,掩护主力突击!”

他环视众人:“这不是谁等谁的问题,而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节奏!

坦克的‘破甲’、步兵的‘清疮’、炮兵的‘锤击’、高炮的‘盾牌’,必须在统一的时间轴下精准联动!

任何一个环节脱节,整个攻击链条就会断裂!”

他放下铅笔:“这就是我理解的‘步坦协同防控反坦一体化’,它不是公式,而是一种动态、基于战场反馈的协同艺术!

各单位的指挥员,必须清楚自己在每个阶段的任务和节奏,通讯必须保持绝对畅通!”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陈朝阳的话为他们勾勒出了一幅远比简单“坦克冲、步兵跟”更为复杂、也更为强大的进攻图景。

王承柱和刘海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思索。

就在这时,通讯主任快步走入,打破了沉默,将一份电文递到了陈朝阳手中:“首长,志司急电!”

陈朝阳接过电文,就着灯光迅速阅读。

电文上的字句清晰而沉重:“……敌情已明,战役决心已定。

着你部务必于五日内进抵三八线前沿地域集结,归第13兵团指挥序列,担任战役预备队及主要突击方向……第三次战役不日即将发起……”

命令如山。

指挥部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凝重,刚才还在争论的战术问题,立刻变成了迫在眉睫的现实。

陈朝阳的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在元山与三八线之间反复巡弋,计算着路程、时间和可能遇到的敌情。

良久,他抬起头,眼神已然恢复了绝对的冷静和决断。

“命令收到。”他沉声道,随即话锋一转,出乎所有人意料地说:

“大战在即,血火难免。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让战士们心里只装着冰冷的命令和牺牲的数字。”

他看向刘海伟和王承柱:“通知下去,明晚,全师在驻地山谷,举行一场大型文艺汇演!

让宣传队把本事都拿出来,鼓励各连队出节目,让同志们唱起来,笑起来,把憋着的劲儿、想家的情,都给我吼出来!

我们要让战士们心里揣着一团火,而不是一块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