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377章 同意修整命令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377章 同意修整命令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377章同意修整命令(第1/2页)

志司主要负责同志,是否因连续作战而失去了最初的锐气和战略远见?

其决策是否更多是基于保存自身实力的考虑,而非从朝鲜人民解放事业的根本利益出发?

我们理解志愿军将士的艰辛,并永志不忘他们的伟大功绩与牺牲。

但正因牺牲巨大,我们才更应让牺牲变得最有价值,即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暂时更大的困难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的革命意志和更灵活的战术来克服,苏俄同志也必将提供更多援助。

因此,我恳请兄弟加同志,慎重考虑志司目前主要领导同志是否仍适合担任如此重要战场的指挥职务。

其当前的右倾思想恐将对战争全局产生致命影响。

我们迫切需要一位更具魄力、更有远见、更能把握战略机遇的指挥员来领导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协同,共同完成解放全朝鲜的历史使命。

盼望您们的英明决断。

此致

革命的敬礼!

金成柱

北平,总参谋部联合会议

室内气氛严肃,烟草的气息与紧绷的神经交织在一起。

巨大的朝鲜半岛沙盘是唯一的焦点,清晰展示着战线在三八线附近暂时凝固的态势。

一位目光深邃、指间夹着烟卷的领导者坐在主位,沉默地注视着沙盘。

周围围坐着多位核心决策成员与总参谋部的高级工们。

桌上,那份来自东邻、措辞尖锐的电报文本,无声地施加着压力。

一位负责主持会议、气质沉稳的领导人首先开口,他拿起电报,语气平和却不容忽视:

“来自平壤的意见,大家都已阅悉。

情绪颇为激动,观点也十分鲜明。

核心在于两点:一是认为前线指挥机构思想保守,坐失良机;

二是暗示希望调整指挥层级。此事关乎战争全局,请各位都谈谈看法。”

一位较为年轻、戴着眼镜的总参作战部门军官率先发言,语气中带着急切与理想主义的光辉:

“我们认为,友邦同志的电报,虽然言辞激烈,但其担忧并非没有缘由。

我军此刻携大胜之威,士气正旺,敌军则溃不成军,狼狈南窜。

从纯粹的军事角度看,这确实是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甚至有望一举定乾坤的战略窗口期!

前线部队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否可以通过倾尽全力的后勤保障、请求北方盟友紧急援助、以及激发将士们最大限度的战斗意志来克服?

若此时停顿,待美军重整防线,巩固了南方防御,未来再想突破,代价恐怕难以估量。”

他的观点,反映了一部分渴望速胜的军官的心态。

话音刚落,另一位面容坚毅、经验显然更丰富的老资历军官立即反驳,语气沉稳务实:

“我不敢苟同,此乃脱离实际的推演!

你所说的倾尽全力、紧急援助,知易行难!

我们的运输线脆弱到了何种程度,敌军的空中优势如何肆虐,前线将士们的真实处境何等艰难,所有这些数据都白纸黑字摆在这里!”

他拿起一叠报告文件,“东线兵团因严寒非战斗减员高达三成!许多战士还穿着秋鞋,用破布裹脚在零下四十度战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7章同意修整命令(第2/2页)

粮食储备见底,弹药库存远低于维持攻势所需!

这并非单靠精神力量就能逾越的障碍!

前线指挥员身处其境,最了解部队的极限所在!

强行南进,非为取胜,实为冒险,是将数十万忠诚将士置于绝地!”

一位德高望重的军事领导人微微颔首,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

“我赞同,指挥作战不能仅看地图上的进退。

部队的疲乏程度、补给状况、士兵的体能,这些都是决定战役发起与否的基石。

前线指挥部的命令,是基于实际情况作出的、最为负责任的决断。

只有有效保存自己,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此刻转入休整,正是为了将来更有力地出击。”

负责日常军事指挥工作的代总参谋长罗重文接着补充,思路清晰而专业:

“从战略全局审视,此前登陆战的教训必须铭记。

我军主力一旦深入南部,漫长的补给线和海岸线将完全暴露于敌。

敌军拥有绝对的海空控制权,随时可能再次发起两栖登陆,切断我军退路。

届时,局势将彻底逆转,危如累卵。

在三八线转入防御,缩短战线,有利于我们巩固后方,建立可靠的后勤通道,此乃持久制胜之道。”

一位负责情报研判的军官也提出见解:“尚有另一因素。

敌军刚刚临阵换将,新任指挥官的风格与其前任迥异,更侧重于战术与防御。

我方暂停进攻,亦有利于观察其后续动向与策略,避免在敌情不明时盲目行动。”

会议室内的讨论变得热烈,既有支持抓住战机、继续南进的声音,但更多的意见倾向于暂停进攻、巩固既得战线、全力进行休整补充。

双方均依据事实与理性进行分析,气氛严肃而深入。

那位指间夹烟的核心领导人始终静听各方意见,目光未曾离开沙盘。

待讨论渐息,众人目光汇聚于他时,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各位同志所言,均有其理。”他顿了一下,手指有力地敲点在沙盘上的三八线位置,“然则,饭需一口一口吃,仗需一仗一仗打。”

“我军已连续经历两次大战役,极为疲惫,伤亡甚重,冻伤冻减员情况尤为令人痛心。

此刻已是强弩之末,绝不可再行勉强。前线指挥部的决断是正确的。

唯有充分休整,完成补充,方能应对未来更大规模的作战。”

“至于此前登陆战的教训,更须时刻谨记,不可寄望于敌人总会犯错。”

“友邦领导人的急切心情,我们可以理解,其渴望祖国统一之愿望亦是正当。

但是,军事斗争必须遵循其自身规律。

不可因有我方良好愿望,便不顾客观条件,迫使战士们付出无谓的牺牲。”

“回电前线指挥部:最高军委完全同意你部于三八线以北转入休整之部署。”他的话语肯定,毫无转圜余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