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541章一个核心两个翅膀三步走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541章一个核心两个翅膀三步走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2 16:43:55 来源:源1

第541章一个核心两个翅膀三步走(第1/2页)

他详细阐述:“材料方面,我会立即着手研究球墨铸铁工艺和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冶炼技术。

前者能让我们用更低的成本制造更坚固的发动机壳体,后者是未来装甲和重型机械的骨骼。

这是我可以立即着手,并有望在两年内取得应用性突破的。”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却更显分量:

“至于电子技术……我建议在规划中模糊表述为‘新型通讯器材预研’,但内部,我们必须启动小型化、高可靠性电子管和半导体锗晶体提纯的基礎研究。

陈书记,我知道这听起来很遥远,但如果我们现在不播下这颗种子,五年、十年后,我们与世界的差距将会是代际的,无法用钢铁数量来弥补。”

…………

陈朝阳的目光在郑春秋的“三个阶段”和周慕白的“两个方向”之间游移,大脑飞速运转,将他们的构想融入自己的宏观蓝图。

“好。二位的思想,让这个五年规划的骨架立起来了。”

“那么,我们这个《汉东省工业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1951-1955)纲要(草案)》,就可以围绕一个核心、两个翅膀、三步走来构建。”

他用笔在纸上写下核心纲领:

“核心:坚定不移地走‘以军带民,以民促军,军民融合,协同发展’之路。”

“两个翅膀:一翼是郑教授主导的,以‘标准化’为核心的现行工业体系改造与扩张;

另一翼是慕白同志主导,以‘新材料与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未来产业孵化与人才储备。”

“三步走:”

“第一年(1951),试点突破,树立标杆。

金陵厂必须成功,步犁必须推开,‘汉标’必须成为权威。

同时,慕白同志的实验室要挂牌运转,拿出第一个课题计划。”

“第二至三年(1952-1953),体系成形,快速扩张。

以金陵厂经验,滚动改造三到五家大型骨干企业,形成‘核心厂-卫星厂’的初级协作网络。

我们的第一台小型拖拉机、第一套标准化齿轮箱要下线。

慕白这边,球墨铸铁要实现小批量稳定生产,为拖拉机提供合格的发动机缸体。

半导体研究,至少要建立一支精干、理解基本原理的青年团队。”

“第四至五年(1954-1955),良性循环,初见规模。

目标是建成一个涵盖机械制造、基础化工、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并拥有初步技术研发能力的区域性工业体系。

全省工业总产值,要在5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以上的增长!

届时,我们的产品不仅要供应军队和本省,还要有能力支援兄弟省份,甚至……考虑出口创汇的可能。”

房间里一片寂静,只有陈朝阳沉稳的声音在回荡。

郑春秋和周慕白都纷纷点头,满意这宏阔而具体的蓝图。

这不仅仅是发展工业,这是在亲手塑造一个省的未来经济格局。

“当然,”陈朝阳语气一转,“这份规划要落地,离不开三样东西:权、钱、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41章一个核心两个翅膀三步走(第2/2页)

“权,我会在省委力争,让这份规划成为全省的意志。”

“钱,除了向上争取,我们更要自力更生。

要成立‘汉东工业发展基金’,从整顿好的企业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滚动发展。”

“人,是最关键的。

要立刻筹备与京州工学院合办分院,郑教授,您要牵头制定教学大纲;

慕白同志,你的实验室就是最好的研究生院。

我们要自己培养工程师和技术员,成千上万地培养!”

郑春秋重重一拍大腿,脸上泛起红光:“好,有这份蓝图,我这把老骨头,就算埋在汉东也值了!”

周慕白也深吸一口气,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兴奋:

“目标清晰,路径明确。

陈书记,我会尽快拿出实验室的详细建设方案和第一个五年研发规划。”

窗外的夜色更深了,但会议室内的三人,眼中却亮如白昼。

一场关于汉东工业化的伟大远征,就在这个春夜里,于烟雾、茶香和激荡的思想碰撞中,确定了最初的行动路线图。

在确定了五年规划蓝图后,陈朝阳顺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任命文件,为这两位核心干将正式“授印拜将”,将他们的责任与汉东省的工业命运牢牢绑定。

“郑教授,慕白同志。”陈朝阳的语气变得郑重而正式,

“蓝图绘就,需要大将执旗。

你们的才华与抱负,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平台,才能彻底释放。”

他将第一份文件双手递给郑春秋。

郑春秋有些疑惑心中却有猜测地接过,展开一看,文件标题赫然写着:《汉东省人民政府任命书》:

“任命郑春秋同志为汉东省工业厅副厅长,兼任汉东省工业第一总工程师,负责全省工业生产、技术标准制定与重大工程项目技术统筹。

此令。

汉东省人民政府

公元一九五一年四月十日”

“陈书记,这……”郑春秋拿着任命书,心潮澎湃。

副厅长是实职,赋予他行政权力以推行政策;

“工业第一总工程师”更是前所未有的头衔,明确了他在全省工业技术领域的最高权威。

这份信任,重如千钧。

“郑教授,不要推辞。”陈朝阳语气恳切,“标准化、工厂改造、产能提升,这些千头万绪的具体工作,非你莫属。

工业厅副厅长的位置,让你名正言顺地去协调资源、打破藩篱。

总工程师的职责,是让你成为汉东所有技术人员的标杆和主心骨。

这副担子,你必须挑起来!”

郑春秋深吸一口气,将任命书小心翼翼折好,放入内衣口袋,挺直了本就坚实的脊梁,沉声道:“请组织放心,郑春秋,必竭尽所能,鞠躬尽瘁!”

陈朝阳点点头,拿起第二份文件,面向周慕白。

他的目光中带着一种看待稀世珍宝般的欣赏与期待。

“慕白,至于你……”陈朝阳将文件递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