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458章 资源匮乏与人员短缺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 458章 资源匮乏与人员短缺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458章资源匮乏与人员短缺(第1/2页)

这套伪装的本事,他早已驾轻就熟,无论是在昌平扮作走街串巷的货郎,还是此刻融入京州这座大城市的工厂区,他总能迅速找到最不起眼的角色,让自己隐没在人群里,毫不引人注目。

他没有走挂着欢迎横幅、有门卫站岗的正门,而是绕了半圈,找到了一个工人们推着板车进出原料和废料的侧门。

这里管理相对松散,门卫正忙着和拉废铁的工人扯皮过秤,只是瞥了这个拿着包、看起来像来办事的干部一眼,甚至没多问一句,就挥挥手让他进去了。

一进厂区,巨大的轰鸣声、灼热的空气和熟悉的金属腥锈味瞬间将他包裹。

他没有犹豫,凭记忆中工业厅地图对于老厂布局的了解,径直朝着烟囱最高、声响最大的铸造车间走去。

车间内部的情形,比他预想的还要艰难。

巨大的苏式冲天炉占据着厂房的中心,如正持续不断地发出沉闷有力的轰鸣。

炉体上斑驳的暗红色油漆和俄文铭牌依稀可辨,炉口喷吐着灼人的热浪与火星。

但粗略看去,那翻涌的火焰却并非稳定的灼白,而是夹杂着些许明暗不定的橘红与黄色,透着一股“有劲使不出”的疲态,是燃烧并不充分。

墙上,几条新刷的标语十分醒目——“劳动光荣,增产节约,支援抗美援朝前线!”

“时间就是钢铁,钢铁就是力量!”。

然而与这激昂口号形成对比的,是车间里有些压抑的实景。

工人同志们大多身着粗布或旧军装改制的工服,许多人的白色汗衫或背心早已被反复的汗水浸透,紧贴在脊背上。

皮肤在灼热的空气和白炽灯光下油亮发光,不断从脖颈滑落,与空气中的金属粉尘、以及维护设备的油污混合在一起,在身上留下痕迹。

厂房外,初春的微风尚且带着几分料峭寒意,企图渗入。

然而这一切都被车间内磅礴,带着铁腥味的热量无情地拒之门外。

在这里,只有一股股扭曲翻滚的热流,它们裹挟着煤烟、铁锈、汗水和一抹若有若无、为了提神而冲泡的高末茉莉花茶的味道,压在每个人的胸膛上。

每一次呼吸都灼热如火,让初来者倍感窒息。

几个显然刚招工进来的年轻学徒,脸上还带着未曾褪尽的稚气,正吃力地抬着砂箱,动作有些笨拙,不时被老师傅低声催促。

而角落里有老师傅一边用硕大的搪瓷缸喝着水,一边望着那火色不稳的炉子,眉头紧锁,喃喃自语:“这煤……咋就又烧不透……”

“妈的,这破车床又闹脾气!这批活明天就要交,耽误了算谁的?”一个满脸油污的老师傅气得骂了一句,狠狠捶了机床一拳。

陈朝阳不动声色地凑近,目光快速扫过机床和地上的零件。

“主轴箱齿轮磨损超限了,带动刀架移动时精度不够,还卡顿,是吧?”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询问。

那老师傅猛地回头,疑惑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干部”:“你咋知道?你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58章资源匮乏与人员短缺(第2/2页)

“部里下来看看情况的。”陈朝阳含糊地应了一句,这个身份在这时最能解释,且在此时京州这样的大城市,多的是技术人员,也不会引起过度反应。

他放下挎包,很自然地从里面拿出了一副帆布手套戴上,这准备显得他极其内行。

“能停一下吗?我听听声。”

老师傅将信将疑地拉下了电闸。

陈朝阳俯身,耳朵精准地贴近已然停转的主轴箱,捕捉着内部齿轮残余的摩擦余音。

紧接着,他信手拈来一个加工失败的废件,指尖摩挲过断口的纹路,目光扫过那些细微的瑕疵。

“主轴箱里,第三对传动齿轮,啮合面单边磨损超限了。”他直起身,语气笃定,没有丝毫犹豫,

“把这对齿轮拆下来,对调安装,利用磨损较轻的另一侧齿面重新啮合。”

他顿了顿,扫过油渍斑斑的床身:“还有,这套老油路恐怕堵得厉害。

把滤网清理干净,所有油管用煤油彻底冲洗一遍,一滴残油都不能留,然后全部换上你们库里的新机油。

这么处理,虽然治不了根,但足够支撑你们把这批紧急任务赶出来,良品率能提上来不少。”

他言简意赅,给出的方案却具体、直指要害,且每一步都具有立刻上手操作的可能性。

这类问题,于他而言,根本不涉及书本上的机械高深理论,更多是源于对器械长期磨损老化规律的深刻认知,以及处理各类“积油顽疾”的经验。

在昌平时,他与郑教授就这类顶尖技术专家朝夕相处,讨论的远不止于理论,更多是解决一个个类似的具体生产难题;

更早些年,在东北抗战时与各式缴获或遗弃的日式、苏式装备,甚至曾经的东北重工打交道,逼得他必须练就一手从异常声响和磨损痕迹中快速判断故障的本事。

若非拥有这等将理论彻底融入实践、能解决最棘手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也不可能进入那个汇聚了全国顶尖实践型专家的“305特殊技术人才库”。

而这在他看来近乎本能的诊断,在这个全国识字率不足百分之十、绝大多数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只能凭借模糊感觉和代代相传的“手艺”来对付机器、对内部构造原理实则一知半解的年代,不下于一种降维打击。

这一下,不仅那刘师傅瞳孔猛地一缩,周围几个原本还带着些看热闹心思的工人也瞬间屏住了呼吸,呼啦一下全围了过来。

他们眼神里最初的怀疑和好奇,顷刻间被一种近乎震撼的惊奇和发自内心的佩服所取代。

根本无需再多言,行动和判断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绝对是真真正正的行家,而且是他们从未见过,极高的那种!

“领导,您真是这个!”老师傅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那赞叹只持续了一瞬,便被更深的无奈取代,他重重叹了口气,“唉,可您这方子是好方子,咱厂里却没这好药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