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490章查账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490章查账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490章查账(第1/2页)

高城和警卫员在他身后稍远的位置,目光依旧扫视着房间内外,保持着最高警戒。

他们不懂账目,他们的任务是确保绝对安全。

陈朝阳随手拿起最上面一本出入库台账,翻开。

果然是传统的“四柱清算法”,竖排毛笔字,格式是“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每一笔收入、发出、结存都按照这个框架记录,表面上看,日期、数量、经手人印章俱全,账目是平的,即“旧管 新收-开除=实在”,前后衔接看似严谨。

马保华和孙福山站在一旁,眼神紧紧跟着陈朝阳翻动账页的手指。

孙福山甚至还适时地补充一句,语气带着一种程式化的认真:“我们矿委定期组织查账,要求账实相符,手续完备。”

陈朝阳看得不快,但非常仔细。

他见过现代化、可视化的财务报表,对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和异常波动有着天然的敏感。

而“四柱记账法”本身的严谨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限制了做假账者的发挥空间,

要想账目平衡,每一笔改动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需要极高的技巧和对账法精髓的掌握,否则很容易留下蛛丝马迹。

他很快发现了几处看似微小、却违背常理的地方:

首先是消耗与产出的比例异常,筛选场记录“收”入的矸石废料量巨大,但“发”出的可利用煤粉量,在某些月份高得惊人,远超正常筛选的回收率极限。

尤其是有两个月,记录显示几乎达到了百分之十五的回收率,这在实际手工操作中几乎不可能实现。

还有补助发放的“平均主义”,补助发放名录上,名单很长,金额却异常平均。

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筛选量多少,每个人每天的补助几乎都是一个固定数字,只有极微小的波动。

这不符合“按量计酬”的基本原则,更像是一种固定的“人头费”发放。

其次笔迹与印章的疑点,某些关键月份的账页,笔迹显得过于工整和一致,像是短期内集中补录的,与前后月份自然书写、略有变化的笔迹对比明显。

而且,几个经手人的私章印泥颜色深浅、盖章力度在不同月份也出现了不应有的高度一致。

陈朝阳心中冷笑。

做账的人懂“四柱”的形,力求账面平衡,却没完全理解其“魂”——即账目必须真实反映经营活动的内在逻辑。

这些异常点,在不懂行的人眼里,可能只是“账记得有点乱”,但在他眼中,就像是平滑地毯上鼓起的包,异常扎眼。

但他没有立刻点破。

他放下手中的出入库账本,又拿起补助发放清单,看似随意地指着一个名字问道:

“保华同志,这个叫‘王秀英’的,是哪个工段的家属?

我看她上个月出勤记录是满勤,补助却没比其他人多多少嘛。”

马保华心里一紧,赶紧凑过来看,嘴上应付道:“王秀英?哦,好像是掘进队老李家的,家里孩子多,困难,是挺能干的……”

他试图用“困难”来模糊焦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0章查账(第2/2页)

陈朝阳不接话,又指向另一处:

“还有,我看这筛选量,雨季七八月份反而比春秋天还高?

下雨天矸石潮湿,更难筛选,这产量是怎么上去的?工人们克服了很大困难吧?”

这个问题更加刁钻,直接指向了数据与常理的矛盾。

马保华的额头开始渗汗,支吾着:“这个……可能是当时……可能是记录的时候有点误差,或者……或者是家属们积极性高……”

孙福山见势不妙,赶紧打圆场:“陈厅长,这些陈年旧账,记录难免有些疏漏。

关键是咱们矿上大局是好的,生产任务……”

“账目是管理的基础,细节决定成败。”陈朝阳打断他,语气依旧平静,“疏漏多了,就容易出大问题。

就像井下的支护,看着是小问题,积累起来就是塌天的大祸。”

如此这又看了一个小时后,他才合上账本,身体微微后靠,目光扫过马保华和孙福山:

“这些账本,我先带回去慢慢看。

另外,我需要筛选场最近三个月,每一天的原始过磅单、领料单,以及补助发放的签收记录底单。所有的,一张都不能少。”

他特别强调“原始”和“底单”。

账本可以做,但分散在不同环节、经手人众多的原始单据,要想做得天衣无缝,难度极大,而且更容易比对出矛盾。

马保华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

他没想到陈朝阳如此内行,不看表面的平衡,直接要追查最原始的凭证。

这完全超出了“正常检查”的范畴,分明是抓住了要害往死里查!

“厅长,这……这些底单数量庞大,杂乱无章,整理起来需要时间……”马保华还想拖延。

“没关系,我可以等。”陈朝阳站起身,目光锐利,“明天早上,我希望看到这些材料整整齐齐地放在办公桌上。这是工作要求。”

说完,他不再给两人辩解的机会,对高城示意了一下。

高城立刻上前,将那几大摞沉重的账本抱起。

陈朝阳迈步向外走去,留下马保华和孙福山站在原地,脸色难看至极。

他们知道,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这位年轻的工业厅长,比他们想象的要难对付十倍。

他不需要尚方宝剑,他本人就是一把能精准撬开铁板的利刃。

空气中那根紧绷的弦好像瞬间断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死寂的恐慌。

马保华像是被抽掉了骨头,猛地瘫坐在椅子上,脸色煞白,手指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他抓起桌上已经凉透的茶水,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水渍顺着嘴角流下,也浑然不觉。

“老孙……完了,这下真完了!”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镇定,

“这姓陈的哪里是来调研的?

他这是阎王爷派来索命的,你看他查账的那个架势,专挑要命的地方问!

他根本就不是来看成绩的,他这是冲着咱们的死穴来的!”

孙福山相对冷静一些,但脸色也同样阴沉得能滴出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